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流变网
童真,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6年6月生于天津市。1982年华南工学院化工二系工学学士,1988年3月日本大阪大学高分子学科理学博士。1990年12月起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1994年11月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2000年9月受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991年日本大阪大学理学部访问学者,1993年~1994年德国Mainz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访问教授,1995年日本九州大学工学部访问教授,2005年~200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化工系访问教授。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现任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高分子学科委员会委员;还兼任复旦大学聚合物分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的学术委员和中科院广州化学所纤维素化学重点实验室学术会副主任;担任Eu.Polym. J.的编辑顾问、《高分子学报》编委、《中国化学(英文)》编委、《华南理工大学学报》副主编等职。
童教授长期从事高分子基础科学与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开发,近年来主持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国家863计划专题、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等科研项目。在聚电解质和高分子凝胶化等基础研究方面,首次发现了强聚电解质凝胶中的反离子凝聚,提出了multiplet形成对体积相变的贡献;建立了测定聚电解质在极性稀溶液中聚集的荧光光谱方法,明确了聚电解质与两亲性分子复合物的有序介晶态与高分子链结构的关系;证明了高分子物理凝胶化临界结构的自相似性和临界指数的非普适性。在药物控释胶囊和低表面能涂料等应用开发领域,利用逐层自组装成功制备了膜厚为数十纳米的天然多糖微胶囊,建立了提高载药量、改善控释效果的新方法;成功将含氟单体引入阳离子型聚电解质,并制备了可自乳化的低温固化剂,开发了含氟阴极电泳涂料。
先后在J. Am. Chem. Soc.、Macromolecules、J. Controlled Release、Biomacromolecules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论文1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8项,其中14项已获授权。1991年与2000年先后获得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次,获第六届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被国家有关部委及广东省授予“有突出贡献的回国留学人员”、“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
目前的研究兴趣:高分子凝胶化的流变学研究,医药功能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
童真教授知识面广,治学严谨。他负责的本科生“高分子物理”是国家级精品课程,还承担研究生学位课程“高分子材料结构的近代分析测试”等教学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至08年9月,已毕业博士生12人、硕士生24人,其中1人获得广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人分获“南粤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和二等奖。毕业生在政府部门、重点大学、跨国公司(杜邦、拜尔、BASF、3M等)等单位工作。
近年,童真教授也做了很多场有关流变学术报告,对推广、普及和提高中国的流变学基础和应用水平做了不少的工作。
(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