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所引文献,除了能纠正有关八里台、六里台研究方面的错误说法,也会对天津其他地名的研究有所启发。比如关于“佟楼”的得名,历史上文献记载比较混乱。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佟楼为乾隆年间诗人童葵园始建,本称枣香村,民间又称童楼,后讹为佟家楼。另一种说法是,天津还有一“佟家楼”,在城西,本称艳雪楼。
查乾隆四年的《天津县志》,卷七“城池公署·附园亭”载有以下内容:“水西庄,在城西三里慕(《重修天津府志》改为“芥”)园,查氏别墅……枣香村,在城南五里,又名南庄,童氏别业也。怀园,在城东南四里,王氏别业……艳雪楼,诗人佟鋐妾赵氏,字艳雪,工诗,鋐筑楼贮之,因名。俗呼佟家楼,在浣花村旁。浣花村,在水西庄对岸少东。遵化州知州杜甲所居里名。”根据这段记载,可以确定两点:一、童氏别业名枣香村,又名南庄,方位在城南五里。但并没有“童楼”或“童家楼”的称呼。二、艳雪楼为佟鋐所建,俗称佟家楼,方位是在城西水西庄的对岸偏东一点。三、以上水西庄、枣香村、怀园、艳雪楼、浣花村,虽也有“村”“庄”之名,但都是离城很近的达官显贵的宅邸,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村庄。
“童家楼”之名出现在《天津县志》卷四的“附乡都”部分。此部分介绍天津的疆域,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东路、南路、西路、北路四个区域,详载全县村庄名称。南路是自倪家台至芦北口,共一百个村庄。其中有“王姑娘庄、李七家庄、八里台、海光寺、童家楼、郭家村、陈家村”……此处的“童家楼”既属“南路”,又与李七庄、八里台等相邻,应即现在的佟楼无误。证以《天津县志》卷前的《天津县境舆图》,童家楼所在位置,与马家口、土城相邻,正与今天佟楼的位置相符。“童家楼”的写法一直延续到晚清。也就是说,在乾隆初年,称为“童氏别业”的枣香村,与童家楼是两个地方,前者是距城五里的别墅,后者是八里台以东的村庄,并非传说中的枣香村又名“童家楼”。
奇怪的是,《天津县志》中所称的童家楼,在《畿辅安澜志》中却全称“佟家楼”。由《畿辅安澜志》可知,乾隆八年天津道陶正屯的奏书中提到“由八里台东至佟家楼,开渠一道,接连贺家口旧有引河”,高斌于乾隆八年、九年两次奏书中也都提到佟家楼之名,且方位都在八里台之东,说明正是今天的佟楼。那么一个地方何以有两种写法呢?这主要与执笔人的习惯有关。在老百姓的口语中,“童”与“佟”的读音是完全相同的,所以“童家楼”与“佟家楼”是指同一个地方。但当形成文字时,这就造成是两个地方的误解。也许是为了消除这个误解,所以光绪《重修天津府志》就将《天津县志》中的“童家楼”,正名为奏书中屡屡出现的“佟家楼”,并且一直延续至今。
(杭州小童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