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听到我们采写并报道过的弱势群体得到社会救助的消息时,我们的心情不亚于被救助者的心情。”这句朴实而又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黄冈日报记者童志清等人的共同心声。
因为,他们饱含热泪之作,使一个个贫困而又破碎的家庭重露了笑脸;也因为,作为新闻记者,为党和政府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一份工作;还因为,作为新闻记者,他们为社会、为群众尽了他们应尽的职责。
如今,当我们再次看到刊登在黄冈日报和鄂东晚报上的那一篇篇关于弱势群体的感人故事时,让人感受到的不仅是一颗颗滚烫的心,更重要的是让人看到了新闻记者对弱势群体的那份真挚的感情和高度的责任心。
在采访中,在与群众的交往中,黄冈日报的记者们常常听到和看到令人揪心但又无可奈何的哭诉。在他们的眼前,经常浮现出一张张无助的脸庞,但作为一名普通记者,面对群众的疾苦,面对群众急切的呼唤和期盼,他们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不就是有手上一支笔,以及并不被每个人都看重的那张新闻纸吗?
值得欣慰的是,长期以来党报记者凭借着党在群众中的威信,一部分群众对记者寄予了很多的希望,其中,人民群众最大的希望就是希望记者能够关注弱势群体,反映群众疾苦,帮助群众排难解忧。近几年来,黄冈日报的几名记者对弱势群体给予了特别关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特别关注,处处留心,才有了后来陆续采写、编发的《她用破碎的心支撑着不幸的家》、《如果可能,我愿顶替儿子受罪》、《重病的儿子,妈妈愿为你付出一切》、《苦命女孩圆梦记》、《一封信引出的一段爱民情》、《生命在讲台上延续》、《慈母心啊,人间情》、《爱心托起年轻的生命》、《贫寒女艰辛的求学路》等70多篇反映弱势群体的长篇报道。这里记录的只是其中几个采写前后的故事。
故事之一:那是2003年6月上旬的一天,时任黄州新闻部主任的程水清在黄州区禹王办事处采访时,一位干部无意中说起了一件令人惊讶的事:占岗村占玉华老人4个成年子女,有3个都因得了肝病而去世,尤其奇怪的是两个儿子相继在14天中病亡,丢下3个年幼的孙子。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程水清回来后立即派记者童志清前往离城区6公里的占岗村采访,并连夜赶写稿件。看了童志清写的第一稿后,程水清觉得细节不够。因为采访中,童志清曾多次被老人的哭诉而打断思路,不忍心提问。根据程水清的意见,童志清再次骑自行车来到占家进行补充采访。这一次,童志清分别与占玉华老人和她的大儿子、3个儿媳以及附近的亲戚交谈,获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素材。然后一气呵成第二稿,经程水清反复修改,以《她用破碎的心支撑着不幸的家》为题见报,引起了黄州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 8日,区委书记蒋国平带领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和禹王办事处负责人冒着倾盆大雨,到占家看望慰问,并送去现金3600元。为了跟踪报道此事,程水清也随同前往。在占家那低矮破旧的房子里,蒋书记一行现场商定,对占家3个小孩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学费实行全免。同时,全免占家的农业税;黄冈市红十字医院看了这篇报道,又为占家送去了4000多元的肝病治疗药品,并对其全家免费体检。
后来,占家为表示谢意,特地给报社送了一面写有“反映群众疾苦,传播精神文明”的锦旗。
故事之二:黄冈师范学院学生艾小惠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微薄的家教收入成了她的学费、生活费和重病母亲药费的唯一来源。这唯一的来源铺就了这位——贫寒女艰辛的求学路。
2003年7月26日,童志清听一位在报社实习的记者说起此事,觉得艾小惠是位了不起的女孩,更被她的坚强所感动,并当即安排采访艾小惠。经进一步了解得知:为了攒钱给母亲买药,艾小惠有时每天早上买两个馒头,吃完一个便将另一个包好,留上午放学后食用。有时中午打一份饭,中午吃半份,留半份晚上用开水冲食,这是一位在校大学生的晚餐…… 童志清说,他是含着泪水采访艾小惠,又是含着泪水写完《贫寒女艰辛的求学路》这篇感人的通讯。
见报的当日上午,一位姓金的女士就给编辑部打来电话说:“我是含着眼泪看完这篇报道,艾小惠的艰辛让我感动;我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我可以请艾小惠做我孩子的家教。”当金女士听说艾小惠正在市邮局门口摆家教摊时,她又像许多市民一样,拿着当日的报纸到邮局门口请艾小惠做家教;湖北安康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建平看到报道后,当天向艾小惠资助了学费1000元;黄冈师范学院负责人看到报道后,对艾小惠的学费给予了重点减免;浠水县委主要领导看到报道后,委托县委宣传部及时与本报记者联系,询问艾小惠的近况和家庭详细地址,并转告县委领导意见:决不让一个浠水籍学子因贫困而失学。
故事之三:堵城镇堵城村7组31岁的农民奚华阶,从19岁起就患上了无名病痛,手指、脚趾全部溃烂,而且还在继续溃烂。为了治病,他家先后花掉20多万元,其父患胃癌无钱医治,撒手西去。如今,在躺椅上躺了12年,原本65公斤多的身躯被病魔折磨得只剩下40多公斤的骨头架子的奚华阶已处于绝望,多次瞒着母亲想一“走”了之。去年9月,程水清母亲去世,同样处在悲痛中的他恰在这时听到当地群众议论到奚华阶及其一家的困境。又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回到报社后,程水清多次跟童志清谈及此事,并安排童志清前往采访,表示一定要为这个绝望中的青年人尽微薄之力。10月20日,童志清坐班车前往堵城,镇办公室一位干部陪童志清到奚家,但快到奚家时,镇办公室给那位带路的干部打来电话,不要让记者采访,免得惹麻烦。童志清马上电话请示程水清,程水清坚定地回答:照常采访,不要干部陪同,不在镇里吃饭。就这样,童志清一个人来到奚华阶家。当童志清走进奚华阶家时,只见奚华阶躺在一间封闭的小屋里,手脚都已溃烂,让人毛骨悚然。有只脚板还烂了鸡蛋大的黑洞,深可见骨,并不停地滴着血水、脓水,屋子里腥臭难闻。两个多小时的采访出来后,童志清一路吐着口水,两天内不想吃东西。听取童志清的汇报后,当日下午程水清又带领童志清和摄影记者余涛前往采访拍照。
10月26日,《如果可能,我愿顶替儿子受罪》的长篇通讯见报后,程水清仍然放心不下,连夜提笔向区委书记蒋国平写了一封言词肯切的信,引起了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蒋书记在程水清的信上批示道:请丰局长、徐书记给予救助,并将结果上报。区委督查室批示民政部门和堵城镇迅速拿出救助方案。10月29日至30日,堵城镇委、镇政府领导先后多次前往看望,送去慰问金和镇干部捐款1600多元。并组织镇直各单位捐款。11月2日上午,区民政局局长丰火元又到奚家慰问,会同堵城镇把奚华阶送到武汉确诊并治疗。
故事之四:黄州区建材总厂是一家特困企业。该厂下岗女工杨玲8岁的儿子小莅维得了一种不明的头痛病。当时也不知该厂具体方位,程水清经向原建材总公司总经理邵天华打听,才找到建材总厂厂长。在说明采访意图后,得到了该厂领导的大力支持,童志清先后几次骑自行车上杨玲家采访。《重病的儿子,妈妈愿为你付出一切》见报后,程水清又打听到咸宁有位名叫骆传洲的老中医,专门研究头痛病几十年,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头痛病专科被评为全国50家地方专科之一。于是他将报纸寄到咸宁,请外甥帮忙向骆医生说明情况。后来,老中医带着近3000元钱的药物,和妻子一道开专车前来黄冈为小莅维免费治疗。程水清特地在鄂黄大桥桥头接应老中医夫妇俩,并全程陪同到杨玲家为小莅维治疗。此后半个多月,程水清一直与老中医保持电话联系,通报小莅维的治疗情况。就在这期间,《武汉晚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及多家网站分别转载了报道,引起了中央电视台《半边天》栏目著名主持人张越的关注,电话采访杨玲30多分钟,并把这位不幸母亲和儿子的遭遇在央视播出。北京各大媒体的报道,给小莅维带来了福音。301医院将他们母子俩接去,免费为小莅维治疗。现在,小莅维已能正常上学。
故事之五:堵城有个叫高凌霄的女孩,今年19岁,高考考了440多分,被武汉一所大学录取为本科生,可就是因为父母双亡,怎么也凑不起1万多元的学费。他们跑了武汉的那所大学和几家报社,要求贷款或呼吁给予救助,可都没结果,这才到黄冈日报社碰碰运气。9月3日,当高凌霄同湾的一位老人颤颤兢兢地来到报社打听时,程水清热情地接待了他。9月7日,《一个苦命女孩的呼唤》的来信和“录取通知书”加编后见报。经程水清多次联系,这篇报道引起了移动公司领导的重视,高凌霄才如愿以偿地走进了学费、生活费全免的移动公司电大本科班。
如今,高凌霄在“移动大学”里一边上班,一边读书,移动公司不仅给她配了手机,而且每月报销50元话费,同时发给她四季衣裳和生活用品。今年春节前后,高凌霄几次给程水清打来电话,每次都是那样肯切而激动地说:“程伯伯,是您帮助我改变了人生。”
故事之六:通讯《一床鸭绒被演绎的爱心接力》则讲述的是记者自己的故事。2003年11月16日正值天寒地冻。童志清的爱人到黄州区一中看望住读的女儿。回家后说起有位同寝室的女孩在大冷天里睡凉席、盖的是破毯子,下铺的同学说她在上面整夜翻身。我们知道那是冻得无法入睡啊!童志清听说后心里很难过,因为那也相当于他们的女儿。下午一上班,童志清就赶到区民政局,并向分管农救工作的副局长曾田冈说明了情况,恳请予以救助。曾田冈作进一步了解后,被记者的行为所感动,当即责成农救股划拨鸭绒被一床。
爱心得到了传递。当童志清提着一床未拆包装的鸭绒被打的时,出租车司机问怎么送新被子到学校,可当得知情况后,那位司机决意不收车票,并说:“你们记者做了一件好事,也让我做一回好事吧。”让人难以想象的是:当校长宋志猛将鸭绒被递给那位女生时,她却说:“宋校长,请把这床被子捐给比我更困难的同学吧!”这位女同学的话感动了在场的人。
一位读者曾评价《黄冈日报》刊发的70多篇报道,犹如投下了70多颗石子,在社会的江河中掀起了一朵朵美丽的浪花。这话确实一点不假。比如:《杨政松见义勇为》引起了湖南卫视的关注,并两次专题对杨政松的见义勇为事迹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报道。金红英与病魔抗争的系列报道《生命的奇迹》,引起了农行总部的关注,使其成为全国农行系统的模范。《一封信引出的一段爱民情》得到了市委书记段远明和黄州区区长高迎涛的批示。后来,受段远明书记的委托,市委副书记杨有旺、市政协副主席冯木香、黄州区区长高迎涛特地到堵城回访。《生命在讲台上延续》不仅为雷瑛老师筹到了6万多元的治疗费,而且经报社向区委宣传部和禹王办党工委建议,去年7月雷瑛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慈母心啊,人间情》引起了市、区两级总工会的关注,黄州区委副书记李开寿特地召开会议,黄州区30多个单位踊跃捐款,硬是将一个年轻的生命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爱心,在记者中传递;爱心,奉献给了弱势群体;爱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纽带。“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我们的社会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