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自澄:1529~1612年,字定夫,因指石为师,题斋曰“静”,人称“静斋先生”。据记载,童自澄出生在枞阳县境内的一个叫“道土坂”的村庄。万历年间布衣,毅然志学,尝自言曰:‘泰州起布衣,为余姚高弟,彼丈夫也’。遂笃志圣贤,交四方讲学之士,弟子弥众。童亦因交游讲学之士而家道中落,乃“而贫为学”。
明代中叶,中国儒家文化发展到了巅峰,由春秋私学传统逐渐演变的私立书院、讲会制度和社团组织,是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形态。学者在社会中讲学身份的高扬,是儒家人物的标志。据《桐城县志》记载:“明初桐城地属畿内,易得风气之先,县人竟相以读书为进取之阶,学风渐盛”。到明代中期,邑人何唐,字宗尧,正德进士,曾官至浙江按察使司提学副使,因不满朝廷腐败,辞官归里后以讲学为业,首开结社讲学之风。清末桐城派殿军马其昶尝谓:“何唐先生勇毅任道,不顾众嘲,风声流播,竟亦克变俗习。吾乡讲学之绪由此起。”尔后,一些学子或因屡试不第,或无意为官,经年研习孔孟之道、经世文章,并四处游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为童自澄、赵鸿赐和方学渐,后来被尊称为“桐川三老”。
童自澄自万历年初,就立社于枞阳镇永利寺古道巷,月三会讲学,以“良知”为宗,前后历二十余年,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才集资筹款,选择馆址,于射蛟台下建筑学馆,取名“辅仁会馆”。用童先生的话说:“余惟孔子之教,以仁为先,会子求仁以友,为辅仁者,人也。合天下为一人而后可语仁,故君子之当仁与天下共当之。”辅仁会馆大力推举讲学兴教之新风,会馆主要讲授性善之旨、经世之义,并首倡“心学”。一时学者如云,名流汇聚,每会聚不下四、五百人。学风大盛,影响非凡。致方园百余里百姓人家“贫不弃书”,诚为家训。据记载,张英的曾祖父张淳为“辅仁会馆”题扁:“江滨邹鲁”。誉“辅仁会馆”为文化昌盛之地,礼义贤达之邦。还有司理周公曰:一乡善士;工部刘公曰:化行一乡;学台杨公曰:素行可风;抚台周公曰:高士。皆署扁于堂。致馈有差缙绅过枞阳,必临集,父老子弟而训迪之,可见其盛。辅仁会馆后由其弟子钱至立讲学二十余年。其时,还有名儒方学渐亦于达观山下创办了“桐川会馆”讲学。两会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方学渐在《辅仁会馆碑》文中说:“枞阳辅仁会馆,童静斋先生讲学之所也。其地襟江带河,在桐邑之东百二十里,旧为县,陶士行(陶侃)尝为枞阳令。及县徙桐城而枞阳为镇,商贾辏聚。”此外,方学渐还在《定夫公传》中称,“邑侯会稽章公”、“豫章南昌黎公”等,常问政于定夫先生,并请他出山做官,先后历十五年之久,但童先生均“固辞不允”,日夜孜孜,讲学行道,劬躬殫智而不敢自逸。
童自澄老先生心高志远,大器晚成,在他创办“辅仁会馆”时已是六十四岁高龄,他一生潜心治学、辅人,未及形成自已的理论基础。方学渐这样评价他:“静斋布衣而贫为教,不立文字,非有所震耀,驱迫也。唯一念真诚可贯金石。无论贤不肖,直提本心以醒之。用能浮于有众,枞阳之民半出门下,江之南北咸敬慕之”云云。童老先生弟子钱至立及其子钱澄之称童老先生为“学宗”。
正是童自澄、方学渐、赵鸿赐相继创办了辅仁会馆、桐川会馆等书院,枞阳一地竟相成立的会、社学术团体,还有斗冈、孔川、枞川、金山,讲学之风波及九华、齐山、祁阊、龙舒、庐江等地。也正是盛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讲学活动,才促使枞阳乃至皖江流域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成为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文/夫子)
( 童学文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