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童海根)
近段时间童氏宗亲对《童氏世系迁徙史》一书童氏得姓始祖之来源发出不同之声音,各有各的出处,各有各的理解,互不相让,更有甚者,恶口相向,实属不必。
家谱的演变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以人物为中心和事迹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开始是贵族化的,在宋代之后,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类平民化、家族化的文献。而历代家谱之中,精华与糟粕共存。因此如何将正确的家谱知识普及到每一位关注家谱的人士中,是大家所共同关心的事。
据有关资料显示,自夏商以来不仅王室有家谱,诸侯及一些贵族也都有自己的家谱,专门记录家族世系。
春秋时期,各国王室的家族事务由专门设置的宗正来管理。
汉朝建立后,因袭秦制,设立宗正和专门机构管理皇族事务和掌修皇亲贵族谱牒。
西汉中期以后,宗族势力得到发展,附着于宗族藤蔓之上的家谱,尤其是私人家谱的修撰也开始出现,并迅速增长。而到了隋唐时期,中国古代谱牒年发展进入到第二个高潮。
宋代是中国谱牒史上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字辈越来越被重视,成为各支血统明显的标记。
到了明清两个朝代,家谱编修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峰,几乎在汉族每个姓氏都有谱牒的编制,且各家族对编修家谱都非常重视。
家谱的作用
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封建制度:“宗者,尊也。为先祖主者宗人之所尊也。” “族”本来只是有血缘关系的群体,并无尊卑主从之别,而进入到有阶级的社会,便有了“宗”,也就是在亲族之中奉一人以为主,主者为尊并有特权,他死了则由宗子继承。这样,家谱别亲疏、明昭穆的功能渗进了主从尊卑阶级特权,为宗法封建政治服务的内容。
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士族政治、魏立九品中正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选官品人,婚姻嫁媾,士庶分明,尊卑严格,“官之选举,必由簿状。家之婚姻,必由谱系”,此时的家谱成了政府选举、士族出仕、门第婚姻的根据,同时也成为士族政治服务的工具。
明代礼制规定只有品官之家才可以合法地建立家庙式祠堂,虽然嘉靖以后建立家庙式的祠堂已相当普遍,并不只限于品官之家,祠堂有着士大夫身份的文化象征的意义。在家谱中记载着个人身份的东西也越来越多。
家谱是一种家族文献,自然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同时,家谱还具有敬宗收族,自我炫耀,提高家族自豪感、荣誉感与向心力,从而促进家族内部团结和提高家族社会地位的作用。因此它自然要隐恶扬善,夸大甚至编造本家族历史与传统,使之显赫以骄人。此外,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为认同社会主流文化,又有许多家族在修谱时自觉不自觉地按照儒家礼教来塑造祖先形象,规范祖先言行,掩盖祖先劣迹,抹去不良痕迹。虽说许多谱上都提到“信以传信,疑以传疑”,“循实记载”,“不虚实,不隐恶”等字样,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许多家谱,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乱认祖先,伪冒名族,假托攀附,滥造世系,隐恶书善的毛病,直接影响到了谱书的史料价值、文献价值、教育价值。
家谱的作伪
家谱的作伪主要是以内容作伪为特征,尤以宋代以后,明清两代为烈。作伪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姓氏溯源上攀龙附凤,以上古和汉唐时期的帝王将相、贵胄名臣为本族的始祖或远祖,乱认他人为祖先。而为了提高家族地位,乱标地望。
2世系虽长远,却不可靠,在新修家谱时,资料大多来源于回忆、附会或抄录史书、志书及其他图书,这些资料在某些方面是可靠的,或本身是可靠的,但在两段资料的接续上和将这些资料附会到自己的家谱世系上时,可靠的资料对于这个家庭世系来说,就可能变得不那么可靠了。
3由于政治上的需要在一些迁入异地得到发展的家族中,大多在始迁祖身上大做文章。加之在过去交通信息不发达,人为的参杂始祖来历,使后人真假难辨。
4借助本姓、外姓中有地位人士为谱作序,达到炫耀的目的,为族谱增光,为家族争光。
最后的陈述
毫无疑问,族谱并不是由第三者作出的纯客观事实的记录,而显然是由作为当事人的某一宗族的某些成员亲手编纂并保存下来的文献。希望阐明自己的祖先和本家族的历史这一动机,虽然导致这样一种对整个宗族成员的事迹以及他们之间的系谱关系进行精确描述的历史记录。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不看到,正是因为有了一动机,才使得一种有意无意的选择行为,介入了何种内容应该写入族谱,何种内容不该写入族谱这一判断过程之中。其结果,就有可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赋予族谱中所记录的内容以某种虚拟的性质。
人先于姓氏,人也先于文字,先有人再有文字,尔后才有姓氏。文字记载从何而起我没有研究过,但是从古至今,私字、利字始终都存在,因此史记也好,族谱也好就免不了有作伪,也就是说记载不一定就是事实。从各位本家的争论中也能反映出一些问题,谱的记载不是唯一的,童姓的出处应该也不是唯一的。
另有说法,系统的字辈应该是起源于宋朝,使用系统字辈排行时间早于宋代,那这份家谱的真实性值的大家研究。
以上内容根据各“大”家之文集与言论而就,不妥之处,尚祈批评指正。
2013年4月15日草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