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三明世界客家祖域探析
发表时间:2012-4-20 19:12:02     新闻来源:     阅读:2957次
 
      客家民系是汉族颇具特色的一支民系,由于历史上中原发生战乱、灾荒,当地衣冠士族大量南迁,最后聚集于闽赣粤三省交界地区,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互动、互相交融,逐渐形成了客家民系。地处闽江、赣江、汀江三江源头的三明是其中重要的客家祖域,所辖宁化石壁是世界公认的“客家祖地”、“客家摇篮”、“客家中转站”、“客家早期的聚散中心”。三明所辖12个县(市、区)中,还有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泰宁、沙县、永安、三元、梅列也都是客家县(市、区),此外大田、尤溪县也有部分客家乡镇和村庄。正如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总执行长黄石华先生指出的那样:“三明是中国重要的客家地域,是客家大市,最重要的‘客家祖域’,在整个客家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什么说三明是世界客家祖域,本文试图从四个方面加以论证。
  一、三明是客家先民的“避难良所”,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大量迁入的地方
  1、三明各县难以割裂的地缘关系。
  地缘关系对客家的形成、发展和播衍有着积极的意义。地缘是指相互连接的一大片地区,这里特指闽赣粤三省交界的闽西北广大地区。即三明市管辖区,现有宁化、清流、明溪(归化)、永安、沙县、将乐、泰宁、建宁、尤溪、大田、三元、梅列12个县(市、区)。
  宁化县的石壁是“客家祖地”、“客家摇篮”,这已为客家学研究专家、学者所论证,也为客属所认同。宁化县唐时称黄连峒(后改为黄连镇,镇所设在建宁,唐开元十三年,宁化设黄连县,含清流、明溪)。刘善群先生在《石壁与客家》中称:“黄连峒,东至桐头岭,西至站岭,南至杉木堆,北至乌泥坑。这个范围包括了今日的宁化、清流、明溪等县,是个东西南北各200多公里的广大地区。”其实,这个范围还包括了今天的建宁、泰宁、将乐、三元,甚至沙县、永安等地区。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来看看三明各县发展的历史吧!
  三国时期,吴永安三年(260年),析建安县东部地区置将乐县;西部地区置绥安县(今泰宁、建宁、宁化三县及明溪、清流部分县地)为三明地域最早建立的两个县,隶属建安郡。
  东晋义熙元年(405年),改绥安县为绥城县,义熙(405-418年),在延平县南乡沙源地置沙村县,为沙县设县之始。
  隋朝时期(581-618年),由于统治者把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二级制,大幅度裁减郡县。开皇九年(589年)废将乐、绥城二县并入建安县,开皇十六年(596年)又废沙村县。
  唐武德四年(621年),又恢复沙村县建制,改名沙县,隶属建州。同年,绥城、将乐亦从邵武县析出复置,同属建州。沙县复置不久,又并入建安县。贞观三年(629年),废绥城县并入邵武县。至此绥城县从改名至废置,除并入建安县3年,并入邵武县29年,实际存在190年,上溯至其前身绥安县的始置年份,则这个县的建制,共存在335年。垂拱四年(688年),复置将乐县。开元十三年(725年),置黄连县,为宁化设县之始。开元二十九年(741年),置尤溪县,隶福州。天宝元年(742年),黄连县更名宁化县,属汀州。乾元二年(759年),在原绥城县地分置归化(今泰宁)和黄连(今建宁)二镇。大历二年(777年),沙县由建州改属汀州。元和三年(808年),又废将乐县,到公元810年,再复置将乐县,仍属建州。
      五代时期:后晋天福八年(943年),建州刺史王延政,在福州称帝,国号殷,改元天德。天德三年(945年),升将乐为镛州,不久殷灭,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废镛州恢复将乐县建制,仍属建州。同年,改黄连镇为永安场,改归化镇为归化场。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升归化场为归化县(今泰宁),隶建州。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升永安场为建宁县,隶建州。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归化、建宁二县由建州改隶邵武军。哲宗元佑元年(1086年),归化县改名泰宁县,隶属如故。元符元年(1098年),福建提刑王祖道以便于履行政务为由,奏析宁化县六团里、长汀县二团里增置清流县,隶汀州。理宗绍定元年(1228年),废清流县。
  元朝:至元八年(1271年),恢复清流县置,隶汀州。十三年(1276年),元兵占领邵武军,改军为路,泰宁、建宁、将乐等县隶邵武路,清流、宁化属汀州路。
     明朝:景泰三年(1452年),析沙县新岭以南地、尤溪县宝山以西地增置永安县,改路为府,隶延平府。成化六年(1470年),析宁化、清流、沙县、将乐四县部分地置归化县(今明溪),隶汀州府。嘉靖十四年(1535年),割尤溪、永安、漳平、德化四县部分地置大田县,隶延平府。
  清朝:福建先后增设龙岩、永春和台湾府。雍正十二年(1734年),大田县改隶永春州,其他各县隶属关系不变。
  据《沙县县志》记载,沙县初设时,辖地南尽黄田岭(今龙岩市界),西及站岭(今江西石城县界),跨有如今的沙县、三明、永安、明溪、清流、宁化等6个县、市的地域。南唐期间,沙县辖地曾远至闽西南的武平县地,后并入建安县。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划出县西黄连峒设黄连县(宁化县)。唐永徽六年(665年)复置。大历12年(777年)改属汀州。直至五代后及乾佑六年(948年)才改剑州。
  由以上三明各县的历史建置和地缘发展关系可知,在中原人为避战乱大举南迁的两晋、唐、宋等时期,宁化、建宁、泰宁曾经共为一个县域;沙县曾管辖整个沙溪河至源头宁化(宁化当时未置县)如此广大的地域;且宁化设县后,又与沙县等共为汀州辖地,而清流县是从宁化和长汀县分而置县的;永安市在历史上分属沙县、清流、连城县;明溪又是从清流、永安。沙县、将乐等地分而置县的。连尤溪、大田有部分本属沙县、永安。也就是说三明各县、市历史上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地缘关系,又与长汀、赣南有相交、相邻的地缘关系。
  2、三明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的“避难良所”。
  三明地处武夷山的南陆,属于山区,是客家先民南迁的“避难良所”、“世外桃源”。客家先民从中原南迁,要在某地住下来,必然要考虑到当地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首先,三明地域地理环境条件优越,青山绿水、土地肥沃,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三明政府志》载:三明属中亚热带气候,夏长冬短,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和无霜期长。适合农作物和其它植物生长,因而,素有“福建粮仓”之称,享有闽西北“绿色宝库的”美誉。又如林华东先生在《明溪客家民系探述》中介绍的:这里(明溪)是闽江上游沙溪和金溪水系的源头,与宁化、清流和将乐、沙县、永安(还有建宁、泰宁、三元、梅列)等属同一地域特征,群山环抱,森林茂盛,“谷地平缓,低段广面,盆地相间”。由于自然环境优越,如随唐时就有“开山伐木,泛伐于吴”的商业活动,当地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社会安定,数百年没有战事,尤其大战乱基本未涉此地,加上当时宁化黄连峒主巫罗俊本身是客家人,祖上从中原迁入。他率领本地人民“筑堡安民”,发展农桑,既受到土著人的拥护,又得到客家人的支持,使大量客家移民能在这里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1991年秋,广东梅州客家历史文化考察团《客家源流考察纪行》调查报告中指出:“自唐代末年至南宋末年这段历史时期,客家先民已经陆续从中原来到武夷山脉南段,闽、赣、汀三江之源的青山绿水间生息了四百多年。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这里是真正的山高皇帝远的世外桃源。随唐以前的五代十国时间,这里是谁也管不着的地方……客家先民就在这里拓荒开垦,建立家园,繁衍子孙,继续沿着中原祖居地生活方式,在这四百年间逐渐形成了具有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域。这个区域大概就在武夷山脉南段的石城、闽西的宁化为中心的大片山区,包括毗邻的宁都、瑞金、长汀、清流、归化(明溪)的连片山区。”
  据以上所述,三明有良好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这对客家先民的徙居颇有吸引力。
  3、三明是中原汉人(客家先民)大量迁入的地方。
  在中国历史上,中原汉人主要有五次往南大迁移,有大批客家先民进入三明。西晋末年,由于统治阶级的腐败、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在永康(公元300-301年)元年发生了“八王之乱”,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等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各自据地为王,相互争战不休,使中原陷入“五胡乱华”的动荡局面。不堪奴役的中原汉人,伴随着凄风苦雨,离乡背井,被迫踏上了千年迁徙、万里长途的历史之旅,拉开了客家民系历史的序幕。这批以衣冠士族、官宦大户为主体的南迁汉人,“百姓……相与入汉川者数万家”。移民高潮长达百余年,由中原经河南南阳,进入襄樊,沿汉水入长江流域湖北、安徽、江苏一带;或由九江到鄱阳湖。尽管到达闽粤赣连结地区的不多,但其前锋已抵达今之福建省西北部以宁化石壁为代表的三明市(含宁化、清流、明溪、将乐、沙县)各县。
  唐朝“安史之乱”至两宋时期,藩镇割据,灾荒连年,民不聊生,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纵横大江南北十数省。客家先民被迫迈上了第二次大迁徙的征途。客家研究的拓荒者和奠基人罗香林先生指出:“考宁化旧为黄连镇地,属闽绥城县,而绥城全境甚广,凡今日建宁、宁化、将乐、归化等县,唐时皆其属地,就中除建宁一地较不安靖外,其余似皆为避难良所”。于是大批客家先民由江州溯赣江而上,进入“避难良所”地区定居。唐至北宋迁入闽西北今之三明市的宁化、清流、明溪、将乐、建宁、沙县、永安等县(市)的姓氏众多,自中原展转进入三明有多条道路,有取道赣南石城,翻越武夷山站岭隘口进入宁化的;有自南丰、广昌进建宁的;有从黎川进入泰宁的,有从崇安(今武夷山市)到埔城、邵武再进泰宁、建宁、将乐、沙县的,也有从江浙到福州经南平展转进入三明辖区的。这股汹涌澎湃的迁移大潮延续至五代十国,乃至北宋,历时90年。这次南迁大潮,涌入闽粤赣边连结地区的客家先民成为孕育客家民系的主体。
  北宋末,“靖康之乱”引发第三次中原汉人南迁大潮。公元112年北宋都城开封为金兵攻占后,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早先迁入此地的客家先民又继续南迁,进入闽粤赣连结地域。有许多迁入三明境内各县。
  诚如省客家研究联谊会长林开钦所言“中原板荡,狼烟四起,百姓流离,黄淮流域的难民,唯一选择是重返永嘉之乱后中原汉民的南逃之路,于是蜂拥南下的流民和败兵,找到生存空间相对广阔的赣东南为突破口,一些厌倦了中原战乱,无意北归的难民,则大部分直抵闽粤赣边,有的一次有的经过几次才到达,终于找到了相对和平安宁的可以安居乐业的比较理想的好地方。地处闽赣交界的宁化石壁,成了重要的中转站,和客家早期休养生息,重要聚散地之一。”
  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客家先民入迁最多的还是宁化及其石壁。据文献资料统计,比较明确迁入时间、对宁化人口有较大影响的218姓族,他们的迁入时间是:隋朝以前(含隋朝)ll姓族、唐代46姓族、五代14姓族、北宋58姓族、南宋63姓族、元代13姓族、明代18姓族、清代6姓族。南宋中期前(宝佑年间,1258年)迁入192姓族,占总数的88%。
  三明其他县入迁的也不少。《建宁县志》载,展转迁居建宁的唐代有31个姓氏,宋代31个姓,元代7个姓,明代12个姓,清代3个姓,上述姓氏中有21个姓氏直接从江西赣南进入建宁。曾学榕《将乐客家考略》:“宋祥光二年(公元1279年),全县有户数17931户,其中:主户6730户,客户11201户;人口40347人,其中:主户18953人、客户21394人。”这里的客户大多是展转南迁进入将乐的客家人。《明溪县志》记载,展转迁入明溪的客家姓氏,唐代8姓、宋代13姓,明代10姓、清代23姓,李升宝《三明客家源流历史探因》指出,泰宁各姓氏祖先大多来自中原,全县247个姓氏中唐代迁入的7姓,宋代迁入23姓,元代迁入5姓。清流全县304个姓氏中,迁入较早、分居较广、人口繁衍较多的有24姓。永安大都是唐、宋以后从外地迁入的外来姓。全县318个姓中,城镇多以杂姓聚居,乡村同姓宗族聚居为主。沙县秦代始,中原汉人因避乱、流放等原因。时有迁入。东汉、三国及两晋时期中原汉族陆续南迁,原匿居于深山密林的一些闽越族人也陆续迁居到平原河谷地带,并逐渐被汉族同化。东晋末,沙县已形成较大的居民点。唐光启元年(885年)正月,王绪与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潮、王审邦、王审知三兄弟率光州、寿州数千人渡江南下入闽,即有部分将兵先后定居三明地域。元之后迁的大多也是避乱而来的中原汉人。
  人口的变化发展也是北人南迁的最好明证。唐宋时期尤其是宋代,三明境域内人口发展迅速。如宁化县唐末时人口仅一万多人,至南宋时,人口由北宋时期(1080年)的1.5万人到南宋宝佑年间(1253年)急剧增加到11万多人,在这173年中,人口增加了9.5万人,这显然不是靠自身繁衍所至,而是大量中原汉人南迁入闽才有可能;这一时期,泰宁、建宁、尤溪、沙县、将乐等县的人口也因同一原因而迅速增加,全境域人口达到50余万人。
       二、客家先民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融合,使三明地域形成了客家民系特色的经济文化区
        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客家人与当地少数民族和平共处、相互扶持的融合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条。
  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闽赣粤三省的交界区域,在周代以前,这一区域内无汉人居住,古时称为“百越之地”。境内原土著居民为畲族和瑶族。这里山高林密、交通闭塞,在这荒野的山岭中,居住着百越、畲族、瑶族等当地土著。
  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蛮荒时代,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主要以狩猎为主。但是,大山也造就了这里的土著人有山一般的性格,具有勇敢正直、诚实守信、宽容仁厚、助人好客、快乐无忧的性格,大多数土著人比较乐意接纳远方的来客。中原汉人的大量迁入,打破了这一区域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的状态和古越族的后裔以及畲瑶等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居民格局,给这一区域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勃勃生机。中原汉人为了在这块人生地不熟的“蛮荒之地”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也体现了入乡随俗的胸怀,大都乐于与当地土著人和平共处。因此,从中原迁徙而来的汉人与当地土著人之间,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慢慢产生了较密切的交往,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取长补短。
  他们从中原地区带来农作物的种子、先进的农耕技术和建筑技术。也虚心也学习当地土著伐木、捕猎、挖笋、制笋等技术。他们伐木垦荒,筑坝造田,把一个个小盆地或低缓的坡地开垦成片片井田或层层梯田,并修渠筑坡,引水灌田,使寂静的群山阡陌纵横,如诗如画。使昔日荒凉闭塞的山野,变得人声喧闹,鸡犬相闻,生产力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一个个村寨有盘山小径或通衢大道相通。一些人口集中的较大村寨形成了集贸市场。就这样,中原汉人把热闹带进了千沟万壑,把繁荣带进了穷乡僻壤,把文明带进了荒峦山野。正是靠着客家人特有的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创业精神,使他们不但在各种恶劣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让荆棘丛生的砂砾,变成车水马龙的通衢大道;让人烟罕迹的荒野,变成花香鸟语的家园。经济是民族(民系)形成的四要素之一。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反映人口、教育、文化水平,三明客家祖域在宋代的经济发展状况,是人口、文化、教育发展的结果,是客家民系在宋代诞生的标志之一。
  正是在这片以宁化石壁为中心的三江源头重要客家地域里,由北方不断迁移进入的众多客家先民与当地的畲、瑶等族经过数百年的相互磨合、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语言、风俗、服饰、建筑、饮食等多方面的风格,客家民系终于形成。而在此后陆续向其他地区和海外迁移的客家人,均以在这个特定地区形成的文化模式,即客家模式来界定或认定是否客家民系,或者是否是客家人。
  三、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使丰富多彩的客家文化成为三明文化的主体
  客家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中华文化的传承。《宁化县志》称:“唐末至宋室南渡,第二次客家大迁移中,中原汉人更加大量涌入……带进了中原先进的汉文化传统。”一批又一批接踵而至的中原汉人将中华文化播衍至客家地域,根植在一代代客家先祖心间,促进客家地区教育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1、对教育的重视。这方面的谚语很多,如“细时畏读书,长大笨如猪”、“目不识丁,枉费一生”,“生子唔读书,不如养条猪”等等。按说家贫是读不起书的,客家人却有“地瘦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谚语,由于各个客家姓氏宗族都留有一份学田,学田的收入为贫家子弟读书提供了保证,所以客家人什么才能“家贫子读书”。正如学者崔灿在《客家三论》中所言:“客家人办教育的热情源于中原,而又极大地超过了中原。中原人办教育,入学的多是贵族或富人子弟,穷人子弟往往拒之门外。客家人办教育是博施于民,只要是同宗同族的子弟,不论贫富一律收授……”正因如此,客家人特别注重勉励儿孙读书。宁化、清流等地古时七夕拜巧时,准备入学的孩童要做漂亮的“巧姐鞋”,高高地挂在新砍的竹枝上供人观赏。入夜,孩童们跪拜于香案前祷告牛郎织女双星赐予智慧。然后在大人指导下朗诵“乞巧诗”:“今夜为何月倍明,原来牛女渡天津。家家彩楼重重结,处处诗歌叠叠声。殷勤乞拜三分巧,振起笔尖中头名。”反复呤诵到月挂中天牛郎织女相会之时。形象地表达了古代客家人希求读书做官、改变命运的心境。因为崇文重教,三明客家地域古代人才辈出,三明市境内历史上中进士总人数达720名。号称“汉唐古镇,两宋名城”的泰宁,科举之盛,甲于一方,两宋时曾有“一门四进士,隔河两状元,一巷九举人”之说。叶祖洽和邹应龙就是当时的隔河两状元。将乐出了“上承伊洛,下倡南闽”的宋代大儒、闽学鼻祖扬时,其尊师重教“程门立雪”的佳话流传千古。沙县在宋朝时,曾有“五步一塾,十步一庠”胜景。全县考取进士的达129人,并出现了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以及以直谏和诗文名闻朝野的陈瓘、邓肃等一批学者名臣。宁化石壁有钦点状元张显宗、有诗书画三绝的“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有时称“南伊北邓”的书法家伊秉绶、有与司马迁齐名的志书巨匠李世熊以及宋代福建第一位历史学家郑文宝等等。弹丸之地有三明永安贡川镇,历史上就出过2名探花、16名进士、13名举人、24名贡生;仅在两宋三百年间,贡川陈氏就为朝廷输送了12名进士,受赐“大儒里”牌坊,博得“九子十登科”的美名。
  2、传统文化的影响深深地渗透进客家人的起居劳作、饮食娱乐之中。经年累月一代复一代地作用和规范着客家民系的价值观、道德标准和思想核心,决定了客家人的文化选择。这就象是游子对家园的怀念、孺子对母亲的依恋一样深厚无比的的感情。
      三明,作为客家祖域和客家人主要分布区,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使其传统建筑既是中华民族建筑艺术的结晶,又有闽西北独特的风格和个性,无论是雄伟的祠堂庙宇,还是普通的庭院民居,给你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布局对称,主次分明,群体组合严肃方正的均衡之美。再一看,又会发现这里的建筑往往朴素大方偏又平中见奇、内涵丰富,尤以祖祠、庙宇、门楼显出浩然的气势。而众多营垒式的土楼建筑。多以房族为主体,营建防御性的住宅,防范盗匪骚扰,外绌内秀,别具客家风情。
  民居方面。往往是中原家庭与三明山村环境相融洽的独特建筑形式,建房的方位习惯坐北向南,或朝东北和西北方向。其建筑规模恢宏,造型优美。如泰宁,城镇和大村庄多数是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的三进庭院,称“三厅九栋”的瓦房,富户的天井、走廊、檐阶一般石板铺设,厅堂方砖铺地,每幢四周陶砖或泥土筑造风火墙。在第三进的大厅上方正中设神龛,置姓氏昭穆祖先牌位。永安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平房或双层楼房。富贵人家石基高墙,三堂五栋,内设天井、厢房、小厅、走廊,呈左右对称的深宅大院,明亮宽敞,造型美观。清流建于清代的长校半街的官厅里,前有门楼,夯实的土墙向左右延伸。内是晒坪,进入晒坪是接连的上、中、下厅,每个厅都有天井。两厢对称的楼屋是民居,供同族子孙居住。宁化的庭院建筑也是多为厅堂厨房间阁四方式,常称“四扇三植式”,也有二堂、三堂或加围垄、横屋的,均注重左右对称。保留中原古风,属于客家特色建筑。
  再说土堡。客家素以土堡(楼)多著称,永定土楼可谓闻名遐迩,而三明的土堡也非常之多。从前,三明各地乡村都有建造土堡的习惯。一座土堡(楼)十几户、几十户、甚至几百口人居住。土堡建筑应是中原建筑习俗的传承,中原古时因树木较少,以土墙居多,客家人到闽西北后,或为了防范匪盗骚扰,或为了显身份、保财产,所以,各地大建土堡。可以说,每县都有各自颇具特色的土堡,如宁化有千家围、清流有江坊土堡、沙县有水美土堡、明溪有冯厝土堡、三元有土堡群……仅大田县至今还保存的1500平方米以上的土堡就达十九座之多。堪与闽西土楼媲美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市安贞堡,又名池贵城。建于清光绪11年(1885年),历时16年竣工。占地15亩,大小房间350间,正堂、下堂18处,厨房12间,水井5口,练兵场可容数千人。环堡走廊宽3米、长数百米,墙上布满枪眼和泻水管,屋檐上有《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等人物主体浮雕,还有飞禽走兽、牡丹吐艳、腊梅迎春等壁画,并设有客厅、卧室、书房、粮仓、天井、下水道等。整个建筑前方后圆,符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哲学思想,土堡前方两侧有“炮楼”。象两只眼睛环视周围,这是典型的客家建筑。到此参观者无不为其高超的建筑艺术和别具一格的巧妙布局叹为观止。天津大学高级建筑师陈瑜等经过长期考察和比较,在他们编著的《福建民居》一书中称:“安贞堡是福建最罕见、规模极其雄伟的大土堡。”
  三明各地的风俗习惯保留了较多古汉民俗文化特征,同时融入了畲瑶等土著居民的习俗以及江淮、荆楚各地的一些习俗。婚嫁保留了古六礼的程序,夜间迎亲,新郎戴礼帽描金花,穿长袍马褂,新娘穿戴凤冠霞被,轿门贴对联,背新娘,过米筛,打双锣、举彩带、闹洞房,等等。丧葬之中,选风水,择吉日,送终,洗尸,报丧,守灵,落棺,堂奠,做道场,出殡,上坟,做七,“捡金”,二次葬。女人灵牌、墓碑写“孺人”,出葬前“偷青”(明火执杖偷别家田里的蔬菜,做老头丸,祭死者),以及坟墓形式等等,都是典型客家习俗。岁时节俗如送灶君、入年界、除夕吃团圆饭、送压岁钱、吃长命菜。大年初一互道吉利话,初五敬五谷神,初七吃七种羹(七样莱),十五过元宵,二月十五花朝日,清明扫墓,四月初八浴佛节,“四月八敲锣打鼓朝菩萨”,立夏吃“立夏丸”,五月初五端午节,六月初六天贶节(畲人晒《神象祖图》),“尝新”(吃新)吃新米,七月初七乞巧,七月十五中元节,亦叫七月半,十四日吃荤,十五日吃素,八月十五中秋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十一月冬至日“暖冬”、“补冬”。这些时节基本同各地客家地区相同,有些创始于三明地区,如今犹存,而其它客家地区已失传。如“长命菜”、“七种羹”(七种菜)、端午挂葛藤等等。客家婚俗保留了中原古风。沿裘“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求“门当户对”等。中原婚嫁必有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微”、“请期”、“亲迎”等过程,客家人基本上也应有尽有,其间礼俗,却又蕴含着极为鲜明的客家风情。
  擂茶,可谓客家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宁化、将乐和泰宁、建宁、清流等地的乡村,有用擂茶待客的习惯。客家擂茶除了茶叶,还加芝麻、花生、大豆和各种中草药擂烂,泰宁乡村擂茶还加少许猪油,开水冲调,芳香可口。将乐是喝过滤后的擂茶,宁化和建宁、泰宁擂茶则连捣烂的佐料一起喝。清香可口,大滋大补的擂茶,带着客家人的深情厚意,让人回味无穷。芋子,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由于这种农作物适应性强,田头地角都容易生长,因此,在天灾荒年时,往往成为古代农民充饥和备荒之物。当年兵荒马乱中,客家人能顺利南迁入闽,到三明客家祖地生活,亦得益于芋子这种农作物。因此,三明各县都有芋子制成的时令食品,宁化称之为“烧麦”,沙县称“芋包”,清流、明溪则叫“喀秋包”。在以米食为主的南方山区,小小的芋包,还寄托着客家先民对北方饺子的眷念和感情,细小的生活内容,却充分体现了客家人在文化传承上的良苦用心。
  3、文化的传承还体现在客家人强烈的敬祖穆宗意识中。“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三明客家地域几乎家家户户供奉祖宗牌位,且处处建有朝拜和祭祀祖宗的祠堂。在永安贡川偏僻的古镇一条长不过三华里的小街上,数十家不同姓氏的祠堂和睦相邻,共存共荣。各个姓氏还广泛盛行祭祖修谱,翻开客家每个姓氏的谱牒,开宗明义必有“树有本,水有源”这则谚语,必然少不了详细叙述氏族的源起、衍播。诸如“离乡不离土,离亲不离祖”、“八十公公要祖家,八十婆婆要外家”、“朝神不如祭祖,读书不如看谱”。“天有日月,人有良心”之类的谚语更是俯拾皆是。目的在于告诫子孙后代,无论贫富贵贱,谁都不能忘记自己根之所在,本之所依。基于这种报本寻根意识,客家人还注重“走遍天下,乡音依然”。这方面的谚语也不少,如“宁卖祖宗田,唔忘祖宗言”、“宁卖身,不卖声”等,充分体现出三明客家鲜明的报本寻根思想。
  综上所述,客家先民进入三明地域后,同当地的闽越族和畲族等少数民族融合,因客家先民在人数和文化等方面占优势,经过漫长的融合发展,逐渐形成了汉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客家民系。文化随民系的诞生而形成。客家先民带来的中原文化在吸收当地土著和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分的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客家文化。正是这客家文化,成为三明文化的主体。
  四、因人口膨胀等原因,客家后裔逐渐往外迁移,使三明成为海内外大多数客家人的祖籍地
  客家先民自唐中叶开始大批迁入赣闽连结地区尤其是三明客家祖域,经过数百年的孕育,逐渐形成客家民系。到南宋末年,“三江源头”地区客家先民尤其宁化石壁人口已过于密集。加上此时元兵南下,文天祥起兵抗元,“男执干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这里已不是“安全区”、“避风港”和“生息乐士”了,同时在南宋至元初,经过抗元护宋的战争,粤东地区人口锐减,为寻求安宁的环境,三明客家人于是迅速外迁“除返赣南外,一是顺汀江而韩江,前往闽南潮汕;二是在三河坝上岸,入粤东……大部分经闽西南部的上杭、永定迁向粤东,至清代再陆续迁往湘桂及西南各省乃至港台国外,成为客家人孕育成熟后,走向更大发展的集散地。所以后世世界各地许多客家人均认他们当年定居于石壁的一代为始祖。”
  正如清光绪温仲和《嘉应州志》所载: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牵迁移来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宁化石壁。客家学奠基者罗香林教授在《宁化石壁村考》一文中也指出:“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此与客家源流问题,关系颇巨。”晚清爱国诗人黄遵宪,对家乡梅州人口变迁进行了多方调查后说:“今之梅州人,皆由宁化县之石壁乡迁来,颇有唐、魏俭啬之风,礼俗多存古意,世守乡音不改,故士人别之曰客人。”嘉应州梅县人氏梁伯聪先生在《梅县风土二百吟》中有一首诗写道:“旧姓今存古卜杨,大多族谱祖闽方;女鞋豆腐仍原样,宁化人来说故乡。”2000年,巫秋玉(中国侨联副研究员):《宁化石壁与海外客家人》称:从宁化石壁走出来的客家后裔,先是征闽西、粤东、赣南,然后辗转迁至华南各地、香港、台湾,进而散播海外。宁化石壁作为“客家人的中转站”,其在客家民系形成的辐射中外的“点射状”发展中所起到的基点作用是确定无疑的。
  大批客家人没有把宁化石壁作为永久的居住地,而是一批又一批告别这里,徙往新的客地,究其原因,学术界的看法大致有三条。第一,为避波及到的战乱兵祸而迁离。第二,由于移民的不断迁入,使这里人满为患。第三,为了开拓发展而迁离。对于从事农耕的客家先民来说,宁化石壁虽然可在此繁衍生息,但却是一个自然地理环境和生存条件不太优越的地方。这里相对艰苦的环境,锻炼了客家人的坚强意志,培育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客家精神,同时也是他们迁离这里,寻找新的更优越的客地的主要原因。
  在客家历史进程中,客家民系的衍播呈现以三明客家祖域为基点而作“点射状”发展,尤其宁化石壁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十分显著和重要的。梅州是明清以后的客家聚居地,经由梅州(原嘉应州)再衍播他地的客家人很多,如在明清时代,由梅州地区经粤北、粤西进入四川、广西的客家人,或经惠阳宝安进入香港新界,经潮汕渡海入台湾的嘉应州属各县客家,他们多数便是宁化客家后裔。对此,不少专家学者曾深入论证、统计,“香港客家人200多万,大多数是石壁客家祖先的后裔”。“台湾至少有60个常见姓氏中的600多万人与石壁客家有关,其中300余万是客家人,另外200余万是传自石壁,又从闽南南靖、平和、诏安、漳州等地迁台的闽南人。”而迁移至粤东、闽西、粤西、海南岛、港、台等地的客家人往往会为求发展而继续迁徙,浪迹天涯般地梯航海外,寻找有利的发展机会。按客家人的说法是“自原乡走得愈远愈好,人丁愈旺,愈可发财”。他们与由汀州府属宁化及石壁走出的客家人一道前往南洋、美洲等异域开基创业。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这种辐射状发展中已成为“正宗客家人”的源头、基点,客家人就这样一代一代、一步一步地拓展、迁徙,走向全国、海外、世界各地。由此可见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的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宁化石壁在客家民系形成的历史关头确立了它的丰功伟业。
       迁徒的结果,使三明市成为海内外诸多客家姓氏族人播迁的源头地区。从海外一些有影响的姓氏看,依据族谱,它们的祖先也是从三明地域辗转迁徙的。
       据长汀童坊与连城,清流留坑<童氏族谱>记载:河南開封童朝山率眷南渡浙江紹興,1127年萬一郎攜四子九郎公經江西避亂來閩寧化禾口石碧村再遷汀州府清岩裏童坊(長汀童坊鎮)定居。九郎公之子二世祖十三郎于宋甯宗開禧元年(1205)由青岩裏童坊遷居連城.
       据将乐县《八闽三扬汇谱·弘农扬时世系卷》载,杨时(杨龟山、宋)后裔除了播迁福建本省大多县市,还播迁至广东、台湾、广西、海南、河南、江苏、安徽、湖南、浙江、香港等地以及美国、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
  据大田桃源《郑氏族谱》载:郑章在朝官至光禄大夫,因敢于直谏,得罪朝廷,后避祸于桃源,建有桃源“荥阳寺”,其后裔播迁极广,有广东、江西、浙江、台湾等省以及美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缅甸等国家。民族英雄郑成功就是其后裔。
  李姓:李火德从宁化石壁迁出,李光耀、李嘉诚、李登辉都是其后裔。
  张姓:有张化孙从宁化迁到上杭白砂西黄村,后裔徙海外。
  马姓:从清流迁出,马英九祖先就属这支;
  连姓:从大田魁城迁出,连战先生就属这支。
  还有宁化的巫姓(巫罗俊)、泰宁的邹姓(邹应龙)、清流的魏姓(魏征)、沙县罗姓(罗从彦)、邓姓(邓光布)、永安陈姓(陈瓘)等都有许多后裔遍布国内各省、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各地。
  五、随着改革开放,三明祖域掀起了海内外客家人持续的寻根谒祖、旅游观光、投资兴业的热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内外寻根热的兴起、对客家源流的追溯,一批又一批的海内外客家人怀揣族谱,循着祖辈留下的足迹,走进了宁化石壁客家。宁化石壁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总家庙和不可不到的朝圣中心。三明客家祖域与海内外尤其是与台湾的交流也日益密切。
  1995年石壁客家公祠落成之后,每年隆重举行世界客属石壁祭祖大典,前来拜祭祖宗的海内外客家人,迄今已有世界五大洲的25个国家和地区,达30多万人次。台湾也已组团90多个、3000余人次回到三明故乡寻根谒祖或观光旅游。”1997年6月24日,台湾姓氏渊源研究会理事长、《台湾源流》杂志社社长林瑶棋教授一行5人,到石壁客家祖地、客家公祠寻根谒祖,考察石壁与台湾客家渊源和各姓渊源。林瑶棋教授考察后说:“宁化石壁是客家人的总祖地,也是许多福佬人的祖地。”又说:“石壁的客家公祠,可以作为客家精神的象征。”
  为了把石壁客家公祠管理、经营得更好,三明客家祖域积极地把石壁客家公祠推向客家世界,从2005年对客家公祠的管理进行了改革,成立了客家公祠董事会,由海外主要客属社团首领担任董事长、副董事长、董事等职,并由他们轮流担任一年一度的大典主祭活动。这样,变原来一家的积极性为全球客属社团都参与其中,极大地推动了公祠建设和活动开展。为客家祖地,为客家历史增添了新的辉煌。三明客家祖域还开通了从马国到达三明的自驾车旅游线路,自此,每年都有自驾车到达三明、宁化、永安等地旅游、寻根、祭祖。
  通过多年来的祭祖活动,宁化客家祖地已成为展示客家文化的相对集中展示区、传承客家文化的物化象征符号、世界客家人祭祖朝圣的重要场所,并创造了一种客家新民俗文化。“实践证明,客家祖地在对外(包括台湾)交往中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比经济作用更大的文化作用,并在海内外客家世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客家文化牌”成了宁化目前唯一一张可以通向世界的文化名牌,并由此奠定了在客家文化中的应有地位。”
  三明客家祖域与客家世界的联谊、交流日益繁荣。三明地域大姓氏相继举办了各类文化活动。2007年宁化世界巫氏总会举办了世界巫氏文化节,历时三天,有联谊、恳亲、展览、演出、商贸、族谱对接等活动,全球巫氏800多人参加了活动,影响很大;泰宁邹应龙研究会举办了多次文化研讨和祭祖活动;将乐举办过多届杨时文化节,沙县罗从彦研究会和尤溪朱子文化研究会也都举办了多项活动,都有不少海内外人士参加。
  三明客家祖域与客家世界尤其是台湾的旅游合作引人注目。三明泰宁县作为福建内陆最大的旅游区,先后与台湾实现了“大金湖—日月潭”两水旅游对接、泰宁世界地质公园与台湾野柳地质公园结为姐妹园,包装推出了“闽台两山两水亲情游”、“邹氏后裔寻根祭祖游”、“客家祖地祭祖”、“闽台同根游”等主题旅游线路,该县与台湾六大旅行商同业公会签订了旅游组团协议,台湾游客纷至沓来,先后接待台北邹氏宗亲会和台湾桃源邹应龙研究会访问团、台胞青年学生夏令营、台湾高雄观光协会等逾千人。
  与客家世界尤其是台商的经济交流也不断扩大。2002-2006年期间,我市累计批办台资企业51家,总投资8367.57万美元,合同利用台资3880.57万美元,投资领域涉及机械、电子、纺织、林业、农业、化工、建材等10多个行业。三明是国务院批准建立的全国唯一集体林区改革试验区和海峡两岸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仅2009年第五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就签约项目230项,总投资145.73亿元。其中,永安全钢载重子午线轮胎项目投资达6亿元,清流凯迪生物质发电建设项目投资额更达3.6亿元。三明成为我国林业产业增速最快的地区之一。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在2009年5月的首届“海峡论坛”上被国台办宣布升格为国家级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截至2009年6月底,清流县累计帮助台湾农民获得苗木花卉抵押类贷款5300多万元人民币,养殖业抵押类贷款788万元人民币。清流台湾农民创业园自设立以来,已引台湾良种19个、农业新技术28项,推广面积达3.5万亩。现有各类台资农业企业30多家,总投资近1亿美元。
  如今,世界100多个客属社团与三明客家祖域保持经常性联系,其中海外社团50个,包括了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尼、美国、法国等国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客属社团。从而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了三明,支持三明建设。如香港胡文虎基金会在永安贡川小学、宁化石壁中学、泰宁水南小学都兴建了教学楼,每处30万元。全球客家崇正会联合总会黄石华会长在石壁捐45万元建石壁崇正小学。1994年9月,新加坡华人何华英、黄水养等31名客家人捐30万元兴建石壁客家医院。1937年新加坡华侨巨商胡文虎先生捐资在9个县建立9所小学:宁化云龙、清流灵地、大田上京、明溪道南、泰宁弋口、沙县朝阳、尤溪民平、永安贡川、将乐万安小学。每所小学当时的建筑费3500元。
      "北有大愧树,南有石壁村". 从以上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三明市是世界重要的客家祖域,在客家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宁化客家祖地是三明客家祖域的典型代表。
●作者:袁德俊郑树钰 廖允武  本网通联员 童化平整理推荐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童氏源流
·童姓源流考证 (2024-10-2)
·剡溪童氏源流考 (2024-9-18)
·明代《太一公源流辨》 (2024-7-25)
·梅九童氏祖宗生平年份考究——兼谈谱牒公元时代干支三种纪年的运用 (2024-6-2)
·江西上饶铅山县罗家桥童氏源流考 (2024-4-13)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