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题:【古世系還原譜】 |
|
作 者:童正淙 (2014-3-18 9:35:53) |
1.170.234.14 |
内 容:
誰是真正童氏始祖?追尋童氏源流,必須彙集各古譜,且古譜必須有傳承記載、古譜記載不能違反史書、史書證實古譜記載 …
承蒙童惠平、童曉…等宗長提供童氏古譜(記載始祖及古世系),經正淙整理、研讀、分析、比較…有重大發現︰
上古譜有3篇︰【周譜】【戰國譜】【東晉譜】。唐朝以後古譜有4篇︰【蘭溪古譜】【松窩古譜】【富康古譜】【仰韓古譜】。
從上古譜(1~3)到古譜(1~4)是非常珍貴的古譜記載傳承,正淙將各古譜的互相關係,整理成【古世系還原譜】。
|
|
|
主 题:童氏世系遷徙史裡【 】與《 》的區別 |
|
作 者:童正淙 (2013-7-2 18:56:23) |
111.252.136.185 |
内 容:
【童氏族譜】,《其他參考資料》
|
|
|
主 题:手中有資料的宗親,請多提供資料 |
|
作 者:童正淙 (2013-6-22 10:42:06) |
114.26.100.193 |
内 容:
手中有資料的宗親,請多提供資料。全盤知譜的宗親請上童氏宗親網發表,希望【童氏世系遷徙史】能拋磚引玉。海納百川,童氏宗親網是童氏精英匯集站。
【童氏世系遷徙史】尚缺:1.始祖世系深論 2.胥童後裔世系 3恢公真實年代 4【淳安仰韓童氏宗谱】童太乙【安徽宛西童氏宗谱】中,童太一是否同一人?從二地家譜看,似同一人物?卻產生這麼大的年代差距。
|
|
|
主 题:謝謝童根革宗親網路校正 |
|
作 者:童正淙 (2013-5-27 9:18:30) |
114.41.189.54 |
内 容:
謝謝童根革宗親網路校正,堂号"三公堂"更正為"三松堂"
|
|
|
主 题:【蘭溪下童宗譜】與【蘭谿擇基童氏宗譜】屬同宗,明朝之後分支不同。 |
|
作 者:童正淙 (2013-5-27 8:54:01) |
114.41.189.54 |
内 容:
謝謝,童根革提供【蘭溪下童宗譜】,可惜【童氏世系遷徙史】已付梓,無法補入書中。但下次修正版光碟會有您提供【蘭溪下童宗譜】。註︰【蘭溪下童宗譜】與【蘭谿擇基童氏宗譜】屬同宗,明朝之後分支不同。二譜皆保留。
|
|
|
主 题:童正淙宗亲您好,您辛苦了!下面的资料请修正; |
|
作 者:童根革 (2013-5-26 14:03:04) |
112.12.72.198 |
内 容:
浙江兰溪童澄;于建隆元年(760)年出生,堂号应是(三松堂),还有历代迁徙史应该是:
第一世;宋殿中左御史始祖德三清溪公,江西南昌府泽里人也,致政归乡路过兰溪遂卜居於椒石童,又名下童者是也,当时创造香火一堂,颜曰三松,自后无论迁居某地某乡均以此为起点,亦重本源之地云尔。
第三世;世官边功伯一泰公,由椒石童迁居北乡香溪瓦片塘边,距祠八里许,修谱一事分合不一。
第四世;官学正千三安公,为永康县儒学正堂,其后子孙遂迁居於永康县北乡,地名石门即今所谓童宅,大沅,紹童诸村是也,距祠二百里谱分修。
第五世;上舍曾四勤公与上舍曾五慎公,兄弟两人由椒石童迁居西乡西童,距祠一里许,谱和修。
第五世;上舍曾七豪公,由椒石童迁居北乡石渠距祠十五里,后因章,童相继,迄今不为婚嫁者,即此意也。
第五世;曾九朔公,复由香溪迁居於建德县之南乡地名山青,距祠五十里,谱合修。
第五世;曾十(月出)公,复由香溪迁居北乡童都坊即今所谓下新坊是也,距祠十馀里迄今世系无传,谱和修。
第五世;曾十五节公,复由五两屏下迁居三泉迄今未考。
第六世;郡马万十六楫公由椒石童迁居於西乡虹霓山距祠十里,谱分修。
第六世;掌史万二十二栗公,复由香溪迁居北乡下访距祠十五里,谱合修。
第八世;庚二纷公由椒石童迁居桃源迄今未考。
第八世;祐四原行仍四祐公由椒石童迁居北乡上新坊距祠十五里,谱合修。
第八世;祐七原行仍六福公由椒石童迁居西乡泽基,一名泽峰距祠三里许,谱合修。
第九世;忠廿一公又由下坊迁居北乡黄坑边一名石溪距祠十余里,谱合修。
第十世;丙五彦之公又由泽基迁居东门外蔡坡坂距祠三十里,谱合修。
第十一世;明三公又由五两屏下上童街迁居西乡馒头山脚,距祠五里许,谱分修。
第十二世;义三良公由椒石童迁居大塘山迄今未考。
第十三世;乾二琥公由椒石童迁居浦邑迄今未考。
第十三世;礼十一旦公又由泽基迁居西乡上新屋一名泽西距祠五里,谱合修。
第十三世;孟一涟公又由馒头山脚迁居西乡金家一名择里畈,谱分修。
第十四世;礼六公派荣二大顺公与礼九公派荣十二大台公又由泽基迁居西乡官堰头,距祠三里,谱合修。
第十八世;利百六十九廷亮公又由上新屋迁居西乡青龙山,距祠三十里,谱合修。
第十九世;和十八孝员公又由下坊迁居建邑南乡柳村,距祠四十五里,谱合修。
第二十二世;瑉四十六长隆公又由黄坑边迁居北乡大路,距祠三十里,谱合修。
第二十三世;琏百四十起乔公又由下坊迁居北乡上新坊,距祠十五里,谱合修。
第二十三世;统十九寄惠公又由泽基迁居建邑南乡柴埠童,距祠二十五里,谱合修。
您的资料可能是择基宗谱记载的迁居史,是童澄后代,应该以兰溪下童的宗谱为准。谢谢
|
|
|
主 题:謝謝童化平宗親提供資料及網路校正,更正如下: |
|
作 者:童正淙 (2013-1-14 15:07:04) |
125.230.10.93 |
内 容:
金兵犯北宋頻繁,童朝山1126年率眷從開封南渡浙江紹興府嶸縣(嵊縣)下王村。
1127年靖康之難,萬一郎攜四子自浙經江西避亂來閩先居寧化禾口石碧村,再遷汀州府清岩裏(今長汀縣童坊鎮),萬一郎四子分居如下:
長子一郎公,妣曾氏,住營裏。一郎公生五六郎,妣賴氏名五四娘。一郎公長孫童得祥、次孫童得慶,南宋甯宗開禧三年(1207),由長汀縣青泰裏遷居連城縣北郊下水竹洋村。(童化平宗親網路校正︰這段沿用一郎公後裔八十年代的手抄本,此乃盜用連城家譜,此段不足為證)。
次子二郎公,妣賴氏,住竹下。二郎公生一子︰四郎,妣胡氏。
三子五郎公,妣劉氏,住樓下。五郎生三子︰1三九郎,妣黃氏。2三伯郎,妣李氏。3千三郎,妣曾氏。
四子九郎公,妣羅氏,住大屋下。九郎生四子︰1七郎,妣張氏、李氏。2十三郎,妣曾氏、杲氏。3十四郎(註1),妣鐘氏。4二十七郎,妣胡氏。十三郎于宋甯宗開禧元年(1205)由青岩裏童坊(今長汀縣童坊鎮)遷居連城,連城五世四四郎公為福建上杭始祖(即現在福建永定縣峰市始祖)。
九郎後裔關倫公、關榮公、關長公、關訓公、關異公等于明初從連城遷6泰寧縣朱口鎮龍湖村,龍湖鄉名人童磷(1726~1765年),字肇西號軒(註2)。
永定字輩是:祖宗積德、源遠慶長、文章華國、大振家聲、崇正守道、存厚永昌。
十三郎後裔分佈:閩(福建)、贛(江西)、兩廣、浙、兩湖、皖(安徽)、蘇(江蘇)、黔(貴州)、川、港、台、海外 …。
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皆有記載,族譜非常完整有24本,目前籌備十修族譜。
註1【雁門童氏九郎家譜】【清流五修雁門童氏家譜】載︰十四郎裔孫大經公(乳名千九郎公)于1252年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遷入清流長校留坑,為清流長校(四堡)留坑始祖,大經公曾任新羅刺史十年。
註2“肇”字輩此乃九郎公的後裔第23代。
|
|
|
主 题:关于童朝山世系的更正与补充 |
|
作 者:童化平 (2013-1-12 18:15:47) |
221.12.57.178 |
内 容:
据汀州府古籍宋《临汀志》记载:救驾坪系福建汀州府童家祠{萬一郎公兴建的}救驾坪.南宋末年宰相文天祥号文山,吉水人。宋端宗时,开府南剑,募兵至汀,驻节数月。宰相文天祥率领组织客家人{以把总童元为首}抗击金兵救驾有功皇帝赐与:童家祠门坪为:救驾坪汀人祠祀之。南宋至今沿用这一地名.历史悠久。福建汀州府童家祠乃现在长汀童坊四门的总祠。
又据历史资料记载:南宋末年宋帝赵晏(皇太子)和文相国(文天祥)一行人被元兵追赶南下来汀州府时曾到童家祠,曾在童家祠短住一段时间,此地日后人们为了纪念皇帝赐与的地名及(皇太子)住过的地方日后此地叫“救驾坪”。当时童家有多名子弟参加文天祥的起义军。遗憾的是福建汀州府童家祠毁于文革时期。
根据永定清道光版《童氏家谱》,《雁門童氏九郎家譜》及《清流五修雁門童氏家譜》相关记載︰连城的十三郎乃九郎公的二儿子{系二世祖} 连城的开基祖十三郎于宋甯宗開禧元年(1205)由青岩裏童坊(今長汀縣童坊鎮)迁居連城,把其归于一郎公的后裔是完全错误的,况且目前连城的行政管辖内只有一支童氏即十三郎的后裔,同时一郎公生的五六郎没有迁居連城的历史记载,你们是沿用
一郎公后裔八十年代的手抄本,这不足为证,希望尊重历史与族史,以免误导子孙怡笑万年。
長子一郎公,妣曾氏,住營裏。一郎公生五六郎,妣賴氏名五四娘。
一郎公長孫童得祥、次孫童得慶,南宋甯宗開禧三年(1207),由長汀縣青泰裏遷居連城縣北郊下水竹洋村,是為連城童姓始祖,史稱“客屬童氏”。{此乃盗用连城家谱}。
另外关于【泰甯縣龍湖族譜】載︰明初第1代先祖童關公從連城遷6泰甯縣龍湖鄉,至今已繁衍25代。龍湖鄉名人童祖謙(1681~1744年),字惺庵,任湖北大冶縣令。龍湖鄉名人童磷(1726~1765年),字肇西號軒,曾任廣東歸靖場鹽大使。今泰甯縣龍湖童氏近2000人,但連城祖先遷徙資料確漏記本宗支。这同样需要更正;根据《泰宁县志》与《泰宁龍湖童氏族谱》一修的相关记载:先祖童關公{名字是启和 乃从南京官迁入闽的}
元乱携仆马入闽(元末)
童启和(字童关)
祖居南京
龙湖镜山坊(即童家)
《童氏族谱》
龍湖鄉名人童磷(1726~1765年),字肇西號軒,又称軒公字辈是“肇”字辈此乃九郎公的后裔第二十三代,况且童坊四门的字辈中只有我族才有“肇”字辈的。
《泰宁龍湖童氏族谱》中记载曾经有回迁童坊的历史,我的堂兄早在八十年代联系过。
---- 雁门童氏九郎后裔童化平
|
|
|
主 题:謝謝童長良宗親多次提供資料及網路校正 |
|
作 者:童正淙 (2012-12-27 8:27:59) |
125.230.2.193 |
内 容:
謝謝您多次提供資料及網路校正,本縣已更正永定縣,萬益公已更正萬一公,謹公往上世系煩請您與廣東五華低坑村的宗親聯系,求證正確世系。祝童氏宗親新年快樂!
|
|
|
主 题:复童正淙宗亲 |
|
作 者:童长良 (2012-12-24 14:00:32) |
220.162.154.206 |
内 容:
首先谢谢童正淙宗亲给我的回复和提问。1、德凤公和德贵公迁本县即迁福建省永定县。 2、朝山公-万一郎公[益应改为一,因当时取名都用数字]据我地族谱记载:上祖朝山公为避难,率眷南迁到浙江省绍兴府嵊县下王村开基建业。到南宋建炎元年公元一一二七年,我祖万一郎公携其四子,自浙江省绍兴嵊县迁居福建长汀青岩里[现长汀童坊]开基。时隔八十年左右,到南宋开禧元年,公元一二0五年,十三郎公从长汀青岩里迁居连城。 3、宁化位于福建西部,古称黄连峒,唐乾封二年[667年]置镇,开元十三年[725年]升县。 4、永定也位于褔建西部,周时属七闽地,秦时属闽中郡,汉初属闽越国,三国时属吴国的建安郡,唐初属晋安郡的新罗县。1477年前属上杭县管辖,1478年福建巡抚高明在镇压农民起义后,会同布政司、都司、按察司三司官僚合力奏本析上杭的金丰里、胜运里、溪南里、大平里、丰田里五里十九图设县,取“永远平定”之意,命名永定县,属汀州府。现在的永定县凤城镇及城郊、金砂、西溪、仙师一带明清时就属溪南里,现永定县志有记载,宁化县是没有溪南里的。 5、有关友润公的资料我可没有,根据你提供的我分析:洪武年间谨公迁广东长乐县今五华县安流镇低坑村,尊谨公为一世祖。洪武年是1368年至1398年,跟我地友谨公的年代很接近,会不会是由我永定溪南里友谨公的后裔迁往广东的一支,这我会尽力与广东五华低坑村的宗亲联系,查清渊源。
|
|
|