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是我侄儿,出生于1989年。那时哥哥是矿上的一名工人,每日井上井下的上班月工资100多元,对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来说生活过的捉襟见肘。可我远在老家浦江一点忙也帮不上。
侄儿小名叫星星,哥取名时带了谐音,希望他能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而且小时候也非常宠着他。我有次回家还真仔细瞧着,眯着眼琢磨了半天还真没看出什么明星相。再说那时也没想那么远,星星、星星的叫着也没往心里去。倒是有一次侄儿写信来叫我给他找一些鸡冠花 、牡丹花的种子,我心里好笑,小男人要些花儿草儿的干什么。。。。。。
后来侄儿进了高中,矿上的高中他嫌太差,硬要去县里读书,不过后来还真是争气;县里联考名列前茅。本地一个私立中学听说后千方百计设法挖他过去,给他免除各种学杂费,还说给他父母在学校安排工作(那时哥已内退在家)。哥想想也好,一可以上班拿工资减轻负担;二可以照顾儿子生活起居,何乐而不为呢。可上学才一个学期说跟老师合不来,不想听他的课。真是怪了,哪有学生嫌老师的。没办法,私立学校为了在联考中取个好名次;只好给他换了老师。可换了老师还是不行,说老师讲课不生动没兴趣,哥嫂只好辞去工作将他转入萍乡市中学。一家人在学校旁租了间房住着。第一年高考他填的志愿是清华、北大,结果没考上;第二年考了636分,可他填的志愿是华中科大。哈哈,人生就是这么阳错阴差。
当时父母为了他求学从江西吉安地区转入萍乡地区,来来去去花了不少钱,再说哥的退休工资那时一月才600多元,别人的孩子考上大学不是买电脑就是买手机。星星很懂事,也很倔强。一考完试就托人帮忙找人辅导,一节课30元。利用暑假期间买了手机并赚取了去武汉的路费。父母为学费急的一筹莫展,他说学费不必发愁,我自己去贷款。
进入华中科大后,星星的生活费是父亲的内退工资卡每月600多元。我时问他够吗,他说叔不用担心尽够了。他把学习放第一位根本就不管生活该是什么状态。每天就是课堂、寝室、图书馆。他说人生的最低标准是让自己和家人活得快乐,我的快乐就是书。朋友之间的聚会及日常社交活动都婉然拒之。课下认真整理讲义、查阅资料、反复琢磨,努力寻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学习捷径。进图书馆必列出阅读书目清单,收集第一手诊贵资料。是的,每个人只要一踏上求学之路,必定会有与众不同的辛酸与艰难、徘徊犹豫、兴奋、惆怅;只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一个一个的疑问,一个又一个的矛盾都将迎刃而解。汗水成了滋润灵魂的甘露,奋斗是理想飞翔的翅膀;逆境中所承受的压力,是书让他得到了满足感和自豪感。正如苏格拉底所说:最有希望的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者,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每一个机会去发掘开拓的人。是的,世界对每一个人是公平的,而每一个人的命运都各不相同,原因也就是在于人是否会审时度势,改变自己。在努力耕耘的过程中不必关心别人的冷眼和喝彩,而只要自己尽力而为。
四年大学,童星靠贷款完成了自己的专业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用奖学金还了贷,并根据小时候的爱好,修读了武汉大学生科院生物科学理学学位。具备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基础。掌握动物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等理论并两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四次学习优秀奖学金,历年三好学生,中国平安励志奖学金,“思源电气”奖学金。在担任电气学院科技创新部部长期间,带领团队完成了拓展创新实验FDM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基于DSP的异步电机VVVF及矢量控制调速。并擅长数学理论研究、微积分、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均取得接近一百的高分。
他的学习心得是与学习相悖的应回避,不一定要疯狂的学,在疲惫的时候要放松一下,不要因为上学而上学,学生要把学习作为工作和事业,一门兴趣爱好;在学业上不要因为成功而满足,在生活上要满足才能获得成功。
2011年7月童星被清华大学特招为电力系统自动化博士生,终于实现了他的清华梦。
( 浦江县童氏宗亲联谊会 童 小 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