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小童特稿)
问题的缘起:
童晓和童国桢宗亲都对浙东童氏源流写过文章,本人也曾在多年之前受宁海前童和台州黄岩乡亲的要求,多次委托桐庐童氏帮忙寻找祖籍地桐庐县东乡怀德里,虽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多年以来一直未能心想事成,甚至一度怀疑家谱的线索不够准确。
临海市永丰镇赤缪童氏和黄岩区上岙童氏都有老谱,对童氏祖先的迁徙地有记载,其中《临海赤缪童氏宗谱》中记述;赤缪童氏迁始祖为童希闵,来自桐庐县东乡怀德里,希闵公生二子,长子德润,复迁桐庐,其次子童德宏居台州临海赤缪,德宏公生四子,长子壬一、字世宁、世居临海赤缪,次子壬二、字世康、迁居黄岩县上岙,三子文学、字世昌、居府城西市,四子壬四、字世隆、为衢州龙游县令、后裔世居龙游。(摘自童晓的《浙东寻童记——义乌童氏寻访诸暨、绍兴、余姚、宁波、宁海七地宗亲》)
现在宁波市所辖的宁海县前童古镇旧时较长时期属台州府,前童是一个因童姓而得名的古镇,据《宁海县塔山童氏宗谱》记载:早在南宋绍定6年(即公元1233年),身为迪功郎的童潢公,因仰慕四明山色,从黄岩上岙童家前往四明山游览,途经宁海塔山惠民寺,见塔山峙立,弩山伏卧,四周已有零星村落,以为天赐良机,就用蓍草占卦,得应吉地,遂筑庐定居;童氏居住在惠民寺前,建寺前童村,俗称前童。780余年来落籍生根,历代繁衍,终于成为万人大村。走进前童塔山童氏宗祠,只见悬挂着的《仕官录》匾上记载迁始祖童潢身世与童氏迁徙源缘:据《黄岩上岙童氏宗谱》和《临海赤缪童氏宗谱》记载,台州府下童氏最早源出桐庐怀德里,唐朝末年,黄巢造反,童氏不予迎合,忠以勤皇,因而为黄巢所忌恨追剿,童氏只得徙居江西、兰溪、临海等地。迁台州府童氏先居临海赤缪,后长房留居赤缪,二房徙迁黄岩上岙。塔山童氏鼻祖潢公,则系出黄岩上岙。(摘自童国桢的《浙东童氏寻访记》)
那么童氏老谱提到桐庐东乡怀德里到底是哪里?
由于历朝历代历史沿革、行政区划的变迁加之家谱记载的偏差,简直就是一头雾水。终于有一天思维发散熬了个通宵,因为不能确保怀德里的可靠性,那么分两部桐庐东乡和桐庐怀德里两步进行考证。
一、从桐庐东乡入手考证
首先考证什么是桐庐东乡入手。未能发现桐庐有这么个地名,后来在一个一千四百多年的古村落的家谱中发现一点线索,发现了杏源(东华童家坞),认为这个地名有可能就是怀德里,后来又发现了旧地名致东乡。
1、元川村名的来历,村中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元川,原名袁阐。据《桐江候川袁氏宗谱》记述,袁氏家族自南朝刘宋元嘉间(424-453),始祖尚书令袁粲渡江后,卜居候川(今瑶琳镇后浦)。后裔繁衍,逐析居袁阐(元川)、碧岭、袁村(凤联里元、外元村)、瑶峰(浪石)、潮逆(潘联)、杏源(东华童家坞)、厚伦(皇甫)、姚宅(姚村)……
袁阐,袁是袁姓,阐意为开辟、开发。意思是此地为袁姓家族卜居后新开辟的村庄。袁阐经历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代1400多年后,村庄方改为今名。据《民国桐庐县志》记载:“……经清咸同兵燹,村落已墟,数庄合并……。”袁姓居民本不多,再加上外来客姓的增加,故将袁阐改为元川。“袁”与“元”同音,“元”意为开头或民众。“川”是沿用候川之川。因“候川”与“袁阐”都是同族之裔,且北靠山,南傍江(分水江),庄与庄之间仅距3华里路,又保留了原名的意涵。故“元川”村名沿用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
另一种说法,元川以袁姓居住的人为多数,所以当时村名就叫袁村。袁村靠山面水,是生存养息的风水宝地,外姓人纷纷迁居此地。随着时光流淌,朝代变更,迁居此地的外来姓氏多达近百个,袁氏反而日渐淡出了。由于房屋都是靠山脚而建,村形如同一个圆圈,故村名就改称圆村。后代人嫌圆字笔划太多,书写不便,于是将圆字简写为元字,因村旁临两川(分水江、琴溪),故村名更改为元川。元川从此流传至今。
2、元川村,属桐庐县瑶琳镇,而至东乡就与之多有分合。
瑶琳镇是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下辖镇,位于桐庐县西部,是桐庐县“一主一副四极”中的一极。瑶琳镇在1949年前为桐庐县至西乡、至东乡和分水县永安乡、泰安乡及分水县招贤乡的部分区域, 1958年合并为桐庐县毕浦公社,1984年恢复乡、村建制,1988年至南乡更名为瑶琳镇,2004年毕浦乡、高翔乡并入。
东邻高翔,北接后浦,西临分水江,南邻横村镇元村。元川,昔名袁阐,旧属至德乡。民国28年(1939),至德乡分为至东、至西两乡,元川归属至东乡。1949年5月,桐庐置5区24乡,元川归属三区至东乡。1950年,调整乡级建置,元川划归分水县二区至东乡。1956年,撤区并乡,元川划归东安乡。1958年,撤乡建人民公社,下设管理区,元川归属毕浦公社元川管理区(包括元川、后浦、大庙、碧岭)。1961年,调整公社规模,元川属毕浦区高翔公社。1962年,撤销毕浦区并入分水区,元川归属不变。1971年,撤销分水区,实行县、社二级制,归属不变。1984年,恢复乡镇建制,为高翔乡元川村村委会。2004年,行政区域调整,属瑶琳镇元川村村委会。
那么桐庐东乡是否就是至东乡,从方位判断很有可能,但尚需进一步的证据佐证。暂时存疑搁置!
二、从桐庐怀德里入手考证
桐庐在古代曾经属于睦州和严州,隶属杭州时间较短,不能确定从哪里古籍入手。
桐庐历史沿革
夏商时桐庐属扬州之域,春秋时为吴国属地,后越王勾践灭吴属越国,越国被灭又属楚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属富春县。
三国吴黄武四年(225),以原富春县的桐溪乡设置为桐庐县,为桐庐建县之始。
南朝陈祯明元年(587 年),桐庐县改属钱唐郡,589年并入钱唐县,属杭州。至仁寿二年(602 年)改属睦州。大业三年(607 年)改睦州为遂安郡,桐庐属之。
唐武德四年(621 年)析桐庐西北七乡另置分水县,同时于桐庐县城置严州府。分水建县后,属严州府。
三年后,废严州及分水县。如意元年(692 年)复置,并更县名为武盛。神龙元年(705年)复名分水县。
宝应元年(762年)析分水县西部地置昭德县,大历六年(771年)废昭德还属分水县。天佑三年(906年)划分水东北五乡入临安。
唐光化三年(900 年),桐庐属杭州。宋太平兴国三年(978 年)桐庐复属两浙西路睦州。
元代,桐庐、分水属建德路。
明代,乡下置管、图。桐庐设11 乡,乡内按序数编列管、图,共29管、50图。分水则全县统编,共6 乡、10管、18图。
清雍正初,编行顺庄,桐庐共编603庄,分水192庄。其后,经咸同兵燹,桐庐仍以乡统庄,分水以管统图,以图统庄。
清末民初,桐庐置12乡、544庄,分水置10管、20图、180庄。明、清时,两县都属严州府。
辛亥革命后,桐庐、分水两县属金华道。
毫无头绪终于在机缘巧合之下迎来了柳暗花明!发现了定安乡怀仁里,而且这个地名自宋代至明朝都存在,恰巧又位于县东南。而在论语中“仁”、“德”二章可通。至此,可以确定“怀德里”可能为“怀仁里”之误记!
附1:南宋淳熙十三年1186《严州图经》
孝泉乡、金牛乡、孝仁乡、水滨乡、定安乡、桐庐乡、
【宝】素乡、常乐乡、安乐乡、至德乡、钟山乡。
附2:明朝弘治《严州府志》卷五,万历六年1578《严州府志》 光绪《严州府志》
县西
1孝泉乡:邑瑞里、孝义里2
县南
2金牛乡:甘泉里、侯渚里、通溪里5
县东南
3孝仁乡:上林里、浙河里【★新河里】7
4水滨乡:潭纸里、梅林里、桃岭里10
5定安乡:桐洲里、新兴里、怀仁里、横山里(横仁里】、中浦里15
县西北
6桐庐乡:通灵里、桐溪里、温泉里、左侯里、衣冠里20
7质素乡:常满里、仙綦里、建善里、石门里、建福里、临
源里26
8常乐乡:章邑里、丰乐里、龙池里、守直里30
9安乐乡:永宁里、常山里、依竹里33
10至德乡:如曾里、下村里、姚宅里、厚伦里、潮逆里、
移风里、普贤里、白石里、冻洲里42
11钟山乡:丰义里、博子里【★博子里】44
附3:《论语》选读仁、德二章细解
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
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通常成全他人的好事,不破坏别人的事,而小人却与之完全相反
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4.4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内在的仁德是善美的人性。如果不以仁德的准则而选择,怎么会获得智慧呢?”
5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厚诚信。即使到了夷狄之地,也不可背弃。”
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7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孔子说:“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喜爱人,才能正确地做到厌恶人。"
8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9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思念的是道德,小人思念的是乡土;君子想的是法制,小人想的是恩惠。”
10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11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孔子说:“千里马值得称赞的不是它的气力,而是称赞它的品德。”
12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1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品德不去修养学问不去讲习听到了义却不去做,对缺点错误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14.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孔子说:“不分是非的老好人, 是道德的破坏者。”
1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感激、恩德来报答恩德。”。1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附4:淳熙十三年1186《严州图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