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海根推荐稿)
童润夫,又名有翼,浙江德清县人。11岁时,父亲预留遗言称:“近时崇尚西学,汝辈生此时代,凡东西人之语言文字及格致算术实业法政之学,亦不可不并习之,但常就其质性所近专习一业,以期有裨实用,不可鹜广而荒,了无一得。”为此,童润夫小学毕业后,就读于苏州省立第二工业专科学校。1916年去日本入早稻田大学学日语,并在日本和歌山纺织厂实习。1918年考入日本国立桐生高等工业专科学校,1921年春毕业,同年回国。次年应聘于上海日商大康纱厂任练习工程师、工程师,历时7年,积累了较丰富的纺织技术经验,编译出版《纺织标准工作法》一书。1929年童润夫应民族资本家之聘,任上海鸿章纱厂厂长。由于汲取日本厂的严格管理经验,锐意改革,第一年即扭亏为盈,取得明显的成绩。
1933年
1933年,中国经济委员会所属棉业统制委员会聘任童润夫为技术专员兼技术主任。1934年初,童润夫代表棉业统制委员会与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多次洽商,集双方力量合作组建棉纺织染实验馆,确定了组织机构与经费,选定了馆址与研究目标,并着手建造厂房,购置机器设备,于1935年冬建成,开始科研实验工作。
1935年
1935年,童润夫受中南、金城两家银行之邀去天津,代表两行所设诚孚信托公司行使权力。当时,天津的恒源、北洋两纺织厂负债累累,日商在华纺织厂家依仗其优势,欲以低价购买,已与北洋纺织厂签定草约,即将成交。为扭转这一局面,挽救民族工业不致落入外商之手,童受诚孚公司之托,从北洋老股东手中收买股权,然后召开股东大会,反对所签草约,击败了日商的收买企图。从此,诚孚公司以民族金融集团为后盾,扩大投资,接办了恒源、北洋两家纺织厂,随后又接管了上海新裕第一、第二两家纺织厂,在上海设立诚孚总公司,天津的诚孚公司改为分公司。童润夫以科技专家身份,既无股权,也无投资,却参加诚孚公司董事会,任常务董事兼副总经理,主持企业工作,取得经营管理大企业的实权,这在近代民族纺织企业中是少有的。1936年冬童润夫正式辞去鸿章纱厂厂长职务。
童润夫代表诚孚公司接办津沪各厂后,聘请多位著名纺织专家负责各厂工作,加强技术管理,扩充设备。同时还创办诚孚铁工厂、新华化工厂,在重庆、常熟设立新纺织厂;为推进纺织实验研究及培养人才,设立新裕纺织实验所。童润夫还大力支持公司董事、著名纺织专家李升伯的建议,于1939年设立诚孚公司高级职员养成所(后改名为诚孚纺织专科学校),逐年拨出巨款,并亲自参加讲课,至1944年共培养纺织技术人员172名。抗日战争时期,南京汪伪政府多次诱迫童润夫出任工作,童以工作繁忙为托,到处躲避,拒不接受。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诚孚公司于1954年经批准实行公私合营,童润夫任总经理。其后,童调任上海市棉纺织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参与领导上海各公私合营棉纺织厂的生产技术工作。他克己奉公,受到广泛的尊重。1957年,童润夫以专家身份,光荣地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1958年他受组织派遣,去苏联、东欧考察工业。
童润夫晚年还参加纺织科技文献的翻译工作,积极贡献余热。他热心纺织学术团体的活动,与纺织专家朱仙舫、汪孚礼共同兼任《纺织周刊》常务编委,主持编写。他曾担任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常务理事。他思想进步,重视家庭教育,6个子女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文化大革命”期间
“文化大革命”期间,童润夫受到不应有的待遇,1974年不幸去世。1979年组织上为他恢复了名誉。遵照他的平生心愿,其子女将他的全部积蓄14.5万元捐赠给上海市纺织工程学会,作为优秀纺织学术论文的奖励基金。
---来自百度百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