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14日,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理事长、中国考古学会副理事长、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童明康先生猝然离世。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敬爱的老领导,失去了一位良师益友。噩耗传来,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的全体同仁深感震惊、无比悲痛。
先生长期从事文物工作,作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分管文物保护和考古工作长达十年之久,为我国的考古、大遗址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古建筑保护、博物馆等工作做出了卓越贡献。他对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更有着深厚的感情,倾注了极大的心血。在他悉心谋划、积极协调和大力推动下,进一步确立了国家主导、地方支持、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了以沿海为主、远海为辅、适当兼顾内陆水域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总体格局。中国水下考古乘势而起,迈入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
先生极为看重水下考古机构队伍建设,为此多方呼吁、持续推动,统筹、整合全国水下考古专业力量,促成2009年在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内设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4年独立建制为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今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即发端于此,中心同仁每溯其源,无不感念先生厥功甚伟。
先生极为看重水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多次主持召开全国性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与国家海洋局、海军等“国家水下考古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深化合作,部署推进了全国水下文物普查工作和各处重点海域调查,并督导建造了我国第一艘水下考古专业船“中国考古01”。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北至渤海、南至西沙、南沙群岛的广袤海域内调查发现200多处水下文化遗存,为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先生极为看重一线工作,强调水下考古的科研意识和课题意识;每每不辞旅途辛劳,不避严寒酷暑,不惧风浪颠簸,多次亲临“南澳一号”、“南海Ⅰ号”、“长江口一号”等水下考古现场调研指导,与考古队员亲切交流、谈笑自若。他尤为重视“南海Ⅰ号”考古工作。从整体打捞到考古发掘、现场保护,他全程参与,悉心指导,提出了“一流发掘、一流保护、一流展示”的工作目标,使“南海Ⅰ号”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水下考古标志性项目。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先生以其至诚尽性,知己故交遍于文博业界,亦蜚声于国际。由于长期辛劳所累,先生一度深受病痛折磨。即使在养病期间,他仍然十分关心考古工作,多次为考古队与博物馆的同志们举办讲座,传道授业;其拳拳之心、殷殷之情,感人肺腑!
先生虽已溘然长逝,但其公而忘私、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公道正派、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勤于思考的治学精神,将永远为我们铭记和缅怀。我们唯有如先生所愿,赓续奋斗,砥砺前行,推动中国水下考古进入世界先进行列,以此告慰他的在天之灵!愿先生安息,精神永驻,风范长存! (金华小童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