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著名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专家童晓光教授
发表时间:2008-3-28 18:49:39     新闻来源:     阅读:3355次
 
        童晓光1935年出生于浙江嵊州市,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1955年5月-1959年9月南京大学区域地质专业本科毕业。
        1959年11月-1964年南京大学大地构造专业研究生毕业。
        1964年6月-1967年3月大庆油田研究院研究组长、技术员。
        1967年4月-1979年9月辽河石油勘探局(及前身)组长、室主任、工程师、主任地质师。
        1979年10月-1989年2月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主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总工室成员。
        1989年3月-1991年12月塔里木勘探开发指挥部总地质师、高级工程师兼研究大队长。
        1991年12月-1994年4月中油总公司勘探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
        1994年5月-1998年7月中油总公司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教授级高工,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兼总地质师。
         1998年8月-至今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先为总地质师、教授级高工后为顾问。
        主要兼职为:南京大学、西北大学、石油大学的兼职教授。曾任中国地质学会构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矿协资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石油学会地质委员会委员。
 
科研成果硕果累累
         童教授在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辽河油田勘探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辽河勘探的初期,深入研究了辽河坳陷的地质牲征,确定是典型的大陆裂谷盆地,为渤海湾盆地的组成部分,基本地质特点是断陷盆地,发育了以断块油田为主的多种类型的油气藏,西部凹陷是油气最富集的凹陷。从而明确主攻方向和辽河坳陷油气分布基本规律。对西部凹陷的进一步研究得出结论,辽河西部凹陷的隐蔽油气藏分布广、规模大,其储量占总储量的40%以上。分析了它的形成条件:1.第三纪断块翘倾活动,凹陷呈断块结构;2.多物源、多砂体的淡水湖泊和多旋回沉积;3.存在广泛的地层超覆和不整合;4.凹陷是独立的成油单元,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都发生于凹陷和相邻隆起。
       是许多发现井的制定者,如兴隆台油田、曙光古潜山油田的发现井。从而促进了辽河石油会战和曙光石油会战,为辽河成为中国第三大油田奠定了基础。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辽宁省优秀科技成果奖。
       渤海湾盆地和中国东部石油地质研究  参与了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理论的建立,划分了8种复式油气聚集带和4种复式油气富集区。继而对渤海湾盆地的油气空间分布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即在凹(断)陷是独立成油单元的基础上,油气在纵向上按层系分布,平面上按构造部位分布。纵向上可以分为断陷前期构造层,断陷期构造层,坳陷期构造层。平面上可以分为斜坡带、深陷带、陡坡带。不同层系和不同类型的带都有特征性的油藏类型和油气聚集规律。提出油气勘探的范围要从复式油气聚集带扩大至复式油气聚集区。针对复式油气聚集区的类型,在断陷的不同部位和不同层系寻找可能发育的油气藏。“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区(带)勘探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对中国东部石油地质研究侧重于岩性地层油藏的分布规律。陆相盆地近物源,多物源和快速相变和裂谷盆地翘倾活动的特点,决定了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盆地特别有利于地层岩性油藏的形成。对其分布规律的研究,促进了中国地层岩性油藏的勘探。该成果也获得了石油部科技成果一等奖。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  在全国盆地的研究中,发展了前人多旋回盆地和两种体制、两个世代盆地的概念,提出了盆地叠合和复合的概念,叠合指不同类型盆地在纵向上的叠加,复合指不同类型盆地在平面上的组合。盆地的叠合和复合也决定了含油气系统的叠合和复合以及多套成藏组合的发育。这一理论对长期发育的克拉通盆地的勘探具有现实意义。应用于塔里木盆地的地质研究和勘探,提出了不同成藏组合的油气聚集规律,在侏罗系一三叠系成藏组合的基础上,又发现了下古生界,石炭系,白垩———第三系成藏组合,特别对石炭系油田的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塔里木盆地综合石油地质研究获得中油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
 
开拓创新海外找油
       进行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理论研究和战略研究  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进行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利用国外油气资源的建议。通过原油供需趋势的研究,得出中国石油的产量将难以满足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对原油需求的结论。利用国外油气资源是平衡石油供需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对世界各国的油气资源分布、合同条款、投资环境,世界跨国勘探的现状、难点和风险进行了研究。制定了选区标准和重点进入国家的排序,并提出了跨国勘探开发的战略方针建议。同时对全世界北美、西欧以外地区分成五大区,分别进行了以地质资源为主的分国家分盆地的研究,出版了系列丛书。为跨国油气勘探开发项目的优选和评价作了必要准备。
       国外勘探开发项目选择中的创新贡献  国外勘探开发项目的获得是建立在项目正确评价的基础之一。一个成功的项目必须以项目本身的客观条件为基础。所有项目必须要经过严格的评选,同时不错失良机。中油已经评价过的项目数百个部。国家约70个。童教授参加了极大部分项目的复评和审查,部分项目亲自参加评价。个别项目直接领导了从项目的选择、评价、谈判、签约和按管的全过程。如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项目。该项目的正式评价时间仅十天,由于较好地掌握了国际化的评价技术和方法和前期对地质资源条件的系统研究,因此能快速作出正确评价,在与各大国际油公司的竞标中获得成功。从而得到了一个具有6亿吨地质储量的大型油气项目,2002年产436万吨。对一些评价组推荐的风险很大的项目,能作深入细致的工作,实事求是地予以否定,避免造成损失。在国外油气勘探中的贡献苏丹1/2/4区块是中国在海外第一个大型油气勘探项目,在已知油田开发的同时,进行大规模勘探。雪佛龙公司勘探16年发现可采储量2.73亿桶,SPC公司4年发现可采储量1.29亿桶。而中油从1997年以来的六年时间发现可采储量7亿桶,其速度大大超过雪佛龙等国际大公司。每探明1桶可采储量的成本为0.93美元,低于世界大油公司的平均水平1.1美元,其根本原因是童教授等深入研究后提出的被动裂谷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起了重要指导作用,苏丹1/2/4区块所在的穆格莱特盆地与渤海湾盆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陆相沉积,都具有裂谷的基本特征。但两者也有许多差别。根本原因是成因上的差别。渤海湾盆地是主动裂谷,穆格莱特盆地是被动裂谷,从而决定了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上的差异。前者仅有一次断坳史,后者有三次断坳史,前者的油气分布于各个成藏组合、各种油藏类型,后者比较集中于一个层系和一种油藏类型。即在第一断坳期的坳陷构造层的反向正断层的断块圈闭中,断块圈闭中的油藏高度决定于盖层厚度和断层的断距。而储层的质量决定于埋深,确定深度下限为3200米左右。从而可以经济有效地挑选应钻的圈闭,使发现的油田都是高产有经济效益的油田,生产井的平均日产达2000桶,为油田高效开发奠定了基础,从而获得了中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以被动裂谷盆地的成藏模式为基础,对苏丹3/7区麦卢特盆地的勘探建立了成藏模式的预测模型。创造性地利用地震反射特征和深度确定生油凹陷的位置,根据凹陷的地质结构,预测斜坡带的低部位是油气运移的指向也是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从而选择北部次凹的东北斜坡的palogue构造作为突破口,暂停了作业公司提出的西南陡坡带jamous构造的钻探。结果发现了油层底部埋深仅1400米、地质储量4亿吨的palogue大油田。同时又将南部次凹作为后备区,也以东北斜坡带的miyan构造为突破口,钻探结果发现了商业性油流和生油岩,发现了一个新的含油气系统。雪佛龙公司在此勘探了十年仅发现了一个小油田,于八十年代退出。这两大发现证明了预测模型的正确性,也为在2005年建成年产800万吨产能提供了储量基础。目前还不断有新的含油构造发现,预计储量还会大幅度增加。
         近十年来在国外油气勘探中作出开创性工作,并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作为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技术方面的顾问,继续指导跨国油气勘探和新勘探开发项目的技术审查,还参加中国工程院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战略研究〉,是〈海外油气开发与进口战略〉专题负责人之一。
 
学术造诣极深学风严谨创新  
         童教授不仅在科研成果上硕果累累,而且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学风让人钦佩。发表学术论文约50篇,出版专著、文集和合著近20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油地质理论上的创新:(1)专著“油气勘探原理和方法”(合作者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何登发博士)是童教授几十年国内外勘探实践的总结。特别是把石油地质理论与市场经济和跨国勘探相结合。(2)首次提出被动裂谷盆地的地质模式和成藏模式,有效指导了苏丹勘探。童教授治学严谨,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敢于向领导提出不同的意见,敢于提出与主流学术观点不同的论点。研究工作密切结合实际,并身体力行。
 
石油骄子学子楷模
         童教授在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充分肯定,被授予“国家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和“石油工业突出贡献专家”称号。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85)、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石油部东部地区科学大会奖(1978)、辽宁省科技成果优秀奖(1977)、石油部油田发现奖(1980)、石油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1)、石油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3)、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1991)、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2002)、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中国石油集团公司科技创新一等奖(2003)、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会孙越崎科技教育基金第12届能源大奖(2003)等多项国家级及省、部级大奖。
         回首过去,那毕竟是逝去了的岁月;面对今天,固然美好,但历史画卷仍在飞速伸展;展望明天,纵观童教授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看他那与时俱进、孜孜不倦的拼搏精神,我们坚定地相信:童晓光教授一定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新的贡献,创出新的奇迹。
 
 
                                                          ﹙浙江省嵊州市旅游局童剑超 荐稿﹚
主题:
作者:  (2009-4-23 13:41:23) 119.120.94.227
内容: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1条评论>>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童氏名人
·江山县令童必大(字其昌) (2024-9-18)
·前童“逆子”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宁海县首任县长童先林 (2024-9-4)
·前童“逆子”2——中华民国开国宁海县首任知县童建侯 (2024-8-29)
·前童“逆子”1——辛亥革命浙江省首任临时都督童保喧 (2024-8-23)
·童利民,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24-4-13)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