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榆生
文庙即孔庙,它是专为奉祀我国春秋末期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而立的圣庙。
因唐玄宗曾追封孔子为文宣王,所以便尊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代以后则称为文庙。文庙是我国古代文化的崇高殿堂,在一定历史阶段内,也是一个地方文化发达的象征。
峨山文庙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初建时称为"学宫",在县城东门内。文庙两旁是教谕和训导两位学官的衙署,左为教谕署,右为训导署。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知县邵元善(贵州人)主持进行过一次大的修理。
天启七年(1627年),蒋恒盈(广西苍悟人)莅任嶍峨知县,认为嶍峨"科第"不盛,"士之所以淹抑",是因文庙所在的位置"风脉"不佳之故,力主将文庙迁至县城北门外三台山之阳田坝中(今址)新建,他说服了众多的读书人,且谋之于缙绅辈。迁建费用,他自己带头捐奉银三百两,又得到致政归里的遵义府同知刘之澜和重庆府同知董三畏的支持,两先生各捐资若干,又庠生捐廪饩优免银若干,于丁卯年(1627年)之冬,择日鸠工,至戊辰(1628年)之秋宣告落成,仅用了十个月的时间。新建的文庙有正殿,廓庑、戟门、棂星门而外,还有启圣祠、明伦堂、名宦乡贤祠,以及礼门、泮池,"咸无缺略焉"。并撰文《新建文庙碑记》,勒石以垂永久(碑文见康熙《嶍峨县志·艺文》)。
清康熙八年(1669年)春,庠生杨文绪捐资将圣殿升高三尺许,余更庀工补葺,黉序为之光焕。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诸生杨文绪等重修大成殿。
雍正十三年(1735年),知县刘公鼎(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人),教谕杨天堉(开化人)、训导吴懋才(昆明人),同绅士重建崇圣祠,增修大成门。
乾隆年间,举人童之英建苍圣祠于明伦堂后。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童之英之子童晟及徐上、柏养直等重葺大成殿及门并"腾跤"、"起凤"二坊。
光绪七年(1881年),河水泛溢,墙壁倾圮,阖邑士民捐资重修。
以上是明清两朝峨山文庙的历史概略。
(童海根推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