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剧产生流传于古庐州府管辖的地域,原称“倒七戏”、“小倒戏”、“小戏”等。1955年7月经安徽省委批准,改称为庐剧。
据《舒城戏曲志》记述:清咸丰中期(1855年左右),“倒七戏”由皖西山区,沿霍(山)舒(城)山道流入舒城县中梅河地区。串乡艺人或沿街演唱乞讨,或走村唱板凳头戏糊口。一担花篮挑子即全付戏箱,三五化郎即一个戏班。故有“花篮班子毛竹鼓,三个花旦一为五(意为3人加在一起有一百五十多岁)”之说。小戏班,人少箱虚,只能唱三四人出场的小戏。如《采茶》、《逃水荒》、《打桑》、《绣荷包》、《点大麦》、《恨大脚》、《劝小姑》、《山伯闯帘》等单场或折子戏,“小戏”、“小倒戏”也由此而得名。唱小戏不要戏台帷幕,没有伴奏丝竹,在村边谷场,街头河滩,一张桌子两个椅子,就可举步为台,鸣啰演唱。演员面部抹脂即化妆,男着女衫谓之“包头”即花旦,披长衫即小生,小生挂口便是老生。反映的是民间故事,或生活小事,唱的是乡音俚曲;大众道白,邻里腔调,听之亲切,学而不难,群众乐于接受,老少交口传唱。时间不长,“寒腔”、“二凉”传遍了舒城西南乡。其中,尤以手工匠人为甚,他们边做手艺,边唱“小戏”消遣。渐渐地除会唱“死口”篇段外,还能顺韵编唱“活口”水词。这些手工匠人实际上是创建舒城庐剧的奠基人。
民国初年(1913年-1914年),安徽舒城长冲(今属张母桥镇)团簸山熊孟植(人称熊大少爷)和童木匠组建了半职业性的“良友”戏班,得到了童家圩子前清山东道台童文锐的资助,蟒靠盔巾,披褶头饰俱全,演出正规,是个倒七戏、京剧兼唱的“乱弹”班,以童家大院作基地,常流动于晓天、河棚、张母桥、乌沙、毛竹园和中梅河一带。直到30年代初,“良友”班持续16年之久。
(童海根根据网上资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