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第二届宁波新家谱编修...
   义乌童大宗祠冬至祭祖...
   福建漳州华安童氏慎德...
   童小华教授当选中国工...
   宁波童氏宗亲磐安拜访...
   印尼童氏回广东大埔石...
 
南城源头村:与朱熹有关?
发表时间:2016-6-4 7:21:18     新闻来源:     阅读:3407次
 
 (童建新推荐稿)
 
      推荐者按:按照童氏宗谱资料,此源头村可信。伯羽先生等六人在此拜朱熹为师,所以此地也可能是“南城堂”之祖源地。
 
 
       南城源头村:与朱熹有关?
 
南城县政府网站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一首流芳千古的诗句。数百年来,有关朱熹的这首名句的出处,有许多版本,福建三明尤溪县等地也有“半亩方塘”,江西的婺源也有“半亩方塘”,他们都在大力打造“朱子故里”、“半亩方塘”这样一个旅游品牌。而在我市南城县的上唐镇也有一个与朱熹有关的源头村,那里还保存有完好的活水亭廊桥,那么,朱熹诗中所写的“半亩方塘”、“活水源头”到底在哪里呢?南城源头村又有怎样一个朱熹讲学赋诗的故事?近日,记者在南城县一位考古爱好者的带领下,来到上唐镇源头村访古探幽。
  源头村位于南城县上唐镇西南20余里处,走进源头村,见村里还保存一大批古朴的明清古建筑,村外古树参天,修竹成林,一条小溪穿村而过,小溪连接着一处半亩方塘,清清的溪水静静地流淌。
  在古朴神秘的活水亭廊桥上,我们静静地听村里一位七十多岁老人讲述朱熹在该村讲学赋诗的佳话。
  以前,源头村叫蛤蟆窝。当年,村中有吴伦、吴常兄弟俩,都是年过半百的学者,藏书万卷。他俩有一个愿望,要为村中后辈增长学识尽绵薄之力。听说朱熹正在临川讲学,他们便亲往迎请,朱熹亦慕吴氏兄弟藏书广博,欣然前往。
  朱熹到了蛤蟆窝以后,前来求学的人倍增。为此,吴家兄弟带头募捐筹款,在村口建造了书院和读书亭。读书亭横跨村头溪流之上,砖石结构,画栋雕梁,九曲栏杆,建造得十分别致。朱熹凭栏远眺近看:天光云影,浅水游鱼,尽收眼底。心中大悦,便乘兴挥毫为吴家书屋题了“书楼”二字。朱熹见蛤蟆窝风光秀丽,民风淳朴,读书子弟求学心切,加之吴家藏书也吸引着他,竟然一住数月不思回归。白天,他在书院讲学;晚上,在青灯下博览群书,评注经文。虽说身居陋室,倒觉其乐无穷。
  一天,朱熹在读书亭给众弟子讲学。休息时,放目远眺,触景生情,口占一联:群山欲锁云间路。众弟子有一脱口而出对曰:万壑能开雾中途。
  朱熹拍手称快道:“佳句,佳句!”言毕,见对答学生乃农家子弟,常因劳作而辍学,很是惊讶,便问道:“汝文思何其敏捷也?”对曰:“先生常教诲我们要‘学而思,思而辨,辨而明’也。方才先生望山观云,我也见壑思雾,故借先生思路而成此联也。”朱熹手捋长须连连颔首:“汝言极是,读书是自家为学,好比饮食,不能只待别人理会。”听了这番宏论,众弟子深为叹服。这时,夕阳西照,晚风徐来,朱熹凭栏侧视,看见山旁有口池塘,溪水从山的东边而来,穿过池塘流往脚下,又向西面而去,池塘水光潋滟,云影、树木、屋宇倒映其中,心中不觉得一阵激动。忙唤弟子取来文房四宝,蘸墨润笔,在亭上题下《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在蛤蟆窝讲学近一年,离开后,吴家兄弟提议将蛤蟆窝改为“源头村”,又在村前溪水边建了一座“活水亭廊桥”,之后,村民曾多次捐款维修。民国时期,源头村一带还一度设置“活水乡”,以表示对朱熹的纪念。
主题: 南城堂
作者: 童建新 (2019-2-12 7:52:12) 219.138.225.7
内容: 崇仁家谱载:宗说公:讳宗悦字梦弼行荣九号南城,生宋靖康丙午1126三月,祖籍南城{注:出生地南城县上塘镇黄家村鄢家际村小组,原童家村}鼎居宝水,乾道丙戍1166为崇邑主簿,遂於廿五都置产而居焉,因名曰:童芳瑕或曰童家桥或曰白鹤观村
主题: 确琢依据应充分!
作者: 童化平 (2016-6-7 15:27:43) 61.154.175.14
内容: 荐者按言:“伯羽先生等六人在此拜朱熹为师”,所以此地也可能是“南城堂”之祖源地。确琢依据应该充分表现出来、、、
浏览该商品的全部2条评论>>
姓 名: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童氏源流
·童姓源流考证 (2024-10-2)
·剡溪童氏源流考 (2024-9-18)
·明代《太一公源流辨》 (2024-7-25)
·梅九童氏祖宗生平年份考究——兼谈谱牒公元时代干支三种纪年的运用 (2024-6-2)
·江西上饶铅山县罗家桥童氏源流考 (2024-4-13)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