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童氏源流    |    宗支世系    |    宗亲动态    |    童氏视觉    |    童氏名人    |     谱牒史料    |    名胜民俗    |    寻根觅亲    |    宗亲留言    |    联系我们    |    童氏企业
【中华童氏-电子版】【童氏文集】 【宗亲名录】 【网络投稿】【发布供求信息】 【繁體中文】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
   荆楚童氏聚罗田
   浙江衢州衢江区廿里镇...
   提干新排长,入伍11...
   宁海县前童历史文化研...
   接力救下19人!龙岩...
   缅怀革命先辈 弘扬红...
   童氏宗亲网聘请第十七...
   谢谢你,童梦奇!
   安徽枞阳县童长荣家风...
   三地宗亲相聚兰溪...
   福建永定童氏祭祖
   长汀县童坊镇童坊村甲...
   2024年正月初九连...
   河姆渡传人童岳年:痴...
   神奇美溪 童氏大美
   童岳年余姚阳明古镇举...
 
童小军,揭开援交少女的隐秘生活
发表时间:2013-05-05 20:58:28     新闻来源:     阅读:2200次

 

 

  平日里,她们是老师和家长眼中的乖学生和乖孩子;脱去校服,她们却成了陌生男人怀里的“援交妹”。上海集体援助交际案的风波尚未退去,后又曝广州、佛山地下“援交网络”暗流涌动。为何未成年少女“援助交际”现象频出?她们有着怎样的贞操观?请看视频《扭曲的物欲:学生援交卖淫调查》http://v.163.com/jishi/V7HIQFQDL/V897DNELE.html

 

为青少年建好“防火墙”

 “援助交际”的出现,令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双双失守。但在学者看来,援交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中国目前对于少女援交类似现象的预防机制,仍处于一片空白。 

 

中国新闻周刊:“少女援交案”为何会发生在上海?主要诱因是什么?

童小军:这种现象并非只发生在上海,其他城市也有。国内最早的有关报道是20056月关于沈阳在校女大学生的,我本人2010年在另一个城市也访谈过在校中学生和大学生。这些少女援交不是为了生计,也不是被迫,往往是为了满足超出自己日常生活之外奢侈或者虚荣物欲。这种物欲是现代城市生活中的一部分,与农村或者偏远贫困地区绝缘,这成为少女援交的主要诱因。

中国新闻周刊:造成这些中学女生援助交际的深层原因什么?

童小军:家庭对孩子的监管不力显然是个原因。深层次原因也有几个方面,首先是腐朽的性文化传统,一些成年男性对处女或少女性事的偏好,为这些少女的偏差行为提供了市场;其次是我们的社会缺乏行之有效的儿童青少年监测机制,不能有效预防或者及时发现、阻止青少年的偏差行为;最后,援交中没有强迫,取而代之的主导和自决,甚至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成年异性的假象,有助于少女们克服耻感,偏差行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治。这些都是促成少女援交发生和持续的深层次原因。

此外我们还发现,家庭贫困、父母离异、外来人口等这些常见的导致儿童青少年心理人格障碍的原因,往往不是援助交际现象的直接原因。

中国新闻周刊: “援助交际在中国的发展呈现什么样的趋势?

童小军:要对此进行预测,似乎不太可能。不过,我和我的研究生2010年初在大学生中做过一个关于援助交际认知状况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1800份有效问卷中,72%认为援助交际与卖淫不同。这反映出人们对援助交际行为有一定程度的认可,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对此有较高的容忍度。同时,中国大陆也难以控制英、美、日及台湾地区等青少年文化,包括援助交际文化的进入,因此我认为它在中国不会消失。如果能建立较好的儿童保护机制,或许能够将其控制住。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社会和家庭来讲,如何应对这些新问题?

童小军:建立专门的和专业的儿童青少年服务人员队伍,采取预防为主的策略,以社区为依托,联合家庭和学校开展引导教育工作。

中国新闻周刊:援助交际现象更早出现在日本和中国的台湾地区,他们的对策是什么?

童小军:日本从1999年就出台了的《少儿卖春禁止法》,禁止未满18岁的少儿卖春,并取缔少儿色情作品。随后又出台了多部法律,对于未成年人进行保护。台湾则在1995年颁布了《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例》,当时主要是针对雏妓现象制定的。

在学校方面,台湾地区和日本都有加强学生的学校教育这一条。学校教育主要包括:道德教育和两性知识;帮助青少年男女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及相关知识;增强其对外部诱惑的判断能力。

我们的问题在于,没有一种有效的机制去为那些女孩子们的不正当行为设置障碍,因此援助交际现象才会不断发生。只有做好防火墙,行为偏差越少,最后走上这条路的可能性才越小。比如在美国,儿童保护有很详细的规定:出台的各种政策法规是薄薄的一本,但通常配套的却是厚厚的解释。这个解释细化到所有可能涉及到的行为,比如父母的不当监护就包括了各种各样所有我们能想到的行为。美国这方面的法律都是以预防为主,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个,出现了问题才去堵,是绝对堵不了的。

中国新闻周刊:从社会层面上如何加强社区干预?

童小军:我们必须要知道每一个做援交的孩子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不愁吃穿,还要去做这个事情?这些孩子在三亿五千万的孩子中绝对是少数,只要有机制去预防和发现,我们可以做得很好。从实际操作的角度,要有一群专门的、做社区家庭儿童工作的工作者,这个队伍要从各个角度去保护儿童、指导儿童。毕竟,青少年身上出现问题,把责任都推给父母其实并不合适,家庭教育需要专业人员去弥补。

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应该对于孩子除了学业之外的情绪变化、行为变化、甚至着装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不仅要建立一个学校、家庭、社区间的沟通网络,还应当是整个干预过程的领导者或资源协调者,承担个案管理和资源整合的任务,还承担主动接触受害青少年和参与治疗的任务。当然,这一过程的实施就需要国家给予社会工作专业准确的定位以及各方面的资源配套支持,使得社区干预真正发挥作用。(内容来自我国在校女学生援助交际问题研究的真实案例 特约撰稿/刘洋硕)

 

附:童小军简历

女,博士,MSW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工作研究中心副主任。

1987年毕业于武汉大学英国语言文学系,同年北上到京,任职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英文。1996年完成北京大学英语助教研究生班学习,获硕士研究生同等学历。

19978月赴美,就读于丹佛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院,攻读社会工作,获硕士和博士学位。

200511月回国,任职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社会工作专业课程。

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位留美社会工作硕士MSW)和博士。 

校内主讲课程:质性研究方法(硕士研究生学年课程)、社会工作导论(本科学期课程)、儿童社会工作(本科学期课程)、儿童权利视角下的儿童社会工作(本科学期课程,英语)

校外讲授课程:社会工作导论(本科)、社会工作师考试辅导《社工实务》(中级)、儿童福利与社会工作、儿童权利与儿童保护、英美社会工作发展历程

主要研究方向和兴趣:儿童福利、儿童保护、儿童社会工作、跨国收养;研究与伦理;各国社会工作教育及实务比较;质性研究方法

                                                                             (童海根推荐稿)



姓 名:
电 话:
标 题:
内 容:
验证码: 点击刷新验证码
相关专题:宗亲动态
·从敲糖佬到“福田寺长”:童永寿的风雨人生与文化守望 (2025-4-22)
·童氏潮公后裔彭泽老庄清明大祭 (2025-4-5)
·童克祖:一个人 一辈子 一所学校 (2025-2-20)
·四川童长明协助漂泊近半世纪男子成功寻亲 (2025-2-20)
·荆楚童氏聚罗田 (2024-12-31)
打印新闻     |      关闭窗口
 

童氏宗亲网 © 版权所有
网站管理 邮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