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联员 童化平 稿】
四川武胜客家童氏主要分布在武胜县的礼安镇与清平镇,二支目前人口合计5000余人,堂号均属雁门堂。 经笔者多方努力,通过网络并且电话联系四川多位宗亲,终于查找出四川武胜童氏的祖源及迁徙历史。据笔者掌握的族谱资料、同当地宗亲会会长童吉清宗亲了解、并且通过双方的认真对接核实:四川武胜童氏是由福建汀州府武平县鲁溪村分批次迁入四川的。 迁徙历史背景属于清康熙时期政令迁移。武胜县的礼安镇是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童其山率三子{长子子才,次子子福,三子子鸿}遵召入川途经湖广麻城孝感入川的,长子子才迁居内江,次子子福迁居南充,三子子鸿居武胜。目前武胜礼安镇的童氏是三子子鸿之后裔。 武胜县清平镇的子美公是1688年至1689年经江西过贵州遵义入川的。始祖经豫章(今南昌)瑞州府高安县二十四都置业。祖人派发愈繁,我祖身列庠生,弃业置身赴广,恩施县教学,始娶祖母所生先阳、星阳,阳生应聪、明、智、慧、鲜、照,公行第一。应聪所生茂盛一人,是时黄巢在黔省逆乱。乱之后,予祖携眷至黔,坐落遵义县乐安里二甲地名瓦成塘,置买大梨寨、小梨寨,人丁亦盛。康熙戊辰年即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西蜀开垦,己巳年(公元1689年)至黔省(贵州遵义)。部分后裔不久返川。 经族谱及历史文献考证:童其山是福建汀州府武平县鲁溪的第十三世祖,武胜县清平镇的子美公是福建汀州府武平县鲁溪的第十四世祖。当时汀州府武平县鲁溪的第十三世祖,第十四世祖,第十五世祖分别迁往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居多,因为篇幅原因这里不一一例举,这与当时的政令迁移以及政府鼓励客家人开发大西南有关{这与笔者撰写的客家历史文化考究相吻合}。 二支的字辈或派系: 1:武胜县清平镇的子美公入川的34个字派:
之(子 )先世贵( gui )
大文德万载吉星永光明
荣华福禄寿忠孝进朝庭
开科尤天选富贵嘉安庆 2: 武胜县礼安镇童其山的支系的派系(字辈)四十个字序如下: 德成其子 连{宏 弘}启嘉锡 体元之宪 光宗可壁 志秉忠贞 心以纯一 道济大化 仁希达立 有恒作圣 方正永迪
四川武胜钟灵毓秀,客家童氏英才辈出,有不少成为童氏的精英与国家的栋梁!
1:童冠雄 四川华西医科大学教授 华西著名牙科专家 投资多家民营医院,经常慷慨解囊,支持童氏宗亲会经费,奖励贫困学生和资助弱势群体,受到政府表彰并且深受当地宗亲的爱戴。 2:童尚平 四川省公安厅老干处处长 3:童光辉 四川华蓥市委副书记,广安市宣传部长 4:童星友 武胜县公安局刑侦大队长 5:童宪章 武胜县工会主席
6:童 晖 武胜县蚕桑局局长 7:童吉清 四川省安全生产标准化专家库专家 8:童吉福 中石化石油地质高级工程师 …… 限于篇幅这里就不一一例举。 当今武胜钟灵毓秀,客家童氏英才辈出,不愧为传承了福建武平鲁溪“诗礼绍衣”之优良家风,并且与四川宗亲的多次电话交流中质朴里呈现真诚,无不体现出浓浓的族情与深深的寻根意识。宗亲会会长童吉清答复要与宗亲会骨干人员商议准备适当时间回武平鲁溪老家祖源地“寻根问祖”。 笔者感言:
客家童氏先贤向四川移民之时,正是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号称“康乾盛世”的社会经济的繁盛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四川适时的“奉谕招民” 优民政策,使得勇于开拓创新的客家人童氏,凭借祖地深厚的文化积淀及客家人的艰苦奋斗精神:艰辛中不忘本,患难中不忘义。励精图治,通过在开基地艰苦卓绝的努力,很快出现了“缘旷土之甚微,久荒之产极沃,而无产之人得土耕种”,“故不数年家给人足,买田置产,歌适乐郊矣”美好景象,客属童家移民得以安居乐业。落籍四川的童氏客家人后裔,有着浓厚的寻根、认祖意识。正是这种对祖籍地极为悠久、深厚的族类认同的归宗尊祖意识,以其特有的凝聚力支持着客家移民为开基地四川的文化、经济发展立下功绩。翻开陈封的历史,童氏客家人向四川〈包括重庆〉移民史距今已经三百多年,当我们沿着客家历史文献与童氏家谱记载的历史脉络,触摸着客家童氏移民为四川〈包括重庆〉的经济文化发展奋力拼搏、对客家祖地“根”的眷恋历史的脉搏跳动时,感受到中华民族对祖先崇拜的文化理念在客家童氏移民中的演绎。三百多年过去了,落籍在当年四川〈包括重庆〉的童氏客家移民后裔依然固守着归宗尊祖理念,回祖地寻根谒祖,共叙亲情。拳拳之心,昭昭在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