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家族以其坚定的信仰和英勇的行动,书写着不朽的传奇。塔山童氏,这个承载着深厚历史与革命精神的家族,便是这样的杰出代表。他们以信仰为指引,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成为了后人敬仰的楷模。
塔山童氏的家训:“敦孝悌,秉忠贞,广言行,明礼义,达家邦”,既是家族成员的行为准则,更是他们信仰的集中体现。这种信仰,超越了家族的小我,升华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责任与担当。正是这份信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塔山童氏子孙,为了理想和信念而不断奋斗。
在塔山童氏的家族中,涌现出了无数英勇无畏、敢于担当的英雄豪杰。他们有的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为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而英勇奋斗;有的接受马列主义,加入共产党,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抛头颅、洒热血。无论是哪一种信仰,他们都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展现了塔山童氏子孙的英勇与担当。
方孝孺,这位塔山童氏的文化先师,他的言传身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童氏子孙前行的道路。他两度课教前童子弟,不仅传授知识,更将信仰的种子深深播撒在童氏子孙的心中。他的精神,如同一座巍峨的丰碑,永远矗立在塔山童氏子孙的心中,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
“三伯一秋”为代表的前童辛亥英豪,更是用他们的英勇事迹诠释了信仰的力量。童保喧,这位年轻的英雄,追随秋瑾加入光复会,25岁便勇挑杭州起义总司令和浙江临时都督的重任。他率领起义军,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为浙江废除帝制和反袁复辟立下了赫赫战功,被誉为“浙江蔡锷”。童建侯,他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立志“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担任民国宁海县首任知县期间,他积极推行各项改革措施,加强地方治理,改善民生,使得宁海县在民国时期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童保喧
抗战爆发后,塔山童氏再次展现出了其忠诚于国家、热爱民族的高尚品质。童一秋回乡出任宁海县抗日动员会主任,积极发动和组织全县人民支援前线,抗击日寇。在他的带领下,宁海县人民团结一心,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国民自卫队中队长童德航带领士兵奋勇阻击日伪军,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敌人的进攻。这些英勇无畏的行动,不仅彰显了塔山童氏子孙的英勇与担当,更体现了宁海县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抗敌的坚定信念。
据统计,在抗战期间,前童地区共有43名将士阵亡、96名军人失踪。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前童儿女为保卫国家、抗击日寇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至深的英雄赞歌,为后人树立了不朽的榜样。
1941年宁波沦陷后,国民党党政机关转移到宁海西南前童一带。前童人民展现出了极高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他们腾房让屋,为党政机关和军队提供办公和住宿场所;他们提供粮草和劳力,支持军队的作战和后勤需求;他们节衣缩食,将有限的资源优先用于抗日大业。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内涵。
在革命的浪潮中,塔山童氏的后代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革命战士。他们有的出身于地主家庭,有的来自贫苦劳动者,但都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毅然决然地加入了共产党。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斗争,为革命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童中止,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的青年,却选择了与家庭背道而驰的道路。他从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的事件中看清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嘴脸,毅然加入了共产党。他积极参与共产党领导的各种斗争,为革命事业奋斗终身。童建侯的小儿子童中止,应该是当时典型的官二代,却选择了与家庭背道而驰的道路。他从蒋介石背叛国民革命的事件中看清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动嘴脸,毅然加入了共产党。1928年5月率领前童数十农军支援“亭旁起义”。
童时校
童时校,前童建党第一人。1938年,天台育青中学学生党员童时校等奉命回乡建党。他们以教书为掩护,在前童小学建立了党支部,点燃了宁海西南区红色的火焰。从此,红色星火在这片热土上迅速燎原,前童成为了宁海革命的新摇篮。随着党力量的不断发展壮大。前童支部先后升格为前童中心支部、宁海西区区委、中共宁海县工委。成为“宁、天、三”革命领导中心。中共台属副书记许少春曾这样总结:“1941年开始到1947年台属党的中心活动是在宁海,具体的讲就是在前童。”
童日新,一个出身于地主家庭的青年,却选择了与父亲期望不同的道路。他接受了马列主义的熏陶,加入了共产党。他回乡后协助建党,接任了前童中心支部书记的职务,积极开展国共合作,发动群众,夺取前童小学领导权,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童日新
周松贵,一个贫苦的劳动者,在接受马列主义后,成为了前童第一批党员。他将自己的生命交给了党,成为了浙东游击队出名的交通员。他为革命事业的传递情报、接送人员、接济物资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革命事业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童美中不幸病逝后,他的妻子却不忘初心,接过了他手中的红色接力棒。她担任了前童妇女支部书记,成长为一名出色的交通员,并创办了浙东游击纵队被服厂,为革命事业提供了坚实的后勤保障。
柴从妹,一个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幼小儿女的坚强女性。她在困境中接受了马列主义,加入了党组织。她创办草鞋社,领导妇女工作,成为了地下交通员。她坚强而勇敢的精神陶冶激励着儿女,为革命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童时淼
童时淼不幸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受到了敌人的残酷折磨,但始终坚贞不屈,没有向敌人透露任何党的秘密。由于越狱失败,敌人更加残忍地对他进行了惩罚。他的一个眼睛被打瞎,身体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但即使这样,他依然没有放弃对党的信仰和对革命事业的追求。他的英勇事迹和坚定信念,成为了后人学习的楷模。
童先林,一个出身于特殊家庭的青年。他的父亲在围剿工农红军中战死,但他却选择了与共产党站在一起。他一门六人外带放牛娃都加入了共产党,并动员了8户亲戚为党工作,成为了红色堡垒户。他自己也成长为新中国宁海县第一任县长。这种超越个人恩怨、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的高尚品质,正是信仰力量的最高体现。
这些英勇无畏的革命战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信仰的力量。他们不畏艰难险阻,始终坚定信念,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奋斗。他们的故事和精神,将永远铭刻在历史的长河中,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
青年童先林
正如习总书记所指出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信仰的力量是无穷的。它如同一把利剑,斩断了人们心中的迷茫和困惑;它如同一座灯塔,指引着人们前行的方向。在塔山童氏及其相关人物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信仰如何塑造了他们的人生轨迹,也看到了这种力量对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要意义。
让我们铭记这些英雄豪杰的事迹和精神,继续传承和发扬他们的信仰和担当精神。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文/ 童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