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涵春”与“蔡同德”、“胡庆余”、“雷允上”,曾被誉为上海国药业中著名的四大户。童涵春号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创办人是生于世代经商之家的童善长。 1897年前后,童涵春堂已经从当时的一开间门面,发展到了三开间五进深门面的大店,店员也从原来的几个人增加到了上百人。到了1932年,全年营业额达60余万银元,存货有4万余银元,还在市区购置了不少房产。一些童氏股东将盈利所得分别在南京开设“童恒春”,在苏州开设“童葆春”,在常熟开设“童仁春”,在青浦开设“童天和”等药店,烘托之下,上海的童涵春堂更是名声大震、誉传遐迩。 毫无疑问,对一家药号的声誉来说,关键还是看它的“镇山之宝”——药品本身有无长处。童涵春堂除了卖药外,还另设工场,精制饮片,搜罗验方,博采众方,遵古法制。在选料上,如党参采用西潞党,白芍采用东白芍,杜仲采用神字仲,银花采用密银花,珍珠采用老港魁濂珠,冰片采用三甲梅片等。不少品种如淮山药、北沙参、广玉金、川贝母等,进货时都由专人亲自挑选,力求精益求精。除此之外,童涵春堂还设有刀房、原货房、细货房、格斗房、拣药房、胶房、料房、打杂房、腊壳房、酒房、膏药房、印刷房等等,各房分工负责把关,且相互制约,如果购进的原药材不符合标准,原货房可以拒收;刀房切片不符合规格,格斗房可以要求返工;料房认为丸散膏丹配料不合格,打杂房可以拒绝配合……这些都显示了童涵春堂在经营管理上的先进理念。 正是有了上述这一切,童涵春堂制出的药也就与众不同。 比如,说起人参再造丸,“老上海”们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此丸由人参等药品加工精制而成,具有香、糯、甜等特色,有祛风活血增强体力之功效。童涵春堂所产的驴皮膏,一些“老上海”至今赞叹有声:童涵春堂所产驴皮膏,清香不荤而受人喜爱;祛风活络酒、白玫瑰酒,芳香四溢,功效显著……。 不过到了童涵春堂第六任经理童广甫手中时,由于利用企业资金私自经营投机买卖失败,不得已于1932年将童涵春堂出盘,改为童涵春堂兴记,从此由童氏独资开设的药店,变为有其他股东投资的合伙组织。 “八一三”抗战爆发,南市沦陷,童涵春堂被迫停业。童涵春堂第八任经理孙以康将位于法租界、即后来的延安东路493号货栈经过一番装修后继续营业。 1947年,南市小东门童涵春堂经过一番准备,重新开张营业。从此两家童涵春堂兀立东南与西北,互为呼应,名声越加显赫起来。“文革”时期,两家童涵春堂一家易名“人民药品商店”,一家易名“解放药店”。 1988年,在南市老城厢又增设了老城隍庙童涵春堂国药公司。今天,三家童涵春堂在上海已然形成鼎立之势。此后更在此基础上在浦东新区、莘庄、真如等地增设了分店和连锁店,使童涵春堂成为上海规模最大的驰名海内外的大型中药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