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5-16日,义乌童氏宗亲会专门派常务副会长童仕明、副会长童仕松、童元剑、秘书长童晓、秘书处童元财等五人驱车赶赴诸暨、绍兴、余姚、宁波、宁海等地寻访童氏宗亲,拜读各地童氏宗谱,了解当地童氏历史与现状,联络宗亲情谊,联系筹办浙江省童氏宗亲联谊会等事宜。
首站:诸暨市璜山镇居凤村
3月15日8时 ,热情的联系人童乐灿与凤眼村书记童贤明、前书记童晓英、双苑湾村书记童新海及老年协会会长等人,早早的到山下的齐村迎候。在他们的带领下,沿着弯曲的山路进山,不久到达了大山深处的双苑湾村和凤眼村。心中生疑:童氏先人何以进入如此的深山?
两村现有童氏900多人。 在双苑湾村,我们看到了《暨阳双凤童氏宗谱》,经推算是1935年前后所修。居凤村的童氏称,据传,约300年前,他们的祖先是从“义乌出西门十里”的地方因故避居此地。可惜家谱目前仅找到卷六行传一册,无法证实此传说。且其辈份排行也已与义乌稠西童氏大不相同了。看来还得寻找更多的资料来佐证。
虽然还有遗憾,但义乌、诸暨两地童氏毕竟开始走到了一起,先留个合影,今后交流的机会还很多。
第二站:绍兴江桥竹园童村
3月15日中午12时,我们沿杭金高速到杨汛桥出口下,到达绍兴县江桥竹园童村。
这是竹园童村街景
竹园童村童氏约有1000人,他们成立了由童月生、童妙荣、童连根等人组成的修谱理事会,并设有专门的办公室。童妙荣、童连根两位老人热情的接待了我们。他们依据<<舍浦童氏宗谱>>(光绪版23卷),进行120年来的首次续谱,工作有条不紊、认真细致。
据<<舍浦童氏宗谱>>载:舍浦童氏发源于浙江兰溪椒石,先祖为童澄,其后代童颐于宋淳祐年知绍兴府,占籍会稽。其四子童薪居山阴之舍浦,即今 竹园童村附近。
第三站:绍兴富盛镇富盛村
3月15日下午2时,我们寻找到绍兴富盛镇富盛村。
据有关资料,富盛童氏先世为唐代童宗说(号南城先生),居雁门,著有《名臣实录》和《博物记》等书,时称东鲁夫子。其后裔良玉,唐宣宗(847—859)年间,朝为节度使。僖宗(873)时,避乱始居嵊之游谢乡。童敏,亦系唐童宗说后裔,宋天圣(1023~1031)间,官汴州。至童敏孙宗礼、宗敬、宗仁,遂扈从高祖南渡居绍城覆盆桥。宗仁六世孙童克瑾,元时为兰亭书院长,由覆盆桥赘于富盛张氏,就家于富盛,为富盛童氏之始。清嘉庆间,童克瑾十四世孙童璜为进士,官礼部主事。清道光间,童璜子童光炜、童光荣、童光烈由富盛迁徙至钱清,别为一族。
富盛《童氏家谱》,纂修时间未详,不分卷,共1册,版本为抄本15.7×27.7纸面线装本,目前被绍兴鲁迅图书馆收藏。
遗憾的是:历史上这么显赫的富盛童氏一族,目前仅余数十户人家,且居住分散,我们在富盛村仅仅偶遇童根叶和童金美父女,他们一问三不知,更不知自家的家谱被绍兴鲁迅图书馆收藏了。
第四站:余姚市江中童家村
3月15日下午3时,由于今日原计划的行程已圆满完成,赶到宁波市区时间尚早,我们于是临时增加了行程,在大隐下了杭甬高速。几经周折,找到了余姚市江中村童家自然村,找到了报上曾刊登的童鼎华老人。
今年76岁的童鼎华是位退休工人,曾任村干部,他和在河姆渡镇老年协会任会长的童信贵告诉我们,附近有11个村有童姓,约1500人,童家村有数百人。据传,宋代先祖被封“东海遗国公”,原有规模较大的宗祠,1958年毁,有进士、文魁匾,老谱已失,现仅有手抄本小家谱,从清代始至今33代。排行:。。。仁义礼智信端严贤良文正元亨利丰。。。。
第五站:误入宁波章水镇童家村
3月16日上午7时,我们按计划从宁波市区赶往鄞州区童村,预计需一小时行程。电子导航仪带着我们一路翻山越岭到达目的地。兴奋地跑进村办公室,里里外外竟见不到一个人影,正疑惑间,接到了童村人打来的电话,抬头一看墙上赫然挂着“章水镇童家村”字样,才知道我们阴差阳错,已经误入了宁波西南的章水镇童皎村童家自然村。而宁波东南塘溪镇的童村还在一百公里之外。
既来之则访之。我们走访了这个意外到达的“童家村”。童皎村副主任叫童和平,我们找到了他的家,可惜他上山未回,他的妻子带我们参观了家庙——斋堂庙,找到了村老年协会会长童水根。
童水根告诉我们,童家村因前些年修水库,许多人已迁出。以前有家谱,现已失,宗祠已被水淹,排行:。。。学忠孝传家承先启后浙林。。。
第六站:宁波鄞州区塘溪镇童村
下午12点多,我们紧赶慢赶,终于到达宁波东南塘溪镇的童村。村主任童国存、老支委童善德等人早已等侯多时了。热情的童村宗亲纷纷围过来,将办公室挤满了。童善德老人郑重地拿出珍藏的《邹谷童氏宗谱》,并把他们早已准备好的谱牒资料复印件送给我们。还陪同我们参观了童氏祠堂和童第周故居,令人真切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这是沙孟海先生题字的塘溪镇童村童氏宗祠。
据《鄞县通志》载,唐德宗贞元间,先祖童晏官苏州别驾,为避乱自嘉兴迁居童家岙。
《邹谷童氏宗谱》明永乐年首修,1946年重修,共有24卷6册,可惜已缺失不全,1-15世系内容遗失,其辈行为:弈载诗书甲第中和亿-- 云仍参赞经伦位育家齐国治均平。
塘溪镇童村与附近的雁村目前有童姓二三千人,是闻名全国的教授村,现有教授40余人。较有名的是童第德(1945年任交通部秘书)、童赠银(1989年任人民银行第一副行长)、童中杰(少将)、童中涛(著名画家),而曾任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童第周更是童氏的骄傲。这是童氏名人-----童第周的故居。
第七站:宁海前童古镇
3月16日下午3:30,我们终于到达了此行的最后一站:宁海前童镇。沿甬台温高速岔路口下,立马可到达前童。
在前童古镇的门楼边,我们找到了已等候多时的前童旅游公司的童遵志宗亲。我们与童遵志宗亲已有几次电话交流,原以为他与我们年龄相仿,乍一见面,原来是一位60多岁的长者,且事后我们得知他当天身体很不适,仍然热情的几乎全程接待,令人由衷的生出敬意。
童遵志找出《宁海塔山童氏宗谱》和《临海赤缪童氏宗谱》的有关资料,还拿出他珍藏的台湾童氏宗亲会资料与我们一同分享,他还请来前童村的支书童岳军、老支书童全灿,大家一起共拉童氏家常。早听人说,宁海文化馆的童方根先生对童氏文化颇有研究,请人去约他,遗憾的是,童方根先生因故未能前来一晤。
历史文化古镇前童已经成为浙东旅游的一张名片,其深厚的 历史文化底蕴已使童姓人为之自豪。
塔山童氏,据可佐证的《黄岩上岙童氏宗谱》表明,最早源出桐庐怀德里。唐朝末年,黄巢造反,童氏不予迎合,忠以勤皇,因而为黄巢所忌恨追剿,童氏只得徙居江西、兰溪、临海等地。又据《临海赤缪童氏宗谱》记载,时居赤缪的童氏兄弟,长房留居赤缪,二房徙迁黄岩上岙。塔山童氏鼻祖潢公,则系出黄岩上岙。据《黄岩上岙童氏宗谱》载,潢公排行第132。
南宋绍定6年(即公元1233年),已是迪功郎的潢公,因慕四明山色,欲往游历,经此途中,见塔山峙立,弩山伏卧,四周已有零星村落,以为天赐良机,就用蓍草占卦,得应吉地,遂筑庐定居。700多年来,塔山童氏历尽劫难,终成如今的万人大村。
晚上6时,我们连夜要赶回义乌。 热情的前童宗亲非得留我们吃饭。我们此行1000多里,走过10多个县市,拜访了七处童氏宗亲,一路风尘仆仆。为了不给各地宗亲带去更多的麻烦,也为了赶时间跑更多的地方,我们打快餐、吃面条、啃大饼,谢绝了各地宗亲请吃的好意,但在前童宗亲的盛情下,我们美美地享受了一顿“最后的晚餐”。
干杯,童氏宗亲! 感谢你们,各地的童氏宗亲!
希望不久以后,我们都能欢聚一堂,实现童氏数千年来未能实现的梦想。
(童氏宗亲网 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