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平凉崆峒区:陇东旱码头上的回族人--童姓旺族 ‏
发表时间:2014-6-29 15:06:02     新闻来源:     阅读:1676次

 

来源:中国甘肃网-中国平凉网

 

  地处陕甘宁三省交界处的崆峒区,自古就是丝绸之路重镇和商贩集聚的旱码头。在崆峒城区及南北二塬上,生活着十几万回族群众,他们以虔诚的伊斯兰教信仰,辛勤地劳作、经商,促进了平凉旱码头的形成和发展。

  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崆峒区就有穆斯林群众活动。元、明时期,崆峒区已居住了不少回民。1992年,平凉地区博物馆组织人力挖掘一座古墓时,墓碑刻有“大明敕授内典膳正对峰张公墓志之铭”、“明万历丙午”等。其墓志由杨凤鸣撰,内容为:“韩王府内侍内典膳正张对峰墓志……内典膳正张公讳奉号对峰,陕西凤翔府扶风县三头里回族也……”另据贵州马家屯马姓坟山碑文记载:“予族世籍平凉,于洪武十四年晋守乌撒,历明至清,三百余年。”“嘉庆二十年(公元1541年),平凉境内约有1200多户、6000余回族人,已初步形成大分散、小集中的居住特点。”至明末清初,平凉、宁夏固原等处已是“汉回杂处”。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署理陕西巡抚毕沉在奏折中称:“宁夏至平凉千余里,尽系回庄。”

  清同治年间发生的那场席卷西北和云南的回族反清大起义,崆峒区是重灾区,原居回族群众所剩无几。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制定了“回民则近城驿非所宜,近汉庄非所宜,并聚一处非所宜……令觅……荒绝无主、各地自成片段者,以便安置。”的政策(见《左公囊公全集》卷41)。十分熟悉崆峒地理环境的左宗棠,把立地条件差的南北二塬作为安置陕、甘回民的首选之地。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左宗棠“在平凉大岔沟等处收抚陕西回民老弱妇女及务农壮年人约数千人”,次年,将投降的陕西回民刘秉信部、云南普洱马部等约1000人,安插于平凉县境内,将陕西陈林等部老弱妇女数千人由刘锦棠点验后押解平凉。左宗棠曾在平凉两次亲临点检,查实安插回民“实其一万有奇”。同治十二年(公元1887年),迁陕西回民张代雨一起291名于平凉之曹家庄、马生彦等一起643名于平凉附近的王家下堡、杨文彦等一起253名于平凉谢家庄,迁陕西回民禹得彦部6000余口安插于平凉大小芦河、华亭策底镇及石堡子等地。

  大量的陕西回民落户崆峒区,使崆峒区南北二塬皆是陕腔。安置到崆峒区的回族,以原陕西居住地,自然分成东安人、西安人和白吉人。清代关中地区分为东府、西府和西安府,东府即同州府(治所今大荔县),民间俗称东安,西府即凤翔府。回民往往以东安与西安对称。走上崆峒北部塬区,从口音、对长辈的称谓上一听就可知道哪个村是东安人,哪个村是西安人。如今大秦、西阳乡一些村仍沿用着陕西的村名,如大秦回族乡的东九、西九村。白吉人则来自陕西邠州白吉塬(今北极)。邠州西南与甘肃的灵台接境,正南是凤翔府的麟游,这里的回族人都集中在白吉塬的亭(秦)口。白吉全村有九大家族,童、惠、李、刘、安、陈、马、鄢、闪。以童、惠、李为旺族。同治年后,童姓大族失散落居于西北各地,崆峒最多。北塬的中营、南塬的张童塬、五老沟的中庄等都有童家人。希贤一家落户崆峒北塬中营一带。清政府对回民实行歧视政策,一旦安插后,不得迁移。每安插一起,先令查造户口清册,编审户口,发给门牌,签写姓名、年龄、籍贯、男女丁口,均挂门口。挑选户长,每十户由官择立一人充十家长,给十家长门牌一张;每百户由官择立一人充百家长,给百家长门牌一张,“令其钤束散户而设官董之,凡一切户婚词讼均取决焉。”每一居住区设官严加管制,“使之永守法度”。不许回民随意远处行走,如有要事离开本州县,要报请官府发给“路票”,注明所往何处,所干何事,限期返里缴销。每张路票交钱四文。持“路票”外出,每行只限二人,不得超过三人。如无票远行,“以私逃论”。不准于近城地方列市贸易……盖防患于未然之意。那时的回族群众,在贫困和无奈中艰难地度日。

                                                                   (童海根推荐稿)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谱牒史料
·童镇陞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的故事 (2024-9-28)
·宁波街道里巷志:座落在章耆巷中的″童元戎第 (2024-9-14)
·前童,宁海革命的摇篮 (2024-9-3)
·国仇家恨一一宁波童元戎第旧事 (2024-9-3)
·抗日草鞋社 (2024-8-14)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