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陈砚的博客
如果是初次见面,仅从外形上看,几乎没有人怀疑童强不是搞艺术上的。只是对其所从事的艺术种类可能判断不同。可能有人会说他是搞摄影的,可能会有人会说他是搞文学创作的,甚至可能有人会说他是玩摇滚的。的确,童强是搞艺术的不假,但却是从事绘画艺术。
大抵名士都有不羁之风,浪形与表,而不在意常人之感。如若其生活在古代,必定效晋之竹林七贤,宋之米芾之风,做一狂人癫士。其长须札髯,不修边幅,如若高盘发髻,必有李道风骨,尝手持火铳,身挎腰刀,于山涧林野,狩猎自趣。一顶牛仔帽,一身牛仔装,一双高帮靴。往往给人一种恍然置身美国西部,天马行空的错觉。而全身上下更是透露着一种自然而然的艺术家独有气质。
童强在思南文人之中应该说是“老幺”,因为其无论辈分,还是年龄在这伙文人之中都是最小。所以内部皆戏称为“童公爷”,意为公子哥,公子爷的意思。虽然其辈分最小,然则在艺术上大家都对他却很尊敬,尤其是佩服他在艺术之路上所走的艰难历程。且不说童强在艺术道路上取得的成绩如何,单是其对于艺术的执着和信念就值得人们去学习尊敬。
童公爷好奇嗜古,兴趣广泛。书画自不必说,嗜金石玉器,尤好奇石,家中奇石怪石繁多。其于草堂之上,养花栽草,戏鱼养蜂,自成一趣。在河东椅子山之西南有草堂一座,美其名曰抱闲斋,而斋主自然就是童公爷。此斋号为思南已故书家许义明<1>所取,意为抱得休闲自在,清新自然,而得上古名士之风。而这闲字,也绝非等闲,绝非一般意义上的闲。而是文人的闲情雅致,嗜好情趣。而从通俗意义上讲,就是自己所选择的艺术之路。而许公所取抱闲斋之名,也正好反映了斋主的所追求的精神境界。
一九六八年,童强出生在思南县瓮溪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其自幼喜欢书画,尤其绘画。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那个物质条件贫乏的时代,由于没有条件。童强小时候常常在地上用树枝棍棒,或者捡拾老师用剩的粉笔在墙上作画。可越是这样,越是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初中之时,由于所在学校之老师在师范时学过一些美术的基本理论与绘画知识。使其美术功底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而当时初中老师所教授的知识已经显然不能满足他的需求。然而就在此时,童强的机会来了。一九八四年,思南文化馆在思南全县范围内招收美术苗子进行培养,而童强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考进了思南文化馆美术班,进行半工半读,时年十六岁。而美术班的老师,就是当时思南两位大名鼎鼎的书画大家,安红耀<2>与夏德忠<3>。有了两位名师之口提面授,悉心教导,其绘画功底自然是突飞猛进。那时候的山城,夜晚经常停电。而停电之后,往往点着煤油灯绘画到半夜三更也是常有之事。其绘画之笃志,可见一斑。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伴随着莫名的玩笑,就在童强春风得意的时候,却受到了人生中的第一个打击。本来思南文化馆夏德忠老师推荐童强去贵大读书<4>。结果被小人算计,冒名顶替。而最后去贵大艺术学院读书的竟然就是算计他的那个小人。而经过这次变故,也直接影响到其以后的人生道路。在失去这个机会之后,童强又参加了几次高考,一直考到了二十五岁,结果每次都是专业面列前茅,但是文化成绩上总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而对于这其中的原因,童强于若干年之后终于明白(当然这是后话,后边再慢慢道来)。在这期间,其中有一次文化成绩终于上线,结果志愿被教育局搞错,再一次的名落孙山。在此,借用王子昂的一句话恐怕再贴切不过: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而童强人生之中的第二个打击,恐怕鲜为人知。其喜欢了一个女生八年,同样也追了八年,结果最终这个女生并没有选择他。在那段撕心裂肺的日子,很多时候他都是借酒消愁。而一个男人,最怕的就是对一个女人付出真感情。
然而,生活之中玩笑与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生性倔强的年轻人。因为人总得生活!总得面对未来!在一九九五年,童强办了一个美术高考辅导班,辅导其考生的美术专业考试。十几载春风,春华秋实。从九五年以来,从这里考上大学的考生就有几百人之巨,而其中不凡四川美术学院这样的名校。而通过其自身不断的教学与学习,其人气也不断上涨。现在只要是思南的美术考生,只要是要学习美术,都会觉得童强的辅导班才是最好的选择。
童强大概是第一个提出思南文化继承断层的人,而忧患之虑,溢于言表。而在为什么会出现断层这个问题上,思南县政府与教育局自然难辞其咎。下面我们先来说说思南教育局在这里面所起的“积极”作用,前面我们提到为什么童强屡试不第?其实真实原因并不是我们思南的考生素质差,而是在高考的时候,我们考出的都是自己真实的水平,而思南周边其他县都是舞弊者居多。我们思南周边几个县的艺术考生高考,在高考时编排考场时,教育局都是把艺术类考生和文化类考生编排在一起混考,而其中的含义自然不言而喻,是个傻子都明白!而我们思南教育局却是把艺术类考生和文化类考生分开来考,而艺术考生往往文化成绩相对较差,在考场里只有自己做。有时往往一个考场只有一两个艺术考生(童强本人就曾经遇到过这样的遭遇)。这种考法,直接比殿试都严。评心想想,这样考得话,我们思南的艺术考生怎么可能考得过其他县的考生?而思南教育局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思南所有的美术考生连续八年都名落孙山。这可是断档八年,思南的美术考生竟然没有一个考上大学,这实在是文化大县的耻辱。而且,这还直接影响了后面的考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会使考生误认为学习美术是没有前途,是考不上大学的。
古语云:上行而下效。思南政府的失职在于,根本没有重视对青少儿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培养,当然就更不用说其会牵头组织了。县里面每年组织的其他类型的比赛繁多,可就是没有少儿书画,音乐,文学等一系列传统文化方面的比赛。
而童强显然看出了这一点,而他的观点也同样被思南的文人们所赞同。而他们最担心的后果就是,他们之后思南的传统文化后继无人。
现在的童强,正在准备忙于两个事情,一是马上要在暑假开设少儿美术班。一来狠抓收入;二来准备在这一批学生之中,看一看有没有潜力的苗子,有的话就带出来。也算是为思南的文化事业做出一点贡献。二是其正在着重学习人体解剖学,在练习透视素描。这也是为了强化自己的基本功。而童公爷之所以要下这么大力去学习人体解剖学,就是因为要为自己下一步的创作着准备。因为现在在他看来,通过这么多年的学习积累,是到了该创作作品的时候了。而这对于一个文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作品,实现自我的价值更让人兴奋了。当然,我也希望童强能够尽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童公爷大我十六岁,也应该称得上是忘年之交吧。其既是哥,又是叔。我是有时喊哥,有时喊叔,称谓全看心情,其也并不在意,任我喊之,答应便是。大概这就是所谓的少年叔侄如弟兄吧!是为文!
文章注释:
<1>许义明,思南县人,现已逝。原为思南文化局,建设局局长。贵州诗词协会理事,思南书画协会会长。其擅书画,诗词,著有《两如楼词笺》。
<2>安洪耀,思南县人,现已逝。原为思南文化馆馆长,思南书画协会会长。擅书画。
<3>夏德忠,思南县人,现已逝。擅书画。
<4>本来夏德忠向贵大艺术学院的负责人写了一封推荐童强的推荐信,结果信被某人卡住。这人没有将此信交给童强,而是自己直接去找贵大的负责人。结果后来此人通过夏德忠的关系,在贵大读书,后留在贵阳。
(童海根推荐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