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永登•童僖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盛世官修志;平安家修谱,自古亦然。 2014年,一本记载家族家世渊源、传承世系和宗族事迹的典章文献《中堡童氏家族述略》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付梓印行。该书是在清朝乾隆55年我六世祖童希傑撰修的手抄记述本家谱《童氏家谱》(后由我祖父续写)的基础上,由我和兄长童俊担任主编,历时三年,几易其稿,并由永登县党史办主任火泽东先生作序的地方史志丛书之一。 参考浏览永登地区童氏家(族)谱二十余部及周边皋兰县、古浪县、武威凉州区、青海乐都县、互助县童氏家谱七部,大部分为简谱,唯有我祖所撰《童氏家谱》为手写本记述体。 该《童氏家谱》记载,永登童氏祖籍湖北荆州。永登童氏始祖童养蒙,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卒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字 圣功,大明庄浪营苦水堡都司(正四品武散官),后升游记(从三品),故后诰封昭勇将军(正三品武散官)。室家永登城南苦水堡,后移城北塘土湾。 《中堡童氏家族述略》印行后不久,我们根据童氏家谱中的有关史料记载,又陆续整理出版发行了童氏居住地塘土湾村的村史资料书籍《塘土湾》、《圆梦塘土湾》、《诗吟塘土湾》、《塘土湾文昌会专刊》等。 我自幼小记事起,就知道每年清明上坟时,每每祖茔前凭吊、焚烧纸钱、敬献水果鲜花、酒茶祭品,后众皆叩首祷告,背土填坟,黄纸压坟顶,逐项完毕后, 父辈老人在祖坟前要将我们后辈儿孙们召集在一起,讲述家谱记载祖茔的主要主人和故事,多少年来,一直坚持不断。 据我大哥、二哥回忆讲述,以前一直是爷爷讲,爷爷去世后由二叔讲,二叔去世后由我二哥讲,从前年开始,我二哥年近八旬,身体欠佳,这讲述祖上故事的重任就由我来承担了。 今年四月,我撰写了《清明时节忆祖上 传承家风讲故事 ——传承家风 传扬中华文化》一文在《玫瑰》杂志和《乡韵》网络平台登载和发送。 在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清明时节,我们按照一年一度祭祖上坟惯例,每年一行十几辆车、九十余人,浩浩荡荡的来到马场沟南岔祖茔前凭吊、焚烧纸钱、敬献水果鲜花、酒茶祭品,后众皆叩首祷告,背土填坟,黄纸压坟顶。逐项完毕后,我遂将后辈孙子们召集一起,给后辈儿孙们讲述祖茔的主要主人和故事: 我永登童姓祖上始祖童养蒙,明朝庄浪营苦水堡都司(正四品武散官),后升游记将军(从三品武散官),故后诰封“昭勇将军”(正三品武散官,坟墓城东二里南大坡),室家永登城南苦水堡,后移城北塘土湾。
马场沟南岔祖茔为二世祖童含醇(庠生)。
三世祖童自畏(秀才)。
四世祖童叶谋,英年早逝,祖母守寡,拉扯其子童克振成人,后清朝当地奏请清朝廷,乾隆皇帝下旨,甘肃巡抚奉旨在我老家塘土湾立贞节牌坊,建清贞节祠堂。 巡抚甘肃兼理茶马兵部侍郎右副都御使常钧为诰封旌表淑人童薛氏题赠金字对联: 冰霜为心,赋桃夭于十七,正欲绿树长春,茹茶茹饭,虽贫贱而志益坚; 松筠矢志,分钗凤于廿三,讵知红叶中折,惟俭惟勤,历周甲而行不渝。
甘肃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吴绍诗也题赠诰封旌表淑人童薛氏金字对联: 青年矢志,骨傲冰霜,树松柏之清风。饮泣寒门,幽静不争赏识; 白发完贞,心坚铁石,表坤帷之奇范。寿登杖国,德徵堪记春秋。 平番县知县、儒学正堂等均送金字对联若干。我祖童克振遂入国子监就读旋为贡生。
五世祖童克振,“国子监”监生(贡生)
六世祖童希傑,闻名凉州府的“童半榜”(因在凉州府学教授生徒连续几次学生上榜超过半数被学生抬轿夸街游走而被当地群众赞誉为“童半榜”)
七世祖童尔象(贡生、乡饮大宾修职郎)、童尔勺(贡生、乡饮大宾修职郎)、童尔田(乡饮大宾)
八世祖童玉书(秀才,与童元叔侄同榜登科)
该祖茔右上侧为1969年从塘土湾东阳坝搬迁此处新建茔地:
九世祖童万、童元(秀才)
十世祖童文旌(哈密办事大臣明春的红笔师爷、花翎同知衔、正五品候补知县之职)、童文林(秀才、私塾师傅)、童文理(秀才)
十一世祖童春(本人祖父),字子麟,号五知子,清末秀才(县增广生),一生在永登县城小苍巷土主庙教授私塾四十余年,解放后在岔口驿教新学至一九五四年去世。
十二世童世参,字寿天(本人父亲)。国民党镇武乡副乡长,岔口驿乡乡长。 除了上述故事外,我还根据家谱记载内容和我们这辈、侄子辈的先进模范事迹整理了家族故事: 故事一 童家的贞节牌坊 故事二 童尔勺68岁赶考 故事三 童半榜 故事四 同为乡饮大宾的童氏三兄弟 故事五 哈密办事大臣的红笔师爷——童文旌 故事六 永登县参议长的座上宾——童春 故事七 做客中央电视台《心里话》访谈节目的副师待遇的基地总工程师——童傧 故事八 永登的老兵教头——童建海(上过中央电视台、解放军报、解放军生活杂志) 故事九 荣获二等功臣和甘肃省百名优秀乡镇长奖励的人——童僖(载入永登县志、永登人物传略) …… 从古至今,一个个历史故事教给我们一个个中华美德,孔融让梨让我们懂得谦让,曾子杀猪让我们明白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汉文帝亲尝汤药让我们懂得百善孝为先…… 通过上坟祭祖给孙辈们讲讲家族的真实故事,一是传承家风,更主要的是以宣传中华文化的魅力,宣扬中华民族热情善良、积极进取、甘于奉献、不屈不挠的精神,其目的在于培育中华民族追求和谐、谦和好礼、诚信克己、与人为善、勤俭廉政、刻苦耐劳和精忠报国的优良素质。通过家族中的这些具体感人的事迹,在这些美德的熏陶下,才使古老的中国在重重的压迫下,在黑暗的屈辱中依旧自强不息,傲然耸立在世界的东方。作为新世纪的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我们要在他们心中种下中国根、留住民族魂! 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己任,以祖国走向繁荣富强为终身的奋斗目标!
(上述故事和《童氏家谱》中记载的其它故事内容除了打印成纸质稿外,在家族微信群多次发送) 作者童僖 联系电话:13919193007 家庭住址: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城关镇团结街2303号 (江山童海根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