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童第周
发表时间:2007-8-7 8:26:07     新闻来源:浙江通志 > 浙江人物     阅读:2959次
      
 
   
       童第周(1902~1979)赤堇乡童村人。父教书为生,家清贫。童第周幼入塾,后进村上冠山小学,1918年毕业,入宁波效实中学,192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复旦大学,1927年毕业后任教中央大学。1930年,得亲友资助赴比利时,初在布鲁尔从生物学家勃朗歇尔在实验室工作,继入北京大学生物系。1934年得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英国剑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研究员。1948年,受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邀请,至国外考察。
      建国后,任山东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站副站长,海洋研究所和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生物学学部委员、主任;一至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三、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委员,政协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3月30日病逝,1987年宁波效实中学校园建其半身雕像。
       童第周系中国实验胚胎学主要开创人,是中国著名生物学家、教育家、实验胚胎学家。他与夫人叶毓芬同从事发育生物学研究,居国际同类研究先进行列。早期研究脊索动物、鱼类及两栖动物卵子发育能力,有独特发现。50年代始,系统研究文昌鱼卵子发育规律,为确定文昌鱼在动物学上的位置提供重要证据,丰富实验胚胎学理论。60年代后,主要研究脊索动物、鱼类及两栖类细胞核、细胞质,对个体发育、细胞分化、性状遗传的相互作用,富有创见。70年代,与牛满江教授合作,首次从鲫鱼卵巢成熟卵子中提取信息核糖核酸,注入刚受精的金鱼卵,促成遗传型特性形成。他在研究海洋有害生动防治、经济水产动物人工养殖、经济鱼类育种新路径等,亦多有贡献。著述有论文、专著等70余种。
                                                                                  名人传记:《鄞县志》

 

                  “克隆先驱”童第周简介
              
                 
                      
                  
                             毛主席在办公室召见童第周(右二)等科学家1956年

           童第周(1902-1979),字蔚孙,塘溪镇童村人,中国胚胎学和发育生物学家。生于1902年5月28日,1979年3月去世。1930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1934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大学获哲学博士。曾任山东大学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教学、科研及行政领导职务,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全国政协副主席。197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的主要贡献之一,是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初关于文昌鱼发育的实验研究。
           由于文昌鱼在分类上的地位,其胚胎发育一向受到重视。过去曾认为其发育属于镶嵌型,如缺损其一部分,不能通过调整作用补充完善。他用分离、置换分裂球等方法,证明了文昌鱼早期胚胎分裂球的发育命运是有一定的可塑性的。而且,分属于3个胚层的分裂球,在实验条件下可以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有不同程度的相互转化。此外,他还发现文昌鱼的胚胎发育中,具有与脊椎动物相似的诱导作用。这些研究,揭示了文昌鱼与脊椎动物在发育机制上的一致性,从而证明了文昌鱼在从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20世纪60年代初,他应用细胞核移植技术,把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鳑鲏鱼卵内,发现移核后幼鱼的早期性状似乎是根据细胞质的。他把鲤鱼细胞核移植到去细胞核的鲫鱼受精卵内,发现卵发育到成体后有些性状介于二种鱼之间。这二种情况都显示卵的细胞质对性状形成的影响,他还发现金鱼的细胞核移植到鳑鲏鱼卵子中,发育到一定时期再移回金鱼受精卵,有时能产生出鳑鲏鱼和金鱼杂交胚胎的性状,很可能金鱼细胞核在鳑鲏鱼细胞质中短暂停留,也会受到某种影响。
           他曾设想通过移植细胞核来进行育种:把两种不能杂交的鱼的优点结合起来,并使之遗传下去。他的研究,为动物育种提出一个新的、可能的途径。他的关于海鞘的研究,主要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进行的。他的研究证明了其胚胎发育中有些组织器官是有可塑性的,纠正了过去一些学者认为其发育属于严格镶嵌型的见解。从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初,他在鱼类早期发育的实验研究中,还证明了鱼卵受精后原生质向动物极流动,其组织中心在受精后不久就建立起来了。这一现象,可能在脊椎动物的发育中具有普遍意义。在这期间,他对于两栖类胚胎纤毛运动的研究,断定了纤毛运动方向对中胚层组织的依赖性,后者可能通过化学物质产生影响,由此,他探讨了胚胎组织的极性。
            20世纪70年代以后,童第周开始注意用生物化学的方法研究核质关系。他与合作者还研究了核酸对金鱼性状的诱变作用,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发表了论文。他的科研工作始终贯穿着一条线索,这就是从卵子在受精前后的结构到细胞质与细胞核在发育中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细胞质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来源光明日报新华社北京2006年1月14日电)
                   
                       
                  
               
 
 
 
主题: 童第周是哪个
作者: 童潇 (2011-2-13 21:50:16) 124.226.232.225
内容: 上面哪个是童第周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1条评论>>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童氏名人
·江山县令童必大(字其昌) (2024-9-18)
·前童“逆子”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宁海县首任县长童先林 (2024-9-4)
·前童“逆子”2——中华民国开国宁海县首任知县童建侯 (2024-8-29)
·前童“逆子”1——辛亥革命浙江省首任临时都督童保喧 (2024-8-23)
·童利民,浙江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2024-4-13)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