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童家湾,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湾子,现在只有二十一户人家。但这个湾子非常不简单,世代书香,晚清以来出了很多人物。清代村里出了两位将军,民国时期童云程将军为少将,云程先生的儿子童陆生先生民国到本朝三次授予少将军衔。其堂弟童邱龙将军生前为济南军区顾问,开国大校。在职时军衔制取消,其级别起码应为少将。是以童家湾有一门三少将之说。除了童云程伯侄之外,童家湾还出了不少文化人。
童家湾位于黄陂前川以东25里的响山北侧,历史上称为响山童家湾。今属王家河街道大陂村,去这里问大陂童家湾一般人都知道。建村年代不可考。在清乾隆年间为一地主的庄屋。始祖童式广世居黄陂祁家湾西杨家集。在湖南武冈州任知州时买下这个庄屋及附近田地,1751年卸任后携第二子童耕莱全家五口搬来此地居住。门前大塘北端有一刺柏树,应是明代或更早时种植,据此推断此村建村应不晚于明代。
村东头有枫香树两株,树龄约240年,高20多米。
童家湾三烈士纪念碑 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镇大陂。童门三烈士,即武昌首义时战死在官山的童传模, 1927年在广州暴动中阵亡的童会生;1944年牺牲在中缅抗日前线的童祖庚。为缅怀先烈,激励来者,在原济南军区副政委童邱龙的关心、帮助、支持下,1983年三烈士纪念碑在童家湾落成。纪念碑座北朝南,用山东泰山之麻石和大理石镶嵌而成,占地50平方米,通高3.59米,底部为阶梯状泰山麻石须弥座四层,顶部为泰山大理石碑,正面镌刻“童祖庚、童传模、童会生,三烈士纪念碑”,背面为原济南军区副政委草书的碑文。
黄陂响山童家湾,地临革命历史名城武汉,处在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边缘。在长期艰难的革命斗争中,童家湾不少仁人志士参加了革命,有的还为此献出了生命。童云程求学日本,加入同盟会,回国后参加武昌首义,后任北伐第二军参谋长和广州孙中山大元帅府少将参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童仓皋先生先在武昌秘密加入同盟会,进行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活动。辛亥武昌首义成功,随即参加军政府,任黎元洪的秘书。童陆生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第一、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直至革命胜利。
童家湾村小人少,但在先辈的带动下,参加历次民族民主革命者,不乏其人。有参加辛亥革命的童捷三、童传模、童桂元、童余三;有在1912年参加北伐军,进行北伐作战的童文波、童大维、童润生、童烈甫;有在革命影响下参加革命政府工作的童龙臣;有参加广州暴动的童会生;有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童邱龙;有参加抗日战争的童直甫、童大庆、童传钊、童传煜、童幼余、童祖庚、童正蒙、童启蒙、童传银;有参加解放战争的童传金。建国后有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争的童耀武、童金超、童传德;有参加对越自卫作战的童乾琦。童家湾人民在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和卫国战争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始祖童式广,23岁考取秀才,康熙辛卯年(1711)年考中副榜举人,然后以教书谋生二十余年,其弟子不少成为名士。雍正壬子年(1732)年受皇帝召见,补选为四川眉州州判,次年调任天全州州同。多次率军平息战乱,远出西藏数千里。十年后转任湖南武冈州知州,被封为奉直大夫,给上三代褒奖,在任六年,因病辞官回乡,迁居县城东响山。去世在乾隆乙卯年(1759年)。
童式广非常注重文教,在天全(今属雅安市)时每逢初一十五亲自为学生讲课,为他们批改习作,有祝家兄弟者接连考中举人。在武冈时也是如此。他曾捐资维修鳌山书院。他的学生刘文徽是清朝武冈州第一个进士。童式广本身对理学很有研究,书法自成一家。童家湾以后文教兴旺,出了不少读书人,应该和他很有关系。
童云程(1875—1953),又名童序鹏,湖北黄陂王家河童家湾人。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赴日本官费留学,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回国后,执教江南讲武堂。旋参加武昌起义,潜返南京策动第九镇统制徐绍祯率部举事。1917年9月,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就任陆海军大元帅,童云程被任命为元帅府少将参军。1921 年,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童云程被委任为大元帅府少将参议。嗣后,长期从事军事教育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代表团在南京曾借用童的住房接待内部工作人员。新中国成立后,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其子童陆生为新中国开国少将。
童苍皋(1872—1922)又名童声,黄陂王家河童家湾人。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考入两湖书院。毕业后,先后受聘于湖北省高等商业学校、法政学校、甲种商业学校,教授语文和中外历史。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武昌秘密加入同盟会。辛亥武昌起义后,应黎元洪邀请任都督府秘书。1912年任通山知县。次年,不满官场腐败而弃官执教。
童伯超(1869—1929)字序埙,黄陂王家河童家湾人。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中举人,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考入两湖书院。毕业后,在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执教30余年,曾被选为湖北省议员。酷爱书法,行草隶篆俱佳。
童传钧(1897-1987),审计专家,书法家,童伯超之子。幼年读私塾,后来进武昌中华中学,后考入国立商科大学(武昌商科大学?)。1919年毕业后曾在中学教书。后应聘至菲律宾一华侨中学教书,因水土不服患病回国。其后在汉口特别市政府、江苏医学院、国民政府中央建设事业审核委员会等单位做财会工作。参加国民党。四九年后任职于西南军政委员会财政部,1951年下放重庆商业局做总务工作。后调储运公司做一般保管工作。1964年退休,1987年病逝。长女童华蒙,毕业于中华大学,因患肾结核一直未工作。长子昌焕,从事银行工作。次子童强蒙毕业于重庆大学,为重庆通用机器厂高级工程师。童强蒙子童增、童进,童进毕业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现任职于重庆市建工一局。
童治平(1908-1988),八岁进私塾,十三岁进汉口车广生茶叶店当学徒。1949年和三友人合资开设百卉春茶叶店,任经理。1950年兼任汉口振华茶叶公司常务董事,兼任茶叶全行业的副主委。1956年公私合营后担任武汉市江汉区工商联常委、武汉市工商联执委。1976年退休,1980年当选为江汉区政协委员。晚年出版茶叶专门著作。
童传煜(1913-2003),童云程之子,童陆生之弟。1934年考入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毕业后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干部训练团第二期,在武昌学习一年。参加三青团。1938年武汉失守前夕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第49师政治部政治干事。次年五月调到补充团任连长。1941年作为营长参加广西十万大山会战,率部在睦南关和日军对峙。同年底随部队参加远征军,开赴缅甸腊戌地区,大腿负伤后回国养伤,未再返回前线。1946年脱离部队,在陕西西乡县赋闲半年,后到湖南长沙市经营小生意维生。1950年到华中科学农业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搞果树栽培研究。1957年下放潜江总口农场任技术员。文革时收到迫害。著有《潜江地区果树栽培》一书。
童祖庚(1920-1944),童治平之弟。祖父童华光曾任六品武官,后务农。父童大波,辛亥革命后曾参加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在总司令部任书记官。后在武汉长堤开塾馆教书。
童祖庚考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五期,毕业后任排长,随远征军到缅甸作战。1944年任连长。在腊戌地区和日军遭遇,率全连士兵掩护大部队退却,和全连大部分士兵一起阵亡。
童琨,1918年生。抗战后到军事委员会第136后方医院当看护兵。随军参加长沙、上高、奉新、高安会战。因积极抢救战场伤员受到上级奖励。最后成为少校军医主任。1949年随国军第三兵团六军24师在四川新都起义。1951年复员回到武汉,1957年后在武汉第四医院从事小儿科临床工作。
童正蒙(1915-1958),童伯超之子,早年毕业于武昌中华大学附属高中,后毕业于法政大学。抗战时期从事译电通信工作。次子童幸生,毕业于华中理工大学。
童端蒙(1918-1966),又名童通,正蒙之弟。1918年入中华大学中文系,抗战时滞留沦陷区,1941年被录取到日本中央大学经济系,后来转入东京大学研究院。1945年-1948年先后在上海大学、台湾大学任教。1940 年-1950年在香港南方学院任教。1951年高教部在香港聘请教师,受马叙伦部长之聘到天津津沽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任教。1966年在学校游泳池游泳溺水身故。
童增,童强蒙之子。
中国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会长,中祥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
童善存,1893年生,毕业于国立武昌高师,即武汉大学。长期在省立一中、省高中等校任教。1946年因病去世。
童启蒙,善存之子,1921年生,1938年考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战时工作干部训练团,结业以后再后方军事机关师管区从事文职工作。1990年退休。
童幸生,男,1956年生,中共党员,现任江汉大学教务处处长、教授。
童真,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1956年6月生于天津市。(童端蒙长子)。1982年华南工学院化工二系工学学士,1988年3月日本大阪大学高分子学科理学博士。曾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现任中共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
童诚(童端蒙次子) 男,高级工程师职称,1957年10月生,1982年1月毕业于广西农学院林学系林学专业,获学士学位。1997年6月至今在桂林林业学校工作。
(通联员童海根 推荐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