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裴高才
童启祥先生肖像
正在海峡两岸筹备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惊悉台湾国父纪念馆首任馆长、知名教授童启祥先生于2月11日乘鹤西去!顿时,童老当年返乡讲学声如洪钟,仿佛在耳边回响。于是,笔者当即给童公女公子童中仪女士发去挽联二副志哀,联云:
日月潭挥泪传噩耗;木兰山铭旌奏挽歌!
太平洋扬波颂先师;黄花涝溅浪吊英才!
童先生1920年农历十月十七日生于湖北黄陂千年古镇黄花涝之 童家湾,是闻名海峡两岸的教育家。历任美国州立大学与师范学院讲师、教授、副主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淡江大学与政治大学教授、系主任暨出版部主任,台北市教育局高教处长等。尤其是他担任国父纪念馆管理处处长、首任馆长、台湾中山文化讲座总召集人期间,不遗余力弘扬孙中山先生“博爱”与“天下为公”精神,赢得了海峡两岸的首肯。
两岸关系解冻后,先生不遗余力地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先后到黄陂一中与武汉大学讲学。1997年,黄陂一中搬迁新址,他不顾年迈多病,专程返乡,笔者陪他旧地重游后,晚上观看楚剧专场演出时,他竟情不自禁哼上了一曲。
为激励家乡学子攀登科学高峰,他不仅自己与张我风先生在武汉大学设立奖学金,还力促台北市黄陂同乡会奖学金由中考扩大到高考绩优学子。1998年,湖北关帝文化摄影展在台北国父纪念馆举行,耄耋之年的童老亲自主持开幕式。
拙作《首义都督黎元洪》行将出版,他得知后专门打来越洋电话,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笔者撰写《胡秋原全传》时,因胡先生最后两年行动不便,童老竟拖着病体充当笔者的信使,将一封封传真徒步送到胡家……
近年来,童先生身患眼疾,行动不便,他便让其女公子、台北金瓯女子高级中学校长童中仪出任台北市湖北同乡会理事,代表他充当起与家乡交流的友好使者。去年在台首发的拙作《无陂不成镇》专门介绍了童老的义举,并收藏在两岸图书馆、博物馆与文学馆。
(童化平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