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鹏,福建长汀童坊镇人,1914年生。1930年6月参加红军并入党,在红四军、红一军团政治部、政治保卫局任秘书。1934年参加长征。 长征到陕北后,曾任 毛泽东秘书。1936年12月 西安事变后,一直随周恩来在西安、南京、武汉、桂林、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负责秘书、机要工作,任机要科科长,中共中央南方局秘书处处长,中共中央驻重庆、南京代表团副秘书长,重庆中共中央南方局副秘书长。1947年3月后,在中央城工部、中央统战部任秘书处长、副秘书长、秘书长。1958年到1966年任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文革”初任中央办公厅第一副主任,“文革”中下放干校。1973年回中央统战部,1977年任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后任中共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退居二线,1987年离休。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
2007年7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童昕推荐稿)
【相关阅读】
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
这是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记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惟一的一张彩色照片。摄影者是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童小鹏同志。 根据有关资料,参加开国大典采访拍摄的共有15位摄影记者,他们使用的都是黑白胶卷。童小鹏时任周恩来总理秘书,有机会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背着相机登上天安门城楼。此前,他通过我党在香港创办的华润公司买了几卷120彩色反转片,准备专门用来拍摄开国大典盛况。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当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之时,童小鹏快步走到主席台前,从石护栏杆右侧拍下了这一伟大的历史瞬间。当时中国内地没有彩照冲洗设备,童小鹏又托人带到香港冲洗。(戴学平)
展现领袖风采的人 |
|
童小鹏始终说他是一位业余摄影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高级干部中,爱好摄影的并不多,他就是其中一个。相对于吴印咸、徐肖冰等专业摄影家,童小鹏拍摄领导人的机会似乎更多些。他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和中央机关工作,不仅是历史见证人,而且有更多的机会进入一些重要场合拍摄照片。童小鹏拍摄的许多照片,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早在建国初期,他就给新华社送去一批极为珍贵的底片,1990年,他又将珍藏多年的1500余张历史照片献交中央档案馆。
李克农是我的老师
童小鹏出生于1914年。他原名“童大鹏”,只因小时候个子小,大家都喊他“小鹏”。久而久之,“童大鹏”变成了“童小鹏”,他也就以“童小鹏”为名。如今,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本名。1936年12月12日发生了西安事变。童小鹏作为中共代表搞译电工作的随员,与周恩来一同到了西安。他亲历了西安事变和解决的全过程,目睹了周恩来纵横捭阖、砥柱中流的作用。当时他心里想,如果有一架照相机把这样重大的历史事件记录下来,该有多好啊!
1937年3月的一天,西安红军联络处主任李克农从上海买回一架德国制的120照相机。李克农喜欢摆弄照相机,教会童小鹏怎么样拍照,并把这架照相机交给童小鹏保管使用。童小鹏从此迷上了摄影,到了“机不离身”的地步。在长达60多年业余摄影实践中,他努力进取,不断提高,以娴熟的技巧,拍摄了如中国工农红军改编前的活动、第二次国共合作、党中央领导人在陕北以及解放战争时期中共领导机关转战陕北等珍贵的照片。他拍摄的这些照片,对于了解和研究中共党史、军史有着重要的价值。
第一次为毛泽东、周恩来照相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一个新的使命摆到周恩来面前,同国民党开始正式谈判。从1937年2月开始,他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和南京四地,同国民党进行了五次谈判,历时7个月。这年3月,周恩来从西安乘飞机回延安向党中央报告谈判的情况。童小鹏初试身手,拍下了周恩来下飞机后的留影。这是他为周恩来拍摄的第一张照片。
同年5月底,国共两党正在谈判,第二次国共合作还没有实现,国民党从西安派出“中央考察团”到延安和陇东的红军驻地考察。童小鹏陪同叶剑英、陈庚跟考察团一起到延安。在这次陪同考察时,他在延安凤凰山第一次为毛泽东拍了全身照和半身照。与外国记者斯诺拍的那张十分相似。童小鹏还第一次为红军将领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海东、萧克、刘亚楼等留下了宝贵的历史镜头。
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
抗日战争时期,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长期在武汉、南京、重庆等地从事统一战线工作。在险恶的环境中,周恩来始终以民族大义为重,竭力团结一切抗日救国力量,抵制反共逆流。童小鹏在这段时间拍下了很多有重大历史意义的照片。周恩来、董必武和各方面人士交往的照片,八路军办事处工作人员的工作,生活情况,都可以从他拍摄的照片中窥见一斑。在艰苦的斗争环境中,童小鹏为了节约经费,就自己刻苦钻研,摸索了一套冲洗、印片、放大技术。他的抓拍功底越加炉火纯青。
“这是反映开国大典惟一的彩色照片”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童小鹏时任周恩来总理的秘书,有机会以工作人员的身份,背着照相机登上天安门城楼。此前,他通过我党在香港创办的华润公司买了几卷彩色胶卷,专门用来拍摄开国大典盛况。这天下午3时,当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之时,童小鹏快步走到主席台前,从石护栏杆右侧拍下了这一难忘的历史瞬间。当时,中国内地没有彩色照片冲洗设备,童小鹏又托人带到香港冲洗。事后他自豪地说:“这是反映开国大典惟一的一张彩色照片。这张照片是我业余拍摄的新起点。”
我是摄影界的“游击队员”
童小鹏在提到他的摄影情结时说,我酷爱摄影,一开始就得到了周恩来等领导同志的支持。相对于吴印咸、徐肖冰等专业摄影师,我只是摄影界的“游击队员”,是业余摄影者。新中国成立以后,童小鹏职务多次变化,工作比较繁忙,但他对摄影依然情有独钟,继续用照相机忠实地记录历史。1959年6月,童小鹏随同毛泽东回韶山,他拍下了那张广为流传的毛泽东在韶山学校和少先队员们的合影。他还拍摄了毛泽东倾听乡亲心里话的照片,这张照片有一股催人泪下的震撼力,把领袖和群众的鱼水之情表现得十分传神。
特别要提醒的是,童小鹏的数千张底片和照片能够完好无损的保存至今,完全要归功于敬爱的周总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周总理的特别关照,这些照片才免遭劫难。对此,童小鹏感到万分庆幸。
童小鹏的摄影作品,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映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辉历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正如他自己所言:回忆录可以留在以后再写,也可以由别人代写;但照片是惟一真实的历史记录,这是事后不可弥补的重要史实。 |
童小鹏(1914-2007),福建长汀人。
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经过长征到达陕北。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随周恩来副主席到西安,以后在南京、武汉、桂林、重庆等地八路军办事处和中共长江局、南方局、中共代表团工作,1947年3月随董必武从南京撤回延安。1936年12月在西安红军联络处工作时学会照相,1937年3月正式开始业余摄影活动,在国共两党谈判、合作抗战、重庆和谈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拍摄照片数千幅,成为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重要历史见证。特别在国统区的摄影活动,是解放区摄影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侧面,是任何人也无法替代的。1949年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拍摄了纪录开国大典盛况的新中国第一批彩色照片。1987年3月,在北京举办《童小鹏业余摄影五十年影展》,展出代表作品300余幅。建国后,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中央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副主任等职,虽身居高位,仍手不离相机,拍摄出许多优秀摄影作品。1984年主编《国共第二次合作》画册,收入他部分作品,1990年出版童小鹏摄影资料选集《历史的脚印》,收作品524幅。2007年7月18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3岁。.
主要作品:
《红军驻西安联络处》(1937年于西安)
《周恩来与邓颖超在西安红军办事处》(1937年于西安)
《国共和谈代表在终南山合影》(1937年2月于西安。左起:叶剑英、张冲、周恩来)
《束装待发》(1937年周恩来乘机从西安飞返延安)
《脱险》(1937年5月,周恩来(中)、张云逸(左)、孔石泉(右)等25人从延安赴西安与国民党谈判途中,遭政治土匪袭击,死伤20人,照片为脱险到西安后留影)
《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林伯渠到庐山同蒋介石谈判后回到西安》(1937年7月)
《黄埔军校一期学生徐向前、左权、陈赓、宣侠父到西安进行统战工作》(1937年夏)
《在西安红军联络处工作的一群红军"娃娃"》(1937年春)
《邓颖超和青年学生在西安》(1937年)
《到延安去:西安红军联络处为延安输送青年学生》(1937年)
《延安南关和宝塔山》(1937年1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由保安迁至延安,在此领导全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此后,又领导华北、华中、华南敌后抗日战争及抗日根据地的建设)
《中共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延安》(1937年5月)
《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下的住房》--毛泽东在这间石窑洞内写出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伟大著作。(1937年)
《红军总司令朱德在延安》(1937年5月)
《红军将领林彪、罗荣桓、谭政和冯文彬、许建国等同志在延安》(1937年5月)
《红军青年将领张爱萍、刘亚楼、莫文骅在延安》(1937年5月)
《欢迎为国共合作而努力的国民党中央考察团》(1937年5月,延安南门高悬欢迎标语)
《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到达延安军民夹道热烈欢迎》(1937年5月)
《国共双方代表同祭黄帝陵》(1937年5月)
《欢迎国民党中央考察团在延安、陕北、甘肃红军驻地考察活动》组照14幅(1937年5月)
《刘伯承、肖克、陈再道在甘肃红军驻地》(1937年5月)
《徐向前、叶剑英在陕西云阳红军总指挥部》(1937年5月)
《红军积极准备抗日》--"红军一部"、"陕南红军奉命集中陕北"、"红军机枪连"、"红军驳壳枪连"、"红军骑兵阵容"、"红军集会誓师抗日"、"操练中的红小鬼"、"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1937年摄于陕西云阳和陕南等地)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校门》3幅(1937年5月由红军大学改名)
《抗大学员早操、唱抗战歌曲》2幅(1938年于延安)
《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设在桥儿沟天主教堂》(1938年)
《延安中山图书馆》(1938年)
《延安街头墙报、抗日宣传画》2幅(1938年)
《日寇飞机狂轰滥炸,延安古城成为废墟》(1938年11月)
《延安被炸后,机关学校挖窑洞居住》(1938年冬)
《红军代表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应邀到南京参加最高国防会议后与国民党代表张冲、邵华合影》(1937年8月)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后,在南京成立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李克农任八路军办事处处长》(1937年9月)
《经周恩来向国民党当局交涉,保释出狱中共党员和革命群众数百人。这是夏之栩、钱瑛、张越霞出狱后,在南京八路军办事处留影》(1937年10月)
《博古、廖承志、叶剑英、李克农等在南京活动》组照11幅(1937年)
《第十八集团军驻武汉办事处》--中共代表团和中共中央长江局也在这里办公(1938年2月于汉口)
《中共代表团、中共长江局负责人王明、周恩来、博古在武汉》(1938年)
《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从抗日前线来到武汉,周恩来、郭沫若、叶剑英到车站欢迎》(1938年春)
《周恩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时在武昌留影》(1938年)
《新四军在武汉成立后,军长叶挺、副军长项英、参谋长张云逸、副参谋长周子昆等在汉口合影》(1938年1月)
《中共长江局负责人和新四军部分领导人在武汉留影》组照5幅(1938年)
《邓颖超给孩子剧团送行》(1938年于武汉)
《周恩来、邓颖超在武昌珞珈山》(1938年)
《周恩来、邓颖超在武昌珞珈山寓所接见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1938年)
《中共代表团在汉口欢迎世界学生代表团》组照7幅(1938年6月)
《王明、周恩来、博古、徐特立从武汉回延安参加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朱德到城外迎接》(l938年8月)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组照4幅(193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在延安桥儿沟礼堂举行)
《第十八集团军驻桂林办事处》组照3幅(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当年11月在广西桂林重建办事处)
《华侨捐赠给八路军的救护车和药品经香港中国福利会送到桂林办事处》(1939年春)
《红岩第十八集团军办事处全景》(1939年1月南方局成立后也在这里办公)
《曾家岩50号"周公馆"》--中共南方局军事、文化、妇女等工作部门的办公处(1939年)
《周恩来与蒋光鼎在重庆上清寺渔村》(1939年)
《曾家岩50号"周公馆"被日寇飞机轰炸后的惨状》(1939年5月)
《周恩来、邓颖超在被日机轰炸后的红岩十八集团军办事处门前留影》(1939年5月)
《周恩来在防空洞口接待外国记者》(1939年5月)
《董必武、徐特立、林伯渠、吴玉章、叶剑英、博古、王炳南、钱之光、何凯丰、吴克坚、廖似光、卢竟如等在重庆活动》组照16幅(1939年)
《陕甘宁边区各界妇女救国联合会驻渝代表团》。左起:邓颖超、卢竟如、张晓梅、廖似光、张玉琴。
《驻渝代表团在重庆街头参加群众游行》(1940年"三八"妇女节)
《周恩来、董必武在红岩》(1940年)
《中共国民参政员博古、林伯渠、邓颖超由西安飞抵重庆》(1940年)
《周恩来由重庆回延安,邓颖超、张冲到机场送行》(1940年7月)
《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在红岩接见印度社会活动家亚辛夫人》(1940年)
《周恩来接受美国国际皮货皮革工人向延安国际和平医院赠款》(1949年于重庆)
《邓颖超与李鹏在重庆红岩合影》(1940年周恩来、邓颖超将李硕勋烈士儿子李鹏接到重庆,又送到延安)
《红岩办事处经费困难,工作人员自己种菜节省开支》(1940年)
《周恩来、邓颖超、董必武在红岩接见司徒美堂和黄兴夫人徐宗汉》(1941年)
《新华日报举行建社三周年纪念》(l941年1月11日)
《邓颖超、钱之光和炊食员一起在红岩水塘挑水》(1941年)
《周恩来热爱革命后代》(1942年抱着叶挺小女叶扬眉和荣高棠儿子高乐天合影留念)
《邓颖超和叶挺夫人李秀文、女儿叶扬眉在红岩留影》(1942年)
《十八集团军驻渝办事处部分干部和机要人员在红岩》2幅(1942年)
《被国民党重庆卫戎司令部查封的十八集团军办事处电台》(1943年9月)
《周恩来、林彪离重庆返延安时留影》(1943年6月)
《王若飞、董必武、林伯渠、钱之光在红岩》(1944年5月,中共中央南方局改为重庆工作委员会,王若飞为书记)
《王若飞在曾家岩接见外国记者》(1944年)
《小龙坎公墓》--这里葬着1939年至1945年在南方局、办事处、新华日报社工作时逝世的12位同志,周恩来的父亲、邓颖超的母亲也安葬在这里(1945年)
《新华日报社春节演出秧歌剧招待重庆文化界人士》(1945年)
《王若飞在南温泉》、《王若飞、董必武、钱之光等在南温泉》2幅(1945年)
《合家欢》-王若飞和夫人李培之、儿子毛毛在红岩(1945年)
《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中共"七大"在此召开(1945年)
《延安新市场》(1945年)
《中苏友好协会延安分会在窑洞内举办图片展览》(1945年)
《南泥湾生产》(1945年)
《延安青年艺术学校》组照3幅(1945年)
《日本投降后,中共中央派出的第一批高级干部林彪、张际春等乘美机由延安飞往太行解放区转赴华北、东北开展工作》(1945年8月)
《从重庆回到延安的部分同志》(1945年)
《毛泽东主席到机场迎接赫尔利、张治中来延安》--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争得准备内战时间,装出和平姿态,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并派张治中和美国大使赫尔利乘专机到延安迎接。(1945年8月27日)
《毛泽东、周恩来赴渝谈判》--去机场前与前来迎接的张治中、赫尔利和送行的朱德合影(1945年8月28日)
《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及随员胡乔木、陈龙登机前同赫尔利留影》(1945年8月28日于延安)
《毛泽东、周恩来等飞达重庆,钱之光、王炳南和新闻记者到机场迎接》(1945年8月28日于重庆)
《毛泽东在重庆休息会客的"桂园"--张治中公馆》(1945年8月)
《宋庆龄和王安娜到桂园同毛泽东会谈》(1945年9月)
《毛泽东在红岩接见美三名航空员》(1945年9月)
《毛泽东离重庆返延安,在机场与陪同者张治中和前来送行的陈诚、陶行知、于立群合影》(1945年10月11日)
《张澜、邵力子、郭沫若、傅学文等到机场给毛泽东送行》(1945年10月11日于重庆)
《毛泽东登机前,各界人士热烈欢送》--毛泽东在重庆与蒋介石国民党谈判进行了四十三天。达成《双十协定》之后,周恩来、王若飞继续进行谈判,虽然后来也签订了《停战协定》并召开了政治协商会议,但同国民党激烈的谈判斗争从重庆一直进行到南京。(1945年10月11日)
《出席国民政府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共代表团部分成员在重庆留影》--中共中央决定由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叶剑英、吴玉章、陆定一、邓颖超七人组成代表团,与国民党谈判并参加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团于1945年12月16日到达重庆,1946年1月5日,达成了停战协定。
《国民党代表张群、中共代表周恩来、美国代表马歇尔签订停战命令后合影》(1946年l月10日于重庆)
《邓颖超与刚出狱的廖承志合影》(1946年1月22日于重庆)
《重庆学生上街游行,庆祝政协开幕,要求实现蒋介石的四大诺言》(1946年l月25日)
《周恩来、张治中、马歇尔举行"整军方案"签订仪式》组照5幅(1946年2月15日于重庆)
《国民党破坏和平民主的罪证》:之一"在《整军方案》签字的同时,在中共代表团门口张贴反共标语";之二"国民党特务殴打郭沫若、李公朴,制造‘校场口事件',又给周恩来寄恐吓信,并附一枚子弹";之三"国民党特务煽动不明真相的学生举行反苏游行";之四"混杂在游行队伍中的国民党特务捣毁了《新华日报》营业部"(1946年2月于重庆)
《军事三人小组中共代表周恩来》(1946年2月)
《军事三人小组飞抵北平》(1946年2月28日)
《军事三人小组到达济南,受到群众热烈欢迎》(1946年3月2日上午)
《军事三人小组到达徐州》(1946年3月2日下午)
《军事三人小组在归绥(呼和浩特)听取傅作义将军的报告》(1946年3月4日上午)
《军事三人小组到达延安,毛泽东、朱德、林伯渠到机场欢迎》(1946年3月4日下午)
《毛泽东陪同马歇尔乘车从机场驶进延安》(1946年3月4日下午)
《军事三人小组到达汉口,大街上挂起"欢迎为建设三民主义新中国而努力的周恩来先生"的大标语》(1946年3月)
《叶挺和"四八烈士"永垂不朽》组照9幅(1946年3月一4月重庆)
《南京梅园新村30号--中共代表团办公处》(1946年5月)
《周恩来在南京梅园新村》(1946年)
《周恩来、董必武在梅园会见外国友人》(1946年)
《周恩来、邓颖超在梅园与外国记者谈话》(1946年10月)
《中共代表团部分工作人员在南京、上海的活动》组照8幅(1946年)
《周恩来在梅园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揭露国民党关闭和谈大门,蓄意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统治的非法行为,并宣布中共代表团即将撤回延安的决定。(1946年11月)
《中共代表团撤离南京前宴请民主同盟负责人》(1946年11月17日)
《周恩来、邓颖超、李维汉奉命撤回延安,行前与留在南京坚持工作的董必武合影留念》(1946年11月18日)
《周恩来临行前为记者签名留念》(1946年11月19日)
《设在瓦窑堡好家沟小庙里的新华社广播电台,把解放战争胜利消息播向国内外》(1947年3月18日中央机关从延安撤出后,曾在瓦窑堡暂住)
《毛泽东主席到机要科看电报》(1947年7月,党中央、中央军委转战陕北,在靖边县小河村指挥全国解放战争)
《毛主席在靖边小河村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布置战略反攻》(1947年7月21日至23日,周恩来、彭德怀、任弼时、贺龙、王震等领导人参加)
《周恩来在陕北佳县神泉堡向干部报告解放战争发展形势》(1947年10月)
《毛泽东在西柏坡》(1948年5月26日党中央、中央军委到达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在这里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
《周恩来签署作战命令》(1948年冬于西柏坡)
《周恩来、邓颖超在西柏坡》(1948年8月)
《毛泽东和周恩来在西柏坡畅谈解放战争形势》(1949年1月)
《民主人士响应中共中央提出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号召,纷纷来到解放区》--先后来解放区的有:民主同盟负责人楚图南、胡愈之、沈兹九、吴晗和夫人,民主促进会负责人周建人及夫人、女儿,上海人民和平代表团成员章士钊、颜惠庆、江庸和私人代表邵力子等。(1948年冬至1949年2月于西柏坡、李家庄)
《傅作义、邓宝珊到西柏坡》(1949年2月22日)
《国共两党代表和平谈判》(1949年4月1日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2幅--由于蒋介石的操纵、南京政府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人民解放军遂于4月21日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以张治中为首的代表团和全部工作人员留在北平,参加新中国的建设工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召开》--大会通过了《共同纲领》,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决定了国旗、国歌和纪年,并决议定都北京。(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当天,首都三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开国大典主席台上》(1949年10月l日)
《第一面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1949年10月1日)
《首都三十万人在天安门广场热烈庆祝新中国诞生》(1949年10月1日)
(童化平推荐稿2013.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