我从小在外省,只知自己姓童祖籍是浙江浦江,并不了解姓氏来源、 祖籍何地。因那时“文革”将我们的血缘、亲情撕得支离破碎。向上追溯,我们不知从哪里来,无谱可循。没有过去,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家如浮萍,人生孤独迷茫······ 1976年我回到家乡,那是沾“上山下山”的光,到农村改造世界观。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故乡----祖籍地浦江县城下大街。家中的几间瓦房早已破落不堪,断垣残壁。一人高的土墙上长着一课泡桐树,似远房的亲戚在迎接我。整个县城三层的楼房没几栋,一条三米宽的石子路由南到北贯穿上大街下大街,还时不时蜗居着几堆牛粪。人们听着队长的吆喝摸田拔草、耕地割稻, 早出晚归。正常劳力年终分红,十分工分能分到5~6角钱很不错了。我是知青,队里给我每日七分,那是因为上面有政策;因为我不会耕田扶犁头。人们穿着土布衣哪有心情去寻根问祖,说实话那个年代谁又敢呢? 随着岁月的流逝,我已年近花甲。前不久,侄儿从北京发来短信问我:我们家有家谱吗,我的辈分是什么。因为他们北大有几位姓童的。我一时愕然!唉,别说家谱,我连自己是什么辈分都不知道呢。时空突然在我眼前断裂。家族的记忆,童氏宗亲血脉的源流仿佛被洪水肆意冲蚀的农田。我双手空空、神情木然;我,我们的根在哪? 中国有一本《史记》,那是记载王公贵族的皇室家谱。我们平凡百姓,我们童姓的家谱在哪呢?在历史的长河中,唯一能记住你姓名的是家谱。不论你多平庸,默默无闻,你的族亲不会忘记你;你的生辰、卒日都会一一记载;你为国做出的贡献,事业上取得成就,族人都会为您浓抹重彩。因为我们有血缘、有子孙传承。家谱的价值会直接影响你的人生取向,你的生理、性格、包括那浓浓的乡音。孔姓以孔子为荣,秦涧泉以秦为耻而发出:‘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感叹。 人与人之间莫过于亲情、友情、爱情,家谱是族人相亲、相爱、相互扶持的纽带,族人兴旺、我之欣然。 家有谱,犹国之有史。我越发感觉修谱续牒的重要与迫切。欣慰的是浦江童氏家谱正在续修中······ (浦江童氏宗亲会 童小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