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地方,能够出一个进士,就算是一个大新闻了,在一户人家,父子两人都是进士,那在当时可谓是名震四方。清末时期湖南宁乡县龙凤山人童翚、童秀春父子分别在科举考试中高中进士,成为乡里乡外的一段美谈。
童翚,据查证族谱资料记载,生于1794年4月20日,卒于1864年4月18日,号云奎,派名(族谱的特色之一是字派。即制订字辈、派名、派行。是民间一种独白的传统取名方法,其功能是同族人走启蒙天下,都能区别长幼世序辈份的大小。每届修新谱时,老谱中的字派必印载谱内,若老字接近末尾,则又要续增新字派,体现绵延不断,长衍吉祥)道晖,宁乡龙凤山人(今凤凰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清嘉庆己卯(1819)年举人,道光十三(1833)年癸己科三甲进士,历任贵州定番州知州、毕节县令、黔西知州等职。
童父爱好风水研究,于是对于自家的住宅和亲人的埋葬地的选址,都会从风水的角度出发,据说童家就是因为他们家的祖先的埋葬的选址很好,是一块当地来说极其好的宝地,先人埋葬在此昭示着这个家族从此以后便会兴旺发达。在任何一个年代,衡量一个家族兴旺与否的标准基本上与“官宦”二字有关,几千年的“学而优则仕”传统道德思想已在中国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童氏家族“一门两进士”,无疑因此铺上了几分传奇的色彩。
童翚的才华在历史资料上是有据可查的,他博学厚问,曾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张之洞的老师,冯天瑜的《张之洞评传》中曾经提及:“张之洞早年所师从者,如韩超、丁诵孙、童云逵、洪次庚、吕文节等……”。可见其对张之洞的成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同时,他在修身齐家治国方面颇有造诣,自己在仕途上和家庭上的成功,其子童秀春在其悉心培养下喜中进士,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童秀春,晚清大才子(1813—1868),童翚长子,宁乡龙凤山人,号圭农。嘉庆己卯科举人,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进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充国史馆协修、广东候补道保肇罗兵备道员加盐运使、授通义大夫。
童秀春博学多才,曾总纂修同治《宁乡县志》,在其同年参加科举考试的同学中,不乏大量历史 名人,与他同年的丁未科状元是张之万,有名的同学有郭嵩焘、沈葆桢、李鸿章等。都是一些在清朝末年国家中一些举足轻重的人物,童秀春的才学由此也可见一斑。
他曾为云山书院讲堂题一副对联:宰相须读书人,请业执经,即他日立朝地步;秀才以天下任,正心诚意,在当初入学工夫。为宁乡云山书院讲堂题有:沩山沩水有奇光,读圣贤书,致用当储公辅器;名儒名臣无二道,任天下事,存心须在秀才时。充分体现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真知灼见,他认为人才须经过磨砺才会崭露光芒。
童秀春继承了其父亲的优良传统,在子女的教养和培育方面更是毫不逊色,生子五人,个个都是有出息的人才:长子光斗,郡廪生,五品衔,即选教谕;二子光泽,邑庠生(明清时期州县的秀才的称呼),同治壬戍恩科举人,刑部候补主事;三子光湖,邑庠生;四子光湘,太学生,出嗣胞叔;五子光海,邑庠生。在今天来看的话,五个儿子相当于都是政府公务人员,具有公务员的编制。就现今看来也同样可谓是一户名门望族,更何况在当时。
“一门两进士”享誉故里,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美谈,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经常通过这样的一些典型的事例来激励身边的人, “一门两进士”这个典故,近百年来一直在龙凤山这个乡村角落里及周边地区到处传诵,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或许我们更加会明白“孟母三迁”的苦衷和缘故,龙凤山地区的后代或许是受到前人的鞭策与鼓舞,加上周围良好的学习环境,近现代以来从这里走出了一代代杰出的人才,都在续写着这段段华丽的篇章,凤凰山这块人杰地灵的圣土,也渐渐的吸引了不少世人的眼光。
(童化平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