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童氏宗亲会2014永康年会上的发言
尊敬的浙江宗亲会及组委会、全体浙江童氏宗亲,尊敬的全国各地来宾:
大家好!
我来自福建长汀,《中华童氏》、童氏宗亲网通联员童化平。敬宗睦族弘扬祖德是每位童氏后裔须谨记在心里,落实在日常行为中。永怀感恩之心,常表感激之情。感恩父母、感谢宗亲,今年我荣幸又受到浙江宗亲会的邀请参加本届年会,再次获得了优秀通联员荣誉,受到热诚的欢迎和友好的接待,感受到了宗亲血浓于水的亲情和族谊,这既是肯定,又是鼓励,同时更是鞭策,也是一份责任!
山峦含黛、层林尽染,血脉传承、暖意萦怀。飞龙山风景区秀丽的自然景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确是个理想的会议场所。其祥、兆兴老师挥洒泼墨赐书法墨宝与宗亲留念,为年会文化交流增光添色。借此机会,我向光临这次会议的各位嘉宾问好;对参加会议的童氏长辈、梓叔们问安;对永康筹备组各位成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敬意和感谢;同时对浙江童氏宗亲会永康年会的胜利召开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我们福建童氏与浙江童氏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唇齿相依,历史渊源深厚.河南开封童朝山率眷南渡浙江绍兴,始祖万一郎于1127年携四子九郎公经江西避乱来闽宁化禾口石碧村再到汀州府清岩里童坊(长汀童坊镇)定居。据雁门童氏五修家谱记载,我三房(五世祖)千九郎公早期曾在浙江钱塘为官,后任福建新罗刺史十年.浙江常山县辉埠镇童家村先祖童显化,约明代1670年从福建长汀清流迁入.希望童家村的宗亲们常回家看看,闽浙宗亲情血脉浓于水, 浙江与福建宗亲的交流与联谊,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宗亲联谊,增进感情,寻根固本,清源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传承与振兴童氏传统的文化和优秀的美德及优良家风!饮水思源修谱昭祖德;怀恩报本尊祖振家声。弘扬中华本,振我童家门。 关于童氏德孝方面我在宗亲网特别撰文数篇,联谊会除了凝聚亲情之外,我们还有祭祖。我们感恩先祖给我留下好的家风、好的文化和好的血脉。寻根续谱方面这里就不作阐述,宗亲可以查阅相关宗亲网的具体内容,借年会之际今天就童氏文化德孝建设方面谈谈个人一点体会与感受:一:人间有大爱,危难见真情。
12年“9.7云南彝良地震”发生后,童氏宗亲网及时报道了彝良县角奎镇发达马鞍组爷孙俩遇难以及村民们的困难情况,受到了全国童氏宗亲的关注与声援。有宗亲自发的捐赠救灾物资、闲置衣物、有的给受难者家属寄去了捐款。虽然数量不多,但足以告慰罹难宗亲、激发起受灾宗亲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坪上乡红岩村宗亲童绍伦的二个儿子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打工时不幸同时溺水身亡。悲剧发生后,安徽童氏宗亲会会长童青、童寿春秘书长等安徽宗亲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云南宗亲妥善处理好赔偿事宜。《贵溪童家村校车事故 我童氏六名幼童身亡》江西弋横宗亲会常务会长童文和得知如此悲惨之事,连夜通知宗亲联谊会所有成员到会商议救助事宜。第二天十点常务会长童文和一行九人驱车30余公里,赶赴贵溪童家村,并将人民币15200元慰问金交给贵溪童家村罹难的童氏幼童家属手上,还前往医院看望四位伤者,并祝他们早日康复重返校园。原中华童氏QQ2群管理员、 江西瑞昌童姓族长童前荣宗亲,英年早逝,在宗亲中引起较大反响。为了寄托对他的哀思,宗亲网特开辟专题《沉痛悼念童前荣宗亲》,连续报道与他有关的人和事。我们希望,曾经为宗亲事业做出过贡献的宗亲,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他!西安市阿底村童海涛小朋友的病情,牵动了全国各地童氏宗亲的心。在浙江、安徽、福建、北京、湖北、湖南、广东、江苏、四川等地童氏宗亲的帮助和关怀下,童海涛已经顺利成功完成手术,已于康复出院。13年5月13日,浙江宁波鄞州区童村与奉化白杜两地童氏,合力帮助一位云南童绍杰宗亲,成功地调解了一起工伤事故赔偿纠纷,为宗亲联谊、帮助宗亲续写了新的篇章。5-23台湾宗亲华安遇难事件,漳州童氏宗亲联谊会会长童钟林带着副会长童冠尧、童炳河、童杨建伟、法律顾问童文英、秘书处童顺良、童志鹏、童伟才、童剑平等慰问遭遇车祸台湾宗亲家属,陪同台湾宗亲一起祭奠与祈福、并且到台湾遇难宗亲的灵堂和家属一起祭奠童阿得、童月英父女。泉州宗亲联谊会委托漳州宗亲联谊会送来了花圈。这一幕幕感人事件,让笔者为之感动,充分见证了我们宗亲会组织的力量,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家族的凝聚力!宗亲事业从星星之火已经形成了燎原之势,善心善行,善因必结善果。宗亲们的善举再次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希望这样的善行多一点再多一点,让善行温暖宗亲们的心,让家庭、社会更加和睦、和谐。二:宗亲联谊具有广度、更要深度。
祖先告诫:“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是谓寻根。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河祖海,是谓问祖。为人者当思木本水源,慎终而追远!”在这种寻根问祖的顽强意念惕励之下,我谨记祖诫继承父亲遗志快乐从事童氏家族文化.“联谊与修谱是善事是公益事业,是传承童氏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谐共进,血浓于水,血缘、地缘、人缘是感情基础和组成,是和谐的基础保证。长幼有序,规矩法度都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爱家乡何谈爱祖国,不能团结家人,何以团结他人。家谱既是家族文化纵向传承的载体,更是族人横向联系沟通交流的纽带,童氏宗亲会联谊与童氏族谱的续修,大大增进和扩展了童氏族人信息沟通、交流、学习、合作的视野和空间。
浙江义乌宗亲在2007年创办了全球第一个童氏亲情寻根网站——童氏宗亲网,为童氏交流开创了一个平台,开辟了童氏历史文化的新纪元,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童仕明常务副会长、童晓站长等宗亲历年来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辛勤的耕耘,致力促进全国各地的童氏宗亲组织相继的成立。为童氏宗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在弘扬祖德、敦亲睦族、加强联谊、共建族情等方面作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此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深深的谢意!姓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料价值。研究童氏文化,可以探寻五千年华夏文明的轨迹,弥补历史资料的不足,补充正史。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促进民族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现代文明是建立在尊重人及其价值的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组织的创新和嬗变日新月 异,提升人的价值、发挥个人的创造性是根本。文明的演进却勾起演化中的个人及人群 的无限怀旧,一种对稳定和简朴的怀念之情化作寻根的浪潮。于是乎,美国黑人到非洲 大陆去寻根,海外华人也要寻宗问祖。怀旧仅仅是一丝现代生活的幽怨之情,文明人并非要返祖,已经走出故园的游子也并非要回到从前,过从前的生活,如今却要在网络世界中,开辟一块同宗同族者交流的园地,并不是为了发挥宗族制度的传统作用,而是为 了融合同宗之亲情与网络之便捷,发扬光大亲和力,张扬人性与自由。 《童氏宗亲网》运行8年来,广大宗亲在这个宗亲平台上遵守中国宪法和法律,继 承、发掘和弘扬了中华童氏文化,推进了家族发展。我们期待能一直追溯过去历史、立 足现在联络、着眼未来发展,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光大家族。 两岸童氏宗亲交流是童氏文化发展浓墨重彩的一笔,《中华童氏》与童氏宗亲网作为重点提出来研究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宗亲联谊,促进恳亲拜访和交流,增强对童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使命感。也将会进一步推进童氏文化的研究, 同时在广大童氏氏宗亲及童氏文化研究者的努力下,童氏文化的大量遗存、遗址、遗迹、 文物也会得到大力发掘、保护,对童氏文化生态及中华童氏氏文化的保护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台湾童正淙与杭州童惠平宗亲两地携手编写《童氏世系迁涉史》,填补了童氏世系迁涉史的空白,令人敬佩!诸如一批通联员辛勤的耕耘为童氏文化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活力,倾注了十分的心血与汗水.中华童氏qq群童华军与管理员们也倾注了大量的时间与汗水去管理和维护,为童氏宗亲寻根觅亲在网络交流与沟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其作用不言而喻.
今年正月大陆宗亲会首次组团参加台湾童氏宗亲会三十周年庆典,开启了两岸童氏宗亲组织大规模交流的大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雁门童氏通讯》就办了34期,非常难能可贵!我曾经多次详阅其通讯,台湾童氏宗亲会实行民主选举理事(一人一票公开选举),重视奖励学子与尊敬老人,鼓励宗亲为宗亲会与社会多作出贡献等,台湾宗亲会的诸多经验值得大陆宗亲组织学习借鉴。台湾童氏宗亲总会理事长童清松曾经发函邀请我参加,遗憾本人集团公司值年班,未去成感谢宗亲深厚感情,感谢领导的厚爱!谨发贺词与楹联以示祝贺,《雁门童氏通讯》30周年庆典专刊刊发,童氏宗亲网也刊登恭贺台湾童氏宗亲会三十周年誌庆
恭贺台湾童氏宗亲会三十周年誌庆
同宗共荣
一脉相承思远祖;
两岸同宗铸辉煌。
同根同祖同源;
和平和睦和谐。
三十年誌庆
祖德长存童门焕彩迎庆典;
宗功永耀氏族生辉倍思亲。
承先祖开基之千秋伟业,
铭后裔励志之万代荣光。
喜闻宝岛三十载,童族同宗正向阳。
海纳百川当典范,目穷千里乃刚强。
根深叶茂自然理,兰桂芬芳人事昌。
奉献诸公齐努力,千秋伟业美名扬。
三;永承先贤勿忘本,康启后裔耀祖光。
好家风就像一个精神图腾,传承命脉。需要我们共同继承与弘扬!传承童氏文化我们可以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与各地童氏家谱家风中汲取。不必舍近求远,其实我们的祖先早以把传承童氏文化的密码给予了广大童氏后裔,那就是我们共同的姓氏“童”字。
何为童?立为首、里为本、是根基。立得正、思想及行为端正;讲道理、明事理、爱家族、爱家人。遵循孝道。方能够行得远而已,站在家里修、站在内心修、时刻反思与反省自己、而不是一味去要求别人、甚至去指责别人、也是大圣人孔子教导我们的:君子当一日三省吾身。
做人要始终谨记大圣人孟子的教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为大丈夫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君子求财,取之有道,铁骨铮铮,坦坦荡荡,不卑不亢。达官显贵不惧,贫穷乡邻不欺,知书明理,耕读传家;上孝父母,人之大伦;团结邻里,下和宗亲;兄弟手足,携手同行;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地,做一个真正意义的大写的童家人!
炎黄童氏,一脉相传,我们每位宗亲都应该热爱自己的家族,以祖宗为荣,以家族为幸,以和睦为根,以团结为魂!正如一位伟人所说,忘却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可以说忘记族史就意味着忘本!保护家族文化遗产,守护童氏精神家园,刻不容缓!
千百年来,童氏家族的先民们,从遥远的中原地区辗转南下,不知经过了多少艰难险阻,才来到南方定居。他们大体沿着一条由北方河南开封到浙江经江西在宁化石壁暂居再到福建汀州等地的路线,然后通过艰苦创业,家道中兴,繁衍后代,于是才有了当代的童氏家族人。
童氏的祖先既然是从北方中原地区南迁过来的,那就自然带来了中原优秀的文化和传统思想。流传至今的各地童氏对联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童氏传统对联常用 “世德”、“世泽”、“家声”等词语,体现了希望传承世代的功德、先祖的遗泽以及家族美好声誉的祝愿。我们通过解读童氏的传统对联,就可以查看到先人的足迹,和其对家族的责任及对后代的期望。
今年6月27号我专程参观了蒋母塘义乌童大宗祠,祭拜了童氏列祖列宗。童大宗祠的对联是:
1 学绍杨公安定至今传劲操
韬承戚帅闽南亘古仰孤忠
2 肇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
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
秉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平时勤俭耕读传家、危难时刻忠义报国的的人文理念,在如今仍很有现实教育意义。
2012宁波童村年会期间参观了童氏宗祠对联是:
世上百种善举无非积德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字辈遵循儒家提出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治国"、"平天下”因此童村耕读传家久,历来十分重视教育。是闻名遐迩的“中国教授之村”。"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的良好家风是童氏永恒的风尚标!值得中华童氏后裔学习与传承!
福建建阳美溪童氏宗祠对联:
雁门循吏闻族
宋代名儒世家
由北宋画家、书法家--徽宗皇帝恩赐
涌现了以师从朱熹的敬义先生(童伯羽)、童成大等等一大批理学名士,难怪宋徽宗皇帝有以上恩赐的对联,宋代名儒世家名副其实,为此我在宗亲网特别撰写诗词《文臣武将美名扬》赞美建阳美溪童氏先祖。以上名传千载的童姓对联均和福建建阳美溪童氏有关,这不能不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罕见的社会现象。传承了“耕读为本、贤者苦读、愚者力耕、理学传家、忠孝仁义、内圣外王。”理学二十四字的精髓。这优良的传统家风家教更值得我们大家来借鉴学习弘扬与传承!
关于童氏方面的对联因为时间关系这里我就不一一例举
感言:通过以上对联的深入分析:童氏家族秉承儒家思想、理学传承,传的是苦读诗书、格物穷理、自强自立之理;做人做事不可违背天地良心之理;收敛私心、积累仁德、与人为善之理;少说多做、力行力为之理;目光远大、脚踏实地、不计功名利禄之理;修身齐家、忠勇爱国、杀身取义之理;爱己及人、由己及人、心忧天下之理;敬畏天命以保子孙后代永续兴旺之理。
表现在以上综合分析的哲理,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是锻造童氏家人精神气质的理,有本有源,绵延不绝,深深地融进了童氏的血脉品性里,成为其最耀眼的童氏家族徽记。
解读童氏传统对联,我们仿佛看到了童家人的先祖们,在数百年或上千年以前,为躲避战乱等原因,从遥远的北方和中原大地开始南下,辗转千万里,几经波折,历尽沧桑,方才到达南方。在安家立业,生儿育女同时,传播了传统文化和良好品德,让子孙后代建立功业,使家族兴旺发达。先祖们在艰辛中不忘本,患难中不忘义,将中国传统的礼、信、忠、孝等思想品德完整带到了这片当时的“荒蛮之地”,几经奋斗,终于成为一块风水宝地,真可谓功德无量。
时至今日,社会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也许不再局限于家族式的感情和成规,但不可不了解历史。温故而知新,知新图奋进!我们了解传统童氏对联,了解过去,就是要展望未来。我们在敬仰自己祖先的同时,知道家族来之不易,更知道珍惜家乡今天的新成果,从而热爱童氏,赞美童氏,通过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努力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童安格的歌曲《把根留住》唱出我的心声! 我郑重倡议并期待:将传统的童氏优良家风德孝纳入宗亲组织章程里、日常行为规范中。文以载道,化入人心。我们的子孙将繁荣昌盛、生生不息!
最后祝大会圆满成功!宗亲们阖家幸福安康吉祥!
祝贺中华永康童氏宗亲年会召开【藏头祝贺词】
祝 酒高擎喜满堂,
贺 词载韵入华章。
中 流砥柱挽狂澜,
华 彩溢彰乐洋洋。
【永承先祖孝和德,
康启后裔勤耕读。】
童 宗文武荣家谱,
氏 祖御史耀门庭。
宗 恩浩荡家声远,
亲 系隆昌世运长。
年 会聚合宗族情,
会 务传承先祖志。
召 见亲人相聚首,
开 怀畅饮话辉煌。
【诗】歌一首吾吟成
【赞】祖德孝心热诚。
【童】门英杰名不虚,
【氏】族齐心奔前程。
七律一首 童氏好家风
童氏一脉源老童,志壮千秋世系香。
厚德仁孙家风好,丹心义气品正良。
永承先贤勿忘本,康启后裔耀祖光。
庆典召开宗亲聚,名声大振雁门堂。
(甲午年金秋 童化平于浙江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