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城西街道蒋母塘村一些在外求学的大学生纷纷回乡过节日。据悉,该村童氏家族今年考上大学的就有25名子孙。据童氏宗亲会常务副会长童仕明统计,从2006年至今的短短4年时间里,稠西童氏家族共有60人金榜题名。
是什么让一个家族好学成风?近日,记者走进蒋母塘村的童氏家族祠堂,探寻其中的奥秘。
家族宗祠氛围浓厚
稠西童氏在义乌虽不是大姓,但繁衍至今,裔孙已经有2000多人。蒋母塘村就有座“童大宗祠”,始建于清嘉庆年间。
走进祠堂,只见“童大宗祠”的匾额清晰可见,一对老式抱鼓石历经沧桑,门内两侧墙上张贴着族规家训,厅堂正中墙壁上挂着五幅太公像,四周壁上贴满了童氏裔孙的各房、各支派的源流史话,整个祠堂渗透出庄重深沉的肃穆之气。近年来,童氏后人就是在这里缅怀、祭祀先祖。
祠堂横梁顶柱上高挂着“荣宗耀祖,金榜题名”2006-2009四年内童姓裔孙、高校录取的红榜。这是家族为考上大学的子孙特别制作的大匾,姓名、所在村、录取学校都写在匾上,一年一块。
“每次到祠堂开会、办事,逢年过节祭拜,孩子们都会注目看一看,其意义深重,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童仕明说,“所以童姓裔孙特别是青少年求知上进的越来越多了。形成了浓厚的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好风气。”
重教奖学送匾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大宗祠留有田亩、资产,用田粮、金银钱币奖励勤学中举的状元、举人、秀才。现如今,童大宗祠、宗亲会动了脑筋,想出妙法,用送匾的办法,激励青少年勤奋学习、求知上进。
每年参加高考,被高校录取的童姓裔孙(凭高校录取通知书),童大宗祠集体制成“金榜题名、荣宗耀祖”的牌匾,一人一块,由祠堂、宗亲会组织队伍敲锣打鼓把匾送到每位童姓裔孙家里。
“送匾是个奖学的好办法,是对青少年求学上进的一大鼓励。”学生家长杨桂文告诉记者,她儿子童杨阳今年考上云南大学,家族里特地送来牌匾,对儿子的鼓励很大,“那么多人,那么大的仪式,说明大家都很重视他,是对他一路努力的最好肯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道路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72岁的童昌钧老人是一名退休老教师,他的孙女童晶晶是家族里第一个接受牌匾的子孙。说起家族中对子孙学业的奖励,童昌钧老人深有感触:“在我小的时候,逢年过节,家族里就会对成绩好的小孩进行奖励,那个时候奖励的是馒头。我哥哥就有奖励到过,让我很羡慕,就有了好好学习的动力,想着一定要和哥哥一样被奖励。”
童昌钧老人表示,这种激励的作用是无形的,孙女童真真在大学期间,整个人变得十分自信,学习也更加有劲头,这里面或多或少有奖学送匾所受到的影响。
传统与现代的相互融合
为让学子们放假回家有地方温书学习,祠堂内还专门设立了小型图书馆,藏书5000多册。一到假期,这里聚满了学生,一时间书香满盈,古老厚重的老祠堂,在子孙们勤学苦读的氛围中焕发着新的魅力。
此外,家族还为考上大学的童姓裔孙创建QQ群和博客空间,为子孙们联系交流提供了平台。童仕明说,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现在,与时俱进,创建QQ群,为子孙们提供一个互相交流学习和生活的平台,让大家在群里面畅所欲言、言无不尽,也希望借助家族联系交流群,更好地凝聚和传承童氏家族的学习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