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小燕 1963年6月生,上饶县灵山东麓煌固镇人。博士生导师、著名青年科学家。
1989年毕业于东北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作为西北工业大学航空与宇航技术博士后流动工作站的第一位博士后,在该校飞机系从事飞行器结构强度和疲劳研究及教学工作。1990年起,历任西北工业大学飞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研究处副处长、“111”重大工程办公室主任和中国航空飞机结构疲劳、断裂与可靠性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联合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等职。
一直致力于飞行器结构设计与强度、疲劳损伤理论和寿命预测新方法研究,在航空与工程结构元件疲劳寿命预测研究中,提出了能量方法并开发出相应的计算机软件系统。1992~1993年,应德国SiegenGH磊学机械系教授和德国纤维材料所所长等人的邀请,作为客籍科学家,与他们进行“铝锂合金疲劳损伤过程温升与微观结构变化的同步测量”和“单调与循环加载下材料热耗散数值模拟”两项课题的合作研究,并得到SiegenGH大学学术研究基金的部分赞助。
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刊物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疲劳失效过程中循环滞回能研究》、《疲劳损伤过程热能耗散分析》、《疲劳寿命预测能量原理》等论文的结果,已被国内同行广泛引用以及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际知名疲劳专家采用。有关《疲劳损伤原理》、《疲劳寿命预测新方法——能量方法》的主要成果汇集后,经国内知名专家组评审,一致认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分别获陕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5年10月12日,参加首届海内外中华青年学者材料科学技术研究交流会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国家主席江泽民的接见和亲切握手。2000年5月,晋升为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大江网
(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