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青海贵德童氏史料
发表时间:2013-7-30 13:25:13     新闻来源:     阅读:2551次



青海贵德童氏史料:

贵德(归德)明初汉族移民“四十八户”考

 

明初甘肃河州拨民“四十八户”,是延续至今的贵德汉族的部分先民。而这些先民的后裔繁衍生息,分布在什么地方?值得我们考究。关于“四十八户”,很少有文字资料。根据民间口碑所传,原来县城南门瓮城关帝庙有一块木匾,河西文昌庙有一尊大桑炉,上面都有“四十八户”的姓氏名字。而这些都在“文化大革命”前后被毁。现存可查阅的,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三月所制的《玉皇阁碑记》。碑文由归德守御千户所游击长略所撰,内有当时“三屯”和“四十八”户的部分捐资人士的姓名。明朝社会比较稳定,至万历二十年,“四十八户”已经在归德居住了213年。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归德城竣工,朝廷由河州拨农民四十八户迁来归德。这些人阖家离土,到归德后被安置在守御千户所的城内和城外,围城而居。千户所拨给他们土地耕种,免其赋税,责以守城,是寓兵于民之意。他们平时为民,战时为兵,轮到守城,穿上号衣,带上武器,任务完成后则回家务农。遇到战事,则全部动员。有了牺牲或自然减员,由家族补充,本籍无人则由原籍补充。真可谓一人当兵,子孙永袭。

明永乐四年(1406年),河州都指挥使刘剑奏请,迁移“撒拉回”至贵德境内定居,一部分被安置在郭拉、西家嘴、司家、中庄居住,一部分被安置在河东的贡麻(保宁)、马家(太平)、下罗家、河西的贡拜等地。同时协商划定了藏、汉地界,河东贡巴以北麻巴以西、河西江仓麻以北为守御千户所统管的汉界,并立巨石为记。这是归德民族变迁的又一情况。至明中期,社会安定,“四十八户”已经人丁兴旺,由他们所经营的商业贸易逐步由城内转向城外。这时,官府开始将“四十八户”的部分人向河东、河西和南乡迁移。其中,将城西的赵姓一户迁至河西格尔加南(后称赵家堡),将胡家庄的胡姓一户迁至河西的园庄,将大史家史姓一户迁至河西赵家堡以南(原称史家庄,现称官磨),将石家槽的石姓一户迁到河西官磨以南,建立堡子,称石家堡子(现有陈玉秀居住)。将城南的童家一户迁至河西石家堡子以南,现称童家庄廓。将城西王姓一户迁至格尔加。迁人到河西的目的,主要是想在军事防务上,让西河两岸村庄互相照应。这些迁到赵家堡子、史家庄、石家堡、童家庄廓的上述名姓,现在调查起来,除官磨史占彪一户外,已不再有可以确认的后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除作一些假设性的分析外,难有确凿之说。

与此同时,官府将南乡童家的一户童姓迁至河东的贡麻里以东与麻巴交界处,还迁城关张姓一户与童姓混合居住,故后称该地为张童家。不过,迁至该地的还有城关刘姓一户。城南关的二户杨家,一户迁至小泉山根,现称小泉杨家,一户迁至三渠口,现称下杨家。另有党姓一户迁至下杨家的北面,现称党家。因上述党杨三户是较早迁往河东的三户汉族,所以历史上有“党杨三户”之说法。现住在党家的付姓,也是“四十八户”之姓氏之一,原住城南关,后迁居河东。当时还有何姓一户也迁至河东。

“四十八户”从明洪武十三年迁入归德,至今已经过了三个历史年代,共620年。在这漫长的历史年代中,“四十八户”中有的姓氏沿袭至今,有的姓氏则已经湮灭。

根据笔者的调查,现存的“四十八户”姓氏分布如下:

河东地区:

杨姓一户,原住城南关,现住小泉山下,地外称上杨家。

杨姓一户,原住城南关,现住三渠口,地名称下杨家。

党姓一户,原住城南关,现住党家。

付姓一户,原住城南关,现住党家。

张姓一户,原住城关,现住张童家

童姓一户,原住南乡童家,现住张童家。

刘姓一户,原住城关,现住童家

何姓一户,原住城内,现住何家村。

河西地区:

史姓一户,原住大史家,现住官磨村。

胡姓一户,原住胡家庄,后迁至河西园庄,现称下马家二社。

王姓一户,原住县城西栅门外,现住格尔加村。

城内:

何姓一户,住何家街,后称兴文巷。

王姓一户,住北门街(后因王姓居多,该街称王家街),该户后人居住较广,现在贵德城北、城西以及贵南县、西宁市等地均有。

蒋姓一户,原住城内将家街。

韩姓一户,原居住于县门街东侧,后该户一部分人迁居西宁,一部分迁居河东的下罗家等地。

魏姓一户,原居住城中心,后部分迁出城外,移居于孙家台、司家庄等地。

张姓一户,迁来就居城内田家街,现仍居其地。

城东:

张姓一户,原居住城东张家村,家族较大,现一部分迁居于本县的河阴镇邓家、张家沟等村,一部分迁居于西宁等地。

宁姓一户,原居城东张宁家村,后部分迁往甘肃兰州市。

张姓一户,居于城南关。

城北:

吴姓一户,现仍居其地。

孙姓一户,居于县城西侧的孙家沟,后该户的部分迁居于孙家台、童家和上毕家村。

赵姓一户,原居于城西西栅门外,是明朝赵鉴的后裔,该户后有一家人迁居河西赵家堡,其余散居于城西、城关。

城西:

王姓一户,居西栅门外,后部分散居于河西、城南等地。

城南:

陈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陈家庄。后该户有的迁居张家沟一社,有的居于新街的陆切,有一家迁居尖扎的保夏仓村。

闫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闫家庄,后该户有的迁居陈家庄,有的迁居河北新村。

张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张家沟庄。该户原居于黄河沿的乜纳塔以东,现在城北人仍称该地为张家崖,明万历年间因河水南汛逼迁现址。1932年该户部分人迁居贵南的沙沟。如今有一家居张家沟一社,一家居马家庄。

聂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聂家庄,后该户有的迁居于西宁市,有的迁居于本县县城等地。

邓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邓家庄。据说该户本不姓邓,是明初征西将军邓愈到归德时,该户人丁多有从军,邓愈遂赐邓姓给了他们。后邓愈在安徽的凤阳原籍逝世,邓家庄在归德的岗拉湾设邓愈衣冠冢作纪念。

马姓一户,以本姓氏组成村落,称马家庄。后该户有的迁居克布家庄。

赵姓一户,原以本姓氏组成村落,称赵家庄(现称上毕家)。该户变迁较大,一部分因长期饮用缺碘水,人口素质下降,绝嗣断炊。因他们的住地与毕家庄较近,产业就多由毕姓继承,村名也就慢慢改变为上毕家。赵民的另一部分先迁至赵家水头,后又陆续迁至城西沙路和城内王家街,现有三户。

毕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毕家庄。后该户有的迁居上毕家、张家沟,有的迁入东沟、常牧等地。

童姓一户,以本姓氏组成村落,称童家庄。该户原有三家,后一户迁往河东张童家,一户迁往河西的童家庄廓。1949年后有一户迁往同德县定居。本县的下毕家、张家沟、城西、城关现有童姓人居住。

史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史家庄。史姓是“史大老爷”史成的后裔,所以人们将史家村尊称为大史家。

石姓一户,原地以姓氏和地形定村的,称石家槽。明朝后期有一家迁往河西,建立堡子,称石家堡子,后继嗣无人。

胡姓一户,以本姓组成村落,称胡家庄。明朝后期有一家迁往河西的园庄,称河西园庄。后该户有人迁居于童家、大史家、辛家庄和新街的上卡力岗村等地。

居姓一户,居于居家沟,建堡寨,后有部分人迁居城东、红柳滩等地。

尹姓一户,原居城关,现居童家等地。

  从现时的调查来看,“四十八户”中仍存姓氏的有39户,9户为历史所湮没。前面讲了,因为很少有历史资料,现在作“四十八户”考证,难度很大,其中有的姓氏查无着落,有的姓氏又有可能与“四十八户”外的汉族人相混,难以区分。如城东东北角临东河滩和黄河一地,原有姓冯的村庄,《西宁府新志》记:“四十八户渠……第六渠,自宁家庄起至冯家庄止”。东河与黄河之交汇处,有个大漩涡,现在人们还称“冯家漩”。但是,冯家庄已早无踪迹,姓冯的往户在县内也无踪迹。县内现有的冯姓住户,是1949年前从西宁迁来的。冯姓可能因为东河滩常发洪水,冲走农田,危及生命,所以兴家迁走外地。又例如还有姓辛的一户,无下落,现有的辛家庄辛家,是民国初期由同仁县迁入定居的,是乐都辛土司的后裔。

“四十八户”由河州拨来,有文字记载,是历史真事。然而,如果我们如今再加一层,说这“四十八户”的祖籍是江苏南京,那可纯粹是依据民间流传和一部分分析性研究。

首先的是,当今“四十八户”的后人们,大多都说他们的祖上是南京竹子巷的。往上推测,这种说法还不是从他们的先辈流传下来的吗?所以很有可信性。据明居记载,洪武四年(1371年)曾有过全国民族大迁徙,这些先民可能先由南京迁至河州南乡的黄河滩居住,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归德城竣工,其中一些人被拨来归德。

说“四十八户”祖籍南京,我们还可以从语言上做出推测。一些人认为,现今“四十八户”的后人们,语词和语音特点明显具有江苏“风味”。人们认为他们讲的是吴语,就是江苏口音,称其为“本腔”,“本”为原籍,“腔”为语音。为什么原籍吴语,在六百多年的历史中能保持流传至今呢?这首先“归功”于地理条件。归德地处僻远,多少年代几乎与世隔绝,四周又是藏族地区,所以语言难能串化。即使乾隆以后,另有外籍汉人进入归德,但数量不多,语言影响力不大。只是到了清同知和光绪之后,西宁、化隆等汉回移民大量进入归德,原来占有绝对优势的“本腔”话,才逐步为化隆、西宁的“侨话”所“同化”。但“本腔”仍在一定程度上被保留至今。1986年,一位江苏籍的陈姓木工,在河阴、河东等地做木工活,一次,他对笔者说:“我在贵德发现了3个怪事。我外出做木工活,到过黑龙江、新疆、甘肃、宁夏等省,走了好多地方,每年出门带一个徒弟,两人说家乡无土话,那些地方谁也没有破译过(听懂)。今年在你县干活,两人讲家乡话被破译了,这不是怪事吗?”

另方面,“四十八户”后人中有些人的名字也带有明显的江淮特点,如计发江、居泽、刘湖、刘淮、计江、刘潜、宁潮、吴江……等。

四十八户的生产以农为主。最初,新安置的民兵,以兵员的数额为基础,划拨给土地,发给种子、耕畜,自耕自食。家庭人口较多的可以开垦土地,但多开之地要登记造册,纳税。至于每个民兵所拨土地数量,史料无记载。此种制度一直沿袭至清代。《西宁府新志》记:“于今民兵现在,虽云演习武艺,分别队伍,然伊辈究属务农为生,一年收获,仰事俯育,鲜有余资,农具所赖,勉力置备。”清朝末年,因兵燹之乱,民兵减员,光绪四年(1865年)同知甘泗化,又曾从甘肃、西宁、化隆、民和的汉族、土族民众中招抚民兵,安置在今河阴、河西、河东等地,拨给土地为生。据口碑资料和家谱记载,离县城较远的地方,每名民兵拨给水地四斗,相当于十亩。离县城较近之地,每名民兵拨给水地三半左右不等,相当于八亩左右。民国10年,废弃民兵制度,这些民兵原耕种的公有土地遂作价给个人,并开始登记纳税。

四十八户初到归德,生产工具是很简陋的。因长途迁徙,他们又无法将有些工具带来。幸好这些人中各种匠作人员俱全,便可以自己打造添置。如打碾脱粒用的碌碡,最初是打造成圆柱体,表面光滑,功效较差,后来打制出了六棱、八棱或十二棱碌碡,提高了功效。最初归德没有水磨,每户都打制有旱磨,磨扇直径80厘米,厚15厘米左右,人推或畜拉,用以加工食用之面粉。明末清初,归德有了水磨,早磨逐渐被淘汰。

明初,归德所设置民兵,所使用的武器由上级配发,主要是弓矢、鸟枪、长枪(矛子),没有片刀。《西宁府新志》记载,至清乾隆初年,“将兵制名额逐一复查。其原有四十八户,至今生齿繁盛,计胜兵一千三百九十四名”。“民兵尚有弓箭八百九十一副,内堪用者止有三百副;鸟枪仅二百四十四杆,俱尚可用;长枪矛子更属不堪,查边地唯大器最利,今应载去弓箭五百九十一副,请增鸟枪三百五十六杆,共是六百杆之数。枪矛既不堪用,应换,并请酌增,共二百杆。共民兵所本无者,片刀,亦应酌添。”同治年间兵乱之后,民兵只存六百余名,后招新兵安插,共达一千零六十六名,武器也随之更新,弓箭长矛淘汰,新增土炮、鸟枪。民国10年(1921年)奉文栽去民兵,武器全部上缴县政府。

文章来源青海省《贵德县文史资料一》作者张志忠

 

附贵德童氏(网上搜索)

林业环保局 童天德局长,监察局局长童国林,纪委办童国林副书记,河阴镇童永莲副书记,新街乡副书记童金桂

 

 

                                    (童海根推荐稿)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谱牒史料
·童镇陞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的故事 (2024-9-28)
·宁波街道里巷志:座落在章耆巷中的″童元戎第 (2024-9-14)
·前童,宁海革命的摇篮 (2024-9-3)
·国仇家恨一一宁波童元戎第旧事 (2024-9-3)
·抗日草鞋社 (2024-8-14)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