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童推荐)
一次查资料的机会,让我目睹《松窝童氏宗谱》,受益匪浅,现予以报道。
《松窝童氏宗谱》关于东莞伯的记载
据《松窝童氏宗谱》介绍,思谦公分居兰溪圣寿寺未几年,再迁石渠。后裔孙允迪生二子,次子居易,字文礼,宋嘉定十年由进士出身,任殿前掌书记职务后升宣州知府。至绍定间出任节度使的李全,据京东两淮以叛朝廷,并攻打扬州。临安受威胁,命将讨之数载失利,征文礼为前军司马,出奇平之。朝廷论功行赏封东莞伯。
诏封东莞伯 皇帝诏曰:文以经邦,武以戡乱,故才兼文武,自古难之。兹尔童居易本以文官掌书记,征为司马,出马讨逆贼李全,为能耀武扬威,出奇取胜,斩降安谧地方,功莫大焉,赏宜崇也。合封为东莞伯,世食其禄,以彰其勋。并封其妻赵氏为东莞伯夫人,封其殳允启迪为东莞郡伯,母徐氏为郡伯夫人。封其兄居安为宣议郎,封兄子克忠为蕲州耀武将佐。诏至之日,各尔钦承慎守分封,永安藩,镇尔其钦哉。 宋绍定四年十月八日下
松窝童氏始祖童顼及其衍分
据《松窝童氏宗谱》记载:睦州杜田宗派本支系第67世童正观,宋仁宗天圣间登进士第,景佑间官至翰林学士,与权倿论事不合,致政归田。康定元年分做八分,自杜田隐居兰江太平乡松窝(今永昌街道井头童行政村山童自然村),配氏生一子,郎仍素居之归旧地,其后各迁居各亲。为避方腊起义之战乱,第74世公童存善配氏生一子,名顼,正式入居松窝,为松窝开基之始祖。童顼为宋都护,夫人夏氏生一子,名彬,称万四郎,宋赠宣议郎。彬生一子,取名郁,为宋谏议大夫。郁生五子,分仁、义、礼、智、信五堂。按年龄大小次序分别取名信(分居双溪,今永昌街道溪童行政村溪童自然村)、仪(任宋朝议,分居五山,今永昌街道井头童行政村山童自然村)、仁(居下宅,今井头童行政村下朱井头自然村)侁(分居外宅,今名旧宅坞,今山童自然村西)、佺(分居后宅,今溪童行政村畈田)。童仁生二子,取名日华和日皋,日皋分居东莞,即凤山厅始祖。因祝融战乱,仁厅又有后代分居前童行政村前童、红泥塘自然村。其中东莞村名与东莞伯有直接关系。
童氏族规----“八倡”“八禁”
世代为官的宗族基础,是童氏家族在兰溪世世代代文明传代的基础,也是童氏人在兰溪出人头地、和睦相处、乐善好施的基础。其中《松 窝童氏宗谱》中记载的“八倡”“八禁”正是童氏人立足兰溪的族风缩影,族规的典范,至今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八倡
设私塾 古云者二十五家为闾,同在一巷,巷首有门,门侧有塾。民在家者,朝夕受教于此见礼学记注,即进蒙馆是也。每见寒姓孤邨,膳修莫给,有令子弟终身不识字者有。就外传不便读一二年而止者诚哉,家塾之不可不设欤。或一家力能耑学,或数家纠合,延师须知初学本原,便是书升關要其秀者,研錬文章,固能出头上地。其朴者粗知书字庶,不吃眼前亏。家塾设,所以成人材而厚风俗者,莫便于此矣。至如小试则颁巻费;乡闱则送程仪,尤在殷实家捐资助祀,方能推广而善施之。
正伦常 易曰:殳殳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又曰:家人嗃匕悔厉吉妇,子嘻匕终吝各按伦常。胥归于正,或过刚于人情,不能无伤。然家道齐肃,尤为吉之象。若一于姑息,致使欢乐无节,则家道究以是坏,甚至少凌长、小加大谣,破义藐、法成何家法?先正云伦常,乖舛立见消亡,此语令人汗下。愿族中殳慈而教,毋纵子非为,子孝而箴;毋陷亲不义,兄爱而友弟敬又顺;毋手足情,夫和而义妻柔而正;毋闺闱玷辱,以及完粮也。识忠君于野,亦同信友处乡党而正伦常,民彝岂外是欤。
睦宗亲 礼曰;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明人情,必以睦族为重也。昔刘宰每月旦必治汤饼会族人,曰今日之集,非以酒肉为礼也。寻常宗族不睦,多起于情意不相通,每月会饮,劝善规过,有故相牴悟者,彼此相见亦相忘,于杯酒从容閒大有裨益。人能推此意,以施宗族喜庆,则相贺患难。则相恤,富者以财相济,贫者以力相酬。或假器用,或通米升,各无吝意。或助公资,或襄众事,莫起争心,及至闾閻和顺。虽妇人不相詬谇,即稚子以息谊諠譁蒸匕,然进仁厚之俗而昭雍睦之风焉,何乐如之。
务农业 周礼太宰以九职任民。一曰三农生九谷,按平地、山泽为三晨;黍、禝、秫、稻、麻、大小豆、大小麦,为九谷是也。于族隶浙金兰,腴田最多,山泽閒有其种九谷皆宜,惟稻优哉。务此业者,多养猪、勤割草、早耕早种,力推上农。而且开塘污,筑塘墈积水灌注,尤为上策。既殷实家,或召佃收租,或雇工代种,虽非自食其力,亦不失务农之意。惟有惰农半嬉半作,以致草多于苗莠,长于稼,无怪乎镰方歇而谷无多,租未清蓄已尽。其名为农实非务农乎,此者予无取也。
课女工礼内则女子十年不出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紃学女事,以其共衣服。夫为女如此为妇,可知予族妇女无织蔴之事。蚕桑非不躬亲,专务者亦罕。惟是司厨,竈理针线,澣衣洗裳,此为常职。在中户则纺木棉而织土希,可助裙釵至贫家。则捆草履而做蒲鞋,聊供薪水。事虽不同,其实皆女工之从俗者也。她如打豆、打麦、春谷拨碓,诸事卑村妇女偶,或为之予族,慎毋效能此。
节财用 盖生财之道,在于勤,制用之方存乎节。易曰:不节若则嗟,若明乎始不节俭,必至嗟悔也。予族祖风俭朴无甚封靡,而少年逸欲是耽。往匕渐趋时尚,鲜衣美食,精舍名园,甚至结豪友攀高亲,装自家门面。而且欸优觞吃鸦片,学那管官腔,曾不逾时,遗产立尽,可胜叹哉。夫、殳、母、妻子,养之艰难。柴、米、油、盐办非容易,尚其随常粥饭,古老衣裳,婚嫁毋逞威风,丧葬只按本分,毋滥交縻费。毋宴客流连,毋任妻女侈餙梳妆,毋纵小儿多买果食。语云:俭用胜求人,可弗慎欤。
绵祀产 周官士田王制,圭田与诗楚茨诸章皆言,公卿有田禄者,力于农事,以奉祭祀,后人士庶家均各置拔祀田,殆其遣意。第立祀难,绵祀尤难。尝见乡閒,其祖宗留遗祀产为久远,计历数传而后,或因孽裔侵收,或被豪房霸嚼,并有二三串通私押背卖,致使先人血食一朝斩尽者,覩此实为寒心。于族大小祀产,无论公管轮收,务须同心协力。祠祀则祭,享攸隆房祀,则忌辰兼备。即如裱真容、修坟墓,愈远愈诚。庶几诸祀产,俾子子孙孙长绵而弗绝焉,则幸甚。
重耆衿 且父黄发者,年闾阎之望,青衿儒士桑梓之英,一则寿考堪钦,一则誉髦可敬。故酒诰曰:羞考月令,曰礼,贤胥此意也。今乡俗,閒少年放诞,谁知屈志老成櫵牧朋,侪胆敢以儒为戏,动云田舍翁不谙时尚,书呆子那晓圜通及至事变多端。悔不听老年话,疑难雜去。终须用读书人耆衿,可亵慢欤。现在宗祠承祭时,衿士修仪,高年留燕,诸少年袖手旁观,何等郑重。尚其于平时常存此意,则愈重矣。若齿尊衿式一乡士习有关。名教其当,自勇重者,更何如也。
义堂渊行 詠撰誌
八禁
杜奸淫 书有淫风之戒,礼有淫佚之坊防。古训:如此昭宣,今人莫为深省,故刑书特载犯奸律,重则绞流,轻则枷杖,而亲属相奸罪复加等。国法森严,宜其畏惮而预防矣。无何乡里愚顽,罔知法律,往匕巧夤逢缘,善戏谑不过村姬野媪,一相见而胡帝胡天。甚至以长淫幼,以卑淫尊,伤风败俗。莫此为甚,愿族中女正乎内,内男正乎外,已往当知速改未然,须早提防。万恶淫为首,可弗杜欤。
禁赌博 家语云:君子不博,为其兼行恶道故也。博即古六博之博,谓以游戏之具角胜负而赌财物。今掷骰子斗牌之类,皆是习于赌博,必至废业败家。故律载:凡赌博财物者,皆杖八十,摊场财物入官。况近来赌博风尤甚,如游糊跌钱而外复增押宝,一桌可容数十人。多中取利,且用牌九,一时可推十余局,速而得财。种匕狡猾,可痛可恨。敢告予族,凡少年子弟,毋入赌场,此为预禁。遇报赛会期,毋摆赌,此为公禁,棹敬信録有戒赌十条,识者其传谕之。
戒酗酒 沈酗于酒,本微子篇而酒诰。又曰:群饮汝勿佚尽执拘, 始知酗酒之害,惟群饮尤易犯也。虽邨里閒岁时伏腊,非不藉酒,以合欢而时俗,往匕三五成群合钱聚饮,名曰平伙。动辄猜拳,继复变子,以致杯盘狼藉,举席若狂。或放荡之谈,一言不合便挥拳而相向;或眦睚之怨,原可冰释,及酒酣耳热,则一望难忍。若不共之深仇,每见人家滋事相伤于酒后者,十有五六言念及此,奈何弗戒。
省戏文 史记夹谷之会,齐奏宫中之乐,俳优侏儒戏于前后,祈神赛会,演台戏叙优觞殆,本此意但不过。搬做杂剧,一台已足。今乡俗定写七本,甚有周旬匝月,名会场戏,又名赌博戏,酒饭有铺,果实连摊,危害不少。俗云:防贼、防奸、防火烛,费钱、非费力、费工夫,正谓此也。予族每岁元宵恭逢平浪侯神诞,演戏十台,久为乡例。其余酬神祝愿,约举一年一次。点戏须要忠孝节义,令人感动善心,切不可拣择淫戏致伤风化。总之,省做为妙,尚其移此演戏縻费,充一族善举则得矣。
弭偷盗 周礼士师掌士之八成曰:邦贼,曰邦盗。乡人为此者,亦不数觏特,恐迫于饥寒、好为懒惟,难免草窃成风。而律书载明,几盗田野谷、麦、菜、果、塘鱼及无人看守器物者,并计赃准窃盗论。若山野柴草、木石之类,他人已用工力砍伐积聚而擅取者,罪亦如之第官禁设,以法私禁,论谕以情请。自今兴禁,曾贴禁约,凡田野閒糜不守,望相助,庶几习匪亦化为良。至如小心谨护防白撞翦綹之徒,冬夜敲梆捍、穿壁踰墙之类,此祸自外来者,尤宜预备而遞行之。
责游子 按周官以职任民者,皆有常业,惟载师所掌。凡无职事者,出夫征所以罚游惰也。讵料近来乡间游手尤甚,其始殳纵之,其继匪类引之。歪其帽、拖其鞋、衣有纽而不扣、发粗辫而高盘。名则不土不农,不工不贾,实则好吃、好着、好赌、好嫖,不数年床头金尽。碌匕庸匕欲务本业,何件能为欲服佣工,谁家肯雇。与其追悔,于后何如勉励前愿?体集云:少年子弟,不可令其浮閒,无业须察其资性,才力拣业与之,非必要得利也。拘束身心,演习世务,这便是大利益,予族盍与闻焉。
解斗殴 春秋传曰:凡有血气皆有争心,至因口舌相争,遂为奋力相打,谓之斗殴。犯此者,律书载用笞刑。若同姓亲属相殴,虽五服已尽而尊卑名分犹存者,尊长犯卑幼减,凡斗一等,卑幼犯长尊加一等。至死者,并以犯人论。闘杀者绞,故杀者斩。原其由实出多端,而乡閒最易犯者,莫如旱年车戽田水,或分派不均,或非份越注,往往忿激仓卒,致有保辜人命诸案。其实向有塘簿,自应先重正注,有余互相通融,不费之惠。其余争端尚祈明理,衿耆平日相劝,临时不烦言而易解矣。
息词讼 易曰;讼有孚窒、惕中、吉终、闹终、凶云者,言讼之不可成也,试以俗情道之情,讼师再三恳告,邀中保多少哀求,亲友虽多帮贴,无非言语歇家虽好,杯茶也算铜钱。尤可恶者,经承原差,互相哄嚇,要钱急如星火,到手置若冷冰,乃至两造质訉。赢者损人利己,仇上加仇;输者或翻上告,愈翻愈输。俗云:气死不可打官私。方胜确然能于此识得透,看得破富者,不可恃财,贫者不可挾妬,强者不可逞威风,弱者不可拚性命。情真理实者不可一味拘执,情伪理亏者,不可希图讹诈,家家户户无一人履跡公庭。岂非予族之幸哉。
义堂渊行 詠撰誌
松窝童氏好族风名扬兰溪
族首制定家规,“八倡”“八禁”,族人共同遵守家规,倡导好的族风和家风,创造了松窝童氏的奇迹,名扬兰溪。好人好事尽出不穷。
尊老爱老,举报百岁老人恳恩请旌。据《松窝童氏宗谱》中记载:
童倪氏是兰溪西乡廿八都二图监生倪万清之女,出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十七年(1752)适故同乡廿五都六图(今永昌街道井头童行政村山童自然村)儒童童廷球为正室。不幸于乾隆三十年夫故,年三十二岁,冰心永矢守志六十八载。她节操弥光孝事,舅姑和谐,妯娌幽贞,以端妇道,勤俭而操女红,育三子为成人。惟次男身列胶庠,抚有七孙。俾少长业,勤耕读,允宜壶范晋,芳挺贞操之松柏,亲见孙曾绕膝,竞秀于芝兰多福。恩勤而鞠子慈严,立济督责诸,孙男七人,曾孙十人,诗书厉志,务本为农。道光十三年(1833)荷秋,童倪氏达百岁。成为“正伦常”、“睦宗亲”“、节财用”、“课女工”、“务农业”的典范。左邻童曜松、右邻童巨川举报兰溪县知县张询,为童倪氏请旌,“以扬进士等居邻桑梓,宜属葭莩,雅化载德。”兰溪知县张询逢举报,就地调查后,亦转报金华府正堂桂明。称童倪氏“性成孝敬,质秉纯淳, 昔年舅姑在堂,青春侍膳。今日孙曾绕膝,黄发含饴,一门聚顺,托寿域之帡幪,五代亲见,淋皇恩之乐,青名久著于州闾行,更推夫族党既,恩例之允符。宜:旌扬之下逮。”金华府正堂桂明经核详,称童倪氏“得著柔嘉犹安,贞静自昔,克励妇道,无亏于今柏操弥坚,田仪足式沐四朝,雨露向荣之护草长春,登百岁春秋,绕之芝兰秀,既康强之逢吉,亦闾党之交,推洵为闺壶完人,宜应褒扬大典通详”。并分呈浙江金严衢等处地方、浙江布政使司布政使兼管海防事务、兵部侍郎巡抚浙江省地方提督、兵部尚书总督浙闽等处提督。道光十四年二月初三,奉巡抚部院富案验,道光十四年正月十七日准礼部咨开仪制司案,呈礼科抄出本部,刻复准予兰溪县寿妇童倪氏现年一百岁请旌。最后于道光十四年二月十四日由浙江省布政使下文,“行照数动支给发该本家自行建坊立,给予贞寿之门字样,饬令制匾悬挂。仍将动支银,敛详咨等因,奉此合就转行为此,仰县吏即便钦遵。仍将寿妇童倪氏应得建坊银三十两取具,该本家押领加具骑缝印给文,该家属赴司请领。以凭详咨给发听本家自行建坊,给予贞寿之门字样,饬令制匾悬挂,毋违。须至案者。右仰兰溪县准此。”
童氏后裔童培元捐田办学,乐善好施 。童培元(1834--1901),字文彩,人称“培元老三”,今永昌街道井头童行政村下朱井头人。遵循老祖宗“设私塾”的倡导和“富者以财相济”的教诲,重义轻财,乐善好施,光绪16年(1890),修复孟湖庄一带的道路,花银元1300多元。光绪18年(1892),在童氏宗祠内(今永昌街道溪童行政村祠堂脚自然村)兴办崇文小学,捐助民田70.17亩,计白银1800两,作为办学资金。这座学校一直续办到2003年因危房退出办学为止,办学达110年之久。光绪26年(1900)倡办兰溪育婴堂,独资捐银元100元,知县苏锦霞赠给“乐善好施”匾额。解放前,每年十月初十,崇文小学都到墓前祭扫,并唱一支歌:“山童村好地方,有个崇文学堂。学生活泼设备全,小朋友快快来,来到崇文学堂。”
绵祀产,年年春节祭祀成佳话。现在一些年纪较大者,经常拉起家常话,回忆起童氏祠堂分馒头的事。每年春节那天,属于松窝童氏的溪童、山童、下朱井头、祠堂脚、东莞(游埠镇)等村的后人都要到现在的祠堂脚自然村的童氏祠堂祭祖,然而每人由祠堂族长分给每人两只寿字号大馒头,一直坚持到解放初期才结束此风俗。
临村另支童氏也不甘落后。童锡洸(1836--1928),字淦亭,今永昌街道上孟塘人,清附贡生,生平不慕利,好排忧解纷,村里有句顺口溜:要了结,找老锡。“老幼都尊称“老锡先生。”为了活跃村里的文化生活,他独资建造二乐堂,作为开展集体文化生活的场所。所谓二乐,就是父母兄弟之乐,学习文化知识之乐。还有一位与童锡洸同村的人,叫童作忠(1874--1953),土名漫儿,又称“豆腐郎”,以种田卖豆腐发家。家有良田500亩,开设游埠方豫丰酱园,上孟塘及肖山乾丰麻车,是兰西有名的土财主。但他对地方公益事业很关心,乐于慷概解囊。1915年,倡修俞家三星桥,又修杉桥。1919年,他独资兴建游埠至诸葛20公里的青石板大道。1926年,独资修建上孟塘祠堂,族人出力相助。1940年,兴建水亭小学,捐助白洋200元。童作忠修桥铺路、捐资办学,49岁才得子,老来得子也成为一段佳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