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时间:2011-11-8 20:07:53 新闻来源: 阅读:3168次 |
——小记常州童宁远堂国药店 童氏源自雁门,散居海内。历代耕读,或兼济天下,或修身齐家。吾树滋堂支累世至光弼公迁居浙衢(为始迁之一世祖),后徙兰溪,自始厥后,瓜瓞绵延,子孙繁盛,衣冠文物甲于一方。家声日振,屡世簪缨。至明代万历年间,倭寇侵扰,先祖遂又纷迁至江东,吾族为二十八世祖浩山公播迁江苏常州,繁衍生息,已累又十四世子孙人丁,俨然累世之族,巍巍大家。 常州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三千余年文化历史名城和长三角一等经济发达之市,清代著名诗人龚自珍即有诗赞云:“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 童宁远堂国药店,原址即位于常郡城区中心一等繁华商业街区——南大街。为浩山公(讳大化)创办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世代相传,累数百年,历史悠久,闻名遐迩,为常州现存最早的药店,亦为常州现存最老的百年老字号。 “童宁远”寓意宁静致远。 据店堂侧角牌店史所载:“本堂自浩山公于前明天启(壬戍岁)由浙迁常。咸丰兵?(庚申)避难江北,归来旧宅尚存。……童侃谨志。” 侃公、字纪千(三十五世祖)。生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继承祖业之时,已传八世,正值中华多事之秋,清庭政治腐败,外侮频仍,社会荒乱,民生凋蔽。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积劳成疾,一病不起,于农历二月十三日病逝,享年七十岁。祖业遂传诸次子杏生(长子早殇)。 杏生公、字殿华。生同治十二年(1873年)。为人正直,热心公益,素为同业所推戴,乡里所称道。曾任常郡药业公所董事、南大街西右厢董事和中二区救火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平时抚寡恤贫,排难解纷,不辞劳怨,集资解囊,创办消防事业,造福桑梓,不遗余力。 其时,鸦片流毒遍及全国,烟馆林立,不可胜数,受其害者,比比皆是,难以自拔者,或倾家荡产,或妻离子散,民众莫不深恶痛绝。枵生公有鉴于此,乃于民国初年配制林文忠公丸,以助戒除毒瘾,一经问世,畅销城乡,风靡一时。在杏生公主掌操持之下,“童宁远”营业日盛,声誉日隆,家业振兴,曾于武进夏溪、厚余、小新桥诸乡先后购置田产五百余亩,并购有大成纱厂、武电公司、自来水厂股票。民国二十年冬(1932年),因久病医治无效于农历十二月初八日(1月)与世长辞,享年五十九岁。 椿宝公、字少华,杏生公长子。生于光绪二十一年(1893年),于乱世之际,多事之秋,继掌祖业,艰难维持,承继热心公益,服务乡梓之祖风,曾担任常郡药业同业公会理事长和中二区救火会会长等社会职务。卒于1963年,享年六十八岁。 其时,“童宁远”前后四廗房屋,共十八间,头、二、三廗各三间。头廗两间为店面,一间租予旁邻金祥源鞋店;二廗为刀房料房;第三廗为磨房,熬膏间;第四廗九间:三间楼房储藏货物,其余六间平房为自住宅堂。各廗之间,中间是天井走道,两旁是侧厢,为职工住宿之地。 店堂门枋上挂“童宁远堂”匾额,为明代著名书法家孙慎行手笔。门柱上挂“夜不收”竖牌,上写“常郡老店”四字。簷下悬四块晴雨牌,为“精制饮片”、“丸散膏药”、两块为“老童宁远药号”,晴天挂晴牌,雨天挂雨牌。 店堂内青漆柜台,前为饮片柜,后为丸散柜。两柜末端立两块青龙牌,上书黑底金字:“**蕴秀”和“以仁存心”。横柜角上,放置记载店史之侧角牌。靠墙排列百眼橱、丸散橱。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劫后重建,因拓宽街道,缩进一廗。店面扩大为三间,和合柜台,北首饮片柜,青龙牌写“金匮正宗”,侧角牌为刘海商标图案;南首丸散柜,青龙牌写“法古精修”,侧角牌为店史记载。店堂中间设置茶几单靠,供病家休息。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抗战爆发,常州沦陷,“童宁远”房屋、货物悉遭日寇毁之一炬。翌年秋,战事粗平,于原址草草复业,民国二十八年春(1939年),又于废基重建新屋,扩大门面,恢复营业。其时,敌伪统治,虽营业受到一定影响,然常郡老店,声誉犹在,配方业务,依然不衰。 1949年4月,常州解放。 1956年1月“童宁远”顺应历史变革,接受社会主义改造,清产核资,实行公私合营。 1957年,商业经济改组,调整商业网点。南门外的民生、同生、民德和青果巷的万寿、双桂坊的同德等药店均并入“童宁远”。 1967年,“文革”期间,具有三百余年历史之常郡老字号“童宁远”被改为“民强药店”。 1978年4月,铁市巷对面的原“红卫医药玻璃仪器商店”撤销,改为“化学试剂玻璃仪器商店”,医药业务并入“民强”(童宁远),改名为“红卫医药商店”。成为经营中药饮片,、中成药和西药的中西药兼营商店。 1984年11月,经有关部门批准,恢复老字号原店名:“童宁远”药店。 2002年南大街旧城改造拆迁,“童宁远”由原址迁至常州火车站北广场新址继续营业,焕发老字号百年余辉,再为常郡市民服务。 (第三十九世孙童旭明恭拜追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