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是义乌家喻户晓的名人,时隔1300多年,远在万里之外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通过族谱寻根,把自己和义乌联系在了一起——原来,骆家辉系骆宾王后裔。 作为义乌兵的后裔,河北抚宁的吴玉久,通过族谱寻到了自己的“根”系——城西吴坎头吴氏家族的一个分支,延续了先辈们400多个岁月割不断的血脉深情…… 每一个人的出生和成长都与家族的记忆紧密相联。当血脉的传承遭遇阻隔而断裂时,是族谱承载了“继往事、知来者”的重任。近几年,修族谱在义乌悄然兴起,在这背后演绎的,是追问生命的传承,追溯家庭、家族的历史,还有强大的人文教化和诸多的情感因素—— 族谱,让记忆更清晰 告诉你“来”自哪里 后宅街道塘李村的黄乃银家里堆满了族谱资料,15年前他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就把精力用在了修本族族谱上。虽然很多时候做的都是“义务劳动”,但他觉得修族谱是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有时还能帮助不少迁徙到他乡的族人找到自己的“根”。 说起修族谱,身边发生的一件小事让黄乃银记忆最深。经常听到别人家的小孩问自己的父亲:“我爷爷叫什么?”这个一般人都能回答得上来,可是接下来的一句“那爷爷的爷爷叫什么?”让很多家长犯了难,许多人还真不知道爷爷上面的祖先叫什么,有时去向长辈打听也弄不清楚。这下问题就出来了,其他知识不知道可以去查资料,这先祖的名字却不能瞎编呀,如果没有家谱就无从查起。偶尔提起这档子事,黄乃银才知道,原来很多人都在寻根建谱。实际上这股修族谱潮流在更大范围里早已蔚为壮观,有一家一户修的,有同宗同族分支修的,也有整村修的。续修新谱热背后演绎的其实就是一部家族史,一部社会史。 祖辈世居朝阳门的黄济建,其族谱是在“破四旧”时藏在柴草堆里被雨水淋坏的。虽然小时候只依稀记得是一堆泛黄的宣纸,但这件事在他心底却是无法抹去的童年记忆。过去,每一个家族都有家谱,人们有很强的寻根意识。他一直在努力收集着一切关于家族的点点滴滴。沿着家谱记载的脉络,向上追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族人,还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先祖名人慢慢清晰起来。在他看来,家谱作为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实现了古代圣贤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机统一。通过族谱知晓了先贤黄溍系元代儒林四杰之一,人称文献公,曾任翰林直学士、知制浩兼修国史、侍讲学士中奉大夫等,宋濂等都出其门下。寻根修谱过程中,黄济建默默回味着先人的奋起、磨砺与责任,无形的感召力如同一股暖流源源不断地充实着他的精神世界。 古语云:国有史而知兴替,家有谱而世系明。对于追问生命的传承,追溯家庭、家族的历史,族谱是一个重要的线索和凭据。家族渊源和世系图表是家谱中最为重要的内容,这是当代人寻根问祖的重要资料,而且只有家谱才能提供这些资料。 族谱,让历史更“饱满” 能补充正史的空白 家谱也称族谱、宗谱或家乘等,是记载一姓的世系和姓氏中重要人物事迹的谱籍。在我国,修族谱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夏商周,但多为皇室贵族,宋代以后修谱之风从官方流行到民间,民间修族谱才普遍兴起,明清时修谱较为盛行。目前,义乌现存的族谱大多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如果要上溯至宋元时代则不是很完全。 《义乌市志》主编吴潮海认为,族谱看起来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变迁史,实际上涉及历史、人口、经济、人类、遗传等,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内涵。它不仅记录着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着家族繁衍、生息、婚姻、文化、规范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它不仅是人们的情感精神寄托,更是研究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家谱里一些人物事迹方面的记述,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家谱与正史、方志一起构成我国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国史、地方志有益的补充。 明代隆庆、万历年间,数千义乌兵背井离乡,跟随抗倭将领戚继光北上修筑长城、镇守边关,并一代代在长城脚下繁衍生息。由于历史的原因,从1802年嘉庆版《义乌县志》出版之后直到1985年,在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没有编纂过地方志,这段“空白”历史倘若没有族谱的记述,很多史料也就没有了根据。如《葛峰陈氏族谱》内有明朝时随戚继光抗倭的陈良琮(武德将军)、陈大谟(怀泉将军)等将领的行状,为后人研究明朝抗倭的义乌兵和倍磊文化留下了珍贵史料。还有一些族谱里能查到太平天国、日本细菌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零星记述,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佐证。 河北秦皇岛的数十名“义乌兵”后裔前不久带着先辈几百年来的眷恋,回归义乌祭祖时也感叹:“族谱能让人知渊源、明宗脉、扬祖风。以前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祖宗在哪里,通过族谱,我们对家庭和家族的变迁史才基本上有了一些了解。” “遗憾的是,族谱至今并没有形成学问,谱牒学也只是一种民间的叫法,还没有真正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成为一门学科。”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义乌市博物馆的傅健说,族谱不仅蕴育了家族的文化,也注入了民族的情愫,比如《史记》实际上就是王侯将相的家谱,它的号召力和凝聚力就非常强大。 族谱文化也别有洞天 平民百姓的“小史记” 民间谚语云:乱世砸锅造枪炮,盛世修谱建史庙。近几年,修族谱寻根认亲在义乌悄然兴起。族谱不仅仅是血脉的传承,它还是以记录父系家庭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要“一代代往下传”的。 编修族谱,对一个族系而言是件大事。在古代,家族关系是一个人最核心的社会关系,是一个人的“根”,关系到一个人的身份认同,而这种认同感的体现就是在族谱中占有一个位置。所以,以前族谱都是要在自家祠堂里修的,通常由族中最有权威的人来主持编撰。修好后的第一部族谱要存放在祠堂里,复本才分发给族人。现在族谱印好了也会举行隆重的“授谱仪式”,有的村庄敲锣打鼓、抬轿把全套族谱搬回村中祠堂,还要唱几出大戏来庆贺。 族谱的内容一般包括三部分:谱头、世系、行卷。追本溯源按时间的顺序记录家族的繁衍、迁徙,在彰扬祖先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有贡献的家族杰出人物更是浓墨重彩,至于名人的家训、族训更是需要子孙后代牢记的。《义乌市志》副主编张金龙说,族谱中的族训、族规有很多都与现在的荣辱观相符,一个家族中的优秀人才更是能起到强大的感召、教化后代的作用,对家族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一直都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忠孝礼仪和先人的优秀品格更是族谱文化的精华所在。过去以族谱规范家族成员的行为,族规家法内容包括忠君、孝亲、禁赌等,作奸犯科的宗族成员则要被削籍为“小姓”,恶毒媳妇不能入籍等,形成了当时社会最基础的民间自治体系。族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则记载着家族中重要人物的主要事迹,族谱就是家族的“小史记”,一般的族人都愿意和某个杰出人物攀上关系,很难不在乎身后名,都怕被骂为不肖子孙,这就是族谱的约束教化作用。 在族谱上给自己留个位置 让别人知道你曾“来”过 “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责任把家族史记录下来。”黄济建11年前参与完成了《洞门黄氏族谱》的修编,如今又在四处奔走筹划再次新修族谱事宜。“小的时候家里有一箱族谱,‘破四旧’时毁掉了。俗话说:雁过留声,树死留根,人过留名。人的年纪一大,寻根问祖的愿望就更加强烈。”更多像黄济建这样的普通人,开始回望历史并书写“历史”,以普通人微观世界的点点滴滴,折射出真实的族系变迁。 “族谱是什么?就是给每个人一把椅子,好在连绵不断的家族史中留下一个位置,一个有所归依的位置。司马迁说过:‘古来富贵且名灭者不可胜计,惟倜傥非常之人称焉。’可我们绝大数普通人是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有了族谱,不管过多少年,许多人还是会知道你、甚至记住你,哪怕你默默无闻,也会有一群人承认你,总会有所归属。”剥去历史、文化的外衣,这是很多普通人热衷修族谱的最真实的情愫,实际上是一个上行下效、从个体做起的建构过程,也影响着族系行走的方向,可以说是以个体之力创造家族的历史。 族谱浸润了血浓于水的归依之情,族谱上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生命的符号,通过族谱让人们看到了普通百姓的家族变迁。对普通人来说,在对家族历史真实的触摸中,一扇扇记忆之门渐次打开,生命会变得更加具有质感。“除了小范围的群体,没有多少人能记住你的名字,几十年后就更没有人知道了。”从事过45年教育工作的黄乃银在家族里算是知识分子,不过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他认为自己只是一朵浪花,不会在历史上留下印迹,“把自己放到家族的历史中去,在家谱上占有一个位置,将自己的名字载入‘史册’,这是一种荣耀,有人会记住你的名字,让后来人知道你。” 在我国,一个家族的迁徙传播过程被生动地形容为“开枝散叶”。叶落总要归根,族谱就被认为是根的象征。如果没有族谱的承前启后,今后子孙后代可能形同陌路人。对于个人有限的生命来说,让人记住你的名字或许是最大的欣慰。 族谱也在与时俱进 从私藏走向公众视野 长期以来,作为宗族的神圣符号,族谱一直深藏民间、秘不示人。随着我国社会清晰地呈现出以地缘取代血缘的发展趋势,以及族谱的史料价值越来越被重视,许多尘封已久的族谱走进公共收藏机构,进入公众视野。 据傅健介绍,上海图书馆是国内外保存族谱数量最多的单位,目前藏有族谱2万多种、20余万册,并且还很注重收藏新编修的族谱。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国家谱总目》也于去年正式出版,这是第一部全面收集海内外华人家谱资料的工具书,揭示了全世界现存的中国家谱收藏信息,也是有史以来最齐备的中国家谱目录,描绘了一份全球华人共同的根脉图。要查“张家长”,就能沿着《中国家谱总目》检索到张家;要知“李家短”,就能沿着《中国家谱总目》检索到李家。 义乌图书馆、档案馆也都收藏有部分家谱,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有关族谱编修组织和个人主动捐赠的。《义乌谱牒录》已列入《义乌丛书》的一部分,作为丛书第四辑《义乌部类史志丛编》的一本编纂,主要收集各族谱中精华的序、文集、诗词、楹联、谚语等。 盛世修志,贵在记录历史,推陈出新。志谱合一是义乌出现的一种新趋向,就是通过修村志的形式把谱、志相结合。村志涉及村内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领域,图文并茂,门类齐全,内容详实,也可以看作是地方性的“百科全书”。目前,义乌约有三分之二的村修编过村志,可以追根溯源,古为今用。 另外,民间在自发兴起修谱的过程中,也在大胆尝试用新的观点、资料、体例、方法来续修,新修族谱还打破了原来修谱的一些旧规,比如女性也被录入家谱,不论职位高低都有个人简历介绍等等。 族谱关键要“靠谱” “拔高、美化”都“离谱” 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修谱。”中华民族历来有修志、修谱的良好传统,国有史、县有志、家有谱,如今欣逢盛世,盛世之下才有强烈的文化需求,百姓安居乐业,族谱才有可能得以续修。作为主要源自封建社会的族谱,其双面性还是要辩证地看待。吴潮海认为,族谱是把“双刃剑”,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好的方面不可否认,其弊端也不能忽视。 首先是封建伦理道德的东西要摒弃。旧族谱的序、族规家法等内容大多都有宣扬三从四德、重男轻女、族长专制等封建伦理规范甚至封建迷信等内容。对旧家谱在观点、内容、体例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和不足,应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其次是“拔高”、“美化”,攀龙附凤。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先代名人为自己先祖,有些族谱的名人作序可能也是假托的。以前修谱有专门“谱匠”、“谱师”,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拔高”、“美化”的伪劣产品。现在热心修族谱的多是年纪较大的人,有些文化程度不高,族谱的质量可能受影响。 第三是只片面记载好的一面,隐去不好的东西。新中国成立前修谱所需资金基本上来自族产、族金等。现在修谱所需的资金主要按人口募集,还有就是族中热心人士赞助。这样,可能会出现“花钱买赞歌”的情况,存在杜撰等问题。另外,在修族谱过程中片面强调宗族关系,以宗族联络为名拉帮结派也是不能容许的。 继往事知来者,在生命与生命间的枝脉牵系中,族谱能辅助重建个体的价值和尊严。但在修谱过程中千万别“离谱”。 延伸阅读: 族谱作用的演变 最早的族谱,仅为君王诸侯和贵族所独有,族谱的作用仅为血统的证明,是为袭爵和继承财产服务的,其内容也比较单一,仅为世系的说明。 魏晋以后,选官、婚姻以至社会交往都要看门第,这样一来,族谱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就大大增强。 到了宋代,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的风气更加兴盛,这时家谱在政治生活中基本上不再发挥作用,其作用转移到尊祖、敬宗、睦族上。家谱经常要新修,每次修谱就成了同姓同族人的大事。 到了明清两代,家谱修撰的结构已基本定型,流传到现在的家谱也极为丰富。
▲新修的族谱中也有不少文化精髓。图为中国谱牒学研究会会员傅健在查阅族谱资料。 ▲宋代史学家、目录学家郑樵在《通志略》中的《氏族略》部分对族谱有深刻论述。 ▲族谱中对每次新修的情况都有详细记录。 ▲名人写的序被认为是族谱的精华之一。图为黄济建展示先贤黄溍为族谱写的序。
(来源:义乌商报 作者:蒲国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