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迁恩路 瓦屑最关情
大分迁--鄱阳童氏源流
寻根觅祖,追根朔源,路漫远兮,既阻且长。在湖北.安徽.湖南.四川(重庆)有许多童氏的聚居地与一个地名默默相连,那就是冮西鄱阳瓦屑沟(坝)。各宗童氏的根脉,与一个人戚戚相关,他就是始迁鄱阳的南宋铜台节度使童贵一,尽管各宗童氏的始迁祖与远祖间的世系名讳或已迭失难寻数百年了,但大多宗谱依然铭记着远祖的威名。
在鄂东罗田,罗田童氏童伟民的博客“江西瓦屑坝------罗田人永远的寻根情节“,文中说:”罗田七修《童氏宗谱》载:本宗肇祖宋处士养志公,系出雁门,于宋代自江西鄱阳湖东岸瓦屑坝迁楚,集族于罗,原居北风河狮形垸。其父童贵一,曾任铜台节度使,原居铙州府鄱阳县小邾源十一都,后徙湖北黄冈高家岭,为鄂东诸童始祖。在今北丰青林沟仍可见后人为其始祖所立的墓碑,碑刻时间为南宋理宗绍定四年(公元1223年)”。
在黄冈麻城,麻城童氏22世童德昭(笔者同窗)为麻城童氏所作的《麻城童氏合修宗谱》序,文中说“远祖贵一公,传五世,有信甫公自黄冈高家岭迁麻城东乡坳风河,是为麻城童氏一世祖,信甫公生三子:伯五.伯六.伯海。麻城童氏已繁衍至二十八世“。
在武汉陂亚,有光绪间《童氏宗谱》载:陂南之祖浚明公,陂西之祖渊明公与迁沔阳北乡之祖凊明公,三兄弟明洪武二年从江西瓦屑沟迁,远祖贵一公。
在武汉陂南,谱牒明清两季叠遭兵燹,但载始迁祖浚明公及兄弟清明公渊明公始迁于江西吉水瓦屑沟。谱《浚明公传》称公有兄弟七人,公子伯源公。
在沔阳-汉川,有宗亲童阳刚在宗亲网留言栏留言”远祖为江西鄱阳贵一公,宋末铜台节度使。始祖为必才公“。在黄冈团风.武汉新洲有谱载童荣(省五)童子(省六)童贤(省七)省八兄弟之父贵一公为元末铜台节度使,元末避刘福通乱自江西鄱阳小邾源十一都迁湖北黄冈高家岭之说。[按:该谱接浙江遂安童尧民之翊公世系,自童尧民登南宋绍熙四年(1294年)进士,下传11代,至童贵一避元末刘福通乱(元末陈友谅和朱元璋在饶卅鄱阳湖一带相互相攻伐和大战为l361~1363年),按1194~1363年计169年算,代均15点3岁,且需每代为长子,况谱载彼贵一公始迁时已届晚年。显然彼贵一非此贵一,鄱阳贵一公与遂字尧民公为年龄相近的同时代人,不会相差十代。鉴此,黄冈省派兄弟之裔或谱系接续尧民公谱系错误,或挂靠鄱阳贵一公谱系错误。大家一目了然]。
由上可知,迁楚各支童氏,虽其各自宗谱的记述有参差和错漏,但对其始迁鄱阳之祖为贵一公是一致的,贵一公为铜台节度使的记载也是一致的。其中明显的错误是“元末铜台节度使”,因为元朝废除了自唐.五代至两宋以来的节度使职官,所以元朝的节度使是莫须有的,贻笑大方的。
经笔者多方考证,湖北黄冈团风有方高坪(方高坪童氏迁自麻坳风河),无高家岭。高家岭在江西鄱阳县,今鄱阳县高家岭镇。镇南4里许有童氏村落童家仓,或其祖居之地。其二,鄱阳县内无小邾源十一都,小邾源十一都应为十一都小邾源,在吉水县迁恩乡。笔者根据陂南童氏宗谱有始迁江西吉水的重要历史信息,查凊光绪《吉水县志》,吉水县在北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年)置11乡123都,后将云盖.龙云(含报恩镇).兴平.明德.永丰五乡一镇析置永丰县,南宋绍兴21年(公元1151年),吉水县有6乡62都,其年迁恩乡辖10~19都,划归永丰县辖。故迁恩乡十一都小邾源,原在吉水县,公元1151年划归永丰县。因谱载祖迁地称吉水而非永丰,故远祖从吉水迁恩乡十一都小邾源村迁鄱阳县高家岭时,当在南宋之初的绍兴21年前后,若以罗田谱载贵一公碑绍定四年(公元1223年)前去世,由此上推60年,设若公元1163年贵一公出生,20岁从戎北上抗金,即公元1183年左右迁鄱阳。贵一公一生戎马倥偬,官至地方军事主官铜台节度质,铜台盖在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淮河流城,或铜陵至风台一带。鄱阳高家岭童氏自贵一公始至元末明初大分迁时,历时180来年,繁衍5~6代,人丁兴旺。高家岭至瓦屑坝(沟)的直线距离30里,当是瓦屑坝外迁童氏的主体。高家岭童氏盖从南宋中后期就有分迁,贵一公其子中养志公首迁罗田,为罗田童氏之祖,元至顺年间(1331年)童太乙迁德化(今九江),其后裔有民九江庐山区和迁湖北黄梅宗支,元朝中有童志容迁随州,在此病逝,元末乱时(公元1353年前后,响应刘福通的起义),其孀及子童必才迁沔阳。元末明初大分迁时,除向湖北境内外,还有迁安徽望江县的望江童氏,迁合肥的肥西童氏,迁湖南汉寿的童氏,童清化宗亲留言“先祖文经.华经.圣经三公明洪武年间自江西饶卅,迁常德龙阳(今汉寿),有经麻城迁四川乐至县童氏(童家镇始迁祖童伯服)等等。留守鄱阳的宗支,今有聚居鄱阳饶丰镇的童氏,明景泰进士礼部尚书童轩宗族。分迁各支童氏,历数百年沧桑,人口繁衍发展,少则数千,多则数万。
鄱阳贵一公童氏,为吉安南城童氏宗脉,恢公后裔。与北宋迁湘童氏同源。
(武汉童晓彤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