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关于童恢与琅琊姑幕的史料
发表时间:2013-4-16 15:11:56     新闻来源:     阅读:2105次

史书记载的清官童恢

      童恢,东汉时任不其县令,即今青岛市城阳区,爱民清名,流芳两千多年,今汇集史料记载,供想学之人为楷模,有用之人所用。我费力费时用心汇集,君举手之劳可看可思可学,仕者清心清脑,效之定有受益。

    《后汉书》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也。父仲玉,遭世凶荒,倾家赈血,九族乡里赖全者以百数。仲玉早卒。

      恢少仕州郡为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乃辟之。乃赐被劾当免,掾属悉投刺去,恢独诣阕争之。及得理,掾属悉归府,恢杖策而逝。由是论者归美。

      复辟公府,除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徒居两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虎狼当食六畜,而残暴于人。王法杀人者死,伤人则论法。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暴疾而卒。

    弟翊字汉文,名高于恢,宰府先辟之。翊阳喑不肯仕,及恢被命,乃就孝廉,除须昌长。化有异政,吏人生为立碑。闻举将丧,弃官归。后举茂才,不就。卒于家。

     赞曰:政界张急,理善亨鲜。推忠以及,众瘼自蠲。一夫得情,千室鸣弦。怀我风爱,永载遗贤。

    【北魏·齐民要术】

    僮种:为不其令,率民养一猪,雌鸡四头,以供祭祀,死买棺木。

    按:范晔《后汉书·童恢传》李贤注称,童恢,谢承《后汉书》作“僮种”。据此,僮种即童恢,《要术》材料,似根据谢承《后汉书》。但《要术》所叙僮种事迹,范晔《后汉书·童恢传》不载。谢承《后汉书》已失传,现在残存的《东观汉记》亦无僮种或童恢传记。二人关系究竟如何,已无从查证。不其县:即今青岛市城阳区。

    【明万历·即墨志】

    童恢:琅琊姑幕人。为郡吏,司徒杨赐闻其执法廉平,拜为掾,升不其令。吏民有犯,随方晓谕。有伏虎异政,迁丹阳太守。民作歌谣,立庙祀之。宋即墨令孙彭年记。

    【清乾隆·大清一统志】

    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也。和帝时为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劝励。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流人归化者二万余户。青州举尤异,迁丹阳太守。

    【清乾隆·莱州府志】

    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也。和帝时为不其令。吏人有犯违禁法,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劝励。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徒居二万余户。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咒虎曰:“王法杀人者死,汝若是杀人者,当服罪;否则号呼。”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迁丹阳太守。

    【清乾隆·即墨县志】

    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少仕州郡为吏,治法廉平。司徒杨赐闻而辟之。和帝时,除不其令。吏民有过,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皆赐以酒肴之礼,以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人归化。民尝为虎所害,设槛捕之,获二虎。咒曰:王法杀人者死,汝是杀人者,当服罪,否则号呼。一虎应声而伏,乃杀之,而释其鸣吼者。民歌颂,立庙祀之。迁丹阳太守。祀名宦。

    【清同治·即墨县志】

    童恢:同【清乾隆·即墨县志】。

    【清光绪·崂山志】

    童恢:字汉宗,琅琊姑幕人,少仕州郡为吏,治法廉平。司徒杨赐闻而辟之。和帝时,除不其令。吏民有过,辄随方晓示。若吏称其职,人行善事者,赐酒肴劝励之。耕织种收,皆有条章。一境清净,牢狱连年无囚。比县流民归化。民尝有被虎所害,设槛捕之,获二虎。咒曰:“王法杀人者死,汝是杀人者,当服罪,否则呼号。”一虎果应声而伏,乃杀之,而释其鸣吼者。其驯虎处,后因名曰驯虎山。以循良擢丹阳太守。去后,民为立祠祀之。祠在王乔崮下。

    【1984年·崂山古今谈】

    童恢,见【清乾隆·莱州府志】。

    【2005年·城阳区志】

    童恢:(生卒年月不详)东汉不其县令,字汉宗,琅琊郡姑幕(今山东诸城)人,曾任州郡小吏,司徒杨赐闻其奉公廉洁,乃招至府中,委以官职。光和五年(182年),出任不其县令。在职期间,勤于政事,体恤民情,凡县衙小吏或百姓有过错者,晓以礼仪;凡恪尽职守或为百姓做好事者,则赐酒肴勉励之。童恢注重农业生产,倡导农、桑、牧、织等业的发展,使诸业井井有条。在职期间,不其县境内秩序良好,牢狱连年不押囚犯。邻近各县百姓迁来不其县定居者甚多,后因政绩卓著,由不其县令迁任丹阳郡(今安徽当涂东北)太守。童恢死后,不其百姓曾立童公祠,又筑衣冠冢,年年祭祀。童恢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多,特别是他捕虎驯虎的故事一直在民间传颂。

                                         (贵文   辛卯年五月十二日于草堂)

 

姑幕故城考

 

  ——兼考汉代灵门县故城  

 

                                 (临浯吧)

 

     明、清以来,对汉代姑幕县故城的座落位置多有争议,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多方查阅资料,对姑幕县以及与姑幕县密切相关的西汉灵门县做了探究,写成此文,就教于各位方家。  

  

                       一、姑幕县历史沿革  

  

     姑幕,西汉置县,属琅邪郡;王莽时期改名季睦县。(《汉书地理志上》)  

  

     东汉时期,复称姑幕县,属琅邪国。(《后汉书郡国志三》)  

  

     三国魏,姑幕县属城阳郡。(中华书局1955年版《二十五史补编》第三部《三国郡县表附考证》第53页。作者吴增仅、杨守敬。)  

  

    西晋初年,仍属城阳郡。太康十年(289),改属东莞郡。(《晋书地理志下》)  

  

石勒称赵王六年(324),姑幕县属后赵东莞郡。(《二十五史补编》)第三部《十六国疆域志》第30页。作者洪亮吉。)  

  

    前燕时期,姑幕县属城阳郡。(书名,作者同上,页码为第45页。)  

  

    刘宋时期,无姑幕县。(《宋书州郡志》)  

  

    北魏永安二年(529)复置姑幕县,属东武郡。(《魏书地形志上》)  

  

    北齐时期,姑幕县并入东莞县。(《隋书地理志中》。)自此以后,姑幕县不再复设。姑幕县自西汉设立至北齐最后裁撤,设县近六百年的历史。  

 

    二、座落位置  

 

    关于姑幕县故城遗址的具体位置,主要有两个不同方位的争议,一说位于今安丘市石埠子村,一说位于今诸城市北部或安丘市东南部。  

  

    1.关于石埠子说  

  

    石埠子村在明、清至民国时期属莒州(莒县),今属安丘市石埠子镇。据《安丘县志》记载:“姑幕故城位于县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乡石埠子村,总面积0.75平方公里,汉晋为县城,西汉末年琅琊人樊崇领导的赤眉军攻破此城,故有樊王城之称。今石埠子村全部 

座落在故城址上,村后断崖处暴露的文化层厚约1.5米。村内有古井一眼,汉砖砌成。”(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安丘县志》第558559页。)  

  

    石埠子说,可以通过以下资料得到证实。  

  

    《后汉书郡国志三》有琅邪国姑幕县,南朝梁代刘昭注:“《博物记》曰:淮水入城,东南五里有公冶长墓。”《博物记》的作者是西晋人张华。西晋姑幕县尚存,因此,刘昭的这段注引文字非常重要。不难看出,西晋时期的姑幕城有“淮水”流入,而且姑幕城位于公治长墓西北五里。只要知道公冶长墓的位置,姑幕县城就不难找到。据《诸城市志》记载:“公冶长墓,位于市境西部的锡山子东南麓,今先进村东北侧。”(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诸城市志》第629页。)今观其位置,公冶长墓位于石埠子村东南约15里,这段距离似乎与《博物记》的记载不符,但今诸城市境内公冶长墓西北五里处并无故城遗址。里程的差别,应属古籍传抄过程中的讹误。《博物记》说的是“淮水入城”,而石埠子村东南有浯河流过。“淮水”即为“潍水”,“潍水”的“潍”字在《汉书  地理志》中有“潍、淮、维”三种写法,但均指一河,即今潍河。今浯河位于安丘市、诸城市和沂水县的交界处,又称渠河,是潍河支流,因此,浯河也可以称潍河。这样一来,安丘市石埠子遗址与《博物记》记载的姑幕故城基本相符。 

 

  

     又据《水经注 潍水》篇:“潍水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灵门县有高柘山、壶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说文》言,水出灵门山。世谓之浯汶矣。其水东北迳姑幕县故城东……浯水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北,古堨此水,以溢溉田,南注荆水。浯水又东北流而注于潍水也。”这段文字说明,浯水发源于汉代灵门县,(其中,《说文》中的记载应为“浯水出琅邪灵门壶山”,郦道元作了删节。)然后东北流经姑幕县故城东,又东北流经平昌县故城北。 

     据《诸诚市志》“文化”编记载,汉代平昌县故址位于今诸城市石桥子镇都吉台村。今观安丘市地图和诸城市地图,安丘市石埠子古城遗址恰与郦氏所述姑幕县故城位置相符合,再也无法从浯河流域另找一个姑幕县故址能与郦氏所述相符了。 

 

  

    另据明代莒州冢头村(今属安丘市)举人刘璞《朝爽楼八咏有记》,明代当地村民称石埠子城为“梵王城”,(中国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莒州诗词选注》第74页)笔者以为“梵”字当作“樊”,《安丘县志》“文化”篇就记为“樊王城”(见前引文)。史书记载,新莽天凤年间,樊崇起义,攻莒不下,又转掠姑幕。(《后汉书刘盆子传》)姑幕县城因此得名“樊王城”。“梵”与“樊”音同而误。“樊王城”之名自明代以来始终流传在民间,这也说明石埠子故城即姑幕。

 

    2.关于诸城北部之说  

  

    明、清以来,许多文人根据《汉书地理志》中的记载,将今安丘市石埠子故城遗址定为汉代灵门县故城,又根据《水经注》的记述,将姑幕县城的位置放到石埠子遗址之东的诸城市北部或安丘市东南部,但在诸城市北部或安丘东南部又找不到确切的故城遗址可以指定为姑幕县故城,于是姑幕县城便丢失不见了。 

 

  

    据《汉书  地理志上》,琅邪郡有灵门县,班固自注:“有高柘山、壶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淮。”“淮”即“潍”,前文已提到,不再赘述。今安丘市南部有摘药山,清代康熙《莒州志》、雍正《莒州志》、嘉庆《莒州志》以及民国《重修莒志》均以为即高柘山。壶山今已不知所指,此山暂可不论。由于摘药山(高柘山)位于石埠子村西北约20里,而明、清文人又无法在摘药山附近另找一个古城遗址可以确定为汉代灵门县,于是将石埠子遗址确定为汉代灵门县故址。 

 

  

    根据上文所录《水经注;潍水》篇关于浯水的一段记载,姑幕县的位置大体在灵门县之东,民国杨守敬《水经注疏》以为姑幕县“在今诸城县西北五十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则将西汉灵门县标注在今石埠子村处,又将西汉姑幕县标注在灵门县东北的浯水北岸,南与西汉平昌县隔浯相望。笔者以为,汉代县城虽较密集,但也不至于两县城之间仅有一条小河之隔。况且姑幕县城与平昌县城隔浯相望也与《水经注;潍水》的叙述不符,郦道元先说浯水“东北迳姑幕县故城东”,又云“浯水又东北迳平昌县故城北”,很明显,浯水从姑幕县故城东向东北流淌了一段才经过平昌县故城北。又据上文中刘昭引《博物记》的一段文字,姑幕县东南五里有公冶长墓,若按《中国历史地图集》的标注,则公冶长墓应在平昌县境内,平昌县在西晋时期仍然存在,张华《博物记》为何不说平昌县有公冶长墓,却说姑幕县东南五里有公治长墓?很明显,《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注的姑幕、平昌隔浯相望的方位是错误的。

 

      3、结论  

  

    我们再来回顾灵门县和姑幕县的历史,灵门县只见于西汉时期,而姑幕县却存在了近六百年的历史。由于灵门县存在历史较短,约二百年的历史,而且撤并之后距今又有2000年的沧桑巨变,其故城遗址自然不易查寻。而姑幕县近六百年的历史古城,不可能查不到其故址。 

 

    根据上文中《博物记》、《水经注》的记载、明代以来“樊王城”的传说以及姑幕、灵门的历史时间的对比,我们可以综合分析出,姑幕县的故城遗址只能是今安丘市石埠子遗址。  

  

[附一]  灵门县考  

    确定了姑幕县故城的位置,还需解决灵门县故址的问题,不然的话,还会有人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将灵门县定位于石埠子遗址。  

    灵门县的具体位置,根据《汉书地理志》的记载,只能从高柘山、壶山以及浯水的发源处寻找。  

  

    对于灵门县的位置,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杜佑《通典》均未见载,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卷二十四“莒县”下云:“灵门,按《郡国县道记》云:在今县西南六十里。当沂水县东北一百里,有巨平山,在山北浯水侧近,即《汉志》注云:灵门有壶山,浯水所出。其山一名巨平山,一名浯山,一名高原山,浯水源出此山,东北至密州北流入潍。其故城今无址。”(光绪八年五月金陵书局刊本)在这段文字中有一个自我矛盾的地方,即先引用《郡国县道记》,灵门县在莒县西南六十里,又说灵门县“当在沂水县东北一百里” 

,莒县西南六十里怎么可能又是沂水县东北一百里?明显有问题,如果把《郡国县道记》“在今县西南六十里”的“今”字后面添上“安丘”二字,则近于合理。然而今安丘市西南六十里有西汉梧成县故城遗址,即春秋纪国之郚邑,西汉设梧成县。(见山东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安丘县志》第558页。)此处并非灵门县,《太平寰宇记》所说“当沂水县东北一百里,有巨平山……其故城今无址。”一段文字值得重视,其一,宋代乐史已不知灵门县故城遗址的具体位置,其二,“在(巨平)山北浯水侧近”这一句模糊的判断语,说明乐史想从浯水的发源地寻找灵门县故址,但又找不到。 

 

  

    上文中已经谈到,由于灵门县只存在于西汉时期,且距今太远,故址不易查找也是合于情理,如果非要找一个西汉灵门县故城遗址不可,笔者以为位于今沂水县东北65公里处的何家庄子村西南1公里处的“姑子项遗址”当为西汉灵门县故址。此遗址三面是水,西南有水库,遗址高出地面35米,东西180米,南北90米,文化层12米,曾出土汉代铜器、铁器、陶器等,为龙山文化和汉代文化遗址。(齐鲁书社1997年版《沂水县志》第707页。)此遗址位于摘药山南约20里,位于石埠子遗址西南约20里。由于浯水是由西向东(或东北)流,“姑子顶遗址”比石埠子遗址更接近于浯水之源,因而汉代灵门县故城遗址当以“姑子顶遗址”为是。

 

     附二:壶山考 

   关于壶山的位置,长期以来已含糊不清,不知所指。《说文》云:“浯水出琅邪灵门壶山,东北入潍。”《水经注潍水》篇云:“(潍水)又北,浯水注之,水出浯山,世谓之巨平山也。《地理志》曰:灵门县有高柘山、壶山,浯水所出,东北入潍。今是山西接浯山。”许慎说浯水出壶山,郦道元说浯水出浯山,壶山应即浯山。民国杨守敬《水经注疏潍水》云:“《一统志》,壶山即浯山,声近而讹也。又《寰守记》以高原、巨平、浯山皆壶山之异名,《齐乘》一从之,言高柘山名巨平山。《注》下文是山云云,则分为二是也。《肇域记》,巨平山在高柘山西四十里。在今莒州北,浯水出焉。”今沂水、安丘、临朐三县(市)交界处有太平山,位于高柘山(今摘药山)西40里,此山之阳为浯水之源,此山之阴为汶水支流的发源地。《水经注汶水》篇引伏琛、晏谟之言:“(汶)水出(朱虚)县东南峿山,山在小泰山东者也。”小泰山即今沂山,沂山之东即今太平山。则太平山即为峿山。道元所引伏琛、晏谟之言为一家之说,此说虽不确,却能帮助我们了解峿山的位置。另外,今安丘市西南60里有郚山,又名大安山,此山之水只能北注汶河,而无法南入浯河,此山与汉代梧成县故址相距较近,当以汉代梧成县而得 名。并非郦氏所记浯山。  

  

     综合《水经注潍水》篇关于浯水的记述和《汶水》篇引用伏琛、晏谟之言,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汉书地理志》和《说文》中的壶山、《水经注潍水》中的浯山、《水经注汶水》中的峿山,与今安丘、沂水、临朐交界处的太平山实为一山。 

 

  

  

                                      (张同旭   作者单位:莒县史志办公室)

 

 

 

姑幕故城考

                                ( 临浯草根 )

 

                         石埠子故城:灵门还是姑幕?  

                           ——故县灵门、姑幕各有所址  

 

     据有关史书记载,今安丘市西南石埠子村为汉代姑幕县故城,又有“樊王城”之称,现在史学界一直沿用此说。笔者通过详研民国《莒志》和清《诸城县志》、查阅《汉书》及《地理志》等史书发现,石埠子村为汉代灵门县故城,姑幕县故城址应在诸城市境内锡山附近。 

  

  

    据《汉书》载,西汉初置东武,为琅琊郡治所。琅琊郡辖姑幕、灵门等51县(侯国)。《汉地理志》曰:灵门县汉属琅琊郡,后汉废,在今莒州北一百二十里,有高柘山、壶山、浯水所出。民国《重修莒志》载:前汉地理志琅琊郡属县有灵门县,前修莒志,谓今石埠镇为灵门故城。后修莒志,以石埠为姑幕故城,而灵门遂挤所指。但云浯水所经应与石埠相近耳,然姑幕故城今实在诸城境内,考前汉书灵门县注云,有高柘山、壶山、浯水所出,今高柘山、壶山在石埠镇西相去非远,浯水之源壶山,经石埠镇南,则石埠镇乃灵门故城,焉得误为姑幕哉。《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中“灵门县”词条:汉置,后汉省,在山东莒县北一百二十里,今曰石埠城。《重修莒志》载:灵门故城,汉县在县北即今之石埠镇。又载:“灵门县”据《水经潍水注》,故城在今县北境石埠集。民国时莒县第五区设石埠镇,辖城后庄、石埠子、臧家庄三村。明末江西道监察御史安丘石埠子冢头村人刘朴在《柘山遗集》“登高柘山”诗句中,喻指灵门县在高柘山东侧。现石埠子村一带,汉代瓦砾皆是,曾出土陶罐、“千秋万岁”瓦当及青铜器等,四周汉代墓葬众多,石埠子村为一汉代故城址无疑。 

 

  

    据以上史料记载,灵门县境内有高柘山、壶山和浯水,高柘山即摘药山之异名,壶山之名现变化较大无考,若以“浯水之源壶山”考,壶山应为今太平山,因浯水发源于太平山南麓。史书记载方向错误,将壶山误为高柘山东侧。浯水即今浯河,又称“渠河”。河水可以更道,仅作参考,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定,今石埠子村故城址,为汉代灵门县故城。灵门县前后延续时间长达二百余年。 

 

  

    姑幕县前汉置,属琅琊郡,后汉属琅琊国,《后汉书刘盆子传》注曰:姑幕县名,故城在今密州莒县之东北。《路史》:今密之莒东北一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晋代张华《博物志》载:公冶长墓在城阳姑幕城东南五里所,墓极高。清《诸城县志》中“重修公冶子长墓祠碑”记:古密州西四十里,盖为先贤子长故里。土人曰:长之佳城在焉。汉书称长墓在姑幕城东南五里无疑也。旧故有祠,祠之像龛后即为墓……。撰文者“巡抚江西都御史安丘马文炜明万历二十五年五月”。《读史方舆纪要》载: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武帝封郝炎为众利侯,食邑于姑幕。北魏永安二年,置东武郡于此,北朝齐郡县俱省,地入东莞县。《齐乘》载:姑幕城,商侯国,汉晋为县,姑幕在莒县东北百六十里。 

 

  

    《后汉书》姑幕注,引《博物记》曰:浯水入城东南五里有公冶长墓。公冶长墓在今诸城县锡山下,姑幕故城应相去不远,锡山西北隅有故城址。《水经注》载:浯水东北迳姑幕故城东。据《博物记》、《水经注》观之,晋初浯水尚迳姑幕城中,北魏时,浯稍东徙,则迳其故城东。《重修莒志》载,姑幕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山东诸城西北,南朝宋废,并入东莞、诸县:北魏复置,《地形志》注云,境内有荆苔山、公冶长墓,疆域与汉县略同:北齐又废,省入东莞县。姑幕县前后延续时间长达七百余年。西汉时曾为琅琊郡都尉治所。王莽天凤年间,以樊崇、逄安为首的赤眉军,自莒县转入青州,途中曾攻取姑幕县城,遂有“樊王城”之称。 

  

      根据《汉书》、《博物志》等史料记载,公冶长墓的位置确定无疑。根据公冶长墓的位置,可以推测出姑幕故城的方位,墓位于姑幕城东南五里,处锡山东南麓,那么姑幕城、锡山与墓形成西北至东南走向。姑幕城应在锡山西北方向,《重修莒志》载,锡山西北一带汉代瓦砾标本众多,为汉代故城址,姑幕城东北有荆水、荆山。现在锡山东北方向有荆水、荆山,那么可以认定在锡山西北方向的汉代故城址,应为姑幕县故城址,也符合记载的城与墓距离五里许,若确指石埠子村为姑幕城,从距离上讲,墓所在的马庄镇近贤村与石埠子村相距十五里左右,相差甚远;若从浯水流向分析,以浯水绕经姑幕城东北流向潍水,确认石埠子村为姑幕城,错误甚矣,史书记载浯水在石埠子村一带,过去曾多次改道。以公冶长先贤墓的位置,推定姑幕城的位置,从理论上讲,误差不会太大。若以姑幕源于商之侯国姑幕,则锡山西北的龙宿村(石埠子村东南相隔浯河)一带不断出土的大量商周青铜器,又是很好的佐证。 

 

  

    史书与地方志中记载,有些资料错误和出入比较大,撰写史书者摘录典籍,也使许多错误的东西流传下来。依据理论资料,根据实地考察,排除谬误,我们会得出正确合理的结论。有关史书误记石埠子村为姑幕城址,相传久矣,笔者一说,后汉时,灵门县已废,姑幕县城处浯水下游,受汛期浯水改道灾害,搬迁至上游高地石埠子村灵门县址处,也不为牵强。 

 

  

     从以上史料我们可以看出,根据汉代莒县的位置,灵门县在其北部,姑幕县位于其东北部。灵门县位于莒县北一百二十里,谬误相差不大,而姑幕县位于密之莒东北一百六十里,谬误相差较大,如果要考证相对准确些,只有考证出汉代莒县的确切位置了。 

 

  

    据新版《安丘县志》记载,西汉初置安丘县,为北海郡26县之一,时今安丘境内有“七县一国”之地,分属两州三郡国。东北部有淳于县,西部有安丘侯国和城县,再西属朱虚县,西南部有姑幕县(治所在今石埠子村),南部属平昌县,东南部有昌安县。此说中的“西南部有姑幕县”应改为“西南部有灵门县(治所在今石埠子村)”。 

 

  

                                          (刘冠军  作者单位:安丘市博物馆)

 

 

百度百科——姑幕故城  

 

     姑幕故城位于安丘城南35公里的石埠子镇石埠子村。据《读史方舆纪要》载:莒州东北百六十里有姑幕故城,古为蒲姑氏国,汉置姑幕县。《齐乘》载:姑幕城,商侯国,汉晋为县,姑幕在莒县东北百六十里。《重修莒志》载:姑幕城,商侯国,为石埠之古城。由此可见,石埠子村确为姑幕故城。 

  据实地调查,姑幕故城址长1000米,宽750米,总面积75万平方米。村后断崖处暴露的文化层厚约1.5米,有红烧土、灰土、陶片、瓦砾等。采集的标本有残瓦当、陶豆柄、残刀币等。石埠子村西2公里处有一座战国墓,六座汉墓等古墓群,均与姑幕城有关。石埠子村内有一眼古井,汉砖砌成,现已将井口密封。村北200米有一村,名叫“城后”含义是在姑幕城北。当地群众称故城是“樊王城”,是说王莽建立新朝后,各地相继爆发了反抗王莽暴政的农民起义。王莽天凤五年,琅琊人樊崇聚众起义,为了与官军相区别,起义军皆用赤色涂眉,故称“赤眉军”,起义军围攻莒县未果,转而进攻姑幕城,经过浴血奋战,歼灭北海太守田旷军一万余人,攻陷姑幕城。因此,姑幕城又称“樊王城”。石埠子镇葛布口村西北有一土岭,俗称“驮尸岭”,传说是掩埋攻打姑幕城战死将士的墓地,考古发现岭埠上墓葬众多,日常农业生产中经常发现古时埋葬的尸骨及剑、镞等兵器。古时,姑幕城屡为县治。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并于东莞县,故城遂废。

主题: 古今地名资料
作者: 童蒙 (2013-5-19 11:06:30) 122.233.161.227
内容: 可以查阅商务印书馆编印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1条评论>>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谱牒史料
·童镇陞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的故事 (2024-9-28)
·宁波街道里巷志:座落在章耆巷中的″童元戎第 (2024-9-14)
·前童,宁海革命的摇篮 (2024-9-3)
·国仇家恨一一宁波童元戎第旧事 (2024-9-3)
·抗日草鞋社 (2024-8-14)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