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江童氏>>
童银舫著
一、姓氏源流
二、郡望
三、始祖传递本支名录
四、迁徙越州及分支
五、梅川童氏各房始祖
六、宗祠
七、家谱
八、人口
九、古代名人
十、近百年名人
十一、历代诗选
附:姚江童氏宗谱·凡例
后记
一、姓氏源流
童姓来源历史上有二种说法,第一种认为源自上古,是黄帝的后代。颛顼有个儿子叫老童。老童天生一副好嗓子,说话唱歌时,嗓音就像钟磬一样洪亮清越,又有音乐的韵味。唐代宝琳着《元和姓纂》记:“颛顼生老童,子孙以王父字为氏。”颛顼为黄帝之孙。另一种为南宋郑樵着《通志·氏族略》所载,出自胥姓,始自风姓,是赫胥氏的后代。春秋时期,晋国有大夫胥童,他与周朝的权臣栾书、中行偃积怨很深。后来栾书、中行偃受宠于厉公,胥童遂被杀害,其后人为避仇杀,以祖父名字为姓,改“胥”为“童”,称童姓。
《姚江童氏宗谱》卷一“童氏始祖递传本支图”将卷章(老童)作为始祖,文云:“卷章,颛帝庶子,名淼泉,号北海,世称老童,因赐姓童氏,封于雁门。娶女娇氏,又娶涂山氏,生伯黎。是为天下童氏始祖。”
二、郡望
童氏祖先,望族居雁门郡。雁门郡,战国赵武灵王置,秦、西汉治善无县(今山西右玉县南)。辖境约当今山西省河曲、五寨、宁武等以北,恒山以西,内蒙古自治区黄旗海、岱海以南地。东汉移治阴馆县(今山西朔州市东南),三国魏移治广武县(今代县西南)。隋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改代州为雁门郡。另有“望出渤海”之说,似与本支无关。
三、始祖传递本支名录
据《姚江童氏宗谱》记载,自卷章(老童)至武侯(本支迁始祖良玉之父)共九十世,现按其直系世次,抄录于下:
1世卷章→2世伯黎→3世吴回→4世陆终→5世金铿→6世敷原→7世珪楠→8世庆熙→9世宣垹→10世会钦→11世景清→12世奭林→13世静照→14世誉封→15世隆铭→16世汾阳→17世虔木→18世英烨→19世系堂→20世膺鉴→21世秘泉→22世奢林→23世延奕→24世武城→25世明钦→26世大渊→27世满叶→28世照明→29世怡里30世单金→31世源潭→32世梁翁→33世燮和→34世贵夫→35世评钱→36世逵川→37世嘉禾→38世萌火→39世正台→40世临镜→41世宪浆→42世林木→43世易甫→44世襄埊→45世警钟→46世保永→47世穆民→48世修然→49世光墅→50世弥录→51世伟观→52世与德→53世伯顺→54世圻侯→55世道施→56世智昌→57世完乐→58世元修→59世尧封→60世仲玉→61世濞→62世恢→63世猷光→64世祓境→65世诜铭→66世民若→67世岩松→68世翼燹→69世懋圭→70世赘鈘→71世祖冲→72世延智→73世勋臣→74世宗设→75世嗣道→76世水囦→77世乐文→78世崇文→79世术堂→80世亘钥→81世士海→82世臻荣→83世循熹→84世辅臣→85世尧天→86世舜弼→87世夏卿→88世汤贤→89世文相→90世武侯。
四、迁徙越州及分支
远祖早期主要活动于今山东北部,以后渐渐南播。迁到今安徽、河南等地。宋元之际,已成为南方一个重要姓氏。
迁越州者为武侯长子良玉。谱载:“第一世良玉,武侯长子,字宏德,行国一,唐宣宗朝进士。任浙江山河节度使,晋金紫光禄大夫,赐绯金鱼袋、上国柱太史兼吏部尚书仆射。配徐氏,封齐国夫人,生四子:天才、地才、人才、民才。公因黄巢之乱,致仕。兼沙陀朱氏兵变,居处不宁,迁越东剡溪游谢乡杨家宅双龙港口先生潭上居焉。墓葬下庄鸦鹊嘴。”
天才为嵊县剡溪之祖。谱载:“天才,良玉长子,字经文,行朝一,唐季为总持殿产点检加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保、署平章军国事。配王氏,封梁国夫人。生六子:初民、福民、万三、禄民、祯民、祥民。墓葬燕窠斗。”
人才为余姚之祖。谱载:“人才,良玉三子,字彝伦,行朝三,唐季中一百第三名进士,为余姚州内史,升会稽郡太守。配陈氏,生五子:神民、禧民、裕民、祚民、佑民,即居余姚治中龙泉山下方基建童家桥,后厌城市,迁居石堰,造童家井。墓葬冶山乡大岙杨郎湾。”
民才为台州派之祖,谱载:“民才,良玉四子,字言行,行朝四,为黄岩州内史,升赤城太史,即居台州上岙。”
禄民为嵊县杨家宅派之祖。谱载:“禄民,天才四子,字天爵,行万十,宋太祖朝进士,为黄门侍郎,晋参知政事。配王氏,封汴国夫人;章氏,安人;侧室,奚氏。生六子:云鹏、云凤、总三、云龙、云鸾、云鹤。”
祯民为嵊县山头宅派之祖。谱载:“祯民,天才五子,字天兴,行万十五,宋朝中书省承旨,配禄氏,封越国夫人,生三子:云鸿、云雁、支鹄。”
祥民为嵊县上巅派之祖。谱载:“祥民,天才六子,字天瑞,行万十六,配张氏,生四子:总七、云鹭、总十、总十二。”
地才五子分居五地:长子视民,字天明,行万四,居宁波鄞县西门外建岙。次子礼民,字天节,行万五,居慈溪县车厩。三子祭民,字天诚,行万六,居慈溪县东埠头。四子祖民,字天宗,行万七,居奉化县白水乡。五子种民,字天始,行万八,居宁波小溪。
人才五子亦分居五地,均在余姚:长子神民,字天圣,行万九,居开元乡(今名童沈巷)。次子禧民,字天和,行万十一,居梅川乡童黄撘。墓葬大岙。三子裕民,字天康,行万十二,居双雁乡东泉湖(今名童湖头)。四子祚民,字天邦,行万十三,居龙泉乡潘岙(今名童家岙)。五子佑民,字天宁,行万十四,居东山乡(今称童徐屈滑)。
五、梅川童氏各房始祖
梅川童氏修建宗祠惇叙堂后,分为九房。据谱载,各房之祖为:
槐花树下房:第二十世开四(又作第十六世惟止)。
桥头房、穆字第房、东房:第十一世纬。
后漕头房:第十四世全一(又作第十一世善七为后漕头、新宅两房之祖)。
新宅房:第十四世全二(全一之弟)。
五房、三房:第十五世子维,字德明(又作其子文显为五房之祖)。
墙里房:第十五世子奇(子维之弟)。
另在谱中查到下列小房头之祖名讳:
河南外地道:第十八世庆二,字尚远。
河南里地道:第十八世庆四,字明斋(庆二之弟)。
东墙门一房:第十八世庆五(1464—1547),名序,字尚伦,号质斋(庆四之弟)。
东墙门东弄堂:第二十世明九(1518—1565),名洲,号完洲。
东墙门西弄堂:第二十世明十六(1522—1582),名渐,字守初,号终斋。
六、宗祠
梅川童氏宗祠名“惇叙堂”。宗谱卷首《祠记》云:“余族居姚江梅川乡之童王村,自宋迄明,赖有祖堂,以栖神灵。”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曾修葺,但“尔时公产甚微,垣墉未周,丹雘未施,尚留余憾“。乾隆二十九年(1764)扩建,“未几告竣,而规模宏敞,庙貌巍峨,堂庑门庭,黝垩丹漆举以法,额其堂曰:惇叙。以明宗族由是惇,人伦由是叙也”。余姚童氏家谱原署“德裕堂”,而梅川支则从乾隆后即称“惇叙堂”了。
此次修建宗祠后,合族九房, 轮值宗祠祭祀,依次为槐花树下房、穆字第房、五房、东房、三房、后漕头房、墙里房、新宅房、桥头房。
惇叙堂现尚残存于慈溪市白沙路街道群丰社区童家自然村。
破败不堪的童家宗祠——惇叙堂
七、家谱
目前国内收藏的童氏家谱有54种,其中上海图书馆藏33种,浙江图书馆藏26种。而姚江童氏家谱,现存只有2种,公藏者都在上图。一部是清同治十三年惇叙堂《姚江童氏宗谱》,另一部清宣统元年德裕堂《余姚童氏宗谱》。前者系梅川、双雁两支合修,后者系开原、双雁两支合修。
同治《姚江童氏宗谱》
《姚江童氏宗谱》十卷首二卷,二十八世孙童远生纂修,清同治十三年(1874)惇叙堂木活字本,六册。
这部惇叙堂《姚江童氏宗谱》共印21部,以“万、邦、明、圣、哲、忠、顺、成、和、节、梅、素、映、川、清、斯、文、绍、宗、设、草”21字编号。慈溪市档案馆、市图书馆均藏有“节”字号复印本。现存六册,疑缺一册。
第一册为卷首(上),序、凡例、目次、诰勅、遗像;
第二册为卷首(下),童氏得姓受氏图说、旧谱序、祠堂记、列传、内传、诗、续修纪事、修谱总记、宗约、世给;
第三册有三卷,卷一:得姓受氏图、递传本支图、总世表(一世至十五世),卷二:槐花树下房(十六世至三十二世),卷三:五房(十六世至二十五世);
第四册有三卷,卷五:桥头房(十六世至三十一世),卷六:穆字第房(十六世至三十一世),卷七:东房(十六世至二十五世);
第五册有二卷,卷七:东房(二十六世至三十二世),卷八:双雁支(十六世至二十五世);
第六册有三卷,卷八:双雁支(二十六世至三十二世),卷九:童家岙支(十六世至二十五世)、龙泉源延公支(二十六世至三十世);卷十:后漕头房(十六世至三十二世)、新宅房(十六世至三十一世)、长坝支(十六世至二十八世),跋。
是谱“视页数多寡以定卷帙,或合或分,不使厚薄悬殊”,但是同卷分装前后两册,殊为不妥。考卷首目录,实缺一册,即卷三:五房(二十六世至三十一世)、三房(十六世至二十世)、狮子墙门支(二十一世至三十世)、捣臼墙门支(二十一世至二十五世);卷四:三房捣臼墙门支(二十六世至三十世)、后漕头支(二十一世至二十六世)、路东岸支、大塘下支、白沙路支、水霪浦异传(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卷五:墙里房(十六世至三十世)。上图所藏,亦缺此册。
经考证,姚江梅川童氏,“向与兰风、开元、双雁数派合修”。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剡溪童天恩纂《会修童氏宗谱》。清乾隆元年(1736),梅川童亦倩重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童志义重修,十卷首一卷,六册,每册以“智、仁、圣、义、中、和”六字为序,印32部。道光十七年(1837),童铎重修,印22部,以天干地支22字编号。
据族人说,本族惇叙堂童氏家谱,在民国时期曾重修。但我遍访本市文物、档案、图书部门,也去天一阁查询过,均告无存。近校童春《占恒斋吟稿》,知童春于民国十年(1921)曾续修宗谱。
修谱之法则
是谱卷首有《凡例》共七十一则,载明修谱之目的、方法和说明,也为后世续修,订规立矩,且易操作。兹选录三条,可窥一斑,亦可供家谱研究者参考。
阐述意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首立宗支图以明立宗传嗣之原,次列世系以传别尊卑长幼之序。故观其原而人知兴孝矣,观于序而人知兴悌矣,孝悌立而百行从,修谱之意盖如此。”
修谱年限。“人事十年一变,三十年为一世,世凡三变,故家谱率宜三十年一修,远则二世六十年极矣。六变而不修,则先世之事必遗,宗人支派必紊,文献必散失,邱墓多忘,此魏子之所以著论也。”
编纂方法。“宗谱之修,先酌定谱式着为例言,通部条款,一一精详;次于先世典章,必加备考。从前谱系,必检分明;近代行传,必须详载;分迁剩派,必尽搜罗;宗人德行,必为记传;妇女节孝,必求表扬。既已收辑,缮成清稿,逐一分参,前后互绎。悉附例言之定式,然后楷书样本,发印校雠,乃无误耳。”
卷首(上)有谱序四篇:
重编宗谱序 清同治十三年二十八世孙远生
童氏宗谱序 明洪武十三年宁海方孝孺
续修宗谱序 清乾隆三十九年裔孙志义
续修宗谱序 清道光十七年二十六世孙五峰
卷首(下)有旧谱序八篇:
剡溪童氏宗谱序 宋咸淳元年宁川叶梦鼎
剡溪童氏宗谱序 宋咸淳四年甬东杨忠国
剡东童氏宗谱序 明洪武十七年宋濂
会修童氏宗谱序 明嘉靖二十三年剡溪后裔天恩
剡溪姚江会修童氏家谱原序 明嘉靖二十四年剡溪天恩
会稽东土乡童家岭会修世系序 明嘉靖二十四年天恩
霞浦县童氏家谱原序 明万历年秦川重二公七世孙希颜
兰风童家万童氏族谱序 清乾隆十年兰风后裔玠
[附录] 重编宗谱序
吾族宗谱,向与兰风、开元、双雁数派合修,距今又三十余载。宗人有以续修为言者,余维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编谱自宜以三十年为限。况值兵燹之后,续编益不可缓。爰集宗房妥议,择吉告祖,广搜博采,经始于双雁乡,旋至兰风、开元等处。讵知来合修者只双雁一派,余皆殖民地催不至,置若罔闻。又有长坝一支,系后漕头房分支,采访时竟藐不承认。故今之合修者,只双雁一派,兰风、开元止载分派之祖,其后裔概不登录。长坝亦只照旧谱誊印而已。窃思谱牒之作,在联属族谊,使同族之人阅谱而辨尊卑,别亲疏,笃恩义。兰风、开元等处,源同而派异,不来合修,于吾族尚无关紧要,若长坝之不续,予心每不安,以其为同派也。吾族创建宗祠时,有朝一公后一支共举其事。至乾隆年间,改建廓大,亦预其役。故尔时议定宗制,以朝一公后曰槐花树下房者为一房。曰五房,曰三房,曰墙里房,曰桥头房,曰穆字第房,曰东房,曰后漕头房,曰新宅房,俱系朝三公派,合为九房,轮值宗祠祭祀。此外,又有龙泉乡一支,亦系朝三公派,何不列房,盖缘归祠之日,在道光十七年。时宗叔铎续修宗谱,采访至童家岙,有名武高者自言族小力乏,不克建祠,愿出己田九亩零助入祠内,俾栖神有所。吾族念其一本,许其进主与祭,而不得与九房轮值宗祠祭祀,以分房已久,不容复有增益也。兹当谱事告竣,历叙其由,弁诸简端,使后之人备知其巅末焉。中为序。
同治十三年岁次甲戌七月谷旦,二十八世孙远生敬志。
姚江童氏源流歌
卷首(下)载:乾隆丙辰春,梅川亦倩公辑谱既成,因括姚江童氏之源流,韵而为歌,以弁其端:
雁门一派,源远流长。得姓受氏,始于卷章。历虞夏殷,繇周及唐。世修天爵,令望昭彰。传世九十,笃生国一。为唐名臣,节度两浙。见机解组,来剡卜宅。四嗣相随,皆为民牧。三曰朝三,通判姚邦。因宦流寓,龙山为庄。五子分析,各居一方。首迁潘岙,次析开双。东山梅里,各赋第行。至于中叶,莫修谱牒。简编已残,排行未失。寻流溯源,参互考核。同支异派,眉分星列。俾观之者,其亮如雪。自兹以往,亲亲尊尊。世修代续,燕子贻孙。庶为贤达,不坠先型。朂哉后嗣,尚克钦承。
宣统《余姚童氏宗谱》
《余姚童氏宗谱》十卷首二卷末二卷,宗长、二十七世孙童坤祺修,三十一世孙童祖钧等纂修,清宣统元年(1909)德裕堂木活字本,十册。上海图书馆藏。
乾隆谱《新编百代歌》:
甲午还连谱,群材集典章。
因知敦睦理,缵绪赐高阳。
熙洽当年厚,鸿庥齐翕受。
乔迁游谢乡,聚族蓄衍旧。
姚邑展懿亲,分枝创业均。
贻谋延令望,师表足陶钧。
勤俭交严饬,真诚推质直。
嗣音品特超,模范皆皇极。
肇锡又参前,昭垂豫选铨。
联绵依次序,百代聿长编。
[附录] 宣统余姚童氏谱叙
大木一本,而万其枝;大水一源,而万其派。族之大者,传世数十,由一生万,有日分之势,将无时合耶,惟谱可以合之。其或居非聚族,他乡异县,其势益分,将终无时合耶,曰惟修谱者之心,可以合之,吾乃得之童氏矣。童氏自后梁宏德公迁剡,有四子,长经文居嵊,三彝伦官于姚,遂家焉。有五子,分居姚之五乡,居开元者,天圣后也,明嘉靖中有天恩者,由嵊来姚,历访五乡,合嵊与姚为一谱。国朝乾隆甲午、道光丁酉,尝一再修,未及远访,仅合五支谱之。光绪丙午,开原支宗长谋续修,使告于梅川、双雁、龙泉、东山诸族人,仍合谱之旧,而梅川、龙泉、东山三支,以近岁重编辞。乃合谱开原、双雁两支,而三支仍旧并列,俾可系联,此吾所谓他乡异县,惟修谱者之心,可以合之者也。丁未春,分遣采访凡两支后裔,群昭群穆,罔有失伦,生卒必详,嫡庶必辨,至宣统己酉蒇事。于是,益甫、筱樵两君来征叙,且曰:吾族奉宏德公为始祖,故嘉靖谱称德裕堂,乾隆、道光两谱因之,今不用开原之宗圣堂者,不惟为双雁故,尤愿后贤继起,合五为一可也。又上溯之合嵊与姚为一可也。今则异乡,昔则同祖,其后人皆子姓兄弟也。呜呼,为此言者,其知合族之道乎。推而放之,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各亲其亲,各长其长,而天下可平,何论一族。虽使万枝,复合为一本,万派复合为一源,不难矣。安得尽如童氏之世有继述,不忘本源也哉。
宣统元年端阳,同里杨积芳顿首拜撰并书。
八、人口
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童氏排名第160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1987年,慈溪在册童氏为5000余人,2011年8月30日统计,共6186人。
九、古代名人
1、家谱卷首有先祖像34帧,以次为:
33世冢宰天官巨德公[燮和]
54世宗伯春官肃宪公[圻侯]
59世司马夏官崇文公[尧封]
61世汉九州岛牧伯晋陵公[濞]
62世汉丹阳太守汉宗公[恢]
73世唐司寇秋官忠惠公[勋臣]
74世唐赐五经博士南城先生[宗设]
83唐九州岛安抚明理公[循熹]
84世唐吏部郎中良佐公[辅臣]
85世唐太子洗马从仁公[尧夫]
86世唐御史大夫明伦公[舜卿]
87世唐翰林学士禹政公[夏卿]
88世唐荆州刺史执中公[汤贤]
89世唐翰林编修德修公[文相]
90世唐京兆尹君威公[武侯]
迁姚1世上柱国太师兼吏部尚书仆射宏德公[良玉]
2世殿前点检兼平章事柱国太傅经文公[天才]
2世唐会稽郡太守彝伦公[人才]
3世宋参知政事天爵公[禄民]
3世宋翰林承旨天兴公[祯民]
4世宋襄阳太守九仪公[云凤]
4世宋枢密院使九乾公[云龙]
5宋郡马大夫敬翁公[若恭]
宋直阁阁门毅勇将军尚和公[宗礼]
6世宋驸马都尉成山公[茂林]
明光禄寺丞生之公[原生]
明桂阳县知县南山公[南三]
明庐州同知升按察司佥事养所公[学贤]
明州吏目心源公
明奉化县教谕海涵公[志仁]
清平湖县教谕幼平公
清溧阳县丞亦倩公[俊]
清山东济南府德州吏目尊三公[大德]
清乾隆丁巳恩科武闱进士辅清公
2、道光《浒山志》卷三“选举”记载明代举人二人:童志仁、童学贤,清代贡生一人:童俊。卷四“仕宦”记载明代三人:童志仁、童学贤、童习生,清人二人:童俊、童大德。
现将其事迹整理如下:
童志仁,字海涵,明万历辛卯(1591)举人,任奉化县教谕。
童学贤,字养所,明万历壬子(1612)举人,顺天籍,任直隶太平县,升按察佥事。
童习生,学贤子,任湖广卫阳县丞,襄阳府经历。
童俊,字亦倩,清乾隆丙辰(1736)恩贡,任江南溧阳县丞。
童大德,字遵三,清代任山东德州吏目。
3、家谱卷首“列传”共收20人,现简要摘录如下:
汉丹阳太守汉宗公
公讳恢,字汉宗,琅琊之姑幂人。为不其令,有虎伤人,民讼之,公募民捕虎,乃生致两虎。责之曰:“王法,杀人者抵罪。”一虎咆哮似鸣无辜,一虎低首伏罪。遂杀之。后迁丹阳太守,执法廉,平民颂之。
唐徵士南城先生
先生名宗设,隐居不仕,博学强记,著《名臣实录》《湖南博物纪》《南城语录》《柳子厚文集注疏》,征授五经博士,不就,设教南城,从游者众,学者因称为南城先生云。翰林学士、佥枢密院事周必大撰传。
唐御史昌期公
公讳昌期,字子明,与柳玭同为御史大夫,鲠直不阿。尝论陈敬瑄田令孜之纵肆骄横,又言矫诏杀尤拾遗 昭之罪,皆不听,遂挂冠归。光化间卒。眉山苏洵撰传。
宋直阁将军宗礼公
公讳宗礼,字尚和,沉毅有智,膂力超群,由伍籍系陞虎贲卫校尉,晋迩英殿牙将、直阁合门毅勇将军,以寿考终。毗陵胡玠撰传。
宋御史大夫伯渊公
公讳瀚,字伯渊,明州刺史童素公之子。爽朗有气节。宝祐间,中博学宏词科,累官左承直郎,添差权通判常州主事,管学事兼管劝课农事,借绯衣鱼袋,擢殿中侍御史。纠弹不避权贵,直声震天下。
宋翰林学士仲渊公
公讳灏,字仲渊,明州刺史童素公之次子。潇洒善属文。嘉熙间,对廷称旨,擢左拾遗,晋右庶子,权翰林院学士承旨。
素庵府君
万十一公后,第十世。讳仁,字一元,行成三,号素庵。公父讳遵,字于行,博通经史,为邑名儒。痛父以客终,遂隐居教授不仕。公之兄弟三人,长曰仕,次曰佐,皆隐德弗耀,三即公也。美丰姿,赡才艺,能赋诗,善草书,中怀坦夷,卓越豪迈。宋宝庆中,授和州吏目。明嘉靖二十四年童天恩撰记。
志孟公
龙泉派廿二世。讳养浩,字志孟,自号天游子,后易讳羽宸,号赞宇,曾梦仙人,劝莫恋功名。遂醒悟。清康熙元年句章王龙辅撰传。
纯吾公(1591—1686)
廿二世五房。谱名彩十五。公世居梅川担山之塘南,先大夫心湖源府君,朴茂醇谨,慷慨有古人风。迨宦游燕冀间,政简操廉,卒于任,囊笥无积,惟留清白以贻子孙。公一生行善。享年九十有六。清顺治二年卢安昌撰传。
思飞公
廿二世三房。公为人刚正严肃,性不同合污,事嫡母生母,各尽孝道。康熙三年,嫡母苏氏病剧,公祷于神,割股肉和药饮之,病遂立痊。
运舟公
廿四世三房。公高祖养所公中万历壬子科北闱经魁,后陞按察司佥事。际鼎革,致仕于家。至曾祖习生公,授府经历,得沐恩荣。未几,遭时事,家中落,至公父亦倩公,贫困无聊,惟下帷苦读,肆力于举业间。后以恩贡奉旨考选江南溧阳县丞,历任三载,以老休。年四十有四,赍志以终。清乾隆三十九年宗侄志义撰传。
亦九公
廿五世五房。谱名文曙。公资明敏,性刚直,幼事诗书,以父羽杰公生平木讷,世事不撄,遂辍举业,奋志于力田服贾间。奈天不永年,父殁逾月,而亦终,年仅三十有九。清乾隆三十九年宗侄志义撰传。
盈科公(1698—1774)
廿五世五房。谱名文涛。公失怙时,昆季尚幼,家业微甚。惟长兄主持之力是赖,而公常奋不顾身,岁耕日积,为诸昆季倡。晚,乐善弗倦。清乾隆三十九年厉丹扬撰记。
美章公(1704—1769)
廿五世五房。谱名文炯。公为凤伦公季子,年十五,父即风背,恪奉慈帏,善承旨意。质直好义。家近大塘,塘有光明亭,施茶济行人,恒苦不给。公慨然捐产八亩有奇,更计不朽,为之勒碑。亭之东西,为濒海通衢,遇雨泥泞,遂甃以石,自闸口直竟白沙镇,咸快荡平焉。其道为官塘,沿海居民贫无葬所者,辄厝其旁,暴露之惨,不堪寓目。公乃于道左建慈济塔,收枯骨藏诸内,自是近塘鲜有骨暴于途者。清乾隆三十九年宗侄志义撰记。
纯如公(1697—1770)
廿六世槐花树房。生九岁而孤,惟大父是依。性刚直,遇事敢言,尤好读书。晚更酷嗜堪舆家言,留心谱牒,虽衰暮,购求手录,汇成一编。生平乐施,亟亟以兴利为务。本灶运河,以大塘隔限南北,转输维艰。公特建一闸并造孙家浦桥,其道始通。又以石堰潮汐往来挽舟者苦无驻足处,因于桥下设立纤路,商旅称快。清乾隆三十九年厉丹扬撰记。
振南公
廿六世五房。父盈科公。生母高孺人见背时,维七龄,不克承欢膝下,于母仪犹耿耿其不忘,兹并乐捐柰字三百五十七号田一亩九分,归于宗祠。又修宗谱。清乾隆三十九年宗兄志义撰记。
越凡公
廿六世五房。修谱之议发创,振南而孤掌难鸣,几中止。公乃慷慨自陈曰:此吾宗盛典也,建言而寝,不几为宗人笑哉。吾两人分任其赀,亦适然耳。于是议遂定。更出柰字三百二十号田一亩九分,捐于宗祠。清乾隆三十九年宗兄志义撰记。
武高公
龙泉万十三公派。公时年八十有余,白手起家,置田四十余亩,因念祖宗遗泽所致,亟欲觅祠进主。但起造宗祠,未曾捐资,愿将翔字五百九十一号田五亩四分六厘二毫五丝,一千五百七十一号田四分二厘五毫,一千六百廿七号田一亩三分,正兰字一千五十二号田五分一厘五毫六丝五忽,一千五十三号田一亩七分五厘五毫,共田九亩零,助入宗祠。当进神主,五代领谱一部,以展孝思。清道光十七年宗弟名铎撰记。
味泉公
廿六世三房。讳孝水,字味泉,太学生。性颖悟,读书不求甚解,弃儒就贾,走杭反苏,岁无虚日。尤精堪舆之学,每为人择地,必求尽善,以故造请者众,声誉隆起。清同治十三年子婿华沄撰传。
锦华公
公讳晴岚,字锦华,为人古朴笃伦。童氏祠产微薄,经理乏人。道光三十年,众议举公董其事,越十年而庙貌丕焕,祀产有加。清明祭会,有田十亩,硗瘠甚,临期拮据万状,公寸储累积,迄今增置几倍,祭奠整整,而人称其善。清同治十三年华鸿熙撰传。
明代按察佥事童养所
童养所是我族名望最大,也最有影响的历史人物了。他的名字在历代方志中都有记载。光绪《余姚县志》卷十九《选举表》(下)记其中万历四十年壬子举人,“顺天榜,庐州同知。《无为州志》任江防同知。”道光《浒山志》卷四《仕宦》云:“童学贤,字养所,由举人任直隶太平县,升按察佥事。”他的七世孙童志义赞曰:“名擅浙东,群空冀北;虎榜抡魁,鸿文华国。百里绾符,一州分职;位勷臬司,恩荣主德。政有纪纲,民无反侧;垂裕后昆,欲为仪式。”他“登朝四十余年,每有建白必依名教,为人刚正不阿”。令人称奇的是,他在世时的工笔画像,时隔三百多年,竟尚在人间,现在作为国宝级文物,珍藏在南京博物院里。2005年国庆节前后,童养所、刘伯渊、刘宪宠、罗应斗等12幅明人肖像画在广东省美术馆展出时,引起轰动,肖像画所采用的写实手法,“震撼了进场的观众”。据专家称,这套《明人肖像册》之所以位列国宝,主要是因为其构图绘法与传统画法有很大不同。画法可视作中国画类型的“超级写实主义”,每幅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人物肌肤、髭须望之皆有弹性,质感尤佳。作者尤擅长以眼神衬托像主个性,眼部描绘极其细腻精致,点缀高光的处理方式与西洋画法相通,又准确抓住每位像主的脸部特征,力求形神兼备,堪称工笔肖像人物画的登峰造极之作。令我们感到特别高兴的是,我们的这位祖先,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乌黑的上髭,飘逸的胡须,儒雅之中露出威严之神。因为在这些肖像画中,罗应斗眼袋硕大,陶虎溪脸色苍白,李日华是倒拉眉,刘伯渊是朝天鼻,葛寅亮两眼大小不一,龇出唇外的龅牙更是不雅。
明 《童养所像》,纸本 , 设色, 纵44.4厘米 , 横28.4厘米。
家谱中的养所公像
童养所的故居在白沙路街道群丰社区童家自然村,史称观察第,道光《浒山志》中亦有记载。不过村里人不叫观察第,叫“狮子门头”,或叫“大屋里”。这是明代的建筑,是慈溪市境内属于稀见的古代建筑。故居造得并不豪华,坐北朝南硬山顶,三开间,上盖青瓦,内铺方砖。奇特之处是,墙壁是用一尺见方的正方形青砖砌起来的,方砖并不是平正砌上去的,而是侧放成菱形;屋前一条河,是村中唯一的河流,数年前,这幢被称作观察第的童养所故居终于在破败中毁掉了,小河也填上泥石变成了水泥马路。有人为这一市文物保护点在自然与人为的双重摧残下凄怆地消失而顿足浩叹,而更多的人则无动于衷甚至额手称庆。呜呼,养所公,你的子孙在享受了你的庇荫之后,无力无心也无情,只留下一个路名(养所路),让那匆匆过客瞥上一眼,丢下茫然的神色。
[按]家谱卷首有崇祯元年给养所公父母(童鎡、刘氏)及妻岑氏之敕命共四件,现录其本人之敕命如下:
奉
天承运
皇帝敕曰:朕闻改前辙者,车不倾,革往弊者政不爽,今亦然。顾难为力已太平,越在山陬,夙称多盗,重以吏,民习为奸楩,莅此者数,数罢去。朕是以矜慎,兹选焉。尔直隶宁国府太平县知县童学贤,学务博综,伦敦孝友,一经冠士,虽曾困迹于株连,百里绾符,终至论能于盘错,而尔理丝心苦,更御身劳严,期会以清逋吏,呼无怒,息萑苻而安众,犬吠不惊,讼无雀角之纷税,杜池鱼之祸,醒颓风于忠节,切当体之,兴除绩纪,司勋荐腾大吏,良不虚已。兹以覃叙用,授尔阶,文林郎,锡之诰命。呜呼,智能其事,则为之者不难。昔人所云,于尔治邑也信,邑方藉尔矣。孟贲、庆忌,一人之身勇与捷,前后未变也。朕执其未变者,以庸尔资格,奚问焉。
崇祯元年三月初八日下。
十、近百年名人
本族近百年来名人辈出,但因资料有限,难以全面介绍。这里只收录笔者了解的数人,敬请谅解,并望大家补充。
乡村教育家童春
童春(1873~1927),谱名春盛,字子与,号东迎,别号壶仙、占恒斋主人,今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后漕头人。幼年得父亲授,16岁从师习四书五经暨诗文,后学通史及书法。1900年考取秀才,先后在坎墩、白沙教家塾。1905年掌教于白沙昌明小学堂,兼任校长,开始推行新学。1910年任浒山三山小学堂教员、校长。翌年应聘任慈北锦堂两等小学国文教员。先后供职近十年,1918年下半年代理校长职务。在锦堂小学工作期间,对改善学校设施,提高教学质量多有建树,深得校主吴锦堂信任,曾相邀去日本任其秘书,童春因不惯远行而辞谢。1922年复任三山小学校长,募集资金,添筑校舍,广收农民子弟,延请知名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使三山小学成为姚北一所较有名望的学校。
童春曾任余姚县参议员,于地方建设尤其是教育事业多有建议,并为堕民鸣不平,呼吁力除陋俗。1927年,余姚清党委员兼司令部特派员黄世见在浒山任职时,贪赃纳污,欺压百姓,童春参加联名告发,黄被裁撤,民心大快。同年9月8日童春病逝故里,终年55岁。
童春工诗文,精岐黄,尤擅书法。著有《占恒斋吟稿》(未刊)。
(原载《慈溪百人》,童银舫主编,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版)
童春书法
《占恒斋吟稿》抄本 《占恒斋吟稿》点校本
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年11月
学界人瑞童玉民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童玉民,生于清朝光绪二十三年丁酉二月十二日,即1897年3月14日。他百岁后仍然思维清晰,从事学术研究,与同行、亲友书信联系,并经常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被称为中国学界之奇迹。
童玉民原名秉常,学名瑺,为乡村教育家童春的长子。生于浒山孙家塘头。九岁入白沙昌明小学堂,十三岁转浒山三山小学,十五岁升入慈溪锦堂农业中学堂。1912年,由校主吴锦堂选派并资助,与包容赴日本留学。吴锦堂对这两位家乡学子关爱有加,安排他们住在自己的松海别庄,聘请日本教师传授日文。次年童玉民即考入冈山县立甲种农业学校,毕业后又考入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1919年毕业,获农学学士学位。同年秋,任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农科教授。1922年任浙江省农业学校(浙江大学农学院前身)教授,研究园艺学,著有《花卉园艺》、《造庭园艺》、《公园》等书,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1926年,童玉民时任浙江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学教授,由省教育厅推荐,官费赴美国留学。两年后获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硕士学位。
1928年回国,复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翌年任江苏省农矿厅合作事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后任江苏省实业厅、建设厅技正,主管全省合作社事业。编著出版一套《合作小丛书》,包括《信用合作提要》、《购买合作提要》、《合作运动纲要》等。同时编著出版专著《桃树园艺》、《农学概论》和《合作概论》。
1936年秋,童玉民仍任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抗战期间,任流亡在丽水的浙江省建设厅第二科科长,主管农业经济。后任上海圣约翰大学农学院教授,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主任。
1947年任南昌中正大学农学院教授,次年任江西信江农业专门学校教授兼教务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童玉民历任浙江省土产公司计划科主任、浙江省商业厅调研股股长、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农业生物室研究员。1961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晚年从事华侨史、世界经济史及营养学、长寿学方面的研究。
2006年1月21日,童玉民在上海逝世,享年一百零九岁。
(原载《慈溪百人》,童银舫主编,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
上海市蓬莱区副区长童伯型
童伯型(1897—1981),名范,胜山镇人。1913年考入宁波中等工业学校,后转学毕业于杭州浙江省立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入中华铁工厂,结识黄炎培,坚定其实业救国之决心。1932年,日军侵犯上海,十九路军与上海人民奋起抵抗。童与中华铁工厂广大工人日夜赶制迫击炮弹、手榴弹等军火,并用小汽车秘密运送,支援前线抗日。1945年任中华铁工厂副经理兼厂长。曾为中共地下党组织提供秘密活动场所。
抗美援朝期间,童伯型积极筹款捐献飞机大炮,捐办军烈属工厂。1953年被评为上海市优抚模范。1954年,响应政府号召,中华铁工厂较早实行公私合营。历任上海市蓬莱区和闸北区工商联副主任,蓬莱区副区长,上海造纸机械厂副厂长等职。1981年11月,病逝于上海,享年八十五岁。
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童芍素
童芍素,女,1947年3月生,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后漕头人。杭州大学毕业。先后在杭州大学生物系、马列室、哲学系任教,又先后担任杭州大学党委宣传部长、杭州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浙江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副书记,浙江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浙江大学教授、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浙江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主任委员,浙江省民俗文化促进会会长,浙江大学妇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妇女研究会副会长,《浙江通志》副总编。著有《流淌的母亲河》等,主编多卷本《中国妇女通史》。
其父童泉如(1910—2002),名秉渊,曾任余姚县农民银行经理。解放后任中国土产公司浙江省第一副经理,浙江省民建秘书长,浙江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副主任。
中文在线董事长兼总裁童之磊
童之磊,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后漕头人,1975年2月生于云南。1993年考入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获工学、管理学、法学3个学位。 2000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与清华大学联合培养的国际工商管理硕士(IMBA)学位。
1999年,以童之磊为领队的一支学生团队在第一届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中夺得第一名,投资者接踵而至。知本与资本的联姻,使年仅24岁的童之磊和创业伙伴们被媒体称为“知本少年”而名噪一时。1999年,融到了近1000万元种子资金的FANSO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童之磊出任公司常务副总裁。
2000年5月,童之磊基于FANSO的读书频道创立了中文在线。2001年10月,中文在线被香港泰德时代集团收购,童之磊出任泰德时代执行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2004年初,事业蒸蒸日上的童之磊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他自筹资金,以管理者回购的方式将中文在线从泰德手中赎了回来,并从泰德辞职,专心致力于中文在线的复兴。
2009年,获得2008-2009年度数字出版先进个人、2009年度北京市新闻出版和版权工作先进个人、中关村20周年突出贡献个人、2009中国新媒体十大领军人物、2009数字出版先锋。
2010年,获得CHINA TMT首届移动应用评选移动互联网新锐人物TOP5、2010年度最佳数字出版人。
2011年,获得2011年中国版权产业风云人物奖、2011中国CE-MEGA百名最活跃年轻创业家大奖、十大中华管理英才。2011年12月,童之磊成为北京印刷学院的特聘教授。
2012年,获得2012年中关村十大年度人物奖。
2013年,获得北京青年五四奖章。
童之磊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教育界别秘书长,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中关村100创业家俱乐部首任会长。
名录
童禹昌,1933年3月生。浒山街道光辉社区人。中国工商银行杭州金融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级政工师。
童蟾素,1935年9月生,浒山街道光辉社区人。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眼科专家。
童建昌,1947年7月生,浒山街道光辉社区人。北京大学计算中心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童飞,1961年5月生,浒山街道光辉社区人。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高级记者。
童杰。1982年10月生,浒山街道东门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现为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
十一、历代诗选
姚江分派
[明]童天恩
剡溪析派到姚江,五百余年遍四乡。
诗礼家声传姓氏,衣冠人物重文章。
梅川学海腾蛟蜃,双雁儒林起凤凰。
天爵久修人爵至,年年拟折桂枝香。
(此诗同治、宣统两谱均录,以下三首只见于宣统谱。)
咏梅川同心堂
[明]童添二
夷齐相逊国,周武共庭帏。
扬播椿津罕,田真广庆稀。
鹡鸰相顾望,鸿雁列行飞。
肺腑无私异,家庭孰事违。
咏梅川著存堂
[明]童德新
父称天兮母称地,一样深恩本无二。
人于万物为最灵,生死悠悠真可愧。
君家父母早沦亡,欲问音容竟何处。
百年冉冉春复秋,安得长绳挽羲御。
过庭诗礼忆当年,一段愁心向谁语。
华堂高揭著存思,目视心惊不能去。
不闻古礼有明训,致爱则存悫则著。
此身况是亲之遗,庶几夙夜永终誉。
隐居梅川
[明]童贵一
顾予家住梅花川,南城旧业双峰联。
修竹寒梅两依倚,大樗细草常相连。
欲向南窗一醉眠,庶莫鹾司来逼煎。
我今惟愿子孙贤,但能显达芳名传。
子孙多种紫荆花,心同志合如三田。
有书遗忆不能读,不如积德空积钱。
三山小学校歌
[民国]童春
快哉我校气象新,同学交相亲。
对莲池兮背虎屿,满庭桃李春。
十有八乡诸君子,组织费心神。
今又募赀添建筑,福我少年人。
大家欢颜居广厦,师教听谆谆。
快哉快哉快快哉,我校气象新。
(原载《占恒斋吟稿》)
瑺儿重渡东洋勉之以诗
[民国]童春
八载留东洋,出入松海庄①。
高农既毕业②,去年始归乡。
归来得电聘,供职在南昌③。
今夏放暑假,复欲往扶桑。
问儿何所志,实习园艺场④。
阿爷闻之喜,喜儿学无荒。
初儿年十六,负笈游远方。
今年二十四,重整旧时装。
临歧嘱咐儿,儿当铭中藏。
事事要谨慎,举动勿轻狂。
预计东槎返,期在秋风凉。
此行期虽短,心得或无量。
效劳社会上,庶几有寸长。
寒毡已老我,愿儿能显扬。
①自注:吴锦堂先生侨寓日本舞子,号松海别庄。
②自注:毕业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
③自注:充江西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教授。
④自注:谓静冈兴津园艺试验场。
百岁感怀
[当代]童玉民
文史浩繁着力攻,原为姚北一村童,
谆谆父教须勤学,树德堂风代代崇。
冈山麓岛迹痕存,感沐延陵培育恩,
旋赴美邦精选读,学科广泛探根源。
以农立国意图深,自昔安贫直到今,
工贸齐头并进展,小康户户浴甘霖。
台岛位于福建东,用兵收复郑成功,
中华民族同宗脉,统一和谐两岸通。
自由贸易四方珍,互济物资搬运频,
内外樊迁循意向,供求消费达均匀。
映绿斋中好寄身,山河日月老更亲,
欣逢开放联寰宇,处处神州庆吉辰。
(作于1996年)
附录
姚江童氏宗谱·凡例
凡例(十九则) 童银舫案:此当为乾隆元年所创。
一.宗谱必仿欧、苏,盖文忠与老泉各为世谱。文忠则采《史记年表》、《郑玄诗谱》,略依上下旁行,作为谱图。老泉则以大小宗法为次,虽类不同,然皆足以考其世次。故后之为谱者仿之,但老泉之法颇略,而世多祖。文忠此则于欧法又加损益,而义亦兼苏云。
一.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首立宗支图以明立宗传嗣之原,次列世系传以别尊卑长幼之序。故观其原而人知兴孝矣,观于序而人知兴悌矣,孝悌立而百行从,修谱之意盖如此。
一.宗支图为谱之纲领,仿班固《诸侯王年表》而以义起例五世为经,取流泽五服之义,随注其子之名于下,为之栽根,上复转图而仍以五世为提者,固五服之义也。至再提而为九世,又再提而为十三世,更再提而为十七世,以至于无穷者,亦五服之义也。
一.图牵以线者,线乃宗支血脉联贯之义,父子生生牵以直线,兄弟同产列以横线,继者无线,五世支派已毕,仍大书某公,提头下注某公第几子,递传五世下,上重接不使脱离,庶一展图而原委昭然,易于辨识云。
一.世系传书行于字下,次别号,次行实,次配,次生子,而年寿卒葬终焉。间有不同者,亦各随人而铺序之耳。
一.家之有规,犹国之有律;国无律,则刑政紊;家无规,则彝伦斁。而家训又前人垂裕之格言,正后人持身之药石,子子孙孙当与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同宝也。
一.古生者无爵,死无谥,虽祖考亦各所谓临文不讳也。观太史公自序、班固所传及老泉族谱,引皆称祖父之名,今谱内一遵史氏直以名书。
一.古称三不朽,曰立德、立功、立言,而齿爵与德并称达尊。故是谱于忠臣、孝子、贞女、节妇、高年、懿行、科名、爵秩、宦迹、明经、荐辟、国学、青衿、铃辖、掾吏、高士、名流皆特书之。
一.书元配某氏,继配某氏,明先后也。配某氏生子某,妾某氏生子某,明嫡庶也。妾子长,其本图必位于嫡子之前,序长幼也。再娶皆生子,必书其所出,示各有本也。继子虽长,图位必列于亲子之后者,便于牵线也。
一.人惟一妻,正配偶,重宗庙也。或妻在而娶,虽名家亦妾,或妻殁而娶,虽媒聘亦续,并不溷乱。
一、妇人被出,与夫存而嫁者,情义俱绝也。夫下不书配,子下则书某氏所出,以子无绝母之义。
一.女子适人,必书其族里,志姻党也。又书其夫之名与爵或祖父之著名者,或甥之显达者,亦书之,重贵姻也。其娶者,亦如之。
一.凡以子出继于人及以他人之子为嗣者,必先书其名于本父之图内,以明所自出,而后书其名于继父之下,以明所由承,彼此互见也。至生父之下,不复列图位者,重为人后,不复重所出也。
一.凡继嗣有三:有本支相继之嗣,有内出之嗣,有外人之嗣。本支相继之嗣,无容喙矣。自内出者,必序图于本生之下,又明出继他宗之实,盖不与其出复冀其入也。其自外入者,法不序,盖恐以异姓混同宗,又恐如莒人之灭鄫也。然承袭既久,不可削去,必详书其继入之里第并姓,以防后世婚姻之渐。
一.继嗣有二例:有应继,有择继。应继者,由亲及疏,而择亦寓于其中矣。择继者于亲支中择其贤达者,公同尊长继之,至谱中书继,亦有二例:一曰入继,一曰继入。入继者,本宗入继也;继入者,或有他族以私继入之也。
一.茔墓必详其处所者,使后人知所守也。
一.宗人有一言一行可录者,则书于行次之后,或有行状铭传记碣序说者,于名下注曰:有传状等项。至祖父有潜德隐行,当求名公传铭以垂不朽。
一.凡出戍者必书,亦纪散之意。
一.凡迁住他乡者,必详书其邑里,使后世有所考察据,而无依附之疑也。亦萃涣睦族之至意所不能自已耳。
甲午新增凡例(四十二则) 童银舫案:此为乾隆三十九年增补,因限于篇幅,仅节选七则。
一.序文例言凡载籍之先导也,故从前旧谱原序、凡例仍集卷首,以见立谱以来一部大要已统括也。
一.先世封赠诰敕登之于前,尊君命也。亦俾后人开卷即知恩荣锡命,千古为昭景慕之余不忘鼓励,则报君为忠,承祖为孝,两得之矣。
一.先世像赞次于敕诰之后,表祖德也。宋唐以前,列祖之显爵鸿名,麟麟炳炳,昭垂日星者固已。即前明迄国朝,身登科甲荣膺一命者,亦并列焉。令我宗人瞻仰之下,莫不尊亲也。
一.其人实录简略者载于本格,有实行可传暨妇人节孝可风者所留传略传赞,字数既多,如载本格,横书格短,势必不长。上下多余空白年矣,若直书至底,侵下边陲似可群起而争莫知适从,故凡有传略传赞,并依世次汇编卷首。于其人本格后注载卷首,以便对核。然今所录记传,第据见闻之所及,而德业足传隐而弗彰者,余亦无从采访耳。
一.先人诗歌,有关于故迹,涉于风励激劝者,咸为收录,不忍忘于先,或有裨于后也。
一.人事十年一变,三十年为一世,世凡三变,故家谱率宜三十年一修,远则二世六十年极矣。六变而不修,则先世之事必遗,宗人支派必紊,文献必散失,邱墓多忘,此魏子之所以著论也。
一.宗谱之修,先酌定谱式著为例言,通部条款,一一精详;次于先世典章,必加备考。从前谱系,必检分明;近代行传,必须详载;分迁剩派,必尽搜罗;宗人德行,必为记传;妇女节孝,必求表扬。既已收辑,缮成清稿,逐一分参,前后互绎。悉附例言之定式,然后楷书样本,发印校雠,乃无误耳。
[按]同治十三年修谱时,新增凡例十条,此略。
后记
童氏郡望出雁门。唐末童良玉字宏德,为宣宗朝进士,任浙江山河节度使,因黄巢之乱,致仕,迁越东剡溪游谢乡。其三子人才字彝伦,为余姚州内史,升会稽郡太守,居余姚龙泉山下,后厌城市,迁居石堰。人才次子禧民字天和,居梅川乡童黄撘,为梅川童氏始祖。清乾隆二十九年建梅川童氏宗祠惇叙堂,历经三百余年风雨,现已破败不堪,摇摇欲坠矣。
姚江梅川童氏,向与兰风、开元、双雁数派合修。 明嘉靖二十三年,剡溪童天恩纂《会修剡溪姚江童氏宗谱》,清乾隆元年,梅川童亦倩重修《姚江童氏宗谱》。乾隆三十九年、道光十七年、同治十三年、民国十年曾相继重修,今仅存同治谱。另有宣统元年《余姚童氏宗谱》,为开原德裕堂刊本,非梅川支也。
今闻梅川童氏有续修家谱之议,乃从同治谱及宣统谱中选录部分史料,并增补近百年人物及诗歌,供族人参考。因本人学识所限,见闻不广,谬误不周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童银舫
2013年5月于梦田书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