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阅解放前的民国慈溪县志就会发现,今天人们所称的余姚市河姆渡镇童家(即原慈溪县车厩童家,1954年划归余姚)原村名叫太宗童,这个称谓是怎么来的?本人询问一些童氏年长的人他们说不知道,查了一些县志也无从考证,但本人从现有的童氏家谱资料,童家村村庄四围的村落分布以及其童氏后裔迁徙史料中研究与推敲,这太宗童称谓的形成大致有三种原因:
一、童姓在此迁居时间最早,是童氏迁始祖太公居住地;
根据《慈溪县车厩太宗童氏宗谱》记载:本宗童氏为嵊州剡东童氏童良玉的后裔,其迁祖为良玉次子童地才,童地才,良玉次子,字义理,行朝二,为明州内史,后升庆元府太守,配钱氏,生五子:视民、礼民、祭民、祖民、种民。而改明州为庆元府是南宋宁宗时期1194年;地才五子分别始居明州各县:长子视民,字天明,行万四,始居宁波鄞县西门外建岙。次子礼民,字天节,行万五,始居慈溪县车厩下浒。三子祭民,字天诚,行万六,始居慈溪县东埠头。四子祖民,字天宗,行万七,始居奉化县白水乡。五子种民,字天始,行万八,始居宁波小溪。
又据《慈溪县车厩太宗童氏宗谱》和江苏宜兴方桥童氏宗谱记载:地才次子童礼民,官居兵部尚书,先居慈溪县府前,后随儿子文贵迁居慈溪车厩下浒(即太宗童),经笔者实地考证,目前在原慈溪县府所在地的千年古镇慈城中心有一条不到百米长的童家弄,童家弄南面是古城里保存最好的古建筑群孔庙和书院,北面不远处是古慈溪县衙门和城皇庙;所以童氏家谱所记视民先迁居慈溪府前应该属实,而且离古镇不到4公里的西首有座叫云山的小山,山的前后有多个童家村,这里的童氏也应该是童礼民的后裔(有待考证).
礼民后随儿子文贵迁居慈溪县西南三十里的车厩下浒,即现在的余姚市河姆渡镇童家;文贵迁徙时间约在1200年稍后,童氏在车厩童家这里居住和繁育历史现有800多年了;并派生出周边10个自然村和多处迁居地,这10个童氏分房新建的村庄分别是:大房分居并派生的大前房、西童家、上童家三个自然村;二房分居并派生的杨家堰头、东河、后新屋、佛堂四个自然村;小五房除居住太宗童大村河西外还分居并派生出车厩道头、管田畈和巡界弄三个自然村,这个童氏小村分布大村东南西北四周;民间又有祖辈世居小房习俗,所以大村是10小村的祖居地,辈份很高,称各小村童氏太公居住地方为太宗童是情理所至。
二、是童氏宗祠所在地
慈溪县车厩太宗童的童氏宗祠建在太宗童村庄的北面约150米处,宗祠堂名为“思敬堂”,宗祠前后三进主殿,左右四座相房,外加5间脚屋,占地约5亩,宗祠大门门额上有“童氏宗祠”四个黑字。中进为五间大殿,中堂悬挂“思敬堂”碑篇,左右悬挂“东海遗国公” 和“进士及第”两块牌篇,后进五间二层楼神殿,堂正中敬奉亿始夫君“东海遗国公” 文贵神龛和神像,目前宗祠地基尚存。
童文贵,行亿,南宋进土,官至兵部侍郎,后为枢密使,上国柱太子太保,封齐国公,由慈溪府前迁居车厩下浒,建立童家,是车厩童氏的迁始祖,所以把童文贵居住地和供奉有童文贵先祖神位宗祠所在村称为太宗童,应该是童氏后裔对先祖的尊重;
三、是外迁童氏的寻宗地和太祖村
慈溪车厩童氏在这里世居和繁育了800多年;不但在本地派生出周边10个自然村,还外迁多地,据笔者外访考证和不完全调查推究有以下童氏属慈溪车厩太宗童的后裔:
1、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秀山乡-----定海县秀山童氏;
根据定海县秀山童氏宗谱记载其祖由清康熙二十五后从慈溪县车厩陆家桥迁居而来,因定海县秀山童氏宗谱已毁,笔者两次实地考察了舟山定海和秀山岛北浦童氏仲房,走访了定海县秀山童氏后裔,从现有的资料和老人的回忆中可以肯定定海县秀山童氏确系慈溪县车厩太宗童氏的后裔。
经推敲童氏迁居定海县秀山的始祖应该为慈溪车厩太宗童第二十六世,俊字辈,自清康熙1684解除海禁后从慈溪县车厩童家到舟山定海捕鱼而定居定海县秀山的,目前童氏在秀山已繁育13代,传至三十八世文字辈,当地童氏人口近千人;听老辈人讲定海县秀山童氏解放前每年春节撑着渔船到太宗童氏宗祠来祭祖。
2、江苏省宜兴市芳桥镇----宜兴县方桥童氏
根据藏于南京档案馆清光绪1903年江苏宜兴秀才童斐考举人推荐书中记载:童斐,字伯章,江苏宜兴方桥人,其祖自清初由慈溪车厩童家迁居方桥;从方桥第二代太祖为童嘉惠与车厩童氏宗谱对照与考证,其第一代迁始祖式玉应该为慈溪车厩太宗童氏第二十五世孙,排行祥字辈,从车厩童家迁往宜兴方桥的时间大概在清乾隆初期,从目前宜兴方桥童氏新收集编写的宗谱初稿中看,童氏在方桥已繁育14代,从祥、俊、仕、偕、仁、义、礼、智、信、端、严、贤、良传至第三十八世文字辈。
因宜兴方桥(今芳桥)童氏后代多为做官和经商,所以目前方桥童氏后裔迁居较广,移居美国、台湾、香港等的地很多;听义字辈老人讲:宜兴方桥童氏曾有1945年派人前来认祖。
3、余姚市陆埠镇----蒋岙童氏
余姚市陆埠镇蒋岙村1954年前与车厩童家同属慈溪县,根据蒋岙童氏贤轲太公墓碑记载和车厩太宗童氏家谱推测,童贤轲应为车厩童氏第二十九世孙,排行仁字辈,自清道光年间迁居蒋岙,目前童氏在蒋岙已繁育七代,传至严字辈。
4、慈溪市观城镇----宓家埭童氏
慈溪市观城镇宓家埭童氏1954年前均属慈溪县,与车厩童氏两地相距约20公里,根据南宋童氏名人童居易的人物资料介绍中查证:童居易,字行简,南宋慈溪县观海卫宓家埭人,嘉定16年(1223)进士,曾任天长县(今安徽省东北)、诸暨县主簿,泰宁县(今福建省西北)知县、夔州通判、吉州通判、本州同知、太学博士和德庆知府等,官升中奉大夫,辞官后居住慈溪县杜湖(今观城镇宓家埭童家),史称杜湖先生;从童居易,字行简中看,他在童氏宗族中排行应为行字辈,行字辈在车厩太宗童家谱排行中居第七位,车厩太宗童氏宗谱排行前十四位是:“百千万亿洋广行、细入其详真宝伏”;古代同姓宗族排行相同的人多为同族子孙,笔者查阅了慈东鸿门童氏宗谱,该支童氏虽是地才大儿子视民的后裔,但因其迁始祖和宗祠不同,排行也与车厩童氏不同,为此,笔者认为慈溪县杜湖宓家埭童氏极有可能是车厩童氏的分支,这个可能在义字辈老人口述中也得到了印证,但有待有史料的进一步佐证。
另外,慈溪县车厩童氏从清中后期至解放前有大批后裔前往上海、嘉兴、重庆、武汉等地经商和学生意,并定居上述各地,其中迁居上海特别多;所以,那些外迁的车厩童氏后裔把自己太祖居地尊称为太宗童也是合符情理。
总上所述,余姚市河姆渡镇童家原称太宗童的原因一是童氏迁始祖太公居住地,二是童氏宗祠所在地,三是外迁童氏的寻宗地和太祖居住村,这三种原因推究与分析只是笔者之愚见,是否正确,敬请指正。
作者: 童国桢
(余姚市河姆渡镇童家村人、慈溪县车厩童氏第三十一世,排行礼字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