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关于安徽枞阳《童氏宗谱》
发表时间:2012-5-28 19:35:20     新闻来源:     阅读:4501次

                                                            (童季贤摘编)
1、 关于安徽枞阳《童氏宗谱》
           有一篇关于枞阳《童氏宗谱》收藏赏读,乡野闲人的日志《从“辅仁会馆”到“桐城派”》(2010.7.20):
     “几年前,我偶尔收藏了数十本枞阳《童氏宗谱》,原以为,此类古籍体裁狭窄,内容枯燥,大多没有什么文物史料和欣赏收藏价值,但在经过翻阅和整理之后,我不仅对枞阳童姓源流有所了解,对古人的尊宗敬祖及家族观念深感敬佩,并且坚信,枞阳童氏即便不是什么王公贵族、达官名流,但也绝非泛泛之姓、平常人家。”
       大哥童祜嵩记叙:“我在1998年4月返回安徽之行中,去了故乡枞阳,在表姐倪念兹丈夫童祚谟的弟弟祚学家中,曾翻阅了保存在他家的枞阳童氏宗谱。这是一套数十卷的大开本线装典藉。现存于童祚学家的这一套枞阳《童氏宗谱》是经过五修后的版本,这第五次修订是清宣统乙酋年(宣统元年,1909年)完成的。我们的曾祖父童鉴泉是主持五修并作修谱序言的三人之一。”
     这部宗谱可以说篇幅大且影响大,宗谱中有明清的名臣和著名学者捉刀、作序和题跋;在《童氏宗谱》中也有许多名臣学者为童氏先祖写有传纪,可见《童氏宗谱》应该是有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重要文献。


 
                 图1 保存在童祚学家的安徽枞阳《童氏宗谱》(照片由枞阳倪先明提供)


2、枞阳《童氏宗谱》修谱过程:
     《童氏宗谱》初修于明末天启二年(1622)。由“赐进士出身,詹事府协理府事、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待读学士”的何如宠和钱至立作序,(注:何如宠(1569—1642),字康侯,号芝岳,桐城人(今枞阳人)。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是明末一代名臣。《明史》称其“操行恬雅,与物无竞,难进易退,世尤高之)
      枞阳《童氏宗谱》续修于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赐进士及第、诰授光禄大夫、经筵讲官、   起居注礼部尚书加二级”的张英作序。
      嘉庆二十年(1815)枞阳《童氏宗谱》三修时由姚鼐题跋,特别是姚鼐在题写这篇跋文时已八十五岁高龄,这年也是他的忌年,因此很有可能是他的传世“绝笔” 。    
 


                                                  图2 姚鼐{网上搜到的}
    (注: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同治十一年(1872)四修枞阳《童氏宗谱》时,由吴廷栋题跋, (注:吴廷栋为诰授资政大夫、覃恩加一级、晋封光禄大夫、刑部右侍郎署户部左侍郎兼理钱法堂、总管三库事务)。
        宣统元年(1909)枞阳《童氏宗谱》五修时由戴鸿慈捉刀,戴鸿慈(1853—1910)清末出国考察五大臣之一,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司法部长。字光孺,号少怀,晚号毅庵,广东南海大同绿涌村人。光绪二年进士,..)并据其手书上版刻印。


  
                         图3  枞阳《童氏宗谱》五修时由戴鸿慈捉刀(倪先明提供)
        枞阳《童氏宗谱》五修题跋除了戴鸿慈另有姚永概等(注:姚永概(1866—1923)  字叔节,号幸孙。安徽桐城人。1888年中举。清末任安徽高等学堂教务长兼总教习。1906年首任安徽师范学堂监督。1912年应北京大学校长严复的邀请,任北大文科学长。1914年应清史馆聘为协修,参与纂修《清史稿》。1918年任正志学校教务长。1922年回家乡,次年病故。兼长诗文,尤长于传记。文能继承桐城派传统,叙事平易雅洁,诗有清遒俊逸之气。主要著作有《慎宜轩文集》12卷、《慎宜轩诗集》8卷、《桐城姚氏诗钞》、《尺牍选钞》等。)


 
                                   图4 我们的曾祖父童鉴泉是《童氏宗谱》五修的作序人之一


3、 明清许多名臣、学者在《童氏宗谱》中为童氏祖先写的部分传纪
        如下摘出几个明清名臣、学者在《童氏宗谱》中为童氏祖先写的部分传纪
       敕封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史方学渐作《辅仁会馆碑记》及《定夫公传》(注:定夫即童自澄的字号),并附《江南通志》;
       方大镇为赵鸿赐、童自澄作《高士传》(注:高士是尊称童自澄,方大镇(1560~1629)字君静,号鲁岳,安徽桐城人。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大名府推官。上任后平反冤案,救活130多人。升为御史,因病请假归。万历三十五年复出,巡盐浙江。)
      钱澄之为其表兄童心铿作传(注: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钱澄之自小随父读书,十一岁能写文章,崇祯时中秀才。南明桂王时,担任翰林院庶吉士。诗文尤负重名,与徐元文有书信往来,《与徐公肃司成书》曾披露顾炎武偏激的一面。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
        钱至立为其表兄童一纯〈童氏十世祖,钱母为一纯姑母〉作传(注:钱至立为钱澄之之父),等等。


   4、枞阳《童氏宗谱》中的重要记载《辅仁会馆碑记》及对当地文化的巨大影响
      《童氏宗谱》中的 “辅仁会馆碑记”,介绍了“枞阳辅仁会馆”是童八世静斋先生于明代兴建并讲学的地方,远近闻名。明清名臣和学者对童八世静斋(名,自澄,字,定夫)有很高评价:枞阳辅仁会馆,童静斋先生讲学之所也。其地襟江带河,在桐邑之东百二十里,商贾辏聚……文学之士往往有之,而未闻所谓心学也”,由此可见,关于“心学”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既非程朱陆王,也不是布衣王艮,而是这位传道乡里的民间学者—童自澄先生。他用能浮于有众,枞阳之民半出门下,江之南北咸敬慕之”,如果说清代“桐城派”是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在方苞之前,必有人播下了“种子”、培好了土壤,并浇水、施肥,笔者认为,这些人应该是童八世童自澄等。


 
                                     图5 《辅仁会馆碑记》在第三十八卷(倪先明提供)
        以下是《辅仁会馆碑记》原文:
        “枞阳辅仁会馆,童静斋先生讲学之所也。其地襟江带河,在桐邑之东百二十里,旧为县,陶士行尝为枞阳令。及县徙桐城而枞阳为镇,商贾辏聚,多竒民頞瞬而目语其间,植行谊功,文学之士往往有之,而未闻所谓心学也。嘉靖间,耿天台典学政于陪京,明道觉人,多士风动。张甑山先生署桐谕,擎良知之说都授诸弟子,闾左之民亦有闻而信者。静斋布衣崛起于枞阳,既然有志于学,谓陈剩夫、王汝止皆布衣,人道足为我师,遂谋结社而讲学,里人觑之异之,已稍稍信之。会于永利寺古道巷二十余年,信徒骎众,相与醵金卜地,于射蛟台下筑馆,曰辅仁。有堂三楹为会所:上一楹为龛,祀孔子;堂之西小楼为退省之舍,前有门,门之左右一室为客舍;馆之东为厘{?}者;三楹取租以供会事。静斋朝夕于斯,洁身理性,与二、三子阐发良知,垂五十年。參政张公湻题期堂曰“江滨邹鲁”,邑宰先后旌之。章公曰“安贫力学”,倪公曰“力追古谊”,刘公曰“嗜学不倦”,德庆徐公曰“为斯民表”,司理周公曰“一乡善士”,工部刘公曰“化行一乡”,学台杨公曰“素行可风”,抚台周公曰“高士”,皆署扁于堂。邑士大夫之重,道者嘉与斯馆,致愧有差缙神过枞阳,必监集,父老子弟而训迪之。庚戊秋,静斋谓余曰:“吾颇倦勤,独心存耳。出馆卷署尾畀{?},余请符于长,令而授其徒之贤,且长者使司之、且戒之曰:此非吾童氏子孙。之所以得私而公,诸同志之士亦非同志之所;得私而公,诸千百世之来学者,馆因所以寄吾道于长久也。因嘱余记之。余惟孔子之教,以仁为先,会子求仁以友。为辅仁者,人也。合天下为一人而后可语仁,故君子之当仁与天下共当之。不独一时之友取以自辅百世之友,皆吾辅也”。静斋布衣而贫为教,不立文字,非有所震燿,驱迫也,惟一念真诚可贵金石。无论贤不肖,直提本心以醒之。用能孚于有众,枞阳之民半出门下,江之南北咸敬慕之。有轻百里而执贽者,于戏静斋可谓近仁之士矣,尤倦倦不得人为憂,常曰: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夫静斋恥独为仁后之君子,各以仁自任,俾此会之道,久而益光,固所以辅静斋之仁于不替也哉。静斋名自澄、字定夫,其馆建于万历之癸巳云。万历辛亥孟夏之朔。
          勅封文林郎、江西道监察御使邑人方学渐书,门人陈鸣凤立。”
          童自澄自万历年初,就立社于枞阳镇永利寺古道巷,月三会讲学,以“良知”为宗,前后历二十余年,至万历二十一年(1593)才集资筹款,选择馆址,于射蛟台下建筑学馆,取名“辅仁会馆”。      

          童自澄老先生在辅仁会馆大力推举讲学兴教之新风,会馆主要讲授性善之旨、经世之义,并首倡“心学”。一时学者如云,名流汇聚,每会聚不下四、五百人。学风大盛,影响非凡。致方园百余里百姓人家“贫不弃书”,诚为家训。据记载,张英的曾祖父张淳为“辅仁会馆”题扁:“江滨邹鲁”。誉“辅仁会馆”为文化昌盛之地,礼义贤达之邦。还有司理周公曰:一乡善士;工部刘公曰:化行一乡;学台杨公曰:素行可风;抚台周公曰:高士。皆署扁于堂。致馈有差缙绅过枞阳,必临集,父老子弟而训迪之,可见其盛。辅仁会馆后由其弟子钱至立讲学二十余年。其时,还有名儒方学渐亦于达观山下创办了“桐川会馆”讲学。两会馆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交流、相互促进。
          童自澄老生心高志远,大器晚成,在他创办“辅仁会馆”时已是六十四岁高龄,他一生潜心治学、辅人,未及形成自已的理论基础。方学渐这样评价他:“静斋布衣而贫为教,不立文字,非有所震耀,驱迫也。唯一念真诚可贯金石。无论贤不肖,直提本心以醒之。用能浮于有众,枞阳之民半出门下,江之南北咸敬慕之”云云。童老先生弟子钱至立及其子钱澄之称童老先生为“学宗”。
         正是童自澄、方学渐、赵鸿赐相继创办了辅仁会馆、桐川会馆等书院,枞阳一地竟相成立的会、社学术团体,还有斗冈、孔川、枞川、金山,讲学之风波及九华、齐山、祁阊、龙舒、庐江等地。也正是盛于明代嘉靖、万历年间的讲学活动,才促使枞阳乃至皖江流域在明清时期人才辈出,成为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5、《童氏宗谱》中关于童氏记载摘录
       枞阳童氏一世名童贵八于元代天历年间(天历元年为1328年)自安徽省东南的歙县(秦始皇统一中国时置歙县,随代置歙州,州治在歙县。北宋时改歙州为徽州)迁到桐城的,初居道士坡。
      至元末年间,童三世荣益奠宅于枞阳。
      家谱中有《辅仁会馆碑记》,记述的是童八世静斋先生(注:名,自澄,字定夫)于明代兴建辅仁会馆,进行讲学,远近闻名,对形成明清时期著名的桐城学派有很大影响。尊称为“桐川三老”之一
     我们的曾祖父童鉴泉,是二十世,
     同为二十世的童启英,其儿子童祚谟、童祚学是二十一世。
     童起诗  其儿子 燕祯(号仲升)和受福(字叔诒)
6、二十世及以后的家谱列表(略)
     参考资料: 1、乡野闲人的日志:从“辅仁会馆”到“桐城派”(2010-7-17)
                     2、枞阳在线,双车道,童自澄与辅仁会馆(2011.8.3)
                     3、童祜嵩,我的回忆(2000)


主题: 更正資料
作者: 童正淙 (2012-9-14 12:26:39) 125.226.184.69
内容: 更正1︰《樅陽童氏宗譜》譜載貴八有兄弟共十人,以貴字冠行派,數為名,兄弟都遷徙異地,貴六公遷中州,貴八公遷桐城(安慶市桐城),貴九公遷山陰,其他有遷太湖、淝水…等貴字輩(貴一 ~ 貴十)皆一本。 更正2︰貴一公原籍江西饒州府鄱陽縣遷湖北黃岡中河鄉高家嶺,貴一、貴八同為貴字輩且年代吻合、地理位置相近,很有可能是兄弟,建議貴一、貴八後裔採用DNA確認族譜世系。
主题: 貴一公與貴八公
作者: 童正淙 (2012-9-9 17:37:13) 125.228.166.12
内容: 《樅陽童氏宗譜》譜載貴八有兄弟共十人,貴八公原居安徽黃山市歙縣,無敘述其他兄弟。貴一公原籍江西饒州府鄱陽縣,二者地理位置相近且年代相近,是否兄弟?因無族譜載明,建議採用DNA確認。
主题: 请求联系
作者: 童建新 (2012-5-28 23:08:49) 203.80.146.123
内容: 童季贤你好:见文中资料中有“贵八公”“歙县”“童祚谟、童祚学是二十一世”等资料,很可能与我祖“贵一公”有关,资料见宗支世系 黄冈贵一公简况。请与我联系。童建新QQ号:2562721465;邮箱jjtong63@sina.com.谢谢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3条评论>>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谱牒史料
·童镇陞与民族英雄林则徐、关天培的故事 (2024-9-28)
·宁波街道里巷志:座落在章耆巷中的″童元戎第 (2024-9-14)
·前童,宁海革命的摇篮 (2024-9-3)
·国仇家恨一一宁波童元戎第旧事 (2024-9-3)
·抗日草鞋社 (2024-8-14)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