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 童大至)
1963年7月15日,我和卢桂芬在辽宁省昌图实验中学举行了婚礼。因我家远在数千里外的浙江,所以,婚礼中没有亲人,只有学校的领导和同事的祝福。那天中午,食堂加了菜,各自付了餐费,当然也不收礼金。但婚礼还是十分热闹,学校只让我付了10元钱的糖果和烟钱。因正当暑假,团委把办公室借给我当婚房。从此,我和卢桂芬克勤克俭开始了新生活。
我出生于1930年9月18日,1949年解放时,我在文学家茅盾和革命家钱壮飞的母校——浙江省立湖州中学高二学习,高中毕业时我在全校成绩是第一名,同时考取复旦大学和清华大学。抗美援朝时我在清华园参军,之后到大连海校又学习五年半,曾为红旗班班长,两次代表海军官兵到北京接受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的天安门国庆阅兵。
1961年,我被下放到农场劳动。这期间,经人介绍,我认识了沈阳一师毕业的卢桂芬。我一见她就断定她是“温柔善良、荣辱不惊、不弃不离能厮守终身”的伴侣。
几十年来,我们在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帮助,从不因物质生活困难而发生怨言。“文革”时,煤矿工作队进驻学校,我们大部分教师被下放到煤矿劳动,在地下700米深处挖煤、推车半年之久,桂芬独自在家,既要上班又要哺育孩子,默默地过着清贫的生活。
我在昌图实验中学工作17年,当过数学组长、班主任,我担任班主任的高一(1)班于1979年被评为“铁岭地区三好班级”。
改革开放后,高校需要教师,我放弃了回杭州工作的机会来到桂芬的故乡沈阳市,于1980年1月调到沈阳理工大学当电工教师,我由讲师到副教授、教研室主任、教授,工作上顺风顺水。
我的首长、战友、亲属惦记着我们,纪念参军50周年、60周年集会时,老同学、老战友大都成为专家、教授、将军、部长,照集体相时让我坐在学校首长身旁。座谈发言时纷纷赞扬桂芬在我逆境中对我的支持,是她用无私的爱,使我焕发革命青春,事业有成。
(原载沈阳市晚情报。童大至原藉浙江省浦江县 系浦阳童氏后裔)
(浦江童其林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