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13-14日,经过近2个月的联系与筹备,义乌市童氏宗亲会再次派出童仕明、童仕松、童元星、童元财、童晓等五名骨干人员驱车赶赴浙中浦江、诸暨、萧山和浙西的桐庐、淳安、建德等地寻访童氏宗亲。
首站:浦江县黄宅镇童村
5月13日上午8时,我们从义乌出发,天气骤然阴雨,令人感到了少有的寒意,但阴雨阻断不了我们坚定的脚步。
9时,我们找到了浦江县黄宅镇智勇村童村自然村。童克局老人与童福昌等宗亲已在村口迎侯。一阵喧寒后,他们电话找来邻村的一位童姓老师。童老师珍藏有一套童姓老谱,惜仅存第1、3卷,第2卷已失。据说,这还是他从贵州一位童姓老人处找回的,因此弥足珍贵。
据《浦阳奥溪童氏宗谱》载,浦江县黄宅童村先祖为清一公,讳富,字道清,系元朝时从兰溪香头迁入。其字辈:文学逢时应 君家必大兴 克昌期可永 祖训在能承。
浦江童村人数仅300左右,虽未续谱,但他们新修的光裕堂已集资近20万人民币,可见童姓人心之齐。
浦江童村虽与义乌相距不远,但历史上也很少往来。我们在浦江童村呆了仅一个半小时,但话题愈谈愈投机。因前路尚远,我们只得先行告别北上诸暨。
第二站:诸暨市五泄镇童家村
寻访诸暨童氏颇有些戏剧性。
5月5日,诸暨市五泄镇童家村的童维军来电,称他在童氏宗亲网上看到了公开信,其大伯处有一套童氏宗谱,其先祖可能也是北宋南迁护驾从河南迁来,疑与义乌童氏是近亲。此后,诸暨居凤村的童贤明书记受笔者所托,曾专程赶赴五泄镇童家村,可惜未见到持谱之人,但该村有童姓长者肯定地说该村祖先是从义乌迁去的。
诸暨五泄童家村先祖也迁自义乌?这又是一个千年之谜。
为了早日解开这个谜团。笔者数天内打了五六十个童大伯家的电话,电话常常无人接听,好不容易打通了一二个,接电话的不是说童大伯不在家就是说童大伯出了远门,令人好不心焦!
不能再等了。5月12日,笔者与在大唐镇办企业的童维军联系,次日由他陪同到五泄镇童家村找他大伯,这次无论如何也要看看他们的家谱。
但5月13日一早,出门前我看到了一条短信,大意是:“你们别来了,他们说家谱没有了。他们怎么会这样!”字里行间流露出这位热心寻根的年轻后生的万般无奈。
我马上打通了童维军的手机,一边安慰他,一边表示我们正准备出发,只要他陪同我们到大伯家,其它的工作我们来做。寻亲队伍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13日上午11时,我们与童维军相约在 诸暨大唐镇的公路边。见了面,年轻的后生微笑地说,谱已经找到了,在县城他的朋友童超处。于是我们与童维军童超在诸暨县城的大街边,在汽车后备箱的盖子上,急切的看起《暨阳 童氏家谱》。
据《暨阳 童氏家谱》载,其先祖童邁从兰溪迁萧山竹园童后分暨阳十三都。与口传的迁自义乌完全相悖。我们虽有些失望,但解开了谜团,心中仍很快慰。不知正在续谱的绍兴竹园童理事会知道此事否?
这是《暨阳 童氏家谱》所载的五泄镇童家村字辈:
诸暨五泄童家人数不多,人心不够齐,看来续谱困难较多。但童维军等年轻人对童氏传统文化的热情可嘉。当务之急,是先将目前的残谱保管好,或复印或拍照,总有一天,诸暨五泄童家会成功续谱。
第三站:萧山区所前镇弯里童村
数年前,笔者从网上一篇文章中得知,萧山市所前镇的弯里童村原村支书的父亲处藏有一部童氏家谱,且知悉弯里童村童姓源于绍兴,于明代迁入。这次,我们把萧山市所前镇(现已划归 临浦 镇)的弯里童村规划为第三站,目的是联系宗亲,附带看看家谱。那么,弯里童村究竟是什么模样呢?
5月13日12时,我们沿杭金衢高速从诸暨到萧山南下,经过萧山区所前镇找到了位于杭金衢高速公路边的弯里童村。弯里童自然村在平原边缘的山脚,属萧山人认为是西施故里的通二村。古村落整洁明净,几乎一尘不染。这就是弯里童村——
通二村委会有弯里童村的两名童姓支委童国良与童云明。我们辗转找到了童云明宗亲,得知来意后,他表示将全力联系全区的童氏宗亲。至于弯里童村童氏家谱,因保管者不住在同一村,时间关系,我们未能一睹真容。
这是我们与童云明宗亲(中)的合影。
第四站:桐庐县桐君街道童家
5月13日下午3:30,我们沿杭新高速到达桐庐县城。
从网上查到,桐庐县有副县长叫童明。经电话与童副县长联系,得知该县城有里童、外童,皆为童姓聚居处。在网上还查到滨江路上有童家村,想必就是了。遂驱车在县城江南江北大街上巡走了两遍,滨江路竟不得而入,原来滨江路到处在拆迁,已无路可走。正在失望之际,见滨江路边某工棚有某村老年协会字样,遂下车问询。
数老者下棋正酣。问:“老师傅,此处可有童家?”一老者答:“童家在那边。”然后任凭如何问话,专心下棋,不再搭理。我们见其知道童家,但见他们正杀得难解难分,遂平心观棋,俟棋局一完,再愈发恭敬地问路,老者乃告:外童村没有拆掉,在一桥过去的江边,里童村在山边。
下午4:30,依老者指点,我们很快找到了桐君街道的大丰村童家(外童)。我们了解到村委童姓干部叫童根良,在其家人指点、由村人童伟荣陪同,在村里找到了60多岁的童洪财老人。童老正好骑三轮车出门,见我们找问,他起初颇为警惕,不肯让我们看谱。经他反复询问,最后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得知我们来对谱,而且都是开封迁来时,他才陪我们去他家看谱,不过声言只给30分钟时间。
他非常小心地拿出层层包裹的《桐庐童氏宗谱》,有光绪丙子、庚子、葵卯三次重修的残谱,幸有第一卷,乃知其先祖童大通元代时从开封迁来,虽与义乌童氏先祖有关,但迁徙时间晚了百余年。
不知不觉,半小时早已过去。童老先行告辞,下地干活,其子童黎明留陪,与他谈起修谱、宗亲联谊等事,童黎明热情甚高。他说目前外童村有童姓200余人,而副县长童明为里童人。
插曲:夜会迁居桐庐分水镇义乌童裔
历史上,族人迁居是件大事。或官居商驻,或人丁繁衍、或入赘别家、或逃难避祸,才不得己迁居别处,不像现在这么轻而易举。
5月13日晚,我们夜宿桐庐分水镇,即约会了义乌稠西童氏翁村派的童苗生、麻村派的童元富两宗亲到宾馆一叙,其二支均为解放初迁居桐庐分水。我们素未谋面,开始还显生疏,但一谈起家谱,就顿觉亲近了,这就是家谱文化的魅力。
第五站:淳安县仰韩村
淳安县仰韩村是我们此行的重点。
行前,我们曾天女散花般地向 淳安县的许多我们认为有童姓聚居的村落寄发过公开信,各地反馈的情况都表明,仰韩村是他们的发源地,且时间较早,大约在晋朝时即有童姓定居。而且他们认为,他们的宗谱载明,初时,大江以南初无童氏,浙江许多童氏均发脉于仰韩。 淳安县仰韩村------在许多童氏心中是一块古老的圣地。这样的一个背景,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
5月14日上午8时,我们从桐庐分水出发,经淳安县的文昌镇到 淳安县的临歧镇,已是10时左右。在临歧镇,我们与早已联络好的仰韩童氏族长童启明、以及童贵培、童子坤等宗亲会师,然后一同前往仰韩村。
这就是山清水秀的仰韩村。
在仰韩村童氏族长童启明家中,我们受到了盛情的款待。他们珍藏的《童氏宗谱》(民国22年续修)整整一大箱,体裁特大,有18卷(本)。其一世祖为景谈公,晋代时南迁,卜居于仰韩,其后不断有人分迁本县及金华、兰溪等浙江江西等地。
临安昌化童姓是从仰韩村迁出的较大的一支,已有640多年历史,目前有四五个村约2000童裔。
今天,得知我们访问仰韩,临安清凉峰镇颊口村童永华宗亲就特地组织了八名童宗赶到淳安县仰韩村,与我们会合。义乌、淳安、临安三地童氏宗亲欢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未来的浙江省童氏宗亲会事宜。大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仰韩系目前我们所见的浙江省内较早的童姓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文化比较深厚,文物古迹也较多。午饭后,我们与淳安、临安三地童氏宗亲一起祭拜了童氏十三丧墓。
这是义乌、淳安、临安三地童氏宗亲在 仰韩村节孝坊前合影。
义乌、淳安、临安三地童氏宗亲祭拜仰韩童氏先祖墓。
义乌、淳安、临安三地童氏宗亲参观淳安审岭脚村的童氏宗祠
第六站:建德市大洋镇
网载,建德市大洋镇童氏宗祠已修整一新,成为老年活动中心。且大洋镇童氏在民国时出了共产党的首任县长和宣传委员,就是童祖恺和其姐童润蕉,时称童氏双英,现有双童烈士墓。有宗祠有名人,大洋镇童氏非比寻常。虽然我们事前经多方努力尚未联系上大洋童氏,但既有童氏宗祠必有童氏后裔,我们于是将建德市大洋镇作为此行归途中访问的最后一站。
5月14日下午4:30,我们经淳安县城到建德市梅城 再到大洋镇,一路沿兰江溯江而上(自梅城起,基本上是沿南宋初年我们的先祖童廉公迁居义乌的行船方向),不费多大功夫就找到了大洋镇童氏宗祠。
我们问工作人员有否童氏后裔,一妇女将我们带到宗祠后面的一栋民居中,喊出一位童老师。
童老师名童炳寿,今年71岁,已退休在家多年,他家大堂桌上有一只谱箱,内藏《黄冈童氏宗谱》一套15卷,是2004年重修。大洋童氏迁自兰溪黄睨山(黄冈),兰溪黄冈童氏始祖童徽,宋处士,太平兴国时自睦州寿昌八鼓桥徙居兰溪纯孝乡黄冈里。
遗憾的是历史上显赫的大洋童氏一族,目前仅仅剩下童炳寿一人留守家园。1968年,为了建设富春江水库,数百名大洋童氏迁往长兴县,分散在泗安、管埭等地。
这是大洋镇留守的最后的童裔
(童氏宗亲网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