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武陵山腹地的重庆黔江区阿蓬江镇,有一个名叫石盒子的小村庄,村里有一个古老而闻名的院子-----童家院子。乾隆年间修建,距今约260年左右。三面环山,座西南向东北。东北方向极目远眺,是五福岭柒坨村的老君山群,老君山下被细沙河从东向西撕开一条裂缝穿过,与阿蓬江交汇,今天的阿蓬江镇即以前的两河镇名由此而得。大院前一条小溪从南向北流去,飞瀑注入细沙河。大院倚山而建,后山,左右均由酷似卧虎的小山磊成,山高百米,郁郁葱葱。此地方风水师取名为五虎归位。
大院由一个大四合院、一个小四合院、一个撮箕口土家吊脚楼、两排厨房、两排柴房、两排下人住房、一个练兵场、一个大朝门、一个三王庙、一个私塾学堂组成。大院四周,全是用石头砌成的防御性的围墙。围墙高约4.5米,宽约2.5米,围墙上有防守通道和子围墙,子围墙上有瞭望孔和射击孔。大四合院为主院,由大朝门进去左右各一个马圈,经屏风墙大圆门,上九步台阶就进入四合院下厅,过四角天井再上三步台阶就来到上厅。四角天井两侧为厢房,楼上为绣花楼,是大家闺秀所住闺房。四角天井正中间有一口长方形太平缸,长三米高两米宽两米,里面养着金鱼。四角天井的四角各有一棵柳树。现学校校区为以前练兵场、营房,紧邻四角天井有大马圈。小四合院建在大院左侧围墙边的小河沟之上,溪水潺潺从小四合院下的石拱桥下流过,真是小桥流水人家。这小四合院是专门供过往客商住宿吃饭的客栈。大院右上角两山之间紧挨着围墙建有一座规模宏大的三王庙。庙基是由石头经能工巧匠精心雕刻建造的三个石拱桥组成,占地一亩多,以前的官道由左上角南来从东到西顺院墙经大朝门而上穿过庙下的石拱桥向北而去。官道全用青石板砌成。
整个院子坚固紧揍,布局合理巧妙,所有的石头和木材都是就地取材。特别是所用的石头,不是用火药炸取的,而全用人工凿石而取。所取石头之多和所取石头之大均难以想象,不知要花费多少的人力物力,才能完成。私塾建在大院外前两百米左右的东边的小山梁上。占地三亩,一栋房屋,一个练操坪,半圆形围墙,东西是小朝门,面前是三米高并凸出去的地坝坎子。两边小朝门一关,野兽都很难进去。
大院所有建筑雕梁画栋,有花鸟,动物,人物故事等。地面全用青石板精雕砌成。整个大院呈阶梯形分布,南高北低,错落有致。从院坝进大朝门再到下厅经四角天井到上厅堂屋,要走三进门三阶梯。院坝呈半月形,品字形台阶配八字形大朝门,朝门两边各配一根大亮柱,亮柱下是两座高一点二米,直径一米左右的大石磴。石磴构思奇妙,雕刻精巧,连体小狮子形态毕真,好象在欢迎客人的到来。朝门高六米,木结构,上盖青瓦,两边与围墙相连。门高四米,宽两米。双开门,门板厚半尺,由坚硬的实木做成。门座用整块大青石雕成。开关门要两个人用力才能合开合关。一对石狮威风凛凛镇守朝门。撮箕形全木吊脚楼在院左上角,又名上院或后院。有一小围墙与大四合院隔离,从大四合院左角上十多步台阶进小朝门即到。吊脚楼紧挨后山,外脚楼檐虚空,十分壮观。
整个大院错落有至(含私塾、仓房),占地在50亩左右。建筑面积大概万多平方米。有房间一百余间,由童氏家族四大房人分别住着。并包括厨房、柴房、下人等住的地方。
三王庙建在右上角两山之间,紧挨两山,三层楼阁,呈八角形,飞檐峭壁,宏伟壮观,每个角上各吊装一个风铃,风一吹铃声叮当。四角各拉一条大铁链固定在两山上。庙上常年香火旺盛,过往客商经此必来上香。
童隆兴及子孙传说
童隆兴文武双全,清乾隆年间武状元,由于平乱攻打白莲教有功,被皇上赐封武功将军,正二品官,命其驻守四川,管理四川二十一州府人事及四川财政。皇上视察四川时,童隆兴看到西蜀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十分地二分田,种田人交不起田赋税,就向皇上奏书,请减免三年赋税,皇上准奏,减免下四川三年赋税。受到当地百姓称赞。童隆兴育有三子:童扬川,童荣川、童会川。长子扬川,次子荣川诰封奉直大夫五品官员。三子会川钦赐花翎即补泰府,赐封四川泸州府,他非常迷信,他跟皇上说:“童(铜)进泸(炉)要熔化,他不去”,由于当时其它无空缺,所以皇上就赏他银子,让他回家,并赐封童家“见官大三级”。所以,后来从童家大院路过的大小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去拜访。童会川又称童三老爷,他回家后,就开始修建童家大院,并到处买田买土。当时包括龙田、大涵、马喇、金洞、早化等这些都有田产。去马喇湖买田,看到马喇湖田不够,安排不下,就到酉阳州去买,酉酬、甘溪、麻旺、龙潭顺道买了一大片田产。由于大片田产在甘溪一带,就分两房人到甘溪去住,并也修建了一个童家大院。童隆兴曾孙长房童华文,例授登仕郎,保奏尽先从九曾孙次房童华光,例授登仕郎,保奏六品军功,钦赐蓝翎尽先千总;曾孙童华泰例授登仕郎,钦命吏部考选供仕;曾孙幺房童华国例授登仕郎,诰封朝请大夫刑部主事陕西司;童华安例授登仕郎,钦命吏部考选供仕;童华宗例授登仕郎。
大营长、二营长、三营长的传说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委任童代显、童代瑄、童代珍为大营长、二营长、三营长。招兵买马,保家卫国,组建部队,为川军出川抗日作为后备军。闲暇时维护两河地方治安,当时童家大院成为训练新兵,为国军补给输送兵源的场所。
(重庆黔江童绍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