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8日,笔者赴绍兴办事,偶然路过绍兴大通学堂旧址。大通学堂当年是秋瑾等革命党人的活动场所,也是秋瑾被俘之处。鉴于对先烈的崇敬,欣然进入瞻仰。
令我感动不已的是,馆内竟然陈列有大量光复会图文资料,其中的《光复党人录》载有1100多位当年光复会员的名单,其中竟然找到了祖父童必挥的大名。再仔细寻对,笔者发现了一共九名童姓光复会会员的名单,他们是:童杭时、童济时、童绳履、童梦蛟、童厥初、童学琦、童保暄、童必挥、童同雪。
童氏九君子,在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大革命中,到底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呢?
此后,笔者先后找到了一些资料,在此整理后与宗亲们共享。
首先是童杭时、童济时兄弟,这对童氏兄弟、可是嵊州童氏名人。其父童洁泉在他七十寿庆时,孙中山先生曾贺诗,热情称赞这位有功于辛亥革命、积极拥护北伐的开明老人和这个革命的童氏家庭。
童杭时
童杭时(1877~1949)字暄甫,号愚隐、枕溪,浙江嵊县下王村人。曾入绍兴府学堂求学,深得徐锡麟赏识,介绍入光复会。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元年(1912),任浙江法政学校校长。2年,参加讨袁斗争。后赴日学习法政,获学士学位。6年,回国,曾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议、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从事立法工作,此后一直在司法界工作。历任最高法院民庭庭长、福建高等法院院长。抗战胜利后,在重庆参与重组光复会,为副会长。
童济时(1886~1943)又名德淼,字济川,号渠轩。与其兄童杭时均为绍兴府学堂学生,加入光复会。光绪三十一年(1905)春,随徐锡麟联络会党。三十二年,留日学习警监。宣统三年(1911),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5年(1916),参加讨袁斗争。后长期在司法界,曾代大理院院长。
童氏九君子中,宁海前童人童保暄的经历颇为传奇。当年浙江光复,他虽资历浅薄,但在危难关头,毅然挑起领军重担,光复成功后又急流勇退,可歌可泣!
童保暄
童保暄(1886—1919),字伯吹,浙江宁海前童人。
1907年5月考入保定陆军速成学堂,入学途中,由革命党人吕公望介绍,在上海女报社秋瑾处参加光复会。同年年底毕业,授副军校总办职。翌年初,再入天津警察学堂学习,1910年学习结束回浙江,任新军二十一镇宪兵营执事官。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浙人奋起响应,童保暄参加浙江革命党人谋划起义的“白云庵会议”,被举为起义军临时总司令。至11月初,起义风声日紧,浙政府已有所闻。11月3日,上海光复成功,在杭革命党人认为时机已成熟,遂决定提前起义。时吕公望去缙云联络未归,而顾乃斌、朱瑞都以种种借口不愿担任颇有风险的都督之职,于是公推童保暄为临时都督。11月4日夜,起义军攻下巡抚署,5日凌晨宣告杭州光复,童保暄以临时都督名义出安民告示,晓喻全城。保暄自知资历浅薄,不宜久任临时都督之职,在当天召开的军政会议上辞职。结果,举汤寿潜为都督。此后,保暄任省军政参谋,曾派宁海籍军官华巨熔来家乡,响应光复,组织县政府。浙江援苏支队成立,保暄积极参加,任支队参谋处长,进军金陵。在指挥攻占乌龙山、幕府山和马群等几个重大战役中,颇著战功。金陵攻克后,童保暄回杭任二十四团团长,兼讲武学堂堂长、陆军小学校长。1914年又任陆军补习所所长、第十二旅旅长等。在“二次革命”中,护国运动自西南发起,童保暄和夏超等极力劝说当时的都督朱瑞宣布浙江独立,朱不听,反欲捕杀劝说者,童保暄遂于1916年4月发动兵变,兵围将军署,逐走朱瑞。屈映光继任都督后,表面宣称浙江独立,暗中却迎合袁世凯复辟。阴谋败露后,童保暄联合夏超迫使屈映光辞职,推吕公望为都督兼省长。
此后,北洋军阀杨善德插足浙江,分化浙江革命力量。宁波起而反杨,宣布独立,发兵曹娥,控制百官阵地。杨善德决定派兵镇压。童保暄与宁波原有联系,拟进军到曹娥后反戈倒杨,故自告奋勇,愿率部平定宁波,并派三团团长李全义率部即日渡江。杨对童保暄原不放心,即派第四师炮兵及机枪队随童部监视,使童保暄无法与宁波独立军联络。至曹娥两兵相接,童部在晨雾弥漫中向对岸放了数炮,独立军随即溃散,联合反杨一事未能成功。1918年初,杨善德以调虎离山之计,命童保暄为援闽浙军副司令,赴闽援助北洋军阀李厚基。童保暄也想借机离开虎口,另作计议,遂赴闽。进军途中,节节胜利。后与护法粤军议定,待获得北洋政府补充的军械和兵员后即投粤;但吕公望急于求成,竟然背着童保暄暗中活动,策划前头部队陈肇英团长单独投粤,使保暄处于进退维谷的境地。尔后,北京补充的军械在途中被劫,派往接收的一排骑兵亦全部阵亡,童保暄不得不退兵厦门休整,心中郁郁寡欢。1919年病死,年仅三十三岁。
童氏九君子中,童必挥是笔者的祖父。笔者与祖父素未谋面,但数十年来,笔者一直在追寻他的足迹。其事迹虽不显赫,但他投笔从戎、振兴民族工业、宁死不当汉奸亡国奴的气节一直激励着我们后人。因义乌童氏家族的忠臣义士,名登义乌名人录。
童必挥
童必挥(1882—1942) 字子联,名文奎,号必挥。浙江义乌稠城人。清末科秀才,浙江武备学堂毕业,光复会会员。光复杭州时,作为队官,他曾带领一队(连)新军占领杭州官巷口。后曾率部参加光复南京战役,激战马群与孝陵卫,攻占幕府山等。先后历任浙 军九十八团团附、省第二警察大队大队长、兰溪团管区司令官等。后回义乌兴办电气公司与萤石矿南华公司,为稠城带来一片光明。1939年被推举为义乌县商会会长。日军陷义乌县,迫其任县维持会长,宁死不当汉奸,避入山中跌伤,破伤风卒。
以上四名童氏,在辛亥革命中先后受徐锡麟、秋瑾等的宣传发动,参加了光复会,并成为光复会与浙江新军中的骨干分子。
经多方查询,笔者还发现童氏九君子中,童绳履、童学琦两人当年都是绍兴大通学堂的学生。童绳履,字筱乙,绍兴籍;童学琦,字亦韩,新昌人。两人都是在绍兴大通学堂接受徐锡麟、秋瑾等的直接教导,并以学生身份参加的光复会。
童学琦(1868~1939),字亦韩,新昌城关忠信坊(今属南明街道)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二十三年(1897)八月,与章太炎、陈虬、宋恕等在杭州扇子巷创办《经世报》,同年11月停刊。 次年,协助王佐在上虞丰惠镇经正书院创设算学馆(后改名数学堂),并推荐著名数学家支宝楠任主讲。二十六年,与蔡元培同赴临安,为绍兴侨农创办“越郡同乡会立启明学校”。次年六月,任《杭州白话报》主笔。思想激进,力主排满,与编辑陈叔通等被人称为“浙江新闻界之先进”。后加入光复会。三十三年,徐锡麟安徽起义失败,在北京与蔡元培、陶成章等同被清政府通缉,避居上海租界,以开书店作掩护。辛亥革命后,童学琦任浙江都督府(蒋尊簋任内)秘书,参议会参议员,参与制订《九九宪章》。1917年受蔡元培聘任为国史院编纂,同时,协修《新昌县志》,始终其事。1922年新昌人张载阳任浙江省长后,他被聘为顾问。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童学琦离职蛰居杭城,不久回原籍新昌养老,筑平屋四间,名“如浮云庐”,由马一浮题额。读书会客,种花养鱼。同时,订阅报刊十余种,关心时事及地方公益事业,颇具声望。1939年7月31日,病逝家中,墓葬城东小石佛,时蔡元培在香港,致电吊唁,称为“诤诤童君”。汤国梨(章太炎夫人)称其“朴学能文,品格高尚。” 童学琦作为与当时社会名流有交广泛交往的辛亥革命先驱,地方社会贤达,邀请蔡元培为大佛寺题写楹联,聘请象山学者陈畬任民国《新昌县志》总纂,是功在当代利泽后世的事业。
还有位童厥初籍贯不详,估计也是浙江人。据童化平宗亲提供资料,童厥初系原浙江省防军副官处科长。童梦蛟,有资料显示为宁波人,杭州光复时与蒋介石、王金发等都是敢死队队员,为光复杭州起了重大作用。
最后一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童同雪,她竟然是一位女士。光复会员以浙江省籍居多,但有资料显示,童同雪却是上海童徵府第的女士。童同雪是上海宗孟女学堂的总教习,曾经游历全球,其个人日记曾刊印出版。1904年上海宗孟女学创办了对俄同志女会,有近200人,童同雪为总议长,显示了辛亥女性的政治觉悟。她还曾参加了光复上海,组织女子北伐光复军,参加光复南京之战役。
辛亥革命已过百年,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永志不忘。谨以此文,纪念辛亥童氏九君子。
(童晓图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