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趁到毛店亲戚家拜年之际,赴老家义乌巴陇遗址寻找故人。
巴陇是义乌稠西童氏分迁的一支。始迁于明代嘉靖年间,毁于清代同治二年(1862年)。150多年前, 巴陇村已被太平天国一把大火烧光。其遗址在现义乌江湾镇隔江对岸,离老义乌江不足百米,在下赵村与岩店村之间一口叫“下塘沿”的水塘周围,有块当地人叫做“姓童的”小坡地。这里是笔者的十代先祖曾经世代繁衍生息的家园。
巴陇遗址下塘沿
做为巴陇童氏的传人,第一次考证巴陇遗址,好像是十多年前跟随父亲去的。以后每逢春节,经常要去瞻仰一番,曾经还带女儿去过一两次,希望后代能记住我们的根。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收获。去年春节去的时候,意外地从遗址区捡到过残瓷碎瓦,当时甚为激动,因为它们是巴陇祖先赠与后裔的特殊的新年礼物!
巴陇遗址残瓷碎瓦
今年春节,本来计划是去巴陇遗址相邻的西赵村寻找一位叫做赵财产的故人。据笔者笔记本记载,2008年9月,江东镇徐村西赵村一位名叫赵财产的人曾经到笔者南门街的店里,与笔者妻子聊起童必挥,他说他爷爷赵华忠当年与我爷爷童必挥是同桌同学,他小时候常与爷爷睡一床,赵华忠常常跟他讲述我爷爷童必挥的故事。他当时还留下了儿子赵明春的手机号,希望我有时间去跟他聊一聊。
当时我也曾有拜访之意,只是忙于事务,没有及时行成。待到数年后记起,打他儿子电话,却一直不通。想想赵财产才60岁不到,以后有的是时间,这样又拖了两年,直到今年春节,才下决心一定要去拜访一番。从他口中,或许能打听到一些与爷爷有关的历史故事,以充实必挥爷爷的生平事迹。
熟料一到毛店村亲戚家,刚提起隔壁西赵村赵财产,姑婆就说可能已经过世了,内心就咯噔了一下,怎么这么遗憾!才过去七年,人就没了?后悔自己不早几年来访。
赵财产既已离世,带走了满肚子的童氏故事,如何弥补这个遗憾?去走访一下他的妻儿,也许会有些许收获。于是随表舅毛祥潮去了隔壁下赵村。
在下赵村东首的一条小溪边(后来知道这条小溪当地人叫后弯旋,是当年巴陇与下赵村的界河,溪东是下赵村,溪西就是巴陇的地界了),我们询问几个正在晒太阳的当地的老年人。巧的是,其中一个正是赵华忠兄弟的儿子即赵华忠侄儿,名叫赵樟云,今年75岁。得知我们的来意,赵樟云老人告诉我,赵财产前年因喝酒过量已过世;赵华忠有四兄弟,他是华忠弟弟的儿子。
老人还意外地告诉我,当年,他家有两间老房子还是从姓童的村子整体搬迁过来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村里改地造田,他们都参加了其中的劳动,将姓童的村庄遗址上的无主坟墓都平了。坟前旗杆石,拿过来做了溪埠头。所有无主坟的坟砖被生产队拿去造房子,起了前后各三间办公室。
童家两间老房子在哪里?生产队办公室在哪里?
笔者一听还有巴陇遗物,急切地要去探访一番。热情的赵樟云老人一边带我们去寻古,一边逢人就说,姓童的太公回来了!姓童的子孙回来了!仿佛他们赵姓人家百多年来一直在等候我们。以前一直以为姓童的已经没有了后裔,如今见到我们,如见故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巴陇童氏两间祖屋外观
巴陇童氏两间祖屋外观
在赵樟云老人陪同下,我们瞻仰了巴陇童氏的最后两间祖屋;在原来生产队的办公室内外墙壁上仔细搜寻巴陇童氏的遗传信息。我们找到了镂刻有“囍”、“寿”、“福”、“太平”、“千”、“百”等等文字符号的砖头;在溪水边找到了赵樟云老人所称的旗杆石。虽然没有找到有关“童”字的文字,但从赵樟云等亲历者的回忆中,肯定了这些巴陇遗物。怀着敬畏之心,笔者一一拍照存念。抚摸着这些记载历史岁月的古旧砖头,笔者感慨万千!在一堵饱经风霜的老墙边,我让表舅为我拍照留念。巴陇的祖辈们,是你们,冥冥之中指引我找到了这里,让我代表后裔们与先祖遗物合个影吧!
下赵生产队办公室
生产队办公室童姓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