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童氏在童姓裔孙蒋母塘村仕明、西门四鹤、双鹤、童晓、童店关贤等有识之士的统盘努力下,于2004年初成立了义乌市稠西童氏第十七次修谱理事会,设立了办公室,开始了整整一年的艰巨修谱工作。他们克服了与上一次修谱间隔时间长(80年)、旧谱基本失落、战乱、知情者少、居住分散等多种困难,依靠全体裔孙的共同努力和各有关单位的支持,通过一年的齐心努力,团结奋战,于2004年底,基本完成了稠西童氏第十七次修谱任务,按照修谱的目的要求、严肃认真、仔细的把童氏宗谱修好,共9册18卷,受到上级有关部门、上海市档案馆、省、市档案馆、义乌市图书馆的称赞,同声说,义乌童氏修谱工作做得比较早、比较好,对大家有所启迪。
(1)修建童大宗祠:随着童氏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就需要有一个宗族裔孙集中办公和活动的地点,即需要有童大宗祠。原童大宗祠座落在稠城西门双桂弄,为旧城改造需要所拆除。经童氏第十七次修谱理事会研究决定:童大宗祠只好迁建到蒋姆塘村。把蒋姆塘村的老祠堂改建成新童大宗祠。这样就需要较大规模的拆建改造。
决定传开后,全体童姓裔孙,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两千多裔孙拧成一股绳;出钱的出钱、出力的出力,积极投入童大宗祠的折建工作。挖土、拆建、砌墙,泥工、木工、采购材料、运输等明确公工、周密安排。充分发挥各村、各支派的积极性。特别是蒋姆塘村裔孙积极投劳,争先干活,不管多重多累,一马当先,团结合力奋战。
2004年9月26日,架樑时,蒋姆塘村祠堂内,五彩缤飞、人气旺盛、童姓裔孙各房各支派,纷纷派员前来庆祝,他们个个穿着盛装,精神焕发,几百人欢乐地相聚在蒋姆塘村祠堂中,大家注视着架好大樑,东樑、桁,大家一边呜炮欢呼,一边欢乐庆祝。
大堂竣工了,又拆建前厅及厢房。最后修建童大宗祠大门,四扇高大的大门直挺在童大宗祠的大门口,中间两扇大门可以开关,正面画着两个金刚守护着宗祠。靠墙的两扇是固定不开的。大门上顶的金色横匾上镶着蓝色的“童大宗祠”四个大字,两边门外放着一对原童大宗祠的抱鼓石、门内两边墙上书写着族规、道德楹联。
经过四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内外装修,新童大宗祠告成了。上堂大厅正中五间墙壁上挂着廉府君、东莞伯、必大公、元五公及子明公五幅太公像。与四周墙壁上遥相呼应的是童氏裔孙的各房、各支派的源流史话,贴满了东西两面白墙上,上面还高挂着“荣宗耀祖,金榜题名”2006-2008三年内童姓裔孙、高校录取的红榜。石柱上贴着对称楹联,整个祠堂内,有木料的椽、桁、柱、樑都漆得红红的。在走马灯、玻璃灯及高强度莹光灯的照耀下,整个祠堂五彩缤纷、光彩夺目,吸引着附近众多村男村女前来观看,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据不完全统计:一年内有一二千人前来童大宗祠参观,五年有约一万左右人来童大宗祠参观、游玩,大家都感到很新奇。而蒋姆塘村就成为城西街道村民道德修养教育基地、义乌市文物保护单位。五年来通过修谱、道德修养教育、祭祖、敬老爱幼、重教奖学等的教育,群众思想觉悟有很大提高,遵纪守法成为自觉行动,团结互助,尊老爱幼,支贫扶弱的好风气、好现象不断涌现,童大宗祠呈现出一片和谐氛围。
(2)童氏宗祠名人辈出,代代呈现,宋代有亲民爱民的抗击外患的英雄童必大、明代有福建抗倭阵亡将领子明公、近代有必挥公,建国初有詠春公等名人。今次童大宗祠为了弘扬义乌精神、先祖童必大的美德,理事会聘人编写出新编历史剧《童公传》并由缙云婺剧团排练、演出,引起社会很大反响。义乌市有关部门得知此事后,2005年下半年,责成义乌市婺剧团将《童公传》改编成《清风魂》,在佛堂镇及全市公演,成为我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各级领导干部必看的廉政教育材料。2005年冬—2006年春在全市掀起了演《清风魂》的热潮。该剧还曾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
(3)发谱庆祝。2005年4月10日(农历3月1日)是童氏宗祠2500名裔孙最高兴的日子,第十七次修谱圆满完成、童大宗祠修建竣工、《童公传》圆满演出等三喜临门。4月10日在童大宗祠举行了隆重的祭天、祭祖、祭谱大典。各支派(村)分别派出5—10辆汽车,前面披红布、挂彩带,上千人浩浩荡荡到童大宗祠参加庆祝活动。然后各村、各支派轮流庆祝,演《童公传》。热热闹闹庆祝活动搞了数月。各村各支派庆祝活动有三天、五天、八天、十天的不等。总之,既隆重又热烈、又有意义。
(4)重教奖学送匾。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各大宗祠留有田亩、资产。用田粮、金银钱币奖励勤学中举状元、举人、秀才之举。现今祠堂,宗亲会无此资产。童大宗祠、宗亲会动了脑筋,想出妙法,用送匾的办法,激励青少年勤奋学习、求知上进。每年暑假参加高考,被录取高校的童姓裔孙(凭高校录取通知书),童大宗祠集体制成“金榜题名、荣宗耀祖”的牌匾,由祠堂、宗亲会组织队伍敲锣打鼓把匾送到每位童姓裔孙家里。自06年至08年,共送了39块匾,(06年12块、07年12块、08年15块)。送匾是个奖学的好办法,是对青少年求学上进的一大鼓励。每年高考被高校录取的童姓裔孙,不但祠堂送匾到家里,敲锣打鼓、大队人马、彩旗招展、家喻户晓,而且还制成大匾,一年一块,姓名、所在村、录取学校写在匾上,高高悬挂在祠堂大厅墙上。“金榜题名、荣宗耀祖”多么耀人眼目。每次到祠堂开会、办事,逢年过节祭拜,都要注目看一看,其意义深重,嘴上不说,心里都明白。所以童姓裔孙特别是青少年求知上进的越来越多了。形成了一个浓厚的勤奋好学、积极上进的好风气。据悉童大宗祠,宗亲会理事们,又在计划新的奖励求知激励好学上进的办法,让更多的童姓裔孙进步起来,成为国家建设的好人才。
(5)创建“童氏宗亲网”。为了给童氏交流创立一个网上平台,搞清楚全国童氏的源流历史、现状来龙去脉,2007年8月,童大宗祠理事会出资创办了全国首家非赢利性童氏亲情寻根网——童氏宗亲网。开办了“童氏源流”、“宗支世系”、“宗亲动态”、“童氏组织”、“童氏名人”、“谱谍史料”、“名胜古迹”、“寻根觅亲”、“宗亲留言”和“童氏企业”等十多个栏目,发表了童氏文章200多篇,通过网站交流,有300多名宗亲在网上留言,先后刊登了50多个童氏支派、10多个童氏组织、140多位童氏名人的独家资料,受到了上网童氏宗亲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评价。被童氏网友誉为“童氏之家”。网上刊登的《童公传》、《修谱纪实》、《送匾纪实》等三篇视频,点击已超出10万人次。
(6)开展各地童氏宗亲联谊交流活动。理事会除先后赴兰溪、温州、东阳等地联系外,还与兰溪、常州等地童氏互相交流、相互参加对方的发谱等活动。
网站开通后,先后有嵊州的童剑超、江山的童海根、广东的童子华等外地宗亲来访,并参观童大宗祠。目前理事会通过童氏宗亲网已与全国近50多处童氏组织取得了联系,为下一步全省甚至全国童氏宗亲联谊活动打下了基础。
(7)成立童氏宗亲会。2008年12月18日,冬至前夕,童大宗祠各支派10余支童姓裔孙的理事会成员和童氏宗亲会联谊会会员代表90余人,在蒋母塘童大宗祠隆重举行义乌市童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会议进行了修谱五年来工作总结。成立了童氏宗亲会联谊会,选举了宗亲会理事并进行了分工,部署了宗亲会以后的工作。大会隆重、热烈,受到大家的好评,并成为义乌市甚至全省较早成立的宗亲会之一。
义乌童氏修谱五年。他们在有关单位的支持下,在理事会的精心策划、安排和努力下,通过全体童姓裔孙的共同奋战,出色地完成了修谱、发谱、童大宗祠建设和修谱后宗祠祭拜及宗亲思想文化建设,这里特别要提到的理事会会长童四鹤、副会长双鹤、常务副会长仕明、秘书长童晓等同志,他们身居要职,事务繁忙、不辞辛劳,联络、奔跑、筹款、奉献,担当起一个2500左右人的大家庭,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和汗水,是童氏裔孙的好管家、好当家。他们的无私奉献获得了童氏裔孙的一致好评。他们把修谱、发谱、童大宗祠、宗亲会建设搞得圆圆满满的,成为宗亲、村民的好去处、好基地,使童姓裔孙不断走向文明、和谐、安定、幸福的境界。真是快快乐乐大宗祠、和衷共济宗亲会、文明和谐好村民、安定幸福好社区。
随着童氏宗亲联谊会的成立,他们将面向全省、全国范围内搞一些更多更好的宗亲活动,把宗亲的思想文化建设搞得更好更美!
(义乌童氏裔孙 退休教师 童昌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