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循史列传》记载,东汉童恢,字汉宗,山东琅琊姑蔑(今山东诸城市西南)人,任不其县(今青岛城阳区)令,一生心系百姓,为官清廉。他死后,百姓为纪念他,建庙“童公祠",世代供奉香火。1900多年来,童恢已从历史人物,被塑造成了传奇式的神人,成为当地百姓信仰供奉的精神寄托。今青岛仍有童真宫及童恢衣冠冢,为市级重点文保单位。
另一位被官府封为“风火神"的童氏奇人是明代的童宾。
风火窑神童宾
童宾(1567-1599),字定新,明代江西景德镇浮梁县里村人。他秉性刚直,执役窑业,生前乃普通一窑工。万历二十七年,皇命督造大龙缸,逼迫和残害瓷工,童宾为抗议纵身跳入窑内,以骨作薪,龙缸竟奇迹般地烧造成功。童宾之死,激起工匠们义愤,景德镇全镇暴动,官府为缓和民心,在瓷工和镇民强烈要求下,为童宾在御器厂东侧立祠,号之"风火仙",祠名“佑陶灵祠”,供奉童宾坐像。烧窑业还定出行规,二十年一届开禁迎神,并举行迎神盛会,成为全镇陶人的盛典。清代督陶官唐英有《火神记》、《龙缸记》,年希尧有《重修风火神庙碑记》等传世。
同在明代,在浙江省义乌县有个抗倭名将童子明,嘉靖年间加入戚家军随戚继光抗倭,军功卓著。1562年为解救福建仙游之围,童子明奉戚继光令回义乌召集义勇,赶去解救仙游,在虎啸潭上金桥中贼埋伏,力战阵亡于虎啸潭上。朝庭追赠金吾大夫。万历年间,义乌县宰朱显文,捐出俸禄建立忠义祠,专祀童子明。在福建,百姓更感其忠烈,在闽县南台岛(今福州市仓山区)修建了一座彰义祠,供奉童子明的容像,年年祭祀。童子明被福建百姓神化为一方司命,造福闽民。
抗倭名将童子明
历史上童氏被封神享祭的应该远远不止以上几位。宽泛地说,撇开各姓氏宗祠祭祀列祖列宗、给祖宗立神位、把祖宗当作祖先崇拜这一大块,各地官府大都还有先贤入祠的传统,如南宋时安定知府、进士童必大,死后也曾入祀义乌乡贤祠与忠义祠。这一类一般是各级地方官府主导的行为,而民间百姓自发封神立祀的也有不少。
在全国闻名的浙江衢州龙游石窟景区有个童坛殿与童氏有关。景区内凤凰山又叫童坛山。小南海竹林禅寺,当地人称为童坛殿。竹林禅寺始建于明,龙游石窟开发前曾作为寺庙的放生池。
龙游竹林禅寺童坛殿
关于童坛殿的来历:经考证,原来龙游城中有一童姓大户,祖上本是富庶之家,仗义疏财,积德行善,深受生民爱戴。他过世后,人们崇仰其德望,就为他在寺庙中建了一亇坛位,塑了金身,四时祭拜,故唤作童坛殿,并称凤凰山为童坛山。童姓后嗣也经常到寺中捐助,承续祖上济世之风。明代诗人叶兰有《游童坛》诗:危楼百尺倚云开,鸟指潭光镜里回。隔岸峰恋烟外出,接天气象水中来。仙人六博高情洽,玉女三浆逸兴催。东望荆吴多秀色,客星双映钓鱼台。
可惜这位童大善人其名已佚失,只留下童坛一说了。
近日,笔者在浙江义乌林山寺采风,发现寺内有一主山殿,供奉了数百年香火,祭祀一个叫童二大倌的人。
义乌主山殿童德及童夫人
查《义乌嘉庆县志》:主山在县西南十八里,为同义乡之镇,上有童二大官殿,山麓有寺。
这个童二大倌是何许人也?据民间传说,义乌林山寺主山山顶的主山殿,是为纪念明代(一说清代康熙朝)的朝廷解粮官童德。传说,童德原籍为山东济南人,系朝廷一名解粮官。他为官清廉,奉命解粮金华,经过义乌江湾时恰逢旱干,百姓饥饿难忍,便悲悯灾民,在此违旨放粮。因其抗命渎职,不敢回报,遂结茅隐居主山,年迈而逝。百姓念其功德,画像供奉,称他为主山大倌。
林山寺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现为义乌十大寺庙之一。主山殿是林山寺中位置最高的一个偏僻小殿。一直以来,主山殿的名声比林山寺更甚,义乌四乡百姓至今仍称林山寺为主山殿(珠山殿),可能主山殿的建筑年代要早于林山寺。
笔者曾问及童二大倌童德的出处。林山寺住持释祖昇师父找出《崇山旧事》一书,说是王选老师所赠,内有童德的记载。翻阅《崇山旧事》,乃文友吴振华所著,内有《话说主山大倌》与《铜墙铁壁的传说》等文章。询之文友,系其少年就学时学校老师传讲。
民国年间,义乌名士、书法家傅典虞曾经在林山寺修缮之际,应寺庙住持之约,为主山大倌撰题了一副柱联:是能庇我全境十二甲,仰而拜者环山数千家。此联颂扬的,不是佛祖观音、更非关公胡公,而是一个平常人主山大倌童德。现主山殿之两旁偏殿,左祀包公,右祀二郎神与土地公公。一个普通人,称为主山大倌,塑像祭祀,且位尊于包公与二郎神乃至土地公之上,享受四方香火数百年,实在是百姓所为,民心所向。
近几十年来主山殿已修葺一新,但仍保留了“铜墙铁璧"之特色。主山殿构筑比较简陋,惟有殿左右及后面三面墙壁为双重墙,游人可以于双墙夹缝间穿行,左进绕后而右出,或右进而左出,因夹缝非常狭窄,肚皮只能贴着墙壁行走。此乃“铜(同)墙铁(贴)壁",为主山殿一绝。
(作者:童晓20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