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多次拒绝开发商进驻,只为不想沦为商业开发下的死标本
宁海前童村,一个由5个行政村组成的自然村。它离县城很近,坐公交车半个小时便可到达。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离现代城镇不是很远的村庄,却很好地保存着古村的面貌,无论是独特的建筑,还是淳朴的民风,抑或是古老的民俗文化。
为了保护这个古老的村落,前童人付出了不少的心血。为了不让家园沦落为一个充满商业气息的景区,他们多次拒绝开发商的进驻。
但是,不可逆转的现实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古村,历经百年的老房就像失去了儿孙的老者,迅速衰老。前童也挣脱不了人口老龄化和村庄破败化的宿命。
幸运的是,近年随着大量非本村人口的入住,前童村又重新变得年轻。这些人,有的是附近工厂工作的工人,有的是从事文化艺术的年轻艺术家。他们很快地融入到前童人的生活中,续写着古村的故事。
本报记者 王晨辉
老人端出饭菜请游客来吃
“进来吧,我们正在吃饭,你们也来吃点。”看到门口有两张陌生脸孔在张望,84岁的童先庆热情地把他们请到了家里。
“下这么大雨,村里饭店又不多,你们将就着吃点吧。”妻子陈大葵麻利地拿出了碗筷和啤酒。
饭桌上,有炒豆腐、烤土豆、笋烧肉、水煮蛏子、葱油鲫鱼、香干肉丝六个菜,很丰富了。
“多少钱啊?”其中一名像游客的人问道。“都是家里现成的,不收钱。你们能来做客,我们就很高兴了。”童先庆说。
“这,能成吗?”另一位游客也感到有些困惑,可能是他们真的有点饿了,也就不客气地坐下拿起了筷子。
“我去过这么多景区,从来没遇到过这样的地方。”这位来自上海的游客对记者说。童先庆对此却习以为常。“我们村里很多人家,都一样热情好客的。”
这就是前童村,一个让记者找不到明显商业开发痕迹的古村。没有林立的饭庄,没有招摇的店帘,有的却是村人亲切的寒暄和热情的邀请。
这就是前童村,九宫八卦规划布局,潺潺溪水挨户环流。家家连流水小桥,户户通卵石坦途,青藤白墙黑瓦,石头镂花窗户,雕梁画栋门楼,显现出昔日曾经的繁华。
从拆迁办主任到保护办主任
“现在想起来,我当初的行为是多么错误,幸好及时纠正过来了。”说起自己角色的转换,74岁的童传灿感叹道。
1989年到1999年,童传灿时任宁海前童村党总支书记。
“我们村还保留着老样子,要是你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来过,就会发现没什么大的改变。现在看来,这很难得,但在当时,未免显得落后了。”童传灿说。
那个时候,邻村已经一派繁荣景象,造起了现代化的房屋和街市。“于是,1995年6月,我们村党总支和村民委员会决定,造两条呈十字的大街,这就需要拆除一大片老房子。”童传灿说。
童传灿兼任拆迁队队长,在准备拆除的老房子门口,写上大大的“拆”字。没多久,村里就有老人找上门来,说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不能拆。
“当时我不理解,觉得就算是祖辈生活的地方,也应该跟上时代过现代化的生活。”童传灿说,就在他们准备动手拆房子时,闻讯赶来的文物专家急忙喊停。
“专家们很激动,有的还躺在房子前面不起来,就是不让拆。这让我很震惊。”童传灿说,“后来我才知道,这一片老房子是不可再生的宝贝。拆了它们,是要被后人骂的。”
1999年,童传灿从前童村党总支书记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但是他还担任着保护办主任。10多年来,他为无数游客介绍前童。他说,他会一直把这个义务的“保护办主任”做下去。
古村多次拒绝开发商的进入
自从当了前童村文物保护利用办公室主任后,童传灿也多次外出取经,去过周庄、西塘等古村镇。
“走在周庄街头,我就觉得商业味太浓了,游人忙着购物,商人忙着赚钱,感觉不到古村落的宁静。我想,前童可不能变成那个样子。”童传灿说。
对此,前童古镇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郑莲亚也表示认同。“前童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的村庄,而不是一个商业村镇。所以,它不能像周庄那样,变得一个商业味浓重的旅游古镇。”
这位郑莲亚,是前童村土生土长的农家女,自1999年10月,前童镇政府成立了旅游公司后,她就成了古村的首名导游员。郑莲亚与古村的旅游事业一起成长,也见证了古村一路走来的轨迹。
她记得,从2007年开始,就有一些开发商来到前童,表达整体开发运作前童古村的愿望。然而,都被拒绝了。
“开发商的想法一般比较短期,希望投入后,马上得到收益,这与古村落的长期保护目标是不相符的。”郑莲亚说。他们也不是一味地拒绝开发商,但是,开发商必须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不能让前童失去个性,走上一条商业式开发的老路。
“虽然我们开出的条件比较高,但是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就算开发商投再多的钱,也不会把前童村交给对方去开发。这是前童人的共识。” 郑莲亚说。
作者:王晨辉
(通联员郑莲亚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