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童海根宗亲,你辛苦了,你这种亲历亲为、考证童氏源流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童氏若有更多像你这样的宗亲,何愁祖宗不明、源流不清!
出差前与有关宗亲进行了联系,仅得到一些零零散散的信息,也没有实质性的联系人。
2013年10月28日笔者出差海口,下午办完了正事,晚上联系了儋州的童职聪,他那边有谱但是很难看到,这之前童话就告诉了我,看来是真的。他将海口宗亲居住地发给了我,并告诉走法。
29日,雨,上午去澄迈县白莲镇,一查荣山乡在另一方向,司机调头继续寻找,到了海口火车站附近问了一下,过头了,应该在前面红绿灯处右拐,道谢后回头,到十字路口右转,手机导航应左转,前行几百米有人处一问,果然是又反方向了。
回头走信心百倍,不管怎么说地点是对了,再远也远不到那里去了。
往前开,司机说前面左边有牌子一村庄都有标记牌。怕走错了,又问了一次,说还在前面。几个人说着,笑呵呵的。
没有几分钟,在左侧村庄一道路口出现了龙头上村的牌子,边上还有一个停靠站。我下车,进去问,路边三层小楼,上二层,一问说不清楚是否有姓童的,叫下楼问一层开店的,走到下面没见到人,往里探视,有一少妇,二问说也不清楚,她也不是本地的。我想既然家门都说在此地,应该不会有错的,就又往村里走。前行四百米左右,在路边有一年轻夫妇,上前礼貌的打听,问是否有姓童的,说有,我说能带我去吗,说人都出去了,没有人了。我告诉他,我是浙江来的,姓童,刚好出差到这里,只是想了解一下本地姓童的来历。我又说有老人在家的也行,说没有人在,边上的女人也跟着说没有,很不耐烦的,也很警惕的。我只好又跑到边上的一个小店里去问,里面有两位年纪大的人,他们几乎听不懂我说的话。再问站在柜台里面的女孩,说本村有姓童的,但好像人都出去了,后面出来一个约四十多的妇女,说刚才你问的那个小妇人就姓童,是龙头下村的,我听后心里什么味道都不知道。该妇女说你往村里进去看看是否有人,再问一下。
我往前走,在一家门廊下,有四五个人在整理葱,我蹲了下来,向他们询问,他们也问了我来的目的。他们说,这里有姓童的,龙头下村有更多姓童的,白天人基本上都不在家,许多都出去了,他们说着本地话,有的也听得不是很明白,口音很重,后来他说带我去看看谁是否在家,我直感谢。我跟随着,一路走一路聊着。到了一姓童的住宅前,他说此人也姓童,身体不好,说不出话来,再往前几十米,大着嗓门叫,叫什么人的名字我还真没有听清楚。我说没人吧,他说在家的。站在门前,该门为铁门,有一十五厘米见方的小洞口,手伸进去,把闩直接打开,走了进去,果然有一人在,他说什么,我还是没有听明白(不懂),我跟上去说我也姓童,是浙江的,把情况介绍了一下。说想看看谱,他说到隔壁一家问问,他家有,但是说不出话来。
带路的那位大哥,我与其道别,再次感谢了他。我们走到另一家中,见一对老夫妇在家,这位本家开口说明了来历,同时用手比划着,后说写给他看,他知道,当时身上没有笔,我就打电话叫朋友把车开进来。同时我给了我的名片,以及身份证给他看看了,以证实我确实姓童。童海看了我的名片,笑了,他说我叫童海,我的名字比你少了一个字。朋友很快就把车开了进来,我站在围墙里,让他把我袋子里的《童氏迁徙史》拿了出来,叫他们把车开到前面的场子上。这位老人他看了看,嘴巴里几里咕噜的,谁也听不清楚的,但表情上还是很高兴的样子。我问童海,龙头下村有没有认识的,有的话打个电话问问,谁家有谱,是否有人在,他拿起电话说给一位大哥打听一下,通了后,他又让我跟他说,我把我的来意简单的说了一下,又把电话给了童海,童海说他儿子在家。
此时我的两个朋友及一个同事也已经来到了这个院子里,同事提出合个影,我差点忘了。
告别出来,童海骑摩托带着儿子在前面走,我们在后面跟着,没有几里地,就到了。进门,童儿子拿出了一本谱,我一看是新谱,他又从里面拿出来几本。此时,童海的电话响起,原来是童良球要赶回来,我一听,还真不好意思,问要多长时间,说半个小时。我心里还真过意不去,让他们从外面专门赶回来。童良球回来后,相互进行了交流,他说以前上网查过莆田童氏,没有找到结果。始迁祖的墓地,被人挖掉了(以拆迁的理由),童家组织人进行了阻拦,有五六个人还被抓去关了十来天。在村里有本地最大的童氏祠堂——循德堂。
后来我们去参看了祠堂,祠堂不错,有前堂与左右厢房,及正堂,四周围墙,二院四房,封闭式由大门出入。前堂与正堂之间有二棵大树,高大挺拔。
直到下午近四点才告别家门,实际上从龙头上村或者龙头下村,乘公交车很方便,有一路在海口火车站,有另一路可以进城(海口汽车西站附近)。





(通联员童海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